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陶廷富  孙军等 《实用新医学》2001,3(12):1071-1073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重建术对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鼻中隔偏曲患分别合并有鼻阻(10例),头痛(9例),鼻出血(5例),血管运动性鼻炎(3例),慢性化脓性鼻窦炎(4例)。其中包括18岁以下儿童4例,手术在鼻内窥镜下,根据不同的偏曲类型和部位分别采用不同的粘膜切口,术中保留中隔软骨,骨性偏曲予以切除,软骨偏曲采用不剥离对侧粘骨膜的情况下,四周切断或“田”字型切开办法矫正,21例中8例同时施行了下鼻甲部分切除术,4例在全麻下同时施行了 双侧全筛开放术。结果:21例中隔粘膜切口一期愈合,无出血,感染,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分别随访3-6个月,全部病例症状消失。结论:鼻内窥镜下鼻中隔重建术,在直视下操作,术野清晰,手术简便,并发症少,适应证宽,可以替代传统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矫正鼻中隔偏曲。  相似文献   

2.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50例中 ,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18~ 30岁 ,平均 2 7岁。单纯鼻中隔软骨部偏曲 2 2例 ,合并骨部偏曲 2 8例 ,50例均有鼻塞。1.2 手术方法  1按常规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大块切除软骨及偏曲的骨部 ,骨部偏曲部分也可咬碎不取出。 2将切除的软骨修剪整平。如垂直或水平窄条状或周边楔状切除 ,或仅线形切开 ,以减低偏曲张力 ,偏曲骨片用咬钳压平。 3将整复后的软骨或骨片植入鼻中隔粘—软骨膜及粘—骨膜下 ,软骨尽量靠近粘膜切口。如有粘膜破损时则放在破损处。切口缝合二针。鼻腔予以填塞。2 术后观察2 .1 …  相似文献   

3.
笔者于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6月采用自制的鼻前孔撑开器行鼻中隔偏曲粘膜下矫正术 10例 ,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采用 0 .9mm直经牙用不锈钢丝制成的鼻前孔撑开器 ,形似开睑器。 10例患者中 ,男 8例 ,女 2例 ,年龄19~ 52岁。大多以鼻塞、鼻衄、头痛为主诉 ,其中 C型偏曲 8例 ,S型偏曲 2例 ,有 7例伴有骨嵴。局麻后 ,用2个自制的鼻前孔撑开器上下左右撑开前鼻孔 ,在中隔左侧皮肤粘膜交界处作一 L型切口 ,上起自鼻中隔前端顶部 ,下至鼻中隔底部 ,并适当向鼻腔底部延长 ,剥离中隔左侧的粘软骨膜、粘骨膜 ,用剥离器离断鼻中隔软…  相似文献   

4.
陈昭强 《浙江医学》2002,24(2):101-102
鼻中隔偏曲在影响鼻腔通气、鼻窦引流时,需要做矫正手术。根据鼻中隔偏曲的不同情况(C型偏曲、S形偏曲、棘突或嵴突),可以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经典的鼻中隔矫正术(Killian手术)是在粘软骨膜及粘骨膜下将鼻中隔软骨的大部及偏曲的筛骨正中板和犁骨加以切除。我科近3年来对11例以软骨偏曲为主的C形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粘膜下软骨切割离断而非切除的方法来治疗,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鼻中隔软骨部呈C形向一侧偏曲且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37岁。术前主要症1…  相似文献   

5.
<正>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矫正术是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曾给10例行“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矫正术”不满意者行再次矫正术,效果满意。体会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性7例,女性3例;均因鼻中隔偏曲曾行“鼻中隔粘骨膜下切除矫正术”,最短者为术后3周,最长者为术后2年;术后均感鼻塞无明显改善,其中一例术后仍感头痛。检查:1例为高位偏曲,鼻中隔方形软骨大部分已切除,但由于高位偏曲未纠正,鼻中隔仍偏向于左侧鼻腔。1例是鼻中隔软骨部距状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中隔粘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对12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鼻中隔粘膜下剥离划痕术进行治疗,让患者取坐位,常规鼻腔粘膜表面麻醉和局部浸润麻醉。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膜交界处作"L"形切口,在粘骨膜下分离左侧鼻中隔粘膜,向后剥离至中隔后端,向下剥离至鼻腔底,向上尽量剥离[2]。再距粘膜切口稍后处约1~2 mm切开鼻中隔软骨,分离对侧粘骨膜,范围同左侧。于鼻丘下缘水平的中隔粘膜上作一横切口,其后作一纵切口,长约1~1.5 cm。注意所有切口勿相连,左右侧两中隔粘膜切口亦不在同一部位以防穿孔。合并有鼻息肉者先行鼻息肉切除术,有鼻中隔偏曲者同时行粘膜下矫正术。术后双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压迫止血24~48小时。术后应用息斯敏、仙特敏、酮替芬等抗组胺药物。结果:120例中治愈100例,治愈率为83.3%,好转18例,好转率15.0%,无效2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鼻中隔粘膜下剥离划痕术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 ,38岁。入院前 3年曾行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 ,术后不久发生呼吸吹哨声 ,不流鼻血 ,鼻腔干燥 ,头晕胀不适 ,精神压力大。检查见鼻中隔中份穿孔 ,直径 0 .5cm ,距皮肤粘膜交界处 1.5cm ,周围粘膜菲薄无软骨 ,未见肉芽组织及糜烂。术前在右耳后上份取骨膜直径 1.2cm ,置于 75%酒精中脱水 0 5小时 ,取出灯下烤干备用。鼻中隔左侧皮肤粘膜交界处弧行切口 ,沿残存软骨钝性分离两侧中隔粘骨膜并超越穿孔缘周 0 .5cm范围。用 30 %硝酸银烧灼穿孔缘后 ,将游离骨膜嵌入遮盖中隔穿孔处 ,不留缝隙 ,两侧各贴一片明胶海棉、油纱条填塞双…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妨碍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可诱发鼻窦炎,手术矫正是唯一的治疗法。我科于1997年6月~1999年8月开展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36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31例,女5例,年龄18~56岁,均有鼻塞,伴鼻出血7例,头痛9例;单纯鼻中隔偏曲8例,合并鼻窦炎28例(其中并多发性鼻息肉11例)。1.2 手术方法 用杭州桐庐尖端医学光器械总厂生产的硬性鼻内窥镜,直径4mm,角度0°。手术均在局麻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手术步骤基本同Killian氏方法。手术自始至终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将粘软骨膜和粘骨膜分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窥镜直视下鼻中隔偏曲畸形矫正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鼻中隔单纯偏曲伴下鼻甲肥大100例,偏曲合并畸形160例,均在鼻内窥镜直视下行矫正术。结果:260例患者术后鼻中隔矫正均取得满意效果,无一例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粘连,鼻中隔软弱等并发症。结论:鼻内窥镜直视下鼻中隔矫正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术中视野清楚,不用完全分离右侧黏软骨膜,简化了手术方式,可最大限度保留鼻中隔软骨,防止术后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感染坏死、黏膜粘连、鼻中隔软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常见病,以往一般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处理增生肥大的下鼻甲骨质及粘膜,易造成术中出血多,术后换药时间长,有的可能发生鼻腔粘连,鼻腔干燥.我科自1997年起采用鼻内窥镜下用带吸引的磨削器行下鼻甲粘骨膜下切除术,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中隔鼻甲微创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对132例肥厚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伴有中隔鼻甲患者施行内镜下鼻窦手术同时切除鼻中隔鼻甲粘膜下肥厚组织,保持中隔粘膜及软骨膜的完整,修整鼻中隔的形态,行中鼻甲矫形,重建中鼻甲、上颌骨额突及鼻中隔的解剖关系,并观察术后疗效.结果:随访2年,119例(90.15%)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中隔成形术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及疗效,以进一步完善鼻中隔成形术的相关操作。方法:回顾分析176例鼻中隔成形术、124例改良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76例鼻中隔成形术中,3例再偏曲,2例需二次手术。124例行改良鼻中隔成形术者均恢复良好。结论:改良鼻中隔成形术,可保留更多的鼻中隔骨和软骨,且术后恢复良好,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3.
鼻中隔、多副鼻窦联合手术的临床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评价鼻中隔与多个副鼻窦联合手术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72名双侧上合窦炎,筛窦炎(23人伴鼻息肉),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11名)的患者,在全麻下一次接受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传统的上颌窦根治术,鼻息肉摘除术,筛窦切除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对其术中出血,围手术期的术后疼痛,而部肿胀,心率,体温,血氧饱和度,并发症,及术后1年鼻通气,鼻腔炎性分泌物,鼻息肉和副鼻窦炎得发的情况,分别于一侧上颌窦根治术,双侧鼻息肉筛窦切除术,单纯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组,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 联合手术组除术中出血较多外,围手术期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但术后疗效明显提高。结论 全麻下鼻中隔与多副鼻窦一次性手术是疗效较好和安全可行的,并能减少鼻息肉及副鼻窦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彭涛  李志勇  李红光  马鹏 《四川医学》2010,31(6):798-799
目的探讨鼻部手术联合悬雍垂腭咽成形术(H-UPPP)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疗效。方法 34例患者术前均行PSG确诊,2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10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单侧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2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双侧下鼻甲粘膜下部分切除术;2例行鼻中隔矫正术加鼻息肉切除鼻窦开放术。34例患者术中同期联合H-UPPP手术。术后监护12~24h,随访1年。结果治愈12例,好转13例,有效9例,所有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部手术联合H-UPPP治疗OSAHS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5.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再次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的手术方式和效果。方法:20例患者行鼻中隔再次矫正术,根据鼻中隔不同的偏曲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入路,切除偏曲的软骨、骨质后用油纱条或膨胀海棉填塞。结果:20例均成功。无并发症。随诊3-6月,痊愈17例(85%),改善3例(15%)。结论:鼻中隔偏曲再次矫正术宜先探清虚实,切口应作在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仔细剥离,先剥有软骨或骨质的部位,尽量保持一侧粘膜完整,避免对称性粘膜撕裂,切除偏曲部软骨及骨质,可以取得较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切口缝合与不缝合对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0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切口缝合组和切口不缝合组,观察术后鼻腔清理时间,出血情况及愈合时间。结果:(1)术后鼻腔清理时间,愈合时间,切口缝合组与切口不缝合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2)切口缝合组换药时出血例数较切口不逢合组少。结论:鼻中隔粘膜下切除缝合切口可缩短术后清理时间和愈合期,减少术后换药出血。  相似文献   

17.
2003~2004年83例(166侧)鼻中隔偏曲男性患者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者38例,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者45例.术前及术后6个月应用Eccovision型声反射鼻测量计对以上患者进行测试,评价手术疗效.结果发现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做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患者鼻腔总容积明显大于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而单纯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患者的疗效欠佳且不稳定.因此,笔者推荐对于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的鼻中隔偏曲患者应施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加做单或双侧下鼻甲部分切除术,为简化命名并规范此类手术,建议将此手术命名为"鼻腔矫正术",并建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此手术的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的关系 ,以及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 :1998年 5月至 2 0 0 0年 2月为 5 2例患者施行鼻中隔手术 ,其中内窥镜下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30例 ,内窥镜下行鼻中隔成形术 2 2例 ,回顾分析其中 2 0例的CT资料 ,介绍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方法。结果 :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密切相关 ,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可有效地解决鼻中隔偏曲问题。结论 :为了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治疗慢性鼻窦炎和 (或 )鼻息肉 ,矫正鼻中隔十分重要 ,只有形态正常 ,才能达到功能正常。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可以避免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的缺点 ,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切口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对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5种切口的利弊及适应症进行临床评价。方法 将217例接受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的患者,按切口的不同分5组。评价各组患者鼻中隔病变、伤口出血、肿胀、疼痛及愈合情况、以评介其利弊及适应证。结果及结论:斜L切口创伤小,反应轻,愈合快,适合国人大多数鼻中隔偏曲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和研究同期鼻中隔和鼻整形术治疗外鼻畸形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32例伴有鼻中隔偏曲的外鼻畸形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行同期鼻中隔和鼻整形术进行治疗,在鼻侧软骨与大翼软骨间取手术切口,单面一边骨膜蒂骨瓣截骨法处理骨椎畸形,同时采用"转门法"进行鼻中隔矫正。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效果满意,随访5~12个月,无1例出现复发或相关并发症。结论:同期进行鼻中隔和鼻整形术能够有效避免在术中造成的鼻骨及中隔软骨的移位,减少了对鼻粘膜的损害,确保了鼻骨的血供良好,在改善患者鼻腔通气功能的同时也取得了美容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