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19年第11期(截稿日期2019年8月1日)患者,女,41岁,主因"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悸1年余"入院。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1年发现血压升高,血压最高220/140mm Hg(1mm Hg=0.133kPa),血压升高时常伴心悸、大汗,无面色苍白、头晕、头痛、呕吐  相似文献   

2.
正患者,女性,41岁,个体户,以"发现血压升高7年"为主诉于2019年6月入院。入院前7年发现血压升高,非同日多次测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kPa),血压最高达170/100 mm Hg,就诊当地医院,诊断高血压,予"缬沙坦80mg 1次/d,吲达帕胺1.5mg 1次/d"控制血压,血压波动于130/80mm Hg左右。平时无阵发性心悸、冷汗、面色苍白,无发热、乏力、腰背酸痛。  相似文献   

3.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3):285-291
正患者,女性,41岁,个体户,以"发现血压升高7年"为主诉入院。入院前7年发现血压升高,非同日多次测血压均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血压最高达170/100 mm Hg, 就诊当地医院,诊断"高血压",予"缬沙坦80 mg 1次/d, 吲达帕胺1.5 mg 1次/d"控制血压,血压波动于130/80 mm Hg。平时无阵发性心悸、冷汗、面色苍白,无发热、乏力、腰背酸痛。1年前出现一次手脚发麻,自行缓  相似文献   

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5):489-495
正患者,女性,36岁,职员,于2019年2月28日以"发现血压升高8个月余,胸闷气促1个月"为主诉入院。现病史:8个月前,患者怀孕第16周时体检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血压17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头晕、头痛,无胸闷、心悸、气促,无咳嗽、咳痰,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无易怒、大汗淋漓,无纳差、乏力等不适,予"拉贝洛尔片50 mg, 3次/d"降压,血压波动于140~160/100~110 mm Hg。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女,61岁,不确切高血压病史1年,平时诊室血压波动在120~150/70~90 mm Hg(1 mm Hg=0.133kPa),极少头痛、头晕。本次因"反复发作头痛伴自测血压明显升高1周余"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反复在静息或一般活动下出现头胀头痛,头痛常在数分钟内达高峰,疼痛剧烈,伴心悸、恶心,偶呕吐少量胃  相似文献   

6.
<正>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7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伴低血钾1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为180/90 mm Hg(1 mm Hg=0.133 kPa),伴间断下肢乏力,无心悸、手抖、大汗,无胸痛、胸闷,无血尿、泡沫尿,就诊于外院,查血钾3.18 mmol/L,予氯化钾2 g/d及左旋氨氯地平5 mg,1次/d。期间患者规律服药,血压控制在140~150/80~100 mm Hg,伴间断乏  相似文献   

7.
正2019年第2期(截稿日期2018年12月1日)患者,女性,59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14年"于2017年11月29日入院。现病史:1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头晕、头痛,不伴心慌、心悸、出汗、颜面潮红、肌无力、四肢麻痹等,于当地医院就诊测血压140~150/80~90mm Hg(1mm Hg=0.133kPa),予替米沙坦降压(剂量不详),其后未规律监测血压。3年前休息不佳后出现血压升高,最高达190~200/80~90mm Hg,  相似文献   

8.
<正>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2岁,因"发现血压升高40年,控制不佳伴双下肢水肿2个月"入院。患者40年前在外院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出现血压升高,为140/70 mm Hg(1 mm Hg=0.133 kPa),无特殊不适,未服用任何药物,未规律监测血压。18年前患者开始先后服用利血平1片,1次/d,非洛地平5 mg,1次/d等药物降压,自诉血压可控制在140~160/60~70 mm Hg。2个月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及双下肢乏力,无胸闷、憋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性,30岁,主诉阵发性头晕、头痛伴心悸7年入院.该患者7年前因头晕、头痛就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予降压药物治疗.7年间血压波动较大,最高可达280/140mm Hg(1 mm Hg=0.133 kPa),口服降压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后血压最低可降至140/100 mm Hg.入院时心率98次/min,血压160/100 mm Hg.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性,58岁,因"发现血压高5年,血压控制不佳半年"入院。患者诉于5年前发现血压高,最高血压为166/85mm Hg(1mm Hg=0.133kPa)。一直规律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d,定期监测血压结果显示血压控制在满意水平(120~130/70~80mm Hg)。但近半年来,患者发现血压波动范围明显增大(110~170/60~100mm Hg),同时伴有心悸,但无其他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女性,14岁,学生,以"发现血压升高4个月"为主诉入院。现病史:4个月前在学校体检时测量血压达180/140mm Hg(1mm Hg=0.133kPa),无任何不适感,未引起重视,未告知家长。之后患者父亲偶然在家为其测量血压为170/140mm Hg,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家长带患者就诊于当地乡镇医院,查血清钾为3.3(正常值3.5~5.5)mmol/L,  相似文献   

12.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5年,加重1月余于2010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150/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近10年来先后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自测血压维持在155~165/80~90 mm Hg,无不适。1个月前因"双下肢丹毒"入当地医院,调整降压药物(具体不详)后出现血压波动,在145~210/80~105 mm Hg之间,伴头晕、站立不稳,无头痛、视物旋转、黑矇。入我院前口服降压药物为吲达帕胺2.5 mg/d,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d,复方  相似文献   

13.
正患者,女性,14岁,学生,以"发现血压升高4个月"为主诉入院。现病史:4个月前在学校体检时测量血压达180/140mm Hg(1mm Hg=0.133kPa),无任何不适感,未引起重视,未告知家长。之后患者父亲偶然在家为其测量血压为170/140mm Hg,无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心悸、胸闷、乏力等症状。家长带患者就诊于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4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5年,头痛伴喘憋1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185/110mm Hg(1mm Hg=0.133kPa),此后不规律服用"缬沙坦(代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缓释片)及中药(具体不详)"等降压,血压控制不佳,未重视。入院2天前体力活动后喘憋,伴头痛、心悸、出汗,无胸痛,无头晕、晕厥、黑蒙、摔倒、意识丧失,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我院)门诊。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汉族,52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0余年,视物模糊1周”由门诊收住院.患者于10多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约为17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开始口服洛汀新(10 mg,Qd)降压治疗,自述血压控制尚可,在:130~140/95 mm Hg.3年后血压逐渐控制欠佳,波动于140~160/90~100 mm Hg,降压方案改为洛汀新20 mg/d,血压仍有波动.约5年后患者间歇头晕、头胀发作,自测血压波动于140~170/80~100 mm Hg.门诊复诊后降压方案改为洛汀新20 mg/d+络活喜5 mg/d,此后一直按此降压方案降压治疗,期间血压波动于130~180/70~95 mm Hg.2012年2月1日突发右眼视物模糊,于外院行眼底镜检查提示:右眼底出血,给予治疗(不详)后,视物模糊较前稍好.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患者,女,53岁,发现血压升高19年,加重伴头晕1个月入院。19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最高至160/90 mm Hg(1 mm Hg=0.133 k Pa),开始口服降压药(具体不详)治疗,偶测血压140/90 mm Hg。1个月前出现头晕,头痛,就诊外院,测血压200/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男,88岁,以"发现血压高30余年,反复头晕5个月"为主诉于2018年1月15日入院。30余年前发现血压高,非同日多次测血压高于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最高达160/86 mm Hg,诊断"高血压",不规则服用"氨氯地平 5 mg/d",未监测血压。近1年余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我院)心内科门诊,因血压波动于150~160/80~90 mm Hg,予改为"缬沙坦/氨氯地平1片/d"降  相似文献   

18.
《中华高血压杂志》2021,29(8):784-790
正患者,男,34岁,主因"发现血压升高5年,头痛伴喘憋1 d"于2019年6月1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年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185/110 mm Hg(1 mm Hg=0.133 kPa),此后不规律服用"缬沙坦(代文)、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缓释片)及中药(具体不详)"等降压,血压控制不佳,未重视。入院2 d前体力活动后喘憋,伴头痛、心悸、出汗,无胸痛,无头晕、晕厥、黑蒙、摔倒、意识丧失,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我院)门诊。测血压: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4岁,因“头晕、心悸、阵发性血压升高5年,加剧1年”于2003年12月入院。患者5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出现血压急剧升高(具体不详),并伴心悸、全身大汗,术后血压恢复正常。之后几乎每夜大量出汗,当时未测血压。一年后头晕、心悸明显加重,血压在168/100mm Hg(1mm Hg=0.13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男性,60岁,以"高血压6年,心悸4d"为主诉入当地医院。现病史:患者于6年前发现高血压,最高血压为180/88mm Hg(1mm Hg=0.133kPa),诊断为高血压。近2年来一直服用美托洛尔25mg/d和厄贝沙坦150 mg/d,血压基本上控制在130~140/70mm Hg,波动不大。近1周血压控制不佳,高时164/86mm Hg,因此到当地医院复诊。当时的心电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