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病前均有明确病毒感染史,心电图示严重心律失常:房颤,房扑,短阵性室速,短阵性室扑,窦房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呈ST段下移,单项曲线,和QRS低电压.大多数CK-MB及肌钙蛋白1升高明显。经过综合抢救措施,治愈14例,好转17例,未愈5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变速变,治疗主要是抢救心源性休克和纠正心律紊乱。积极应用大剂量Vitc.1.6-二磷酸果糖,改善心肌代谢,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11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可表现为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严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源性猝死。现将我科1997~2004年收治的11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治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中,男6例,女5例,发病年龄7 d~14岁。1·2病前感染史发病前2周内有上呼吸道感染史5例,腹泻2例,流行性腮腺炎1例,疱疹性咽峡炎2例,咽结合膜热1例。1·3症状及体征面色苍白10例,青紫5例,呼吸急促4例,晕厥3例,心悸4例,胸闷8例,心律不齐6例,心动过速4例,心动过缓8例,心音低钝11例,心包摩擦音1例,奔马律2例,心界扩大4例,肝脏肿大5例。1·4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52例小儿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有关检查特点进行分析,总结了重症心肌炎的不同临床表现及转归。方法收集1996年2月~2001年12月临床诊断的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1~12岁。分析归纳了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经过和发病特点。结果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危重,严重者可同时并发其他脏器损害,少数患者可遗留心室扩大,随后发展成扩张型心肌病;血清心肌酶增高持续时间长和不伴有酶峰变化。虽然病毒学检查是诊断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规方法,但阳性率低,目前诊断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仍然依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心肌受损的客观表现。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表现多样,注重临床资料,提高对客观指标的分析判断水平是临床医生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特点及抢救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38例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病前均有明确病毒感染史,心电图示严重心律失常:房颤,房扑,短阵性室速,短阵性室扑,窦房阻滞,Ⅲ。房室传导阻滞,部分呈ST段下移,单项曲线,和QRS低电压.大多数CK—MB及肌钙蛋白I升高明显。经过综合抢救措施,治愈14例,好转17例,未愈5例,死亡2例。结论: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变速变,治疗主要是抢救心源性休克和纠正心律紊乱。积极应用大剂量Vitc.1.6-二磷酸果糖,改善心肌代谢,心律平治疗心律失常,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首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中2例出现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其中1例患儿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3例出现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经及时合理用药,痊愈出院.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确诊后经合理用药痊愈出院;另3例心电图仅表现为显著窦性心动过速,但病情进展快,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结论 首次描记心电图如有三分支传导阻滞,要及时考虑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而对脑炎、支气管肺炎、胃炎等患儿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时,一旦发现三分支传导阻滞和安静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亦应考虑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6.
黄芪注射液治疗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中药黄芪注射液治疗儿童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2 8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 8例均行心电图检查、心脏正位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男 18例 ,女 10例 ,年龄 6~ 12a。有明确上呼吸道感染史者 14例 ,肠道感染史者 6例 ,无病毒感染史者 8例。二、临床表现 突发严重心力衰竭者 11例 ,晕厥伴抽搐者 4例 ,咳嗽、胸闷、气促者 13例。第 1心音低钝、闻及奔马律者 13例 ,收缩期杂音在Ⅱ~Ⅲ级者 8例 ,频发早博者 11例 ,心动过缓者 4例。心电图表现 :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速者 6例 ,窦性心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首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中2例出现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其中1例患儿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3例出现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经及时合理用药,痊愈出院.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确诊后经合理用药痊愈出院;另3例心电图仅表现为显著窦性心动过速,但病情进展快,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结论 首次描记心电图如有三分支传导阻滞,要及时考虑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而对脑炎、支气管肺炎、胃炎等患儿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时,一旦发现三分支传导阻滞和安静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亦应考虑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首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中2例出现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其中1例患儿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3例出现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经及时合理用药,痊愈出院.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确诊后经合理用药痊愈出院;另3例心电图仅表现为显著窦性心动过速,但病情进展快,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结论 首次描记心电图如有三分支传导阻滞,要及时考虑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而对脑炎、支气管肺炎、胃炎等患儿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时,一旦发现三分支传导阻滞和安静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亦应考虑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首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中2例出现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其中1例患儿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3例出现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经及时合理用药,痊愈出院.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确诊后经合理用药痊愈出院;另3例心电图仅表现为显著窦性心动过速,但病情进展快,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结论 首次描记心电图如有三分支传导阻滞,要及时考虑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而对脑炎、支气管肺炎、胃炎等患儿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时,一旦发现三分支传导阻滞和安静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亦应考虑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0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首次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中2例出现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其中1例患儿因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而死亡.3例出现不完全性三分支传导阻滞,经及时合理用药,痊愈出院.5例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其中2例伴有其他心电图异常,确诊后经合理用药痊愈出院;另3例心电图仅表现为显著窦性心动过速,但病情进展快,经抢救无效而死亡,尸体解剖证实为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结论 首次描记心电图如有三分支传导阻滞,要及时考虑小儿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而对脑炎、支气管肺炎、胃炎等患儿进行心电图常规检查时,一旦发现三分支传导阻滞和安静状态下窦性心动过速,亦应考虑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  相似文献   

11.
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重症心肌炎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9例儿童重症心肌炎(重症心肌炎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儿童23例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Tn)-Ⅰ及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短轴缩短率变化。结果 重症心肌炎组患儿CTn-Ⅰ为(18.67 ±12.31) 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02 ±0.0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CTn-Ⅰ为(0.55±0.24) ng/ml,呈逐渐下降趋势,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0.06±0.03)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心肌炎组NT-proBNP较对照组明显增高[(3 067.26 ±902.79) pg/ml vs (80.04±17.79) pg/ml,P<0.05]。与急性期相比,病程第7天NT-proBNP为(648.63±342.37) pg/ml,病程第14天基本接近正常[(213.58±129.51) pg/ml](P<0.05)。重症心肌炎组患儿左室射血分数[(52.63±6.98)%vs(71.39±2.41)%]及左室短轴缩短率[(32.1±2.97)%vs(40.04±2.31)%]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儿童重症心肌炎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在综合治疗基础上早期应用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13.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采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2000年1月~2003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毒性心肌炎患儿40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昆明学术会议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提高小儿重症心肌炎抢救的成功率。 方法  将 10例重症心肌炎伴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简称Ⅲ°AVB)及时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抢救成功的病例作分析。 结果   8例病程短 ,呈暴发趋势 ,2例患儿在住院期间出现Ⅲ°AVB ,及时安装临时起搏器保证了患儿的心搏出量 ,赢得了抢救的时间和机会 ,其中 2例需要安置永久起搏器 ,1例自行终止治疗 ,7例预后好。 结论 心脏临时起搏器应用的首选适应证为急性心肌炎引起的Ⅲ°AVB伴阿 斯综合征发作 ,应掌握好起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使患儿度过危险期得以生存。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6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脑心肌炎病毒(EMCV)诱发小鼠急性心肌炎,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ELISA法测定了心肌组织内IL-6mRNA的表达及蛋白含量的变化,使用抗IL-6抗体体现人投入观察其作用。结果 EMCV感染后IL-6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蛋白含量增加.抗IL-6抗体投入后导致生存率降低(P〈0.05),心肌内病毒滴定度增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例中巨细胞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检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巨细胞病毒(CMV)特异IgM抗体,同时取健康小儿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结果:70例病毒性心肌炎中CMV-IgM阳性13例,阳性率 18.6%;与对照组比较阳性1/37,阳性率2.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04, P<0.05)。结论:CMV感染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病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S)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 3 0例正常儿童 ,3 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 ,用HP 5 5 0 0型超声心动诊断仪。测量左心室心肌组织的IBS及IBS周期变化幅度 (CVIB)。用心包IBS除以心肌IBS和CVIB ,所得的比值作为心肌的校正IBS(IB % )和校正CVIB(CVIB % )。 结果   3 2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左心室IBS明显大于正常儿童 ,P <0 0 1。CVIB明显小于正常儿童 ,P <0 0 1。 结论  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 ,可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背向散射积分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 H  Mei BR  Wang YH  Qian D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3):228-229
病毒性心肌炎是儿科的常见病 ,近年其发病有增多趋势[1] 。尽管心内膜、心肌活检的病理诊断被认为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的金标准 ,但由于其创伤性 ,取材的局限性等原因无法推广为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 ,故目前临床诊断仍采用综合诊断的方法。漏诊、误诊、诊断扩大化是目前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的常见问题。我们研究了心肌组织背向散射积分 (IBS)及IBS的周期变化幅度 (CVIB) ,并评价其在小儿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对象及方法1 对象 :(1)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组 :3 2例 ,均为 2 0 0 1年 5月~ 12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心内科病…  相似文献   

19.
Varied manifestations of viral myocarditi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Nine children in the age group of new born to 10 years were seen during the period October 1989 to January 1993 with varying manifestations of Myocarditis. This ranged from cardiogenic shock due to fulminant cardiac failure, recurrent wheezy episodes (mistakenly treated as bronchial asthma), bronchiolitis and rhythm disturbances. Clinical picture was collaborated by radiological evidence of cardiomegaly, ECG changes of low voltage QRS complexes with ST depression, T wave inversion or signs of left ventricular dilatation. SGOT, SGPT, CPK, LDH were elevated significantly in 7 cases. Echocardiographic changes ranged from left ventricular dilatation to global hypokinesia and mild mitral incompetence. Viral, studies suggested infection with Coxsackie B1 in 4 cases, B4 in 2, B5 in 2 and Dengue 3 in 1 case. All the children recovered well with routine anti failure measures and treatment of arrhythmias and 2 children needed steroid therapy. At the end of follow up of 6 months to 1 year there has been complete reversal of ECHO changes to normal. Viral Myocarditis can manifest in varied ways in children and if treated adequately may lead to complete recove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