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外科护士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8所医院105名普外科护士,采用护理工作压力源问卷、人格问卷、应对方式问卷以及一般情况问卷,对护士的工作压力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主要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其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工作时间超过10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倒班、神经质、掩饰性、淡化回避、发泄是普外科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危险因素。年龄≥40岁、护士和副主任、外向性、计划解决问题、寻求社会支持、理智应对是普外科护士产生工作压力的保护因素。结论普外科护士压力总体处于中等水平。预防工作压力,应培养护士良好的人格,积极的应对方式,同时应结合其人口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结核科不同层级护士压力源、压力水平及应对方式状况。[方法]以山东省某医院145名结核科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问卷、特质性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结核科护士压力源排名前3位的维度分别是工作环境及资源、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结核科不同层级护士压力水平不同(由高到低排序为N3、N4、N2、N1),部分层级压力应对方式也有差异(P0.05)。[结论]管理者应根据结核科护士层级压力特点,有效利用医疗资源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应对能力,减轻工作压力,稳定结核科护理队伍。  相似文献   

3.
护士职业压力及应对方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和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06-02/03采用按一定护士人数比例随机抽取四川省乐山市和眉山市10所二级和三级医院的600名临床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①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职业压力情况,该量表分为护理工作及专业方面的问题、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问题、患者护理方面的问题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等5个方面,共35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引起压力的程度越大。②选用肖计划编制的应付方式问卷调查护士的应对方式,该问卷包括解决问题、合理化、求助、自责、幻想、退避六种类型,共有62个条目,每个条目有"是"或"否"两个答案。③采用自编的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调查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该问卷包括工作成就感、人际关系、专业发展、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5个因素,共16个条目,采用1~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表明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越高。对结果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结果: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30份,有效率为88.3%。从护士职业压力、应对方式和工作满意度的关系模型中分析发现:职业压力中各因素对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性的影响。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对工作满意度既有直接的非常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也通过退避方式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管理与人际关系通过合理化、退避等方式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负向作用;工作环境及资源通过解决问题等方式对满意度产生间接的正向作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既可直接对满意度产生负向作用,也通过退避和解决问题方式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患者护理对满意度产生直接的正向作用。在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方式对工作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而退避对满意度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其他几种应对方式均是通过退避或解决问题间接影响满意度(模型所有的路径系数均>0.05,达到显著水平)结论:护士职业压力不同,应对方式存在差异;应对方式不同,工作满意度也不同;职业压力既可以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也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在护士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及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 589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的心理健康得分为(159.75±55.22)分;家庭结构中的扩大家庭,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外向性、神经质维度,领悟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中的积极应对维度是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能解释总变异的36.0%;领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在人格特征与护士心理健康之间有中介效应。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士的人格特征,提高护士的社会支持及积极应对水平,从而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产科护士面临的主要压力源及其影响因素,以采取良好的应对措施帮助产科护士减轻和消除压力.方法 采取自评问卷对94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产科护士心理压力源得分排序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患者护理方面、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其中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源得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差别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士存在多种心理压力源,护理管理者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的亚健康状况,分析造成护士亚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亚健康筛选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36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本组有91.18%的护士处于亚健康状态,亚健康症状得分为(9.12±5.02),最常见的症状为疲劳,占79.41%;年龄、工作年限与护士亚健康状况得分呈正相关;社会支持总分、内支持、外支持以及积极应对均与护士的亚健康得分相关;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压力、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以及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均与护士的亚健康得分呈正相关.结论 护士群体亚健康状况的发生率较高,年龄越大、工作时间越长的护士亚健康状况越严重;护士的工作压力是影响亚健康的主要原因,社会支持能够改善护士的亚健康状况;管理者应重视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以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与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及应对方式问卷对镇江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室8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统计描述、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结果: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得分前3位为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产生压力源的原因与所在医院有关(P0.05),与工作科室、年龄、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夜班时间、婚姻状况、工作性质(正式护士、正式合同制护士、临时合同制护士)、文化程度、技术职称、是否带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对方式方面重症监护室护士消极应对人数多于积极应对人数;40岁以上重症监护室护士积极应对人数多于30岁以下护士人数。结论:护理管理者应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重症监护室护士压力源,并引导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从而减轻压力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科临时聘用(下称临聘)护士主要压力源及常用的应对方式。方法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泸州市内6所医院的急诊科护理工作人员共100名进行工作压力源量表问卷调查。结果急诊临聘护士排在首位的压力是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其中经常倒班、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为主要的压力来源。结论急诊临聘护士压力程度高,医院管理者应充分认识急诊临聘护士的工作压力的关系,促使急诊临聘护士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减轻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分析NICU护士压力源,寻找其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护士压力源量表及自设问卷,对本市100名N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NICU护士压力源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其中已婚护士高于未婚护士,护龄在5~10年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护士工作压力大,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减压,采取个体化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诊护士人格特质与工作压力及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为急诊护士选拔和工作压力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深圳市某区14家医院228名急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本组工作压力得分(1.72±0.54)分,属中度水平;(2)本组常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分值为(1.93±0.44)分;(3)精神质分量表结果中,56.1%处于中间型,27.6%倾向低型及以下;神经质分量表结果中,中间型与倾向低型及以下、倾向高型及以上3种分型比例差别不大,分别为38.2%,31.1%,30.7%;内外向分量表结果中,46.5%为外向型,45.6%为中间型,7.9%为内向型;(4)内外向得分、学历、职称是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压力感受、宗教信仰、精神质与神经质得分是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子女情况、精神质得分、学历、神经质得分、急诊工作年资是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 大部分急诊护士是中低精神质、中等神经质的偏外向型人格特质者,其感受到中度工作压力,常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急诊护士人格特质中高精神质与神经质者其压力感受严重;外向型性格的急诊护士倾向于使用积极应对方式,而高精神质与神经质者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建议护理管理者将人格特质纳入急诊护士的选拔条件,避免将高精神质与神经质的护士安排在急诊科;引导和教育护士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其情绪的稳定性,以有效地应对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安徽省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压力源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基本情况调查表对安徽省27所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工作压力源平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环境及资源方面的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总平均压力程度为2.50&#177;0.99分。其中,不同工作年限护士在工作环境及资源、病人护理方面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安徽省血液净化中心护士压力程度较高,影响因素是多元的,工作环境及资源方面、病人护理方面带给护士的压力与护士工作年限相关,应通过改善环境、提高护士待遇,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等方面来降低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合同制护士工作压力和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徐波  潘淑琴潘琦 《现代护理》2006,12(24):2266-2268
目的了解合同制护士工作压力来源、压力程度和应对方式。方法对107名合同制护士选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同护士的总体压力水平为中度,压力主要来源于“护理专业及工作”、“病人护理方面”和“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工作年限≥5年的合同护士压力高于<5年的合同护士,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同护士的焦虑程度高于普通人群,有显著性差异(P<0.001);9.4%的合同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症状。合同护士多采用积极应对方式,少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工作年限≥5年的合同护士比<5年的合同护士更易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同护士工作总压力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P<0.05),“病人护理方面”和“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结论针对合同护士这一特殊群体,护理管理者应注意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建议关注合同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心理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积极应对的技巧。  相似文献   

13.
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其关系。方法对北京市4所二级综合医院的92名护士长工作压力源、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长工作主要压力源来自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最大的压力源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士长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护士长工作压力源除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与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因子无相关性外,其余均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护士长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常模,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常模;护士长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而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无明显相关。结论护理管理部门应重视护士长工作压力源,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引导护士长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张艳霞  张宁 《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2):860-861
目的调查采血车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为制订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市血液中心16部采血车上的89名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源、心理压力引起的后果及应对压力的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采血车上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依次为:护理人员职业本身的压力,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献血服务方面的压力,工作环境方面的压力。结论应从管理角度减少或消除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并对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和减压训练。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应对方式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的102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状况及其与幸福感的相关性。结果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前两位是: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其次是病人护理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护士自责应对方式与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呈负相关,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与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呈正相关。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与他们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和自身采取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应在其职业发展上创造更多的机会,鼓励其主动地解决问题、减少自责,以提升精神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对策略、人格特征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择本院内科、外科及精神科的临床护士14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职业倦怠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五大人格简式量表对这140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职业倦怠在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劳动关系以及职称5个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职业倦怠高分组在神经质人格特征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积极应对方式、外倾性、宜人性以及谨慎性则是低分组显著高于高分组(P<0.01);情绪疲惫、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以及职业倦怠总分与积极应对方式、宜人性及谨慎性人格特征呈显著负相关,而与神经质人格特征呈显著正相关(P<0.01);劳动关系、职称、神经质、宜人性和谨慎性人格特征可以对职业倦怠进行预测,可解释回归模型40.6%的变异量。结论年龄在26~30岁、学历高、职称低、从事内外科护理的非在编人员职业倦怠水平高;高职业倦怠水平护士不善于采用积极应对方式,人格特征方面表现为焦虑、压抑等神经质倾向,而宜人性及谨慎性等积极人格特征相对缺少;积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起到保护作用,而消极应对方式和人格特质是职业倦怠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抽取内外科各4个病区低年资(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0,P<0.05) 职业倦怠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消极应对均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Nurses exposed to high nursing stress report no health complaints as long as they have high coping abil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oping styles in relation to the health status and work environment of Norwegian and Dutch hospital nurses. This comparative study included a random sample of 5400 Norwegian nurses and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588 Dutch nurses. Coping, health, and work environment were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 in both samples and associations were investigated bivariately and multivariately. We found that active problem-solving coping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health and work environment of Norwegian nurses but not with the health and work environment of Dutch. Passive coping (avoiding problems or waiting to see what happens) was found to relate to poor general health, poor mental health, low job control, and low job support in both Norwegian and Dutch nurses. Improvements in the nursing work environment may not only result in better mental health, but may also reduce passive coping.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医生跟着病人走"新模式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常用的应对方式,以期帮助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缓解工作压力,维护护士身心健康。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79名"医生跟着病人走"新模式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进行调查。结果:新模式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源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时间分配及工作量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的问题、管理及人际方面的问题。"医生跟着病人走"新模式病房护士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为积极应对。结论:新模式病房护理管理者应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源,帮助护士积极应对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