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指定位移时牙种植体周围颌骨组织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指定位移约束对颌骨的应力分布影响。方法:建立一个实用局部模型,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法(FEM),计算此模型在不同指定位移情况下的各节点的应力和位移。结果: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应力沿种植体轴线对称分布,在皮质骨层应力值很大,在孔底部分松质骨层应力值较小;应力值大小与指定位移大小呈正比的线性关系。结论:在研究和预估测种植体周围颌骨组织内应力分布时,指定位移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前、中、后应力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讨论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中的生物力学行为。 方法 采用三维有限元法 ,比较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前、中、后三个部位 ,在垂直和水平载荷下的应力分布。 结果 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内 ,加载后 ,上颌骨复合体各部位应力均较小 ,较加载部位和种植体内应力小。上颌骨复合体前、中、后三个种植体比较 ,种植体和上颌骨复合体应力后牙大于尖牙大于前牙。 结论 上颌骨复合体具有良好的使集中受力分散的作用 ,上颌骨复合体内种植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上颌骨种植体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获得种植体在上颌骨复合体三维影像以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方法 采用螺旋CT断层扫描技术,数字影像与转录技术,自编程序与ANSYS软件相结合。将CT扫描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有限元建模的数值图像。结果 三维有限元实体模型与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比较,几何相似性与还原性良好,材料构造合理。结论 借助螺旋CT扫描技术及ANSYS软件,建立上颌骨种植模型是切实可行的,结果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种植体-冠修复(implant supported single crown,ISSC)以其美观舒适,手术损伤小,不伤邻牙,结构精简,使用自然,坚固耐用而受到患者欢迎.在种植-冠修复的过程中,采用粘接固位与种植体基桩相连接的方式,其固位力大小除与设计、制作等因素相关外,主要受修复冠材料和种植体基台的类型以及粘接剂种类的影响.本文对其这三方面因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谭龙  赵峰 《西南国防医药》2011,21(7):756-758
目的详细展现三维有限元建模过程,特别是种植体模型的建立,为三维有限元分析提供数学模型,为更多关注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方法论述Pro/Engineer软件建立种植体三维模型的详细步骤;mimics软件读取cT数据,通过去噪、平滑、减点建立下颌骨模型,magcis进行网格优化。结果成功建立下颌骨及种植体模型。结论该法建立下颌骨及种植体模型简便且易操作,为以后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提供了精确的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上颌骨与牙列可视化模型,探索三维建模的方法。材料和方法:基于美国可视人计划(VHP)切片图像数据集建立三维模型。图像分割主要在Adobe Photoshop环境下半自动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和修正采用Mercury公司的Amira软件实现。结果:本文构建的上颌骨带有眶下孔、眶下沟、神经管,且每颗牙齿独立建模,并能严密地与上颌骨的牙槽配合,为后续的截骨手术、口腔修复和整容手术等的仿真提供了符合生理要求的模型。结论: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三维建模方法,通过此方法,实现了眶下孔、切牙管、眶下神经管、眶下沟等精细结构的可视化。此模型可以透明显示内部结构,在组织结构之间的距离测量上也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开发包含应力分析的牙种植PISA软件系统搭建有限元自动建模平台。方法 首先利用VTK技术由患者的CT图像建立3D实体模型并进行可视化;然后根据颌骨特点进行种植体的选型、定位并重新采样;最后通过将体素转换为8节点的正六面体单元来建立有限元几何模型;骨组织的材料属性值由节点的灰度值直接计算得到。结果 针对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骨内种植体,建立了适合牙种植体及颌骨特点的基于体素的有限元自动建模方法,能在几分钟内得到准确反映患者个体真实几何信息和骨材料状态的体素有限元模型。结论 本文建立的方法使得在临床利用有限元应力分析对种植牙手术进行术前预测、评价成为可能。该方法也可用于微结构的有限元建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比较腭侧与唇侧两种开髓路径的上颌中切牙力学性能的差异,研究牙体开髓路径对各层结构应力分布的影响,为设计优化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螺旋CT薄层扫描的人离体上颌中切牙的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Mimics及Abaqus软件辅助建立腭侧和唇侧开髓路径下的两组上颌中切牙三维有限元模型.100 N的模拟静态咬合力,与牙长轴呈45°的方向加载于牙冠腭侧面中1/3与切1/3交界处,比较分析两组模型牙体组织的位移值以及牙体组织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 在模拟咬合力作用下,中切牙唇侧开髓方式的最大综合位移、最大唇腭向位移、最大垂直向位移以及最大近远中向位移均略小于腭侧开髓方式,尤其是最大唇舌向位移和最大垂直向位移更为显著,提示唇侧开髓方式对切牙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影响更小.腭侧开髓方式下的中切牙的最大Von Mises应力远大于唇侧开髓方式,而唇侧开髓方式下的中切牙Von Mises应力分布更为均匀.结论 上颌中切牙两种不同开髓路径的力学性能不一致,唇侧开髓应力性能更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9.
不同运动负荷下腰椎应力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利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1500N压力和15Nm弯矩下的脊椎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运动时腰椎应力分布,探讨腰椎运动损伤的力学机制.方法:基于L3-L4节段的CT扫描数据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腰椎三关节复合体结构,观察椎间盘膨出内陷尺度、纤维环应力水平、小关节负荷水平及后部结构等效应力分布来评价运动负荷导致的力学变化. 结果:压力和前屈负荷引起椎间盘前部受压膨出,后伸和侧弯负荷引起椎间盘在后部和后外侧部膨出.扭转不仅引起单侧小关节高负荷承载,还造成椎间盘后外侧区纤维环应力集中.后伸时小关节负荷虽低于扭转,但高于侧弯和前屈.椎弓根和椎弓峡部在压力和后伸负荷下等效应力较高.结论:椎间盘对压力的耐受性好于拉力,椎间盘后外侧区是各负荷下变形最大的区域,该部纤维环易于出现高应力而失败.小关节对腰椎活动特性有重要作用,扭转、后伸和高压力负荷引起小关节承受高负荷和小关节应力失败有关.椎弓根和椎弓峡部以及椎体前上部皮质骨区在屈伸和压力负荷下容易出现与应力相关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张彤  刘洪臣 《人民军医》2007,50(6):376-377
正确认识颌骨、牙列及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了解其结构本身、结构改变,以及状态改变对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一直是口腔临床医师关心的问题。而有限元法是解决复杂结构力学分析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理想的颅面复合体三维有限元模型,成为口腔颌面部生物力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CBC T资料分析吉林地区正常人群上颌后牙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为上颌磨牙区的牙种植术和疾病诊断以及治疗计划等临床口腔外科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从吉林大学口腔医院放射科留存的CBC T 资料中,选择上颌后牙健康,没有经过外科手术和正畸等处理的CBC T资料27例(其中男13例,女14例),利用CBC T 配套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并用软件内置测量工具逐一测量上颌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和第二磨牙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结果上颌后牙各个牙根与上颌窦底距离在左右两侧和男女之间无差异( P >0.05)。27名试验人员(54侧)CBC T 中,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第一磨牙的近中根、腭根、远中根、第二磨牙的近中根、腭根、远中根的根尖与上颌窦底的距离分别为:(4.13±3.71)m m、(3.12±3.76)m m、(3.50±3.58)m m、(2.62±3.32)m m、(1.81±2.55)m m、(3.14±3.08)m m、(2.67±3.27)m m。结论上颌第二磨牙近中根根尖距离上颌窦底最近,上颌第二前磨牙根尖距离上颌窦底最远( 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口腔锥形束CT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口腔科于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诊治、检查的120例上颌埋伏牙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口腔锥形束CT检查,总结分析检查结果,分析其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实际应用价值.结果 120例患者上颌埋伏牙均获得清晰显示,其中包括多生牙80颗,阻生牙40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数字曲面体层X片在测量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应用情况。方法:观测、分析对比26例患者50枚Camlog系统种植体临床应用非负荷期间数字化曲面体层X片和X线牙片上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情况。结果:50枚Camlog种植体植入后10 d,两种X片骨吸收测量结果分别为0.65 mm、0.81 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第4个月(或6月\下颌)分别为0.12 mm、0.19 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数字化曲面体层X片在测量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应用中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变形可补偿等优点,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数字化及3D打印技术结合非血管化髂骨修复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骨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外伤性上颌骨前牙区严重骨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18~43岁[(31.9 ±9.0)岁].术前均采用数字化技术对上颌骨进行重建,...  相似文献   

15.
刘忠祥  邓辉 《武警医学》1993,4(3):133-137
对居住北京城区54对平均年龄21.3岁的同性别双生儿恒牙列牙齿冠宽、前牙覆、覆盖、第一恒磨牙关系进行测量,结果:同卵组与异卵组牙齿冠宽的对内之差、各牙齿的分散度和遗传度,均与遗传因素明显相关。同卵组双生儿的牙齿宽度无显著差异,异卵组双生儿的对内之差差异显著;各牙齿冠宽差异的分散度较大。但同卵组、异卵组前牙覆、覆盖、第一恒磨牙关系的一致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咬合特征的形成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牙种植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6例患者,共42个磨牙受植区,进行颌骨CT扫描,重建出二维图像后导入工作站,通过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VR)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通过软件测得种植区骨CT值并记录。结果应用MPR及VR重建技术可以获得拟种植区颌骨的全景形态,局部牙槽骨的高度、宽度及与下颌管及上颌窦的关系,种植区颌骨骨质密度等。结论多层螺旋CT是进行牙种植术前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7.
A study was performed to determine the influence of garden soil on the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recovery from teeth depending on the duration of storage. In the first series 24 teeth supplied by dentists were exposed to garden soil storage for a maximum of 18 weeks. Selected samples were excavated for DNA extraction at time intervals of 6,12 and 18 weeks. For the second series 20 teeth were stored for one year in garden soil. Following phenol/chloroform extraction with decalcification (first series) and without decalcification prior to extraction (second series) DNA was quantified, amplified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for the tandem repeat loci D1S80, tyrosine hydroxylase, intron 1 (TH01) and Von Willebrand factor, intron A (VWA) (first series), human alpha fibrinogen (FGA) (second series) and sequenced in the hypervariable regions 1 and 2 (HV1, HV2) of the mitochondrial DNA (second series). The DNA concentration of the extracts after the first 6 weeks in soil was reduced by more than 90%. Amplification and direct sequencing of HV1 and HV2 of the mitochondrial genome was the most successful DNA technique. Received: 5 June 1998 / Received in revised form: 11 July 1998  相似文献   

18.
一种以切口弹簧为主体的新型椎问融合器,外形类似TFC,上下两面具有螺纹,在两侧有切口弹簧,内腔似扁橄榄形;内核亦似扁橄榄形,较内腔略小。将内核打入笼箱内腔,通过切口弹簧的压缩和内核的微小滑动,以实现类似前屈、后伸和侧屈的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