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中关联规则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载的公开发表的期刊杂志,选取临床报道治疗无不良反应,治疗例数在20人以上的中药复方126首,以Excel 2003软件建立数据库,收录每首中药复方的单味药药名并进行统计分析,对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进行关联规则的挖掘和分析。结果:在126首中药复方中共使用了156种药物频次为1 625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依次为金银花、甘草、连翘等40味中药。在关联规则集中,由2味药、3味药、4味药及5,6味药组成的强关联规则分别有8,6,7,7条。结论:药物的配伍主要验证了热邪、风邪及湿邪3个因素与手足口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挖掘中医方剂治疗胃癌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近30年医学期刊治疗胃癌的中药复方,提取元数据建立数据库,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对治疗用药、常用配伍、核心组合、新方组合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治疗胃癌的复方176首,使用中药210味,在10%以上的方剂中使用的中药有30味,两味高频药物组合50对,3味高频药物组合29组,基于熵聚类分析共得药物核心组合10对,新方组合10个。结论:从显性经验和隐性经验两个维度挖掘治疗胃癌用药规律,体现出中医学重视以扶正为本、养血滋阴、健脾和胃、滋补肝肾的治疗原则,新方组合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基于知网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探讨分析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截至2021年12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中药专利复方,借助IBM SPSS Statistics 23.0、WPS Office Excel 11.1.0、SPSS Modeler18.0软件对中药专利复方进行药物频数、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对最终筛选出的80首专利中药方剂、266味中药进行分析,得出15味高频药物,通过关联规则分析挖掘出14条常用药物组合,包括药对3条,三味药的关联组合11条,涉及中药12味。通过聚类分析挖掘出4个中药聚类组合。中药归经分析以肝、肺、脾三经为主,性味以温,甘、苦为主。结论:高频药物和核心组方体现了中药专利复方对慢性心衰治疗原则以“益气温阳、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挖掘治疗慢性心衰的中药专利复方,分析其用药配伍特点及组方规律,为中药治疗慢性心衰进一步深入临床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常用药物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DR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中药治疗DR的汤剂复方,对纳入文献的提取资料信息进行编码并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20.0统计分析软件、RapidMiner6.0数据挖掘软件对DR按分期对用药规律进行挖掘。结果最终纳入中药复方治疗DR的中文文献152篇,涉及中药方剂152首,含中药1657味,用药频次占50%以上的中药有:非增殖期DR病变为黄芪、丹参、生地黄(54首方剂,572味中药);增殖期DR病变为蒲黄、三七(4首方剂,41味中药)。整体用药频次前5位的是黄芪、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152首方剂,中药1657味)。药物归类:各期DR均以补虚药为主,其次为清热药,再次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和止血药;各期用药药性均偏寒凉。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所有组合以黄芪为中心,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4味药分别与黄芪有较强关联,另外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当归、赤芍、川芎3味药相互间也存在组方关联。结论中药治疗非增殖期DR病变以益气活血滋阴药为主,增殖期DR病变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在增殖期DR病变中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寒凉药的比例稍增加;核心药物组合以黄芪为中心,并与丹参、生地黄、枸杞子、葛根等组合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对反复自然流产方剂配伍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为临床医师的辨证论治及反复自然流产的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国数字图书馆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获得治疗反复自然流产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采用关联规则、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主要药物和药对规律。结果: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的256个中药复方中,涉及中药165种,使用频次为2691次;其中使用频次在100次以上的中药10味、1291频次,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共分为补益药、活血药、清热药和祛风药4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30对,主要是补益药与活血、清热药的配伍组合。使用核心单味药依次为川断、菟丝子、白术、白芍、当归、桑寄生、甘草、杜仲、黄芪及党参等。结论:中医药治疗反复自然流产在临床应用中有内在的规律,应善于挖掘以利于临床诊疗技术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7):1364-136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用药规律。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医药信息系统"和"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库,检索自建库以来至今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相关文献,建立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描述。结果:关于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的现代文献中,中药复方涉及184首和中药涉及160味,用药以泽泻等为主,用药种类以补虚药为主;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可形成4个聚类组合。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及药组关联规则33条。结论:临床上中药复方防治脂肪肝,针对脂肪肝"正虚""邪实"治疗,达到防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肾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万方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肾病肾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对复方中主要药物、药对(药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治疗肾纤维化38首中药复方涉及95味中药,总频次为362次。对高频药物聚类分析,主要为补益类、化瘀类、利湿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药对规则18条,药组(3味药或4味药)规则31条。结论大多数医家治疗肾纤维化多用补益、活血化瘀药物。  相似文献   

8.
程冉  朱宇航  曲凡 《新中医》2021,53(15):7-11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维普期刊数据库三大数据库自建库至2019年9月19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筛选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使用的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中药复方中的中药分类、性味归经,并对频数≥5的中药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关联规则分析法进一步挖掘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46篇文献,46首方剂,99味中药,14类药物。使用频率前三位的中药类别依次是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药性以温为主,寒次之;主要药味为甘、辛、苦;主要归经为肝经,其次为肾经、脾经。用药频数≥5的31味中药,共提取出10个公因子,获得19对关联性高的药对组合。结论:中药复方治疗PCOS患者高雄激素血症多将补虚药与清热药联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89年1月-2014年1月)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9年1月-2014年1月)公开发表文献中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方法对中药复方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获得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药复方107个,涉及药物179种、频次1499次;以使用频次≥10次的37种作为主要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归为活血药、清热药、利湿药、补气药、消积药、化痰药、补阴药、行气药和泻下9大类;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有趣关联规则33条,药对30对。结论数据挖掘有助于解读中药复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挖掘壮医谷道病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壮医治疗谷道病方207首,建立壮医谷道病药物和方剂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壮医谷道病方剂用药和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437种壮药中,排名前15位的高频药物有鸢尾、橘红珠、葫芦茶等壮药,使用总频次为1 452次。在关联规则集中,符合最小支持度0.2和最小置信度0.6的由2味药、3味药及4味药组成的关联规则分别有12条、9条和6条。结论:运用关联规则方法能较好地发现壮医临床治疗谷道病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为临床合理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董筠 《江苏中医药》2017,49(6):62-65
目的:分析和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胃癌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周教授治疗胃癌术后转移医案174份,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用药逐项录入仓公诊籍国医脉案数据记录挖掘系统,通过数据挖掘运算模型挖掘,确定处方中各药物的使用频次,常用药物组合,探寻对药、角药,病机关联,结合临床及中医理论,总结凝练周教授辨治胃癌的临证用药经验。结果:共纳入174份医案,共计260味药物,常用药物有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仙鹤草、法半夏、白花蛇舌草等。关联规则分析发现炙刺猬皮、煅瓦楞子是治疗胃癌特有的对药,炙刺猬皮、煅瓦楞子、石打穿是角药。结论:数据挖掘有助于发现周教授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为临证用药提供参考,以进一步提高胃癌的中医临床疗效,进行周老学术思想传承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胆石症的用药规律,为该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收集整理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复方专利信息,建立数据库,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治疗胆石症的处方用药频次、性味归经,通过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评估处方模式和用药规则。结果:收集国家知识产权局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3月公开发表的治疗胆石症的中药复方专利383项,包含708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4901次。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为金钱草、郁金、鸡内金等,药性以寒、温、平为主,味多属苦、甘、辛,药物归经以肝、肺、胃居多。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4个聚类公式,并利用Apriori算法识别出38个中药三项关联规则,常用药对组合为金钱草-鸡内金,常见角药组合为金钱草-茵陈-鸡内金、柴胡-白芍-郁金。结论: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胆石症,遵循六腑以通为用原则,辅以清热药、利湿药祛邪。应用数据挖掘分析中药复方专利治疗胆石症的处方用药规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针对中药复方专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进行搜索,对其用药规律进行挖掘。方法:收集1985年8月至2018年12月sooPAT专利搜索引擎库中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复方专利,建立Excel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频数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初筛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专利数据561项,复筛293项,涉及中药343味,药味区间[1,36],平均(8.28±6.55)味药。功效分类以补虚药(74次)占比最高,其余依次为清热药(50次)、活血化瘀药(33次)、行气药(26次)、祛风湿药(24次)、化痰止咳平喘药(20次)等。频数最高单药为远志(77次,26.28%)等;频数最高对药为远志—石菖蒲(50次,17.06%)等;频数最高角药为川芎—远志—石菖蒲(31次,10.58%)等。关联规则显示药物相关性频数最高是川芎,远志→石菖蒲(置信度0.886)等。聚类分析发现,存在8个核心用药群,提取出4个新处方。结论:本研究揭示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复方专利中常用中药组合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文献探究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治疗用药规律。方法:检索并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今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治疗相关文献,建立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研究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以及关联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用药规律进行探究,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结果: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文献中所含中药复方104首,中药129味,药物种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和收涩药为主;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药性多为寒、平;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出4个聚类组合,另外对所涉及的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规则17条,药组(3味药、4味药)规则36条。结论:中医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药物性味以甘苦为主,归肝肾两经,核心单味药为黄芪、丹参、生地黄等,临床治疗方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为主。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6,(9):781-783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用药规律,为提高本病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筛选近30年CNKI中中医药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方剂,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237首方剂,涉及124味中药。方中健脾、祛湿药出现频数较高。基于关联规则筛选出11个常用药物组合(支持度20%,置信度0.7),其中涉及9味常用药物;并提取得到4味高关联度的核心药物组合(25%,0.7),这与七味白术散的组方特征一致。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剂组方以健脾、祛湿类中药为主;茯苓-白术-葛根-甘草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组合;七味白术散是治疗本病的基础方;健脾祛湿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目标数据库,筛选出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文献,提取复方内容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SPSS 22.0软件对药物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131首,共使用中药158味,高频使用药物主要为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使用频数最多的5味药物为苦参、黄柏、蛇床子、白鲜皮、当归。复方中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苦、辛、甘为主,药物归肝经居多。关联规则分析共获得药物组合21条,高频药物系统聚类分析,获得5个聚类组合。结论:中药复方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多以清热燥湿为主,辅以补益肝肾、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之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中药复方治疗肺痨的用药规律。方法 选取中华医典5.0系统中治疗肺痨的处方,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肺痨处方数据库,并使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23 及数据挖掘软件IBM SPSS Modeler 15.0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749首肺痨治疗处方,中药种类合计475味,排列在前10味的高频药物分别为:甘草、人参、茯苓、当归、芍药、麦冬、生姜、白术、柴胡、生地黄。中药类别中占据前5类的是: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健脾)利湿药。高频药物间生成4个聚类分析结果,因子分析中提取12个公因子,经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低条件支持度≥8%,最小规则置信度≥ 72%,提升度>1,得出关联规则8条,3味药配伍关联规则29条,4味药配伍关联规则11条。结论 通过对中华医典的挖掘,客观呈现古代医家治疗肺痨的组方用药经验,为现代临床用药指导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探析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用药规律。方法:进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检索并提取所有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复方专利数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9建立数据库,进行药物的频次、功效、性味、归经统计分析,借助SPSS软件进行关联规则及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26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中药专利复方,涉及中药503味,得到用药频次≥12次的中药34味,包括夏枯草、白芍、牡蛎、生地黄等;药物类别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为主;药性以寒、微寒为主,药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肝、肺二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6个组合,包括4个药对,22个三味药组;聚类分析得到5类药物。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补虚药、清热药、止咳化痰平喘药为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清热泻火和益气养阴为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优化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筛选近30年CNKI数据库中医药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方剂,建立数据库,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56首方剂,涉及115味中药。方中清热解毒药出现频次较高。基于关联规则筛选出14个常用药物组合(支持度20%,置信度0.9),其中涉及6味常用药物;并提取得到4味高关联度的核心药物组合(30%,0.9)。结论:中医药治疗本病方剂组方以清热解毒类中药为主;黄芩-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为治疗本病的核心药物组合;清热解毒利咽为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黄疸病的中医用药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诊疗黄疸病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对纳入的湖北省中医院1960-1978年间,诊断为黄疸病的住院病历处方信息进行录入,对方剂信息预处理后使用关联规则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的配伍规律。结果:对3 404首方剂进行分析,共计327味中药,处方药味数量集中在10-12味之间。对327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确定了治疗黄疸病的中药处方中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0味中药多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化湿药、泻下药、化痰药等。对327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常用药对27对,常用角药24对,该药对及角药多具有清热利湿、疏肝活血、理气和胃、消食、清热泻下及活血清热类等配伍规律。结论: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和频数统计方法分析黄疸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初步揭示了该时期治疗黄疸病的用药经验,为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