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近二十年来19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经验。结果 19例症状各异,但以腰背痛、右上腹痛及双下肢水肿为多见。根据B超、CT或核磁共振(MRI)以及下腔静脉血管造影为主要诊断依据,但要明确肿瘤来源及性质需病理学检查。12例患者完整切除肿瘤,8例结扎下腔静脉,4例重建下腔静脉,其中3例单纯修补重建,1例聚四氟乙烯补片修补重建;完整手术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49±40)个月,无法切除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仅(11±6)个月。结论完整切除肿瘤是原发性下腔静脉肉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侧枝循环代偿充分时下腔静脉重建并非必要。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梁发启关键词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腹膜后肿瘤;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7351发病率文献报告一致认为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rimaryleiomyosarcomaoftheinferiorvenacava,P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部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病理证实23例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术前均行CT平扫,大部分行增强扫描。结果:平滑肌肉瘤常单发,大小不一,行态多变,发生于胃12例,结肠5例,小肠4例,肠系膜2例,平均直径为3.8cm~6.5cm,大多边缘清晰,伴肠管及肠系膜血管移位,平扫表现为等密度,稍高密度14例,周边等密度,中央低密度6例,混杂密度2例,增强后明显强化12例,边缘明显强化7例,不均匀强化4例。结论:CT对腹部平滑肌肉瘤定位准确,对肿瘤良恶性判断亦很有价值,但CT表现无特异性,确诊仍有赖于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4.
5.
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发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rimary leiomyosarcoma of the inferior vena cava,PIVCLMS)是一少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静脉壁平滑肌。自1871年Perl首先报道,1996年Mingoli综合世界文献共218例,但多为个案报道。国内仅报道9例,解放军总院5例,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经二院2例,上海仁济医院1例,山东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1例。PIVCLMS因其缺乏典型的特征表现,早期临床诊断很困难。近年来随着B超、CT和MRI的临床应用,以及外科治疗水平的提高,使该肿瘤得以早期发现并治愈。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患者 女 ,2 7岁。右上腹不适 2年 ,发现右上腹部包块 1个月 ,当时鸡蛋大 ,无肉眼血尿 ,双下肢无浮肿。肿物逐渐增大 ,入院前已达到手拳大小。查体 :右上腹脐水平线以上肿物 ,大小约为 10cm×10cm ,质地中等硬 ,无触痛 ,表面光滑 ,边界较清楚 ,活动度良好。右肾区轻度叩痛。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及生化全项检查均正常 ,腹部彩超 :右肾门内侧下腔静脉右前方分叶状肿物 ,8.8cm× 8.3cm大小 ,低回声 ,压迫右肾门 ,右肾盂积水 1.8cm ,下腔静脉局部明显受压 ,肿物内见丰富血流 ,内侧边界达脊柱右侧。CT :右肾实质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脑胶质肉瘤的CT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胶质肉瘤的CT表现.并复习文献。结果 肿瘤均位于幕上,其中颞叶3例,额颞叶1例,枕顶叶1例。CT扫描4例为低等混杂密度,1例为稍高密度,增强扫描为不规则强化。边界清楚,4例周围有水肿,1例无周围水肿。结论脑胶质肉瘤少见,CT扫描能够清楚显示病变,但易与胶质母细胞瘤、转移瘤等相混淆,确诊依靠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对胃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病理证实的胃平滑肌肉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特征性CT表现是①左上腹较大肿块与胃壁关系密切;②多数位于胃腔外或呈哑铃形;③肿块内有大片低密度坏死区;④胃粘膜面常有大小不等的溃疡;⑤肝内囊性转移灶。结论:CT对胃平滑肌肉瘤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我院收治经手术证实为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患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PIVCLMS)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MRI成像仪对2例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进行常规扫描及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3D DCE—MRA)扫描,分析其表现特征。结果1例常规扫描下腔静脉内见长T1稍长、等T2信号影,信号强度欠均匀,下腔静脉明显增宽,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异常强化;1例下腔静脉明显扩张,内见略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异常强化,3DDCE—MRA清楚显示病灶全貌及肿瘤累及范围。结论MRI结合3D DCE—MRA对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取代传统的血管造影作为诊断PIVCLMS的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下腔静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重点分析下腔静脉显示是否达到诊断要求,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 142例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检出下腔静脉变异19例,血栓31例,癌栓40例,布加综合征29例,外压性狭窄6例,支架置入17例;142例中下腔静脉闭塞26例。结论 MSCTA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下腔静脉的无创性成像,对下腔静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慢性重型肝炎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患者胸部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重型肝炎(CSH)合并侵袭性肺真菌感染(IPFI)患者的胸部CT表现。方法 选取2007年5月-2013年5月嵊州市人民医院及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CSH合并IPFI患者50例,均行胸部CT扫描,观察病变的形态、范围、边界、密度和病灶大小,并分析其与病原菌的关系。结果 50例CSH合并IPFI患者病原菌中假丝酵母菌30例,曲霉菌15例,组织胞浆菌3例,肺孢子菌2例。CT征象中出现最多的为结节(23例,46%),其他依次为实变(14例,28%)、网格或线样影(7例,14%)、磨玻璃影(5例,10%)、胸腔积液(1例,2%)。经对症治疗好转22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56%。结论 CSH合并IPFI患者的胸部CT表现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实验室资料、病变分布及病变演变才能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兴家  赵丽霞  宋玉卿  马艳丽 《河北医学》2009,15(10):1152-1154
目的:通过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提高对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2例原发性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结果:CT平扫所有病理均为低密度灶。动态CT增强检查病灶多表现为不均匀轻度渐进性的向心性强化;其中26例出现大片无强化低密度区,病灶局部肝包膜可有回缩,23例病灶周围肝内胆管可有轻度扩张和结石。结论:原发,陛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局灶性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甲状腺病变的CT资料,51例均行平扫,43例加作增强。结果51例甲状腺病变中,甲状腺腺瘤12例,5例有囊变,6例有钙化,肿块均有完整包膜,无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25例,22例为乳头状癌,3例为滤泡状癌,1例为胸内甲状腺未分化癌,1例为髓样癌。12例有细钙化及小斑点状钙化,10例有囊变,22例边界不清,侵犯周围组织器官。15例颈部淋巴结转移。甲状腺转移癌2例,均有多处转移。结节性甲状腺肿12例,7例囊变,1例钙化,肿块边界清楚。结论注意肿块的钙化、肿块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是判断甲状腺病变良恶性的主要依据。CT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报告7例下腔静脉肝段和/或肝静脉末段原发性梗阻病人的声象图表现,并阐述超声检查在该病诊断方面的优越性,可直接显示下腔静脉梗阻段的解剖形态;其分型更有益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周桂林 《海南医学》2009,20(11):113-116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CT特征表现及其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12例脑出血患者全部行头颅CT轴位平扫检查,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脑出血的CT表现。结果12例患者CT均确诊为脑出血,特征表现主要包括脑内高密度影、占位效应和周围水肿。其中高密度血肿呈类圆形或团片状5例,肾形3例,不规则形4例,包括内有分隔3例。结论CT是诊断脑出血的便捷和可靠的方法,明确诊断有助于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脐尿管病变的CT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6例脐尿管病变患者经CT扫描诊断并手术病理确诊。结果:6例中2例脐尿管囊肿,1例脐尿管囊肿并感染,2例脐尿管瘘并感染,1例脐尿管癌。CT表现为下腹壁近中线部位(脐与膀胱之间)的囊性或囊实性占位。结论:通过CT平扫加增强扫描能明确病变的部位、形态、范围、密度及邻近关系,并可做出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8.
成人肾上腺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依莲  王春红  孙松梅 《吉林医学》2010,31(13):1769-1771
目的:探讨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特点,以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74例成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肾上腺良性肿瘤39例,其中肾上腺腺瘤18例,良性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囊肿7例,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3例,肾上腺髓脂瘤6例,肾上腺神经鞘瘤2例;恶性肿瘤35例,其中肾上腺皮质癌2例,肾上腺转移瘤3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2例。结论:CT平扫及增强能较好地显示肾上腺肿瘤性病变的内部结构和影像学特点,反映病变的血供情况和病理特征,有助于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