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分为治疗组(34例),给予定眩汤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尼莫地平、西比灵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18%、对照组73.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祛痰活血止眩汤;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之79.3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下降。结论祛痰活血止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盂样庚 《西部中医药》2008,21(11):31-32
目的:观察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纽35例采用维脑路通加尼莫地平为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纽的基础上,加服中药定眩汤,1剂/d,早晚分服。2组均治疗14天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82.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CD观测2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周福  史嵩海 《吉林中医药》2013,33(7):688-689
目的 观察化痰活血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化痰活血定眩汤(方药组成:姜半夏、天麻、川芎、水蛭、陈皮、白术、茯苓、泽泻、三七、葛根、刺五加、白芷).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2例,并设对照组活血化瘀、涤痰定眩,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总有效率80.3%,2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活血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能显著改善心脑血供而达到治眩之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息风化痰通络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患者167例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78例),分别给予息风化痰通络定眩汤和西比灵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息风化痰通络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陈欣 《河南中医》2013,33(2):252-253
目的:观察定眩汤联合西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使用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定眩汤口服,治疗14 d,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TCD推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平均速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配合西药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张爱冰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184-1184,1235
目的观察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清眩汤联合西比灵口服,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清眩汤联合西比灵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翟照永 《河南中医》2011,31(6):665-665
目的:观察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西比灵胶囊、尼莫地平片治疗;治疗纽子强力定眩片、尼莫地平片治疗,2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6.7%,治疗组有效率为93.3%,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强力定眩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培他司汀20mg加液体静滴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活血定眩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推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定眩汤结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定眩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比灵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判断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对照组为7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芪葛定眩汤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2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口服,每晚1次;治疗组口服芪葛定眩汤,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两组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流速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快,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相比,治疗组血流速度增快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品不良反应均未见异常.结论:芪葛定眩汤治疗椎基底供血不足眩晕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2例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与对照组96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分别治疗15d后按照疗效判定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定眩止晕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以补气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思想的自拟定眩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导致的眩晕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研究.方法:将12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则服用以补气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思想的自拟定眩汤;对照组以口服脑复康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7%,对照组有效率为66.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气活血、化痰熄风法能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止晕颗粒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所致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VBI眩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强力定眩片治疗;治疗组30例用止晕颗粒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4%,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晕颗粒治疗VBI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8例用健脾调脂汤,对照组36例用辛伐他汀,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1%,对照组91.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调脂汤治疗血脂异常疗效显著,与辛代他汀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116例用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对照组116例在饮食控制基础上用别嘌呤醇治疗,14天后统计结果。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2%、对照组37.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白虎桂枝汤合四妙丸加味治疗痛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定眩饮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观察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参数的变化。方法:将7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片(30 mg,3次/d,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予以口服定眩饮治疗(每日1剂,早晚口服200 ml,连续服用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双侧椎动脉(BVA)和基底动脉(BA)的血流平均速度(Vm)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和中医临床证候积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定眩饮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眩晕症状,同时能够调节和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化痰逐瘀定眩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给予尼莫地平片30mg/次3,次/日口服,治疗组32例在给予尼莫地平口服同时加用化痰逐瘀定眩汤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1,4天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TCD)血液动力学改变。[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0.62%好于对照组81.48%(P<0.05);两组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提高(P<0.05);治疗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提高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明显,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