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肝理脾丸(由赤芍、白芍各15g,冰片3g,肉桂 6g,薄荷、连翘各12g,厚朴10g,香附16g 等组成)是 全国名老中医黄保中主任医师受张锡纯《医学衷中 参西录》中“肝脾双理丸”之启发,为治疗肝病而设的 基础方,后经本院制剂科研制成丸药。笔者跟师临 证,遇疑难杂症,依据辨证用此药治疗疗效显著,获 益匪浅,特总结如下。 1 不寐 案1 王某,男,36岁。以“失眠1年,加重1个 月”为主诉就诊。患者1年前因工作压力大、精神紧 张等出现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曾在多处求 治,经服镇静及养心安神之中西药等效不佳,初每晚 可休息三、四个小时,近1个月来症状加重,常彻夜 不眠,伴腹胀纳差,大便干,三、四日1次,头晕、身困 乏力。就诊时声高语急,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滑。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源于医圣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蛔厥证及下利。笔者近年将乌梅丸为汤剂,辨证运用该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于下。  相似文献   

3.
乌梅丸源于医圣仲景的《伤寒论》,主治蛔厥证及下利。笔者近年将乌梅丸为汤剂。辨证运用该方治疗各种杂病。均获良效,现举例于下。1泄泻便秘案1周某,女,74岁。2000年5月18日初诊。患者自述得病多年,“365天没几天是好的”,现旧病再患,在当地村卫生室及中心卫生院诊治,效果不佳。现症见时腹泻不已。或便秘不通。腹胀,肠鸣,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白,心慌,失眠,口干,食欲差,舌瘦小而薄,色淡白,地图苔,色微黄,脉沉弱。方用乌梅丸为汤加减,药用:乌梅20g,细辛3g,干姜、附片(先煎30min,以口尝不麻为度)各10g,黄连5g,黄柏10g,人参15g,当归10g,桂枝12g,白术20g,炙甘草12g,麦冬、丹参各20g。每日1剂,水煎服连煎3次药液,再混合,分早中晚服。嘱其连服5剂。二诊,其病情大减,效不更方。守方再进10剂。三诊,诸症将除,其患病多年,气血阴阳之虚,不能“几剂”可平,与其丸剂巩固疗效,仍用上方加味治之,药用:乌梅150g,细辛20g。党参100g,干姜60g,黄连、黄柏各30g,当归100g,桂枝80g,附片60g,自术、茯苓各100g,木香30g,麦冬、首乌、丹参各100g,炙甘草60g。嘱其继用几剂方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芍药苷为溶出指标,对不同粉碎技术制得的和肝理脾丸进行溶出度测定,探讨超微粉碎工艺对该药的影响。方法利用万能粉碎机、WFJ-60超微粉碎机制得药材细粉再制备水蜜丸,采用转篮法和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体外溶出情况。结果普通粉碎和超微粉碎技术的制剂间溶出度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提高和肝理脾丸的体外溶出度。  相似文献   

5.
6.
7.
痛经从肝论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藏血,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人体脏腑所化生之气除营养周身以外则储藏于肝,在女子每逢经期则下注血海而为月经。肝气条达,则血脉流畅,经候如常。肝气郁结,或肝血不足,则气血瘀阻,经脉不利,均可引发痛经。《河间六书》云:“天癸既行,皆属厥阴论之。”故笔者认为痛经的发生与肝关系密切,在临证中注意从肝论治,效果满意,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8.
防风为"风药中之润剂",临床常用其治风.但以《中华本草》为代表的现代中药学权威著作对其功效的记述也不甚完备,笔者就防风复方整理研究工作中发现的防风疏肝理脾功效配伍运用略举一二,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肝脾相关理论起源自《黄帝内经》及《难经》。《难经·七十七难》曰:“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也。”肝脾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肝主疏泄与脾主运化的协调平衡。脾之运化得肝之疏泄方能运转自如,肝之疏泄功能亦有赖于脾之滋养。诚如黄元御《四圣心源》所言:“然土气不升,固赖木气以升之。而木气不达,实赖土气以达焉。”后世医家对肝脾相关理论多有发挥,  相似文献   

10.
第四批国家级名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周锦认为肝、脾在肾病的发病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笔者有幸侍诊,聆听教诲,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调肝理脾方治疗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30例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应用调肝理脾方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纤维化血清指标、生化检查、B超检查的变化情况,根据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了疗效评价。 结果显示临床症状、体征获得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前后总体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症状、体征总有效率为89.03%;血清学检测、肝功能检查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影像学检查也获得了明显的改善。说明调肝理脾方有明显的改善酒精性肝纤维化患者症状、体征,改善肝功能及逆转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 ,为内伤脾胃、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设 ,是临床常用著名方剂之一。方由人参、白术、黄芪、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八味药物组成。笔者近年来 ,在妇科产后病临床中 ,辨证加减运用此方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兹举病案如下。1 产后尿闭王  相似文献   

13.
以补肾健脾,化瘀利湿的理肝丸治疗肝纤维化病人36例,治疗后血清LN、ⅣC、H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张光华教授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第二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张教授从医30余年,幼从家学,其后又师承当今<伤寒论>著名研究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  相似文献   

15.
特发性水肿是临床常见病,多发于女性中年患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且缺少特异性诊断手段,疗效亦不理想,特发性水肿是现代医学病名,目前倾向于认为属于“功能性水肿”之列,中医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腹胀”、“水肿”范畴。  相似文献   

16.
王晓燕教授基于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理论和30余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肝脾失调几乎贯穿于小儿所有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之中,肝脾不和可谓小儿病变之纲领,调肝理脾法乃治疗小儿疾病的"王道之法".王教授提出儿科疾病的治法应以土木并治,肝脾同调为基础,并据此自拟柴术调肝理脾汤,在临床应用中屡有卓效.本文列举小儿厌食、 反复呼吸道...  相似文献   

17.
乌梅丸治疗神经性疾病举隅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由乌梅、黄连、黄柏、细辛、花椒、干姜、桂枝、炮附子、当归、人参、苦酒组成,有清上温下,安蛔止痛之功。主治“蛔厥”,“久痢”之证。笔者将此方化裁治疗其他杂病亦获良效,现举例如下。1 神经性头痛陈某,女,4 2岁,农民,于1 998年6月1 2日初诊。患者头痛十余年,近年来发作次数较频,昨天发作,头痛如裂,以巅顶为甚,伴见心烦失眠,恶心呕吐,头昏胀满,四肢发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证属厥阴头痛。心肝失调,寒热错杂,虚实并见。治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拟乌梅丸加减。处方:乌梅、党参、川芎各1 5 g ,花椒、干姜…  相似文献   

18.
黄丽娟教授认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既要重视心脏本身气血阴阳的失调,又应重视其他脏腑功能失调对心脏的影响。心与肝、脾在生理、病理上联系紧密,因此,黄教授强调"心脾相关""心肝相关",认为理脾、调肝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从调理肝脾入手治疗心血管疾病,提出了"理脾六法("补益心脾法,益气温脾法,温补脾肾法,清胃化滞法,疏理气机、理脾和血法和清热化痰法)和"调肝五法("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法,清热平肝、凉血清心法,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法,养血柔肝、宁心安神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软肝缩脾丸治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0例,给予软肝缩脾丸治疗;对照组120例,采用大黄蛰虫丸治疗,治疗6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自觉症状改善有效率87.3%,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79.3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病理学检查治疗组20例,对照组17例,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肝脏炎症和肝纤维化程度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85%)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软肝缩脾丸治疗肝纤维化,在改善临床自觉症状、肝功能指标、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等方面疗效确切,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