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原发灶和转移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原发灶288例,其中配对转移灶184例,统计得出EGFR基因突变率并分析原发灶与转移灶EGFR基因的一致性、EGFR基因突变与临床基线资料间的关系.结果 EGFR基因突变率原发灶为38.89%.EGFR基因突变率配对原发灶为35.87%,配对转移灶为40.76%;配对的184对原发灶、转移灶组织中,转移灶基因突变而对应的原发灶基因野生16例,原发灶基因突变而对应的转移灶基因野生7例;转移灶较原发灶检出EGFR基因突变率高,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100.807,P=0.000);转移灶和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的一致率好(κ=0.740),通过转移灶判断原发灶基因突变的情况,敏感性为89.39%,特异性为86.44%.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转移灶可以预测原发灶EGFR基因突变情况,在难以取得原发灶的情况下转移灶可以作为EGFR基因突变检测的备选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82例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的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282例患者中,有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者27例(9.57%).NSCLC患者癌变大小、位置、浸润深度(是否累及脏层胸膜)、分化程度、病理类型及肺门淋巴结是否转移对隆突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影响(P<0.05).中下叶肺癌患者的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大于上叶肺癌患者(15.04%vs.4.70%,P<0.05);上叶肺癌中出现上纵隔淋巴结转移时,隆突下淋巴结转移率较高(P<0.05).63例病理学T1a期患者中,发生隆突下淋巴结转移1例(1.59%),肺上叶无转移.结论 中下叶肺癌及腺癌更容易发生隆突下淋巴结的转移.对于病理学T1a期的上叶鳞癌及右上肺癌,当肺门及上纵隔淋巴结阴性时,可以不清扫隆突下淋巴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N2跳跃性转移的临床特点,为N2转移性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清扫范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0~2004年行根治性肺叶(或全肺)切除及系统性胸内淋巴结廓清术的275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36例跳跃性N2的病理类型与原发肿瘤部位、大小的关系,并比较跳跃组与非跳跃组的淋巴结转移范围。结果跳跃性N2的发生率腺癌高于鳞癌(P=0.044),T1、T2期高于T3期(P=0.035),周围型肺癌高于中央型肺癌(P=0.030);跳跃性N2转移多局限于1个区域,与非跳跃性N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跳跃性N2多发生于周围型肺癌,T1、T2期肿瘤多见,病理类型多为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多局限于单个区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方式和规律,以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方法 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并给予纵隔淋巴结清扫,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转移纵隔淋巴结分布情况。结果 手术共清扫324组纵隔淋巴结,平均每例清扫6.2组,病理证实有癌细胞转移的110组,转移率为34%。结论 上叶癌以上纵隔淋巴结转移居多,中、下叶癌则上、下纵隔均可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否则被视为非根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前哨淋巴结(SLN)转移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40例NSCLC患者于术中在肿瘤边缘分四个象限注入亚甲蓝4 ml标识并切除SLN,行连续切片中的病理诊断和广谱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检测;同时按标准肺癌根治术清扫淋巴结,所取淋巴结送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40例NSCLC患者中,由SLN检测转移的灵敏度为91.3%,准确率为94.3%,假阴性率为8.7%;46枚SLN中39枚分布于N1淋巴结,7枚分布于N2淋巴结,其中以叶间淋巴结检出率最高;SLN阳性率与肿瘤的大小、P-TNM临床分期、SLN大小呈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SLN能较为准确的反映NSCLC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手术中淋巴结的清扫范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本组共发现共清除纵隔淋巴结262组,病理证实有转移的90组,占34.3%。跳跃性N2在鳞癌和腺癌发生率的差别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正>胸内淋巴结(包括肺门和纵隔)转移是影响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其转移特点对指导手术切除范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对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方面已有较多的报道,但各家观点却不尽相同。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合理的手术清扫范围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46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结果本组共发现共清除纵隔淋巴结262组,病理证实有转移的90组,占34.3%。跳跃性N2在鳞癌和腺癌发生率的差别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具有跳跃性和多发性的特点,只有广泛清扫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对34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进行手术 头部、胸部放疗并结合全身化疗的综合治疗。结果近期疗效的有效率为73.5%(25/34),1年生存率73.6%,3年生存率17%,5年生存率11.3%。结论合理采用综合治疗可有效提高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检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CK)的表达以确定微转移灶的存在及其与肿瘤复发、转移和预后的关系,对33例I期NSCLC的246枚淋巴结以CK作为肿瘤标志物,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其中的微转移灶。结果表明,10例(30.3%)的12枚(4.9%)淋巴结中CK阳性表达。有无CK阳性表达的患者复发转移率有显著性差异(80.0%比26.1%,χ2=7.015,P=0.016);CK阳性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期(21个月)显著短于CK阴性表达者(60个月)(P=0.0016);Cox单因素风险模型(P=0.004)和多因素风险模型(P=0.004)均显示淋巴结微转移的Ⅰ期NSCLC患者预后不良。结论:CK免疫组化染色可以作为检测和判定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有效方法,淋巴结微转移与I期NSCLC复发转移相关,可以作为I期NSCLC根治术后的一个预后指标,并为其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Wnt-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传恩  刘升 《江西医药》2009,44(6):551-553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Wnt-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山羊抗人Wnt-1多克隆抗体(G-19,sc-6280)对60例石蜡包埋的原发性NSCLC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与15例肺良性病变比较.结果 Wnt-1在肺鳞癌、腺癌中都有较高的表达,其阳性率分别为55.6%、62.5%;在肺良性病变中,阳性率为13.3%.两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鳞癌、腺癌与肿块直径、病理分期相关(P<0.05),且鳞癌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 Wnt-1的过度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等密切相关,对NSCLC的诊断、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肺癌是许多国家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城市肺癌发病率居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在农村居第四位。其病死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跃居首位,其中半数以上的患者年龄〉65岁。据估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50万肺癌患者中超过半数的患者年龄高于70岁,老年人肺癌以鳞癌多见,年龄越大,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首发症状多为咳嗽、气促等与其他呼吸道疾病十分相似,缺乏诊断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黄忠连  杨震  李超 《安徽医药》2012,16(8):1136-1139
目的探讨影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射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9年4月—2011年12月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8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并进行Log-rank时序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放射治疗前患者的KPS评分、肺癌原发灶控制情况、年龄、脑转移灶数目、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及是否有颅外转移对生存期有影响(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是否有颅外转移、肺癌原发灶控制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与预后有关(P0.05)。结论患者的KPS评分、是否有颅外转移、原发病灶控制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情况是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艾迪注射液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辅助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现将我院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及化疗加用艾迪注射液(中药复合制剂)患者临床应用的疗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云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3,(22):247-248
目的探讨陈旧性肺结核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胸外科收治的3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主要发病年龄集中在50-59岁之间者占52.9%,非小细胞肺癌合并陈旧性肺结核患者区域淋巴结发生转移者占72.0%,合并其他肺部疾患患者区域淋巴结转移为56.2%。结论陈旧性肺结核可能会加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李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3):3555-3556
目前我国肺癌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多数患者发现到确诊已属晚期,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为Ⅲb~Ⅳ期,目前临床大多数采取长春瑞宾、顺铂联合用药治疗,对我院30例非小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效的诊断方法,使用PET/CT的结果性分析。方法应用PET/CT进行临床分析,并结合病理、手术等结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83.7%、特异度89.0%、阳性77.4%和阴性预告值92.4%。结论 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非小细胞肺癌中PTE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PTEN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共取111例石蜡包埋的非小细胞肺癌标本,其中30例含有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TEN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中PTEN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TEN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组织类型及临床分期无关.而与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结论: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PTEN蛋白表达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相关CT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分析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因素情况和CT表现情况。结果 172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纵隔淋巴结转移因素为性别、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女性患者明显要高于男性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纵隔淋巴结转移呈正比,腺癌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鳞癌;患者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位置、大小等和纵隔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结论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与淋巴结有着紧密的关联,也与肿瘤大小、CT表现、密度、边界、位置等有着联系,明确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手术和预后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铭伍  梁祥森  冼磊 《江苏医药》2012,38(15):1761-1763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47例NSCLC组织、8例癌旁组织和8例良性病变肺组织中MTA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临床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MTA1在NSCLC组织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和良性疾病肺组织[(1.840±1.384)pmol/μl vs.(0.915±0.246)pmol/μl和(0.562±0.297)pmol/μl](P<0.01)。在NSCLC组织中MTA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结论 MTA1有可能成为评价NSCLC进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