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人胎儿喉黏膜上皮细胞发育分化的特点。【方法】收集9—40周胎儿喉标本33例。应用连续切片HE染色、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其黏膜上皮。【结果】9周胎喉黏膜由1—2层低柱状细胞组成,仅表层细胞表达微弱的角蛋白,13周后出现多种类型的上皮细胞.上皮全层均表达细胞角蛋白;会厌舌面、声带被覆鳞状上皮,会厌喉面、室带、喉室及声门下区被覆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其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的胞浆内含有丰富的胞浆泡状系统、张力原纤维和桥粒: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均散在岛状鳞状上皮但出现时间不一致。【结论】人喉黏膜上皮细胞的分化发生于胎儿9-13周期间;纤毛上皮的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具有双向分化的潜能;过渡上皮和纤毛上皮中出现岛状鳞状上皮是生理现象,前者由复层立方上皮分化而来,后者由纤毛上皮分化而来。  相似文献   

2.
人胚鼻咽粘膜主要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被覆,伴有少量过渡型上皮,未见典型的复层鳞状上皮。前者为鼻咽上皮的原基型,由纤柱细胞、杯状细胞、表面未分化细胞、中间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纤柱细胞和杯状细胞均由基底细胞、中间细胞和表面未分化细胞分化而来。过渡型上皮由基底细胞向纤毛细胞和杯状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同分化阶段的中间细胞及表面未分化细胞所组成。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的胞浆内含有胞浆泡状系统和张力原纤维,具有双向分化的能力。过渡型上皮是演变为复层鳞状上皮或发生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6例大白鼠鼻咽部中间型上皮(过渡上皮)进行了电镜观察。观察表明中间型上皮的基本特征是细胞胞质内含有发育良好的管泡状系统和较丰富的张力微丝(束)。这种上皮有别于鳞状化生上皮,是一种成熟的且终生存在的上皮,其超微结构介于复层鳞状上皮与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之间的一种中间型上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49例肺鳞癌癌旁支气管上皮病理检查中,见其病变广泛,且有原位癌形成。35例中心型鳞癌癌旁支气管上皮有明显角化的鳞状上皮化生,且有角化鳞状上皮细胞与癌组织移行部位。提示其参与鳞癌形成,且分化较高。属癌前病变。14例周围型鳞癌中,11例为低分化。癌旁上皮见基底细胞复层增生,异型性明显。提示低分化鳞癌可能不经鳞状化生而由复层增生的基底细胞恶变而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30例子宫颈储备细胞的组织化学和10例超微结构的观察结果.这种细胞胞浆内含有较多的 RNA 和少量糖原,不含 AKP,胞核内含大量 DNA;在电镜下可见胞浆不丰富,核周仅有少量细胞器,主要为线粒体和内质网.该细胞具有分化潜能,可向粘液柱状上皮细胞、纤毛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6.
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分化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10周~38周胎儿输卵管上皮细胞特别是纤毛细胞的发育和分化。光镜下10周胎儿输卵管壶腹部管腔狭小,上皮为较原始的单层柱状上皮,12周粘膜上皮出现小的皱褶,16周~17周形成短的绒毛样突起,19周~32周渐形成较复杂的粘膜皱襞,至38周粘膜皱襞已接近成体。电镜下17周上皮中偶见单纤毛的细胞,胞质内细胞器较发达,糖原含量丰富,19周出现少量纤毛细胞,胞质细胞内器发达,可见溶酶体,此时纤毛较短,不具9×2+2微管结构,非纤毛细胞也有各种细胞器,但不含溶酶体。20周~30周纤毛细胞仍稀少,至32周以后纤毛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其胞质中细胞器发达,糖原丰富,纤毛具典型的9×2+2微管结构,36周~38周可见形态分化较完好的纤毛细胞,非纤毛细胞顶端明显突向管腔,甚至落入管腔中,胞质内未见膜包的分泌颗粒。  相似文献   

7.
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与粘液高分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邬海桥  周向东 《重庆医学》2002,31(9):873-874
1 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的结构基础气道粘液纤毛清除功能是呼吸道重要的防御机制。它包括柱状上皮细胞、纤毛、粘液层、浆液层、杯状细胞和浆液细胞。粘膜表面由柱状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等紧密结合而成 ,附着于纤丝交织成的基础上 ,柱状上皮细胞与杯状细胞之比约为 5∶1,在粘膜上皮层下有不规则排列的基细胞和中间细胞组成的假复层上皮细胞。清除功能中位移作用的实现主要依赖柱状纤毛细胞顶端向气道腔面伸出的纤毛。而媒介作用的实现主要依赖气道上皮表面覆盖的粘液毯。粘液毯由凝胶层和溶胶层组成 ,前者主要由杯状细胞和粘液腺细胞分泌 ,…  相似文献   

8.
兔阴道黏膜组织学与阴道黏膜刺激性形态学改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本研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新西兰雌性白兔阴道的正常组织学及药物刺激后所发生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方法 新西兰兔子宫、阴道分离后固定于11%甲醛内,常规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制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与讨论 新西兰雌性白兔阴道是一根较粗的肌膜性管道,延续于子宫颈,下接阴道前庭,阴道黏膜表面主要被覆单层柱状纤毛上皮,阴道前庭黏膜表面被覆未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在药物刺激下,阴道上皮可发生坏死、脱落,继而形成糜烂或溃疡,局部可有肉芽组织形成及炎细胞浸润。根据病变程度可进行半定量计分。  相似文献   

9.
柯朝阳  吴展元 《广东医学》2005,26(6):798-800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培养体系并提供一个研究人喉上皮细胞的体外模型。方法采用胎牛血清(2%)并添加促生长因子的培养基,对中晚期引产胎儿的喉黏膜进行组织块原代、传代培养,并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培养细胞的特性。结果组织块接种后3d即可见生长晕,10~14d时汇合成片,传代后24h即见细胞贴壁并开始增殖,约12d左右连接成片,可传代2~4代;组织块表层、深层细胞呈现不同的表现;培养细胞呈扁平、多角形,胞浆含张力原纤维,细胞间可见丰富的桥粒连接,细胞角蛋白表达阳性。结论本实验采用的培养方法和条件适宜人喉上皮细胞的生长;从生物学行为来看,体外培养的人喉上皮细胞来自于组织块的基底细胞和中间细胞,并与其来源细胞一样具有增殖能力和分化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游离空肠修复气管部分缺损后的组织学变化,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建立游离空肠重建气管部分缺损动物实验模型,包括A组Beagle犬6条(不去除肠黏膜组),B组Beagle犬6条(部分去除肠黏膜组)及C组Beagle犬6条(全部去除肠黏膜组),观察术后犬的存活及肠腺分泌对呼吸道的影响,动态观察各实验组的空肠腺上皮在光镜和电镜下的变化及上皮化生情况.结果 所有实验犬术中无死亡,创口Ⅰ期愈合,移植游离空肠全部成活.A组有2条Beagle犬在术后第2周因肺部感染死亡,C组有1条Beagle犬在术后第50天因移植空肠感染而死亡,其余Beagle犬均存活6个月以上.A组术后3个月,移植空肠肠腔表面出现少量非角化鳞状上皮;术后6个月时,移植空肠表面见假复层纤毛柱状皮覆盖.B、C组术后2个月,移植空肠表面见鳞状上皮化生;术后3个月,移植空肠肠腔表面见少量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术后6个月,移植空肠表面全部见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C组黏膜下层有明显胶原纤维增厚.结论 去部分黏膜游离空肠重建气管,能有效减少术后肠液分泌,减少对呼吸道的影响,能加速肠黏膜腺上皮萎缩,促进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Six cases of malignant Brenner tumors of the ovary were observed by lightmicroscopy (LM) and scanning electon microscopy (SEM). The histologic features of the tu-mors revealed nonkeratiniz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he SEM showed the tumor nests werecomposed of squamous cells, accompanied with a few ciliated cells. These findings evide-nced that malignant Brenner tumor like the other epithelial tumors of ovary originated fromthe same Mullerian epithelium, but recapitulated the vagino cervical epithelium. The histoge-ne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ovarian epithelial tumors corresponded to the development oforgans of female genital tract differentiating from Mallerian epithelium in embryo. It dosenot conform to fact to think that there were present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s in ovarianepithelial tumors, or the malignant Brenner tumors were composed of transitional epitheliu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食管癌高发区人胎儿食管上皮的超微结构改变.方法 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 13周胎儿的食管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有3~5层细胞.细胞结构较清晰细胞间连接以中间连接为主,较少缝隙连接.24~28周时上皮增至4~10层, 细胞结构清晰,细胞间连接以缝隙连接为主,较少中间连接.结论 13~28周胎儿食管上皮中,细胞连接缝隙连接渐占优势,可能为食管癌高发区胎儿食管上皮发育超微结构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分化潜能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的分化潜能,为研究其分化的调控机制及寻找新的人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胚胎干细胞与人羊膜共培养 4 d,定向诱导其分化为表皮样干细胞克隆,用胰酶消化后移植裸鼠皮下 20 d、 30 d及 50 d.对移植后细胞的分化情况进行了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分析.[结果]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在裸鼠皮下 20~ 30 d后,细胞分化为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样细胞构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它们可分别呈 CEA和 CK18阳性.种植 50 d后,除上述结构外,可见角化复层扁平上皮、毛囊样、汗腺样及皮脂腺样等结构.[结论]研究结果提示人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样干细胞具有分化为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及毛囊样、汗腺样和皮脂腺样等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14.
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和克隆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低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成功地获得了人胚鼻咽上皮细胞的传代培养和克隆生长,而无纤维细胞污染。植块培养细胞增殖旺盛,分裂相多见。早期生长晕内可见成群的纤毛细胞,以后逐渐呈现鳞状终未分化。上皮细胞可传代3~5次,存活期可达80天,组织块可重复植块培养3~4次,克隆形成率平均为12%。培养基中缺少氢化可的松,胰岛素时克隆形成率明显下降,血清浓度为1%时克隆形成率最高。此实验为鼻咽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大鼠气管上皮损伤后,气管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Shh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5-氟尿嘧啶(5-FU)诱发气管上皮损伤,通过RT-PCR检测气管上皮Shh的表达.结果:5-FU作用30 min后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绝大部分脱落,仅残留少量裸核样G0期细胞位于基底膜上.之后细胞数目逐渐增多,经过扁平、立方形态,向纤毛细胞、黏液细胞、基底细胞等分化,去除5-FU后48 h接近恢复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正常气管上皮及5-FU作用30 min气管上皮Shh无表达,去除5-FU恢复3 h后Shh轻度表达,6 h后表达增强,12 h达高峰,之后表达减弱,48 h已极微弱.结论:Shh参与了气管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皮肤类似物,探讨其在皮下的分化潜能。【方法】Hoechst33342标记E14-ES细胞,经羊膜诱导4d后,形成表皮干细胞克隆,并以其作为种子细胞,取129胎鼠成纤维细胞与复合凝胶-明胶海绵复合,形成皮肤类似物,埋植于129小鼠皮下组织。术后2周、4周、6周、8周取材,做HE染色观察,B1整合素、CK15、CK19、CEA、CK18免疫组化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后2周和4周,植块内可见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6周和8周后,可见角化复层上皮、毛囊样、汗腺样、皮脂腺样等结构,免疫双标结果显示,植入2周和4周,带有蓝色核标记的细胞形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呈B1整合素、CK15、CK19、CEA和CK18阳性,6周和8周后,HE染色中汗腺样结构呈CEA、CK18阳性。[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与类真皮构建的皮肤类似物。在同种小鼠皮下有分为角化复层上皮、汗腺样、毛囊样、皮脂腺样等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用二亚硝基哌嗪诱发大鼠鼻咽癌,观察了癌变过程中各级病变的酶活性变化。乳酸脱氢酶活性从增生、化生阶段到癌前和癌变整个过程呈逐步增高;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处于一种低水平波动,变化不显著;非特异性酯酶在增生、化生阶段活性显著增高,但到癌前和癌变阶段则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变化最大,在各级病变中反应最敏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气管上皮损伤后,气管干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Shh信号通路的动态变化。方法 大鼠麻醉后,暴露气管,于平胸骨上缘处离断,与肺相连一端行气管插管维持呼吸,近端应用5-氟尿嘧啶(5-FU)诱发气管上皮损伤,动态观察修复过程;同时在观察的各个时间点取气管上皮标本通过IKT—PCIK检测Shh的表达情况。结果 5-Fu作用30min后大鼠气管上皮细胞绝大部分脱落,仅残留少量裸核样G0期细胞位于基底膜上,之后这些细胞数目逐渐增多,逐渐经过扁平、立方形态,向纤毛细胞、粘液细胞、基底细胞等分化,于去除5-FU后48h基本恢复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正常组织及5-FU作用30min时的气管上皮均无Shh表达,去除5-Fu恢复3h后可见Shh轻度表达,于恢复12h表达达高峰,之后表达减弱,48h时Shh表达已极微弱。结论 shh参与了气管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