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郁"源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情志郁证"形成于《景岳全书》,后世论"郁证"多基于《内经》的"五郁"及张景岳"情志三郁"理论,"情志"与"郁证"的具体关系、发生机制尚未清晰。本文主要结合古籍文献及现代情志理论研究,从传统医学及现代医学的角度,探讨"情志三郁"的理论渊源及具体产生机理。  相似文献   

2.
郁分虚实,治从气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者论郁证,谓有六郁。六郁者乃气、血、痰、火、湿、食。其治多偏从实证施药:气郁者以理气破气、血郁者以活血行郁、痰郁者以化痰豁痰,火郁者以清热泻火、湿郁者以燥湿化湿、食郁者以消散食积,凡此用药,相沿至今,鲜见逾越。然临证所见,郁证患者,证情繁复,若从六郁辨证,难免牵强附会,且每每有虚有实,何能一味从实证施药?  相似文献   

3.
柴丽  徐航 《国医论坛》2010,25(5):5-5
<正>郁证,古谓之"郁",是指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均属广义之郁证,正如  相似文献   

4.
从四家论郁证的学术主张可以发现,刘完素认为郁热互生,两者可互为诱因,因此对于郁证的具体治疗,也多结合火热病的证治而提出,同时又根据“郁”的部位在表、在里或表里同病而有所不同:张从正治病重视心理因素,多以情解郁,通过言语改变患者认知和情感的方法来治疗疾病;李果重脾土,认为脾气壅滞是郁证的产生关键.故从脾治郁,所创立的“升阳散火”法是其治疗郁证的又一特色;朱丹溪始创“六郁”,其代表方越鞠丸乃治都证之首推方剂,寓意深刻。,这些对于我们进一步进行郁证的理论研究和临床施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汉代以前《内经》中有郁证病机、症状特点的描述,提出"五郁"的概念和七情致郁;东汉张仲景认为郁证为情志疾病,并以病因、证候特点描述郁证;金元时期,"六郁"的提出,丰富了郁证的辨证治疗体系,但此时仍从病因病机的角度命名郁证;清代明确提出郁证这一病名,被广泛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6.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文章从病机十九条之"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的角度探讨郁证的中医病因病机以及治则治法,以利于抑郁障碍的防治。笔者认为治疗郁证应用宣肺疏肝法、润肺养阴法、宣肺逐痰法以恢复肺主气、藏魄的功能,是一条值得重视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郁证是由素体肝旺,或体质虚弱,复加情志所伤引起,临床多以理气开郁、调畅气机为治疗原则.但古今亦有医家认为非独苦辛凉润可治郁,提出亦可从补虚入手.张锡纯充分认识到肝虚致郁的存在,临证善用山萸肉补益肝肾,以木气最浓、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特性去治疗郁证.张氏认为山萸肉能通利九窍、流通血脉而补肝开郁止疼痛,补肝解郁以通水火,补肝...  相似文献   

8.
中医郁证学说发展溯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郁证学说肇端于<内经>,发展并完善于后世医家.自<内经>阐发五运之郁的病变及治疗后,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与丰富中医郁证学说的学术内涵,使其日臻成熟与完善.如王冰对五郁之治的发挥、陈无择首论情志致郁、张从正的"气血通流"理论、朱震亨的六郁之说、王履对五郁之治的拓展、戴思恭的"升降失常".说、王纶的气血痰郁关系说、赵献可的"凡郁皆肝病"说、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说、王士雄的"人身气贵流行"说等,均逐渐将中医郁证学说的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对中医郁证学说的发展过程做一择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郁证是临床上常见的复杂症状,可出现于多种急慢性病证中。对于本病,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病机学说,历代医家多从怒郁伤肝,思郁伤脾,过喜伤心神等方面论述,莫衷一是。从七情之悲忧致郁,联系到诸气膹郁的五运六气学说,旨在打破郁证多从肝论治的传统,理清从肺论郁的脉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丹溪治法心要》所记载的六郁证进行全方位分析,为临床治疗郁证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丹溪治法心要》和CNKI的相关文献,从六郁证的提出、病因病机、辨证依据、治则、方药特点及对后世医家的影响6个方面进行探析。结果:朱丹溪在《丹溪治法心要》中首创"六郁"致病理论,完善了郁证学说;提出六郁证气血怫郁的病机及理气解郁、相因治郁、攻补兼施、补益元气、调气健脾化痰等治法;完善了六郁证的临床辨证体系,创制了治郁的越鞠丸、六郁汤,并善于应用二陈汤。结论:朱丹溪的郁证学说对郁证以及各种杂病的辨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吴炳忠教授熟读中医古典医籍,认为郁证可由多种因素引发,从"气"、"火"、"痰"着手,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郁证,验案颇多,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2.
桂枝辛温解表,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的代表药。《伤寒论》太阳病篇以桂枝为主要药物的组方有35首之多,体现出它在治疗外感病中的重要地位。从张仲景广义伤寒角度理解,"温病""暑病"等均为"寒毒藏于肌肤"遇时而发。因此,桂枝辛温散寒、发汗解肌之法不仅适用于伤寒病证,而且对于"因寒而发"的诸多天行时疫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后世医家秉承张仲景桂枝法治疗伤寒中风、寒饮咳喘等,并丰富了其治疗范围,应用于风温、温疫、疟疾、痘疹等病证。特别是以叶天士、吴鞠通等为代表的温病学派,提出了用桂枝"领邪外出",以汗法"通其郁闭"等法则,扭转了宋代以来"疑麻(黄)桂(枝)不用"的偏见,很好地诠释了桂枝治疗温病时疫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6,(3):196-198
中医学郁证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提出的"五郁"和"情志致郁"理论。东汉医家张仲景将"郁"视为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郁证辨证论治体系。后世医家阐幽发微,完善了郁证理论的内涵,尤以朱丹溪的"六郁"理论为代表。郁证理论的要旨在于:人体气血津液郁滞不通、迟留不畅则发病。其中气郁为诸郁之首,在郁证的病机演变中起关键作用,气郁日久则致食积、痰饮、瘀血等有形病理产物,临床可表现为癥瘕积聚、瘰疬瘿瘤。有形病理产物不能速去,郁积日久则为癌前疾病,进而发生癌前病变,若不加干预则发为癌病。故郁证理论在癌病发生过程中意义重大,应加以深入挖掘,进一步探究郁证理论在癌前疾病、癌前病变中的应用,进而为癌病辨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抑郁症属于中医"郁病"的范畴,病机多为情志不舒而致气机不畅,其病位在肝,法以疏肝理气,张星平教授认为郁病固以肝郁为主,兼夹气、血、痰、湿、食、火,然其治疗则当疏肝解郁与理脾和胃并重,升降枢纽与气血痰湿食火并调。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抑郁症(PSD)系"中风"和"郁证"的合病。气郁阻滞、肝失条达是重要病机之一。与中风病的病因病机相关相承,无外乎虚、火、风、痰、气、血,以肝肾阴虚为本,肝郁气结为标;又因年龄、性别、体质不同而有异。治疗时,对病因病机的探求格外重要,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把握病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疏肝解郁,不仅要用药物治疗,心理、饮食护理及亲情疗法也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6.
曾定伦主任中医师认为高脂血症属虚实夹杂之证,与气血运行密切相关,其病理产物不外乎"痰浊""瘀血""水饮"等,与日常饮食、生活习惯、体质和某些基础疾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高脂血症病因主要有:受纳过剩、内伤饮食,缺乏运动,先天禀赋,久病体虚、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失调。其治疗重点当紧抓三个重点:节食限食、减少食物摄入,调理五脏,增加脂浊的消耗。曾老师认为痰浊瘀血是形成脂膏的关键,是高脂血症发病的病理基础,一则脾失布津,聚湿成痰,形成脂膏,一则水液代谢失常,痰浊堆积,脂膏留滞,再则气机不畅,气滞血瘀,瘀血凝结,形成脂膏。曾老师以"痰瘀"立论治疗高血脂,研制出验方"十味降脂片",对于调整各种类型脂肪代谢异常具有良好功效。  相似文献   

17.
金世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药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金世元教授在从事中药专业的70余年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学术思想和技术专长。本文主要从"德""行""识" 3个方面研究国医大师金世元教授的"医药圆融"思想传承特色,阐述"德""行""识"的内涵及三者关系,为传承金世元教授的学术理论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8):683-685
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2.5)软件,分析张珍玉教授治疗肝气郁结型月经后期的用药规律。方法 :筛选张珍玉教授1997~2005年期间治疗月经后期处方182首,其中肝气郁结型月经后期占62首,将辨证和处方用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处方进行组方用药规律分析。结果:肝气郁结是月经后期的主证,处方中涉及39味中药,确定了处方中常用方剂配伍组合。结论:治疗肝气郁结型月经后期以疏肝解郁、益气活血为主。  相似文献   

19.
从痰瘀互结型眩晕案例探讨张伯礼教授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眩晕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治疗痰瘀互结型眩晕时单纯祛痰一法往往难以奏效,张伯礼教授对痰瘀互结型眩晕的治疗见解独到,他认为痰瘀互结型眩晕的发病与"痰湿"之邪关系密切,是湿邪弥漫致血行"瘀滞"的状态引发眩晕发作,在祛除痰湿的同时往往兼以活血、清热等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32-934
以张仲景乌梅丸上热下寒证,探讨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病机与治则,不拘于治蛔思路,以糖尿病之阴虚发热紧扣厥阴病"上热"之病机,并以乌梅丸"风木熄火""酸味制甘"思路进行论治;再以糖尿病下肢大血管病变之"阳滞脉微"对应"下寒",并以乌梅丸"阴阳交泰""二气通调"思路进行论治。乌梅丸方暗含了标本同治、上下同治的思想,值得继续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