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组织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由于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刺激及机械性损伤眼内组织,虹膜睫状体发生充血、水肿和炎症细胞浸润,纤维蛋白渗出,色素播散,人工晶体表面出现各种类型的细胞及沉着物。渗出到房水中的巨噬细胞附着于人工晶体表面成为细胞反应的主体。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久即在其表面形成蛋白膜,最后变成坚实的纤维膜。由于术后炎症,晶体上皮增生或虹膜基质及肌纤维肉芽增生而引起虹膜后粘连和瞳孔变形。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概括了预防和处理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措施及今后尚需探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动态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纤维膜形成的病变特征及规律。方法青紫兰兔18只分为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组及晶体囊外摘除组。术后1、3、7、14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房水纤维蛋白反应。术后1、7、14天切取每个眼球的虹膜和睫状体,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虹膜和睫状体及人工晶体表面的纤维蛋白反应。结果发现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在人工晶体植入术后3天最重,至第14天减轻。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术后第1天虹膜和睫状体表面被渗出的纤维蛋白覆盖,术后第7~14天,虹膜前、后表面、睫状体表面和人工晶体表面及瞳孔区均可见连续的纤维膜形成,纤维膜内可见大量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及上皮样细胞。结论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前房纤维蛋白反应和术后7天眼内纤维膜形成高于单纯晶体囊外摘除组(P<0.05)。推测眼内纤维膜的形成可能与血-房水屏障破坏和免疫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t-PA抑制白内障术后眼内纤维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白内障手术注射t-PA抑制眼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眼内纤维膜的形成。方法:成年青紫兰兔行晶体囊外摘除,部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结膜下注射t-PA,分别于1、3、7、14、30天摘除眼球,病理常规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注射t-PA后,眼内发生显著的病理形态变化,主要有四方面改变:减轻前房纤维蛋白及炎症细胞的渗出;减少虹膜、睫状体细胞的增生抑制眼内纤维膜的形成;减弱晶体囊膜增厚及皱褶的程度。结论:t-PA具有显著的抑制纤维蛋白渗出及眼内纤维膜形成的作用,不同浓度t-PA均有相同作用,以术后第7天效果明显。t-PA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4.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兔眼虹膜和睫状体病理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动态观察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的病变特征及规律,探讨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方法青紫蓝兔27只,分为晶体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组;晶体囊外摘除组;正常对照组。术后1、7、14天分别切取每个眼球的虹膜和睫状体,光镜观察虹膜、睫状体及晶体囊膜的病理变化,计数炎性细胞。采用SAS软件包,对统计资料做方差分析。结果眼内炎症反应的早期为急性炎症和渗出性改变,中期为亚急性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后期炎症趋向慢性化,出现纤维化改变,后房型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各类炎性细胞浸润均明显高于单纯晶体囊外摘除组(P<0.01)。结论术后在虹膜和睫状体内除了巨噬细胞,还可见多数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浆细胞浸润,提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可能发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5.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30只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反应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有巨噬细胞,类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异物巨细胞,超大巨细胞及淋巴细胞粘附在人工晶体表面,扫描电镜下,这些细胞共同形成一层半透明薄膜,复盖在人工晶体表面,提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是由于人工晶体刺激引起的一种以异物反应为主,免疫细胞参与的慢性炎症反应,该反应由于术后时间推移而渐减弱,最后由眼内环境接受。  相似文献   

6.
肝素表面处理的PMMA人工晶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小琪 《眼科》1998,7(1):6-7
报道197例人工晶体植入术。其中植入经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体88例,植入未经肝素处理的人工晶体109例。随访一年,经肝素处理组的术后炎症反应、虹膜后粘连发生率及后囊混浊发生率均低于未经肝素处理组。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透射电镜观察周朝晖何守志梁延杰杨建法李玲张桂香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从亚细胞水平动态观察外伤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的病变特征及规律,为临床防治手术后眼内炎症反应提供资料。1材料和方法成年青紫蓝...  相似文献   

8.
曾有报道眼内植入前房型、虹膜固定型、后房型人工晶体后发生色素播散,其中有些导致青光眼。作者报道2例眼内人工晶体植入后发生色素播散并导致青光眼的房角组织标本。其中一眼为植入虹膜夹型人工晶体,另一眼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由于虹膜物理性损伤致使含色素细胞弥散而阻塞小梁网,这就激发了青光眼或使原青光眼加重。(一)病例报告:例1为男性,71岁,患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甙对兔眼人工晶体植入后虹膜睫状体炎症反应的影响周朝晖何守志梁延杰关键词雷公藤/治疗应用晶体,人工虹膜睫状体炎/药物疗法我们已经报告了兔眼人工晶体植入后的虹膜睫状体病理形态学改变[1]。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动态观察人工晶体植入后虹膜和睫状体的病...  相似文献   

10.
肝素处理表面的人工晶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素处理表面的人工晶体是将肝素以共价键结合于人工晶体表面的一种新型人工晶体,其生物相容性较好,植入后降低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和纤维蛋白反应,减少细胞在人工晶体表面的沉积。对术后炎症反应危险性较高患,如慢性葡萄膜炎、表皮剥脱综合征、糖尿病等植入这种人工晶体可能具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肝素处理表面的人工晶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素处理表面的人工晶体是将肝素以共价键结合于人工晶体表面的一种新型人工晶体,其生物相容性较好,植入后降低术后早期炎症反应和纤维蛋白反应,减少细胞在人工晶体表面的沉积。对术后炎症反应危险性较高患者,如慢性葡萄膜炎、表皮剥脱综合征、糖尿病等植入这种人工晶体可能具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人工晶体植入后,虽然很少发生明显的并发症,但仍有可能引起眼内的炎症反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能致哪些炎症反应;各种类型的人工晶体材料、制造工艺、消毒处理方法、支撑袢的材料和位置等对眼内炎症反应有什么影响;是否有的患眼植入人工晶体后更易发生炎症反应;如何预防和治疗这种眼内炎症反应;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动态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出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虹膜和睫状体的病变特征,发现眼内炎症反应的早期为急性炎症和渗出性改变,中期为亚急性炎症和肉芽组织形成,后期炎症趋向慢性化,出身纤维化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兔眼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表面细胞学病变特征及规律,探讨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发生机理。方法9只青紫兰兔分为3组。外伤性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7、14天摘除人工晶体,作扫描电镜检查。结果发现术后人工晶体表面有明显的纤维蛋白膜和炎性细胞和色素沉着。描述了巨噬细胞演变为上皮样细胞、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结论推测纤维母细胞样细胞、上皮样细胞与巨噬细胞在人工晶体表面具有较强的吞噬能力。可能PMMA人工晶体有免疫原性,因而发生了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粘连性纤维渗出膜的激光治疗西安市第四医院眼科倪伟,王煊当今白内障主要采用手术摘除人工晶体植入使其复明。但术后晶体前纤维渗出膜形成严重影响术后视力,且易发生纤维渗出膜与虹膜粘连,部分继发青光眼。这样将造成现功能的永久性损伤;国外虽有用药...  相似文献   

16.
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前段组织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眼前段组织病理变化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眼科杨方耀,刘业滋,林云朝中山医科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李绍珍为了探讨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表面细胞反应及前膜形成的发病机理,我们制作了兔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模型,并进行了眼前段组织病理观察,现将...  相似文献   

17.
眼球内特别是房水内没有血液,是最少发生免疫反应的部位。房水是一种漏出液,含蛋白极少(0.02%~0.06%)。因此,在植入人工晶体周围不形成纤维膜,表面也不发生一般的异物反应。目前采用的晶体囊内固定法,有二类细胞与之有关,一类是残存的晶体上皮细胞,另一类是由虹膜等周围组织渗出的嗜中性白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白内障除后房型大C袢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体与虹膜内面(后上皮层)有相应的距离,可减少术后炎症反应及并发症的探讨。方法:术后第一天裂隙证侧照观察人工晶体与虹膜的相应距离。结果:人工晶体与虹膜有距离反应轻,并发症少,无距离反应重,并发症多,结论:后房型大C袢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后,人工晶体光学部分后沉紧贴晶体后囊膜,使人工晶体与虹膜产生了一定的距离,房水循环通畅,且人工晶体不刺激虹膜与睫状状,所以反应轻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儿童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24例,对儿童外伤性白内障的临床特殊性,术中切口的选择、前后囊膜的处理、虹膜前后粘连的处理、如何减少和防止外伤性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炎症反应、合并角膜外伤的处理等手术关键步骤作了探讨。强调对穿孔伤的及时、精确的显微手术处理,充分控制外伤引起的炎症,及早作白内障手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是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阻滞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报告了3例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瞳孔阻滞性青光眼。3例自内障分别为外伤性,并发性,老年性(青光眼术后)。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同期人工晶体植入后2~3周因前房纤维蛋白渗出阻塞瞳孔,虹膜与周边晶体囊膜粘连,导致瞳孔阻滞,眼压升高。3例均经YAG激光或周边虹膜切除治愈。讨论了后房型人工晶体瞳孔阻滞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