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0例脑梗死患者的脑电图与临床资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玉琼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5,14(1):37-37,39
用脑电图(EEG)仪、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检查可密切观察脑梗死的受累脑功能、结构变化的情况。我们于近期收集160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EEG、CT检查结果等有关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建业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7,16(4):250-251
大面积脑梗死(大梗死)发病率为脑梗死总发病率的10%,其发病时病情危重,并发症多,合并脑疝者保守治疗多无效而致死亡,抢救成功后生活质量低,目前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我院于1997年6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Toll样受体9(TLR9)表达量及其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方法:线栓法制备C57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90min后再灌注。假手术组为对照。再灌注后6h、3d、7d和14d处死动物(n=3),制备脑冠状位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TLR9表达量及其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梗死灶边缘区TLR9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始终高于对侧及假手术组。病变全程偶见神经元胞内小点状TLR9,TLR9阳性率无时间、组间差异。激活态小胶质细胞聚集于梗死灶边缘区,胞内TLR9由散在小点状变为团块状粗颗粒样。TLR9阳性率随时间先升后降,始终高于对侧及假手术组。星形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未见TLR9阳性染色。结论:脑梗死后,中枢定居细胞中神经元TLR9维持固有表达,仅小胶质细胞TLR9表达选择性上调,星形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无TLR9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神经胶质细胞(MG)移植对脑梗死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光化学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动物模型,运用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经锁骨下动脉移植入MG对梗死周边区的影响。并通过免疫荧光双标和Westernblotting检测MG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结果:脑梗死灶的周围发现大量FITC绿色荧光标记的移植而来的MG;MG移植明显减小脑梗死灶体积、减少神经元凋亡;移植而来的MG中NGF和IL-10的表达显著增加。结论:MG能够通过血脑屏障(BBB)并游走至损伤部位,并通过分泌NGF和IL-10对脑血栓脑梗死灶的周围区产生保护作用,提示MG移植可能用于脑血栓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护理路径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并且开展得比较成熟;在国内,临床护理路径主要应用于一些西医医院和一些手术患者.那么如何在中医医院开展好临床护理路径,如何在脑梗死患者中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更好的指导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将88例2012年12月~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分组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血栓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综合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可显著增强脑梗死的治疗疗效,且用药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7.
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与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CT和MRI应用于临床,发现腔隙性脑梗死(LI)在脑血管病变中的重要位置.本文收集了我院经临床和CT诊断的LI患者106例,通过对其临床症状和CT表现进行详细分析,着重讨论LI的病因及CT表现与临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108例颅脑外伤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36例,中残15例,重残21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27例.结论 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外伤性并发迟发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检测对预测脑梗死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检测,根据患者治疗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3)和预后不良组(n=17),比较两组各血清指标,并使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sdLDL-C、LDL-C低于预后不良组,HDL-C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sdLDL-C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 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检测,有利于疾病的病因分析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液流变性及血糖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脑 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群常见多发疾病 ,发病率及残疾率均明显高于其它类型脑血管疾病 ,其发病后早期、超早期有针对性治疗是降低残疾率、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本文对 4 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及血糖的变化作一回顾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入选病例均为我院内科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3年 6月间住院病例 ,诊断均符合 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四次修改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1] ,均为发病后 1- 3天内入院 ,并经头颅CT证实为脑梗死。均无糖尿病、冠心病、哮喘、慢支、慢阻肺等… 相似文献
11.
吴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28-31
目的:探究彩超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研究及临床价值.方法:将157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CT脑梗组)和彩超检查(彩超脑梗组);另纳入157例健康受试者为非脑梗死组,也分别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CT对照组)和彩超检查(彩超对照组).比较四组颈动脉斑块诊断的准确性及影像资料图质量.结果:CT... 相似文献
12.
13.
36例出血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患者在脑梗死的基础上,由于缺血区血管重新恢复血液灌流,导致梗死区内继发性出血。近年来,由于脑梗死抗凝、溶栓治疗的发展,CT及MRI的普及.关于出血性脑梗死的报道越来越多,已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我们收集3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软组织肉瘤临床少见,我院近几年收治3例。资料完整,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对策。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住我院的42例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咯痰和发热,胸部X线检查见点片状阴影。治疗后33例存活,9例死亡(7例死于2周内,2例死于2周后)。结论脑梗死后合并肺部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防治肺部感染是治疗脑梗死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年龄49-78岁、发病1-3天内入院,均给予脑蛋白水解物20ml和中药针剂冠心宁20ml静滴,1次/天,连用14天为一疗程,同时口服阿司匹林;部分脑水肿病例给予20%甘露醇治疗5-10天;并控制血压、调整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前及一疗程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高切表观黏度、低切表观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流变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判断疗效:临床痊愈15例,显著进步40例,进步14例,无变化7例,恶化4例,治疗显效率68.75%、总有效率达86.2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及时给予脑蛋白水解物和中药针剂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黏滞状态,促进缺损神经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桥脑梗死所致纯感觉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体感诱发电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躯体的感觉传导通路有从脊髓的后束到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两条路 ,在桥脑处二者分开行走[1 ] 。以往对脑干的局灶性病变 ,作定位诊断较为困难 ,但近年来 ,根据磁共振(MRI)检查 ,使对病灶部位作具体的定位诊断成为可能 ,现就 7例桥脑梗死所致纯感觉障碍病例的病变部位、临床特征、体感诱发电位 (SEP)予以探讨。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 ,在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 ,头颅MRI确诊为桥脑梗死的患者 ,共 7例。年龄4 8~ 6 3岁 ,平均 5 5岁 ,男性 5例 ,女性 2例。既往无桥脑梗死病史 ,无其他颅内… 相似文献
19.
许雪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1):24-27
目的:研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组干预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脑梗死患者100例,采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其中58例患者评分数值≥10分,42例患者评分数值<10分,将100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其中29例评分数值≥10分,21例评分数值<10分。实验组根据评分结果将评分数值≥10分患者和评分数值<10分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76.00%(P<0.05);护理后实验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情绪、思维、活动能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NIHSS评分分组干预模式能够合理分配和利用护理资源,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s)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SEPs检查,根据其异常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即重度异常、轻中度异常和正常组。在入院及发病2个月时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分析SEPs利NIHSS的关系。结果:71例患者中,SEPs异常者46例(64.79%),其中轻中度异常者27例(38.03%),重度异常者19例(26.76%);3组患者SEPs异常程度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结论:SEPs检查可为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病情程度判断、评估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