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79例室性早搏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定位和心率变异性分析 ,探讨功能性和与器质性室性早搏的区别。方法 用动态心电图进行 2 4h连续监测 79例室性早搏患者 ,分为A组心脏病组、B组无心脏病组。结果 起源于右室 :A组 9例、B组 2 3例 ;起源于心尖部 :A组 1例 ;B组 6例 ;起源于左室 :A组 37例、B组 3例。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 :A组SDNNSDANNSDNNindexRMSSDPNN50 显著降低 ;B组以RMSSDPNN50 降低为主。讨论 ①器质性室性早搏多起源于左室 ,功能性室性早搏多起源于右室 ,尤其是右室流出道 ,其次是心尖部 ;②器质性心脏病组提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和失衡 ,存在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和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 ,也可能器质性心脏病加重了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损害 ;无心脏病组提示副交感神经张力降低。  相似文献   

2.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最常见心律失常之一,本文通过对68例器质性心脏病和非器质性心脏病24h5千次以上室早的动态心电图和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0月至1998年10月运用动态心电图检出24h室早≥5千次...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诊查室性早搏的昼夜变化.方法:选取200例出现过室性早搏患者为实验对象,根据心功能,分为心脏病患者和非心脏病患者,对所有受检者实施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结果:心脏疾病患者的日间早搏次数(351.75±5.85)次、夜间早搏次数(95.38±1.25)次、睡眠质量(8.79±2.55)分均高于非心脏病患者(P<0.05).结论:室性早搏变化不仅是由副交感神经和交感神经支配的,还可受心功能受损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究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诊断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室性早搏患者89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46例和对照组43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两组患者均实施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记录两组患者检查结果分析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Ⅰ、...  相似文献   

7.
牛向东 《中国保健》2008,16(15):583-584
目的分析24h动态心电图在心脏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0例可疑心脏疾病的患者使用美国TLC4000型12导联动态心电仪连续记录24h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35例有心律失常、心肌缺血,阳性率达90.0%.器质性疾病104例,占69.3%.结论Holter检出率较高,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是及早提供介入治疗、减少心血管重大事件的必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8.
辅酶Q10治疗频发室性早搏3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玉林 《工企医刊》2002,15(6):50-50
自1993年12月至2002年1月,我院采用辅酶Q10治疗频发性室性早搏,收到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DCG)结合活动平板试验(TMT)对室性早搏儿童的运动风险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收治的178例室性早搏儿童行DCG结合TMT以评估运动风险,观察对比动态心电图检查和活动平板试验结果并分析。结果 DCG检出率为92.7%,运动前、中、后TMT室早检出率为89.9%,两种检查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DCG检查发现室早的频率、性质、起源部位与TMT检查结果无明显关系,但早搏高发时间与TMT阳性率有关。结论对室性早搏儿童行DCG联合TMT检查,有助于为医师进行心律失常监测,并进行运动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0.
频发室性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频发室性早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6例单纯频发室性早搏患儿及23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指标为射血分数(EF)、心脏指数(CI)。结果频发室性早搏≥10次/min患儿的EF、CI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部分惠儿频发室性早搏可影响心功能,应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氯气为强烈的刺激性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氯气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有轻度、中度、重度3种,伴心、肝、肾、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心电图常有酷似冠心病及急性心肌梗死的ST段及T波改变,但心电图表现为室性早搏(室早),呈二、三联律者在临床上并不多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氯气中毒伴频发室早的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运动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对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的诊断效果及对心房扑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5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运动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的LownⅠ级及Ⅱ级比例低于对照组,Ⅲ级、Ⅳ-A级比例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A型、 D型、 F型比例高于对照组,B型、 C型、 E型比例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缺血性ST段改变发生率为4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0%(P <0.05)。结论运动心电图联合动态心电图检查器质性心脏病室性早搏,诊断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及24h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接受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对两组受检者的运动心率、运动率及运动时间、两种检查方式的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运动心率、运动时间及运动量均较低(P<0.05)。运动平板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较高,24h动态心电图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相比较低,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的诊断上,运动平板实验的诊断精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发生的晷夜规律。方法通过24 h动态心电图对 258例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短阵房速(5016阵次)的发生,持续时间以及终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发生例数和次数有2个低谷和2个高峰,其持续的高峰(14:00、04:00) 与发生的高峰相接近,而终止的高峰(16:00)与发生低谷相对应。结论认为短阵性房性心动过速的昼夜节律可能对短阵房速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2月~2023年2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样本,均给予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和动态平板心电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24h动态心电图与动态平板心电图的诊断准确性。结果:8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有76例;经24h动态心电图检出患者63例,其中,误诊3例,漏诊14例;经动态平板心电图检出患者75例,其中,误诊2例,漏诊3例;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平板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准确度为93.75%、敏感度为78.75%均高于24h动态心电图的78.75%、8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临床诊断工作中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相对于24h动态心电图而言,动态平板心电图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和敏感度,诊断价值更为显著,在实际临床诊断过程中,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诊断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55例临床应用价值,为起搏器植入术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 10例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术后给予患者监测,并根据监测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心电图监测,观察组患者采用2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两组患者的监测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检出情况、心律失常情况.结果:观察组起搏器间歇性功能异常检出率为43.64%相比于对照组的3.64%,观察组更高,心律失常检出为29.09%相比于对照组的3.64%,观察组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24h动态心电图监测55例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能够对患者术后的各项症状和指标进行监测,清晰反映出患者的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有利的数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氯气中毒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及心率变异性变化。方法观察并分析氯气中毒和正常人各22例的24 h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时域指标:平均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 m 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每5 m 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正常相邻R-R间期差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的百分比(PNN50)。结果24 h动态心电图指标氯气中毒组频发房性早搏、ST-T电交替与正常人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短阵房速也有显著差异。心率变异性指标氯气中毒组SDNN、SDANN与正常人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RMSSD、PNN50也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气中毒对心脏的损害与心脏自主神经平衡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18.
故障一:病人心率时慢时快  分析与排除:首先确定心电图是否为真实心电图波,如有伪差,故障是记录仪还是回放系统故障。多分析几例病人,结果还是一样,这就否定了记录仪出故障的可能性,因为,几个记录同时出同样故障的概率很小。也可以重新回放分析一个以前记录分析完好的,把病人心电图对比一下,马上就可确定大体是什么地方的故障。回放系统的故障出现比较多,因为它是高速回放,用皮带带动,皮带碰到什么地方、皮带变软、运转过程有阻力等都会使回放的速度变慢,心率变慢,心电图拉宽而失真。现在是心率时慢时快,心电图时宽时窄,…  相似文献   

19.
郑霞 《工企医刊》2000,13(1):8-9
本文总结动态心电图(简称 DCG)室早1万次/24h 以上的56例患者 DCG 资料,根据不同病因,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自1994年5月至1998年12月间用 DCG 检出室早>1万次/24h 者56例,其中男26例,女30例,年龄19岁~72岁。按早搏次数划分:>4万次3例,3~4万次5例,2~3万次17例,其余31例均为1~2万次。发生早搏时段:白天多发生者19例,夜间多发者16例,其余21例为昼夜均发生者。心脏  相似文献   

20.
李玉  唐其柱 《职业与健康》2010,26(13):1548-1550
目的观察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twenty-four-hour ambulatory electrocardionraphic monitoring也称Holter)改变。方法 49例确诊为DCM患者,行Holter监测,分析这些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发生的改变。结果所有患者Holter均有异常改变,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共47例(95.92%);房性心律失常次之,共38例(77.55%);ST-T改变14例(28.67%),传导阻滞13例(26.53%)等。且心功能越差,复合性心律失常越多见,左房内径(leftatrialdiameter,LAD)越大,复合性房性心律失常越多见,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end diastolicdimen-sion,LVED)越大,复合性室性心律失常越多见。结论 DCM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表现多种多样,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且多样、易变。DCM患者早期进行心电图及Holter检测对早期发现心律失常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