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结肠黑变病是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粘膜色素沉着性病变,以往临床报告较少。目前,随着结肠镜检查的广泛开展,其检出率不断增高。现将我们诊断的2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结肠黑变病24例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24例结肠黑变病(MC),对其病因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通过电子结肠镜检查,结合病理进行MC的诊断。结果 24例MC中以便秘及服用蒽醌类泻药者居多,也有结肠息肉、炎症性肠病患者。结论 结肠黑变病与便秘、服用泻药及年龄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其与肿瘤、炎症性肠病之间关系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及研究。  相似文献   

3.
4.
谢立群  任万英  吴凤云  李华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9,18(3):219-220,235,F0004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对2003—2006年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31例结肠黑变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结肠黑变病中,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平均年龄66.8岁,临床表现以便秘为主。结肠镜下可见结肠黏膜有棕褐色或黑褐色色素沉着,呈颗粒状、网状或虎皮状。病理检查示,黏膜固有层间质中有吞噬棕褐色色素的巨噬细胞。【结论】结肠黑变病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有关,可能与结肠腺瘤有关。治疗应针对便秘原因,尽量使用促动力药、非蒽醌类泻剂或微生态制剂。对经常服用蒽醌类泻药的患者应定期行结肠镜检查,注意发现黑变病,同时警惕是否有癌变或息肉的存在。对已经确诊为黑变病的患者,定期的肠镜随访是非常必要的。对有息肉、肿瘤表现者,应及早进行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5.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 MC)是指结肠固有膜内巨噬细胞含有脂褐素样物质的一种黏膜色素沉着性病变.目前的研究多认为MC与服用泻药尤其是蒽醌类泻药有关[1~5],且MC常伴发结肠癌,结肠息肉.在此结合本院近5年来确诊为MC的资料完整的37例病例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6.
1995年1月至1999年9月,我院共行电子结肠镜检查1126例,其中检出结肠黑变病4例,检出率为0.36%,现简要报道如下。例1,女,48岁。因便秘20余年就诊。结肠镜检查:升结肠、横结肠粘膜片状发黑,少光泽。活检肉眼见升结肠灰黑色米粒大软组织1块;镜下为慢性炎症改变,腺上皮轻度增生,固有膜内见较多巨噬细胞,其胞浆内有棕褐色细砂状颗粒。病理诊断:结肠黑变病。例2,男,36岁。因习惯性便秘10余年,粘液便3个月就诊。结肠镜检查:回盲部、升结肠、横结肠粘膜广泛分布黑褐色斑块;升结肠见一直径约22mm息肉,有短蒂、表面略充血,呈分叶状。病理诊断:1.升结…  相似文献   

7.
胡益民  许秀丽  闫东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2):1597-1598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相关致病因素。方法:对结肠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24例结肠黑变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中17例便秘,16例有服用泻药史,伴发结直肠息肉6例,伴发结肠癌2例。结论:结肠黑变病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有关,可能与结肠息肉,结肠癌有关。  相似文献   

8.
结肠黑变病38例内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及其与结肠的关系。方法对38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长期服泻药患者25例(65.8%),未有明确服泻药史患者12例(31.6%),不祥1例;结肠癌患者0例,结肠息肉患者8例,病理示管状腺瘤患者6例,混合型患者2例。结论结肠黑变病病因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结肠黑变病与结肠肿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MC)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致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结肠黑变病患者78例.结果 本组诊断MCⅠ度28例,MCⅡ度43例,MCⅢ度7例.并发结直肠息肉19例,并发溃疡性结肠炎3例,并发痔疮8例.结论 结肠黑变病除主要与便秘、滥用泻药有关外,可能与结肠癌、结肠息肉及溃疡性结肠炎也有关,应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病因、预后以及与肿瘤的关系。方法 对经电子结肠检出的42例结肠黑变病的临床资料、镜下表现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均有服用泻剂或某些缓泻类保健品史,无1例并发结肠癌,且停用泻剂后预后良好。结论 结肠黑变病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其病因主要与便秘和服泻药有关,与肿瘤的发生存在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11.
结肠黑变病7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 ( MC)病因、好发年龄及与结肠癌关系。方法 :对 70例结肠黑变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患者中 67例患者有口服泻药史 ,口服蒽醌类泻药 6年以上1例 ,3~ 6年 30例 ,3年以下 1 6例 ;该病女性病例占 62 .9%,60岁以下病例占 63.9%,2例伴发结肠癌。结论 :长期大剂量口服蒽醌类泻药是 MC发生的主要原因 ;MC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和老年男性 ;MC易伴发结肠癌  相似文献   

12.
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是以大肠黏膜色素沉着为特征的非炎症性的良性可逆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电子结肠镜检查技术的提高,MC的检出率明显升高,在临床上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总结了本院近3年间检出的MC32例,对其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3.
结肠黑变病48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全部病例做了,临床资料分析及组织学观察,并做了脂褐素、黑色素,含铁血黄素,胆色素和PAS特殊染色,其中4例做免疫组化染色检查。结果 结肠黑变病粘膜固有层都有棕褐色色素沉着,该色素的脂褐素、含铁血黄素、黑色素和胆色素染色均为阴性,HMB45、S-100免疫组化染色该色素颗粒亦为阴性,但PAS染色阳性。结论结肠黑变病在很大程度上与慢性便秘服用泻药有关,色素可能系巨噬细胞吞噬蒽醌类泻剂后形成的脂褐素样物质,其能否导致结直肠肿瘤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结肠黑变病(MC)的病因、诊断及预后。方法  选取该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经电子结肠镜、病理学诊断的MC患者54例进行临床分析,并对其中的34例随访1年。结果  54例MC占同期结肠镜检查的0.13%(54/4120),女性高于男性;年龄40~88岁,平均年龄70.2岁。病因以慢性便秘为主,占96.29%(52/54),另有2例因其他疾病服用中草药>6个月。诊断主要依靠电子结肠镜检查,对发现的结肠息肉取活检送病理学检查。对随访1年的34例患者复查电子结肠镜,其黏膜黑变程度无明显减轻,结肠息肉发生率无明显升高,未发现肿瘤新生物。结论  MC的病因明确,诊断主要依靠结肠镜检查,但短期干预治疗收效甚微,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5.
孙蝶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596-598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就诊的慢性咳嗽患者76例,采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慢性咳嗽病因诊断流程,在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常规胸部X线、血常规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根据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及特异性治疗的反应确定病因诊断。结果本组诊断明确者68例,PNDS26例(38.2%),CVA20例(29.4%),GER11例(16.2%),EB3例(4.4%),其中胃食管反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3例(4.4%),鼻后滴漏综合征并发咳嗽变异性哮喘5例(7.4%)。2个月内患者咳嗽明显减轻或消失为有效,总有效率为92%。结论CVA、PNDS、GER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大部分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咳嗽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4年6月~2003年12月76例住院老年甲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随机抽取的同期住院80例非老年甲亢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有淡漠、嗜睡等特点;大多表现出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以房颤、房性早博和心力衰竭等甲亢性心脏病为主,窦速和突眼症状者较少;贫血、糖代谢异常者则较为多见.结果显示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甲亢与非老年性甲亢相比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可能是因为老年人的生理机制及组织对化学介质的感受性发生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球穿孔伤的治疗方法。方法:对76例(76眼)眼球穿孔伤的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眼保留眼球,视力得到提高,其余5眼未能保住眼球。术前视力无光感6眼,光感~0.05者40眼,0.06~0.3者20眼,0.4~1.0者10眼。术后患者视力得到改善(P<0.05),无光感5眼,光感~0.05者16眼,0.06~0.3者35眼,0.4~1.0者20眼。结论:正确的伤口处理联合手术治疗,提高了伤眼视功能的恢复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小儿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至2009年12月住院的76例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随访结果.结果示,EFE临床表现以呼吸急促、咳嗽、发绀为主要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心力衰竭.心电图检查以窦性心动过速、左室肥厚、ST-T波改变为主.X线检查心胸比例>0.65者54例(71%);肺炎33例(43%).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左室扩大、搏动减弱,其中左室收缩功能降低76例(100%),左室舒张功能降低21例(28%),左室心内膜增厚、回声增强63例(83%),室间隔增厚11例(14%).患儿入院后经洋地黄等治疗,好转出院58例(76%),自动出院10例(13%),死亡8例(11%).好转出院的58例中有41例接受了定期随访,随访时间1~4年,平均2.6年,结果68%(28/41)患儿临床治愈,17%(7/41)病情恶化,15%(6/41)因未坚持用药而死于心力衰竭.提示超声心动图能检测EFE的特征性表现,监测心脏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肺部感染可能是促使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坚持治疗为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76例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延钧  马凯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18):2808-2810,28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2年12月76例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与同期65岁以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老年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特点。结果术前有并存疾病的51例(67.1%)。45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1例行非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占同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26.8%(76/284)。术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1%(29/76),同期〈65岁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1.6%(45/208),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X^2=7.05,P〈0.01)。病死率为4.0%(3/76);同期〈65岁组病死率为0.96%(2/2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86,P〈0.05)。结论老年壶腹周围肿瘤的患者应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处理并存疾病,选择适当合理的术式,加强术后的监测和管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