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植入起搏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勇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4):650-650
起搏器的植入使许多病窦综合征患者的生命得到保障,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然而其在临床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通过对一定范围内新植入起搏器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进行了随访,并分析AAI、VVI、DDD三型起搏器在病窦综合征的使用情况进行了比对,了解不同模式起搏器对患者心功能、预后影响的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起搏器资料临床分析,探讨不同起搏方式与起搏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对24例植入起搏器患者者分析,其中VVI型15例,DDD型9例,术后都进行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晕、胸痛、晕厥、低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症状,并进行随访.结果 VVI型起搏器患者中,术后出现起搏综合征4例,DDD型0例.术后随访所有患者起搏器功能正常.结论 DDD型起搏方式发生起搏综合征的概率更低,相对于VVI型是更好的临床起搏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生理性起搏治疗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改善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8月到2005年3月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共310例,其中植入心室抑制型(VVI)起搏器78例,双腔(DDD)起搏器164例,心室抑制型频率应答(VVIR)起搏器16例,双腔频率应答型(DDDR)起搏器5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6±1.8)个月,随访内容包括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心功能.结果:除去由于房颤伴心室率过缓或长间歇而仅可植入单腔起搏器的患者外,本组病例DDD(R)起搏器植入率达82.4%.DDD起搏器(生理性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脑血管缺血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不全明显改善,运动耐量也明显提高,无起搏器综合征、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的发生.非生理性起搏器植入术后脑缺血症状消失率为84.2%,心功能不全发生率明显高于生理性起搏组,12.3%的患者有起搏器综合征.结论:植入生理性心脏起搏器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起搏器综合征发生率低,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4.
慢快综合征患者心脏起搏器类型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评价起搏器治疗慢快综合征的疗效,积累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时起搏器选择的经验。方法 对35例慢快综合征患者分组进行单腔VVI、AAI和双腔DDD起搏器治疗,并在植入起搏器后1年内进行随访。结果 接受DDD和AAI起搏器的患者,房颤的发作情况均大为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乏力、气促等,在植入AAI和DDD起搏器后半年内全部消失。而植VVI的患者,症状虽然有改善,但不及另外两组。所有病例在1年内,起搏阈值均无明显的改变及组间差异。结论 对于合并阵发性房颤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患者,应积极选用AAI及DDD起搏器治疗,选用AM起搏器的病例应具备:①阵发性房颤发作频度每周不超过2次;②持续时间不超过2h;③多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④房颤发作心室率≥80次/min。  相似文献   

5.
顾周山  马根山 《现代医学》2011,39(2):233-236
自起搏器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已有大量长期随访研究提示起搏器植入的患者存在心肌机械重构及电重构,影响患者预后。个体化的起搏器参数设置对于患者获得最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临床症状及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对于DDD起搏器植入患者,常用的AV间期设置方法有超声心动描记法和阻抗心动描记法。作者就上述两种方法做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远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采用SF-36量表对67例植入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术前、术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起搏器植入术后所有患者原有心动过缓相关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手术前、后的SF-36量表评分比较,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DDD型心脏永久起搏器治疗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提高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基层医院埋藏式心脏起搏器6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病因、适应症,电极植入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62例患者平均年龄71岁,常规采用头静脉切开插入法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安置电极,56例选用VVI型,6例选用DDD型起搏器。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劳动力得到提高。结论: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可靠有效的措施,认为精确的电极定位和严格的囊袋处理是基层医院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系统埋置于体内,治疗缓慢性和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微创方法。文中回顾性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其原因。方法门诊随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324例,其中双腔起搏器(du-al-chamber pacemaker,DDD)104例,单腔起搏器(singal-chamber pacemaker,VVI)220例。根据患者是否有临床症状分为有症状组:138例,DDD54例,VVI84例;无症状组:186例,DDD50例,VVI136例。随访时间为术后当天至16年不等,根据患者的主诉、心电图及起搏器功能测试情况,进行起搏器参数优化和调整,必要时行胸部X线片、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无症状组患者中,其中13例患者虽无不适主诉,却发现心电图及起搏功能异常。起搏功能障碍表现为电极脱位或微脱位共14例(外院植入4例),女10例,男4例,平均年龄(67.2±9.7)岁。有症状组患者,心室电极脱位VVI1例,DDD3例,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5例;无症状组患者,VVI电池耗竭2例,DDD心房电极脱位2例,微脱位1例。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引起患者临床症状的原因,除了患者起搏器系统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外,主要是由于起搏器植入后未及时随访和优化起搏器参数,造成不适合的起搏工作状态所致。  相似文献   

9.
万镇  范修才  郑爱东 《当代医学》2010,16(34):95-95,89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病因、适应证,电极植入方法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310例患者平均年龄71岁,常规采用头静脉切开插入法及锁骨下静脉穿刺法安置电极,224例选用VⅥ型,86例选用DDD型起搏器。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劳动力得到提高。结论起搏器是目前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最可靠有效的措施,认为精确的电极定位和严格的囊袋处理是基层医院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及术后心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分别测定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前和术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LVEF)。结果DDD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较术前ESV增大(P〈0.01),SV、CO、LVEF减小(P〈0.01),ED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VI模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可引起心脏结构的不良改变。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5年~1996年共植入房室顺序型生理起搏器5例(VDD型、DDD型),不仅挽救了生命,同时提高了患的生存质量。本就植入起搏器术后的护理略谈浅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植入埋藏式起搏器的适应症、电极植入方法、电极导线固定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45例,均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法植入电极,24例VVI(R)型,21例DDD(R)型。结果: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论:起搏器是目前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最可靠有效的方法,锁骨下静脉穿刺、电极的固定及囊袋的处理是基层医院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曹俊杰  侯蕊  李燕  赵兴佳 《河北医学》2006,12(5):464-465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植入VVI、DDD起搏器后房颤发作情况的变化。方法:对3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植入VVI起搏器18例,DDD起搏器14例,比较植入前后房颤发作频率,发作时持续时间的变化。结果:18例应用VVI起搏器患者中3例(16.7%)变为持续性房颤;14例应用DDD起搏器者中3例(21.4%)在未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条件下,2例(14.3%)在胺碘酮的应用下,随诊期间维持窦律。其余AF发作次数,发作时持续时间均较前降低>60%。结论:①对于合并缓慢性心律失常的阵发性AF患者,由于起搏器的使用,利于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及控制AF心室率;②DDD起搏器较VVI起搏器更能减少AF发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单腔心房起搏器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120例,分别置入心房起搏器(AAI)60例及双腔起搏器(DDD)60例,所有患者均随访6年。结果:AAI组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出现。相比AAI组,DDD组增加了心房颤动、心力衰竭、脑卒中、全因性死亡风险。结论: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SSS患者,选择置入AAI起搏器可能更合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起搏方式及右室起搏比例不同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新发房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心内科过去5年间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照起搏模式不同分为VVI、DDD组,根据右室起搏比例(Cum%VP)不同分为:DDD1组(Cum%VP≥50%)和DDD2组(Cum%VP<50%)两个亚组。随访内容包括起搏器植入术前、术后3年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AF发生情况,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符合入选标准且完成随访的患者共计147例,新发AF病例VVI组14例(24.14%),DDD1组5例(11.11%),DDD2组3例(6.82%)。DDD2组与VV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术后3年超声参数比较,DDD2组与VVI组、DDD1组相比,LAD、LVED明显缩小,LVEF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D起搏模式加低右室起搏比例与VVI模式相比,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减少AF的发生,DDD起搏模式加最优右室起搏管理应用于临床可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植入了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中,评价N-末端脑利钠肽(NT-BNP)作为心力衰竭的筛查工具。方法和结果:接受常规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记录、体格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和采血检验NT-BNP。共分析了261例患者(132例植入DDD起搏器,121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院1994-2004年为59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选用头静脉穿刺送入电极,35例选用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电极。安置VVI型起搏器35台,DDD型18台,VDD型3台,AAI型3台。结果:术前有晕厥、黑朦史者均得到控制,安置DDD型及VDD型起搏器21例患者术后全部恢复工作,生活自理。结论:对临床药物治疗无效的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安置永久起搏器,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84~1995年共安置生理性起搏器34例,其中心房按需起搏器(AAI)26例,房室全能型起搏器(DDD)8例。植入起搏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途径27例、经头静脉途径7例。结果发生并发症6例(17.6%),心房时针11~2点范围均为心房电极植入的满意位置,术中行电极导管考验对降低电极脱位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安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过程中,电极植入常常必须符合起搏器植入参数和常规电极植入位置。但由于患者个体心腔内存在许多生理和病理学差异,导致这些条件不能同时满足,在安装过程中常会出现反复拆装电极和起搏器情况,尤其在心房起搏器植入过程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更有甚者因用力不当导致固定电极的螺丝滑扣,而必须更换植入电极和起搏器。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上述情况,在未更换起搏电极和起搏器情况下,成功植入。现将操作体会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B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心脏疾病,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是治疗BA最有效的手段,起搏器可根据起搏的心腔数目和植入的导线数目分为单腔、双腔、三腔起搏器以及无导线起搏器等,起搏器的导线植入部位包括右室心尖部、右室间隔部、希氏束、左束支等。起搏器植入后会对患者的左心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超声心动图是目前临床评估和监测患者左心功能情况的首选方法,超声可通过二维超声、M型超声、多普勒法、斑点追踪、三维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得到患者左心功能的不同参数,从而较全面地评价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左心功能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