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毅  赵理 《医学争鸣》2004,25(23):2185-2185
0 引言折返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是治疗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方法,但由于设备、技术、费用等原因,基层医院往往需要药物治疗. 因此,严格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是临床医生的重要任务. 心律失常的心肌电生理[1]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和离子通道[2]的研究已有报道,心律平属Ⅰc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结果往往与临床疗效不符,为探讨其原因和对策,我院近5 a来对64例折返性心动过速施行单一抗心律失常药物-心律平为基础,异丙肾上腺素和心得安为辅助的系列电生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电生理研究的进展,促进了心律失常的基础理论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机理的进一步认识,加上近年来各种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不断问世,以及其他抗心律失常措施的实施,如电治疗技术的进步,导管介入性治疗、食道调搏术和手术治疗的开展,大大提高了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广义来讲,心律失常的治疗尚需包括病因和诱因的治疗。本文仅重点介绍常见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药理概要抗心律失常药可大致分为抗快速心律失常药和抗缓慢心律失常药两大类。一、抗快速心律失常药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法,根据电生理研究结果,Arnsdorf将本类药分为6类,而VaughanWilliams分为4类.现以Vaughan Williams分类为基础加入洋地黄类,简述如下.第Ⅰ类:膜稳定剂。作用于细胞膜,抑制快钠内流,减慢动作电位0位相上升速率。根据其对动作电位时间的影响,又可分为3个亚类:Ⅰa类:特点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通过直接降低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3.
普罗帕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罗帕酮(心律平,propafenone,PPF)按Vaughn Willians分类法属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随着临床的大量使用并结合药物研究的深入,现将该药近年的进展作一介绍。药物效应学心肌细胞电生理研究表明:PPF具有复杂的电生理作用,它对钠通道在正常和局部缺血的浦氏纤维均有作用,可减少动作  相似文献   

4.
心律平是一种抗心律失常新药(Ⅰ_c类)。有较强的膜稳定作用,轻微的β阻滞作用,在体外有钙通道阻滞特性,尚具延长所有心肌组织动作电位时间的Ⅲ类药物特性,用于治疗室上性、室性心律失常。本文观察了30例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患者,口服心律平的短期疗效和电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5.
心律平(普洛帕酮,Propafenone)是Ic类抗心律失常药,主要作用是抑制快通道钠内流,有较弱的β-阻滞和钙拮抗作用.心律平降低心肌细胞0相除极速率(Vmax),减慢房室传导,抑制窦房结的自律性,延长心房肌、心室肌和旁路的不应期,负性肌力作用较其他抗心律失常药弱.近几年该药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甚至超过许多药物,成为首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利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心率变异性测定在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期的应用.方法 采用康泰Tlc4000 12导动态心电图仪,连续记录24 h,然后进行回放,其数据经计算机分析,,提取HRV的时域指标: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各值.记录期间未用阿托品类抗胆碱药,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静滴利多卡因或口服心律平,使用硝酸盐类包括在内.结果 频发室早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持续性室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频发室早组与非持续性室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项HRV分析指标的一致性提示,HRV能较全面、直观,定量的反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的功能状态,其中SDNN是一个独立敏感预测心源性猝死的指标.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除积极抗心律失常外,还应该定期进行HRV检测,预防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电生理研究的进展,对心律失常发病机理认识有所提高。但本病的治疗仍处在研究中。以往沿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本病,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由于药物的毒性及严重的副作用,使治疗用药受到限制。本文报告我院于1985年3月起,试用心律平片剂口服治疗二倒频发顽固性室性早搏,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肌电生理异质性与药物相关性长QT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电活动的"合体细胞"概念被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取代,许多药物诱发心律失常的作用与心肌细胞电生理异质性有关.药物由于使跨室壁电异质性增大,可导致长QT综合征,特别是尖端扭转性室速.本文综述了生理状态下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异质性及其离子电流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各类药物导致长QT综合征的特征和机制.  相似文献   

9.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一项异常所引起的心脏节律的异常.抗心律失常药物(antiarrhythmic drug,AAD)基本作用是通过影响心肌细胞的离子通道,改变其电生理特征而起抗心律失常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严重的PSVT可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立即终止其发作是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是IC类广谱抗心律失常药,主要电生理作用是阻断心肌细胞膜钠离子内流,减低动作电位0相最大上升率,减慢传导速度,可延长有效不应期,降低兴奋性,并有轻度交感神经和钙通道阻滞作用。笔者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心律平)治疗PSTV47例,效果较好,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一部分患者的心律失常通过氧疗,扩充,控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决和酸碱平衡衡紊乱后可得以控制,而另一部分患者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药物的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采用胺碘酮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肺心病异位心律失常1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内科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住院116例肺心病患者,诊断以1986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正的标准,入院时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各种心律失常73例,检出率62.9%,其中各种异位心律失常为39例,占53.4%,房早21例,室早11例,室速1例,其中有4例合并以上2种异位心律失常,全部病例均先经过吸氧,抗感染,纠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水电解质酸硷平衡失调等处理,73例中有45例心律失常得到控制,28例需要用心律失常药物,其中有12例患者中为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5~78岁。发生频发性房早5例,频发性室早3例,房颤2例,频发性房早伴短阵性房速1例,频发性房早伴偶发性室早1例,经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博定,慢心律,心律平利多卡因)无效而改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Ic类抗心律失常药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中的疗效。方法 10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依据给予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和B两组。抗心力衰竭基本治疗两组相同,B组合并使用心律平抗心律失常。结果 A组心功能改善优于B组。心律失常控制两组无明显差异。但B组心功能恶化多于A组,并出现7例新的心律失常。心律平具有明显的负性肌力作用并可致心律失常。结论 Ic类药物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时应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3.
心律平(xinluping),又名普罗帕酮,是一类新型结构的直接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用于临床,它既作用于心室(主要影响蒲肯野氏纤维,对心肌影响较小)、心房,也作用于兴奋的形成及传导.故适用于预防或治疗室性或室上性异位搏动,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对预激综合征并发的各种心律失常均有效.  相似文献   

14.
Disopyramide[4—di-isopropylamino-2-Phe-nyl-2-(2 pyrjdyl)butyramide]是一种新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心肌电生理作用似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可降低心肌自律能及心肌细胞膜电位兴奋性,延长心肌有效不应期及传导时间。Disopyramide有减弱心肌收缩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20年来,心细胞电生理的研究迅速开展,使人们对心脏生理机能的了解进入到一个电位变化和离子活动为基础的亚细胞水平,为临床心电图及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为明确的认识。很多文献资料中常常引用心细胞膜电位的变化,来阐明心细胞电生理特点,心律失常的产生原理以及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因此,介绍心细胞膜电位的基本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对提高医  相似文献   

16.
心律平(propafenone,Rytmonorm)化学名丙胺苯丙嗣,直接作用于细胞膜,能降低心肌细胞膜电位的最大上升速率,轻度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及有效不应期,提高阈电位,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新药,但目前对其作用及副作用报道尚少,我院自1985年11月开始使用,兹将有系统观察记录的30例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莫雷西嗪联用慢心律治疗顽固性室早37例临床分析黄进宇,苗大同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310004莫雷西嗪(Monicizine)系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我院于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联用莫雷西嗪与慢心律治疗顽固性室早37例,并与心律平联用治疗慢心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把室早的自然变异与真正的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疗效区别开来,需建立一种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客观标准。我们用直线回归的统计学模型研究了35例患者室早的自然变异。研究的结果表明室早自然变异的百分率分别为68%和82%(单尾95%和99%的可信限),因此,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后,室早频度至少需要减少≥68%或82%,才能说明是真正的药物效应而非自然变异。同时我们用这一模型评价了口服心律平的临床疗效,心律平治疗后,分别有20例和19例患者,室早频度减少≥68%和82%,依此标准心律平的疗效分别为57%和54%(20/35、19/35)。  相似文献   

19.
本文15例室性心律失常、室颤、室速及可能发展为室颤、室速的多源性室早、频发室早伴短阵室速、成对室早及频发室早,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效,改用硫酸镁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对象:本组15例均为本院内科1988年6月至1990年12月的住院患者。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27~59岁。其中冠心病4例,心肌炎3例,心肌病2例,风心病2例,家族性 QT 间期延长综合征1例,病因未定2例。15例患者均分别用利多卡因、慢心律、心律平、胺碘酮、心得安等治疗无效后改用硫酸镁治疗。  相似文献   

20.
普罗帕酮与美西律长疗程治疗室早的长期随访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罗帕酮(propafenone,心律平)、美西律(mexiletine,慢心律)分别属于Ic、Ib)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自从二药临床应用以来,已有许多作者对其短期疗效做了研究观察,并证实对室性过早搏动(室早)有较好的疗效,但关于长疗程治疗室早,停药后远期疗效研究较少。为探讨治疗室早的有效药及用药方法,我们选用临床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普罗帕酮、美西律,将18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长疗程治疗室早,长期随访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