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炎患儿血清维生素A(VA)、维生素D(VD)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病房住院治疗的256例3岁以下的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检测患儿血清VA、VD水平,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肺炎组(n=200)、重症肺炎组(n=56),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256例肺炎患儿血清VA、VD水平分别为(0.84±0.37)μmol/L、(48.11±17.55)nmol/L,其中VA缺乏(VAD)、VD缺乏的检出率分别为46.5%、58.2%;重症肺炎组VA、VD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VAD、VD缺乏检出率升高(P<0.05);不同VA水平的肺炎患儿VD缺乏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D患儿VD缺乏检出率更高;VD缺乏的肺炎患儿住院时间长于VD不足组和VD正常组(P均<0.05)。结论:肺炎患儿VA、VD水平高低与肺炎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U)24 h内的多元维生素水平及缺乏症,并进行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2022年2月 ~ 1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69例成人重症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患者多元维生素水平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和全因死亡率等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重症患者VA、VD和VE缺乏症的发生率分别为42.01%、87.26%和22.49%。患者体内VA水平和CRP水平相关(P < 0.05)。VA、VD和VE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 < 0.001)。VA和VD水平与SOFA呈负相关(P < 0.05)。369例患者中死亡85例,总体死亡率23.04%,死亡组患者的VA和VD水平以及VD缺乏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存活组(P < 0.05),VD缺乏、VA水平降低、VD水平降低、SOFA增加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为患者ICU住院期间全因死亡的相关因素。结论: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维生素缺乏,VA和VD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维生素在重症患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维生素A(vitamin A,VA)、维生素D(vitamin D,VD)、血锌水平与免疫功能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01~2020-12本院儿科住院及门诊就诊的0~14周岁支原体肺炎儿童230例作为实验组,按照年龄段分为4组:0~1岁、~3岁、~6岁、~14岁。另外选择同期同年龄段儿科门诊健康体检儿(非支原体肺炎患儿)2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同年龄段VA、VD、血锌水平;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相同年龄段VA、VD、血锌缺乏检出情况;比较对照组与实验组VA、VD、血锌及免疫功能水平;VA、VD、血锌水平与免疫功能相关性分析。结果:(1)实验组不同年龄段(0~1岁、~3岁、~6岁、~14岁)VA、VD及全血锌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对应年龄段(P<0.05),但同一组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同一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不同年龄段(0~1岁、~3岁、~6岁、~14岁)VA、VD及全血锌缺乏检出率均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对应年龄段(P<0.05),但同一组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同一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HSP患儿73例。根据是否合并紫癜性肾炎(HSPN)分为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N组(n=32)和未合并紫癜性肾炎的HSP组(n=41);根据不同临床症状表现分为单纯组(n=15)、关节症状组(n=17)、消化道症状组(n=14)及混合症状组(n=27)。选取同期41例体检正常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各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和维生素D抗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HSP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低于HSP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HSP组和HSPN组血清维生素D抗体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HSPN组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与HS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均低于单纯组(P<0.05),但关节症状组、消化道症状组、混合症状组的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症状组的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P患儿体内25-(OH)D水平较低,尤其是伴有其他症状的HSP患儿25-(OH)D水平更低。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高于健康儿童,但不同症状HSP患儿维生素D抗体水平并无差异,因此不同症状HSP患儿25-(OH)D缺乏程度可能与皮肤、肾脏、胃肠道等受累致维生素D合成不足和吸收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正常儿童与抽动障碍(TD)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差异,探究TD患儿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关系,并探索TD在细胞免疫方面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53例TD患儿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TD组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CD4+及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CD3+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D患儿的YGTSS评分、发病时间长短及病情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均之间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结论:TD患儿的发病与细胞免疫相关,且CD8+T淋巴细胞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但未见其与TD的病程长短及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抽动障碍(tic disorder,TD)是一种于儿童期起病的比较常见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0.1%-1%,近年来有明显增加的趋势^[1]。该病按病程和临床特征分为:①短暂性抽动障碍(TTC);②慢性抽动或发生抽动障碍(CTD);③Tourrette's综合征(TS)。动物模型作为人类研究抽动障碍发生、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婴幼儿湿疹严重程度与血清维生素D[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及白细胞介素3(IL-3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选取63例确诊为婴幼儿湿疹的患儿(观察组)和同期接受体检的42例健康儿童(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另根据特应性皮炎SCORAD评分将观察组患儿分为轻度组(n=20)、中度组(n=25)、重度组(n=18)。分别对其血清25-(OH)D3、IL-3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血清25-(OH)D3、IL-3与不同严重程度婴幼儿湿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组患儿IL-3水平明显高于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患儿IL-3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对照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轻度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患儿IL-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5-(OH)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25-(OH)D3、IL-3诊断敏感度明显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肌苷、维生素B6联合羚羊角颗粒(简称肌苷疗法)与氟哌啶醇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对愿意接受药物治疗的88例抽动障碍患儿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应用肌苷疗法,对照组应用氟哌啶醇治疗,共治疗8周,在治疗前后采用耶鲁抽动症状严重程度量表(YGTSS)评定疗效,并应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同时观察肌苷疗法有无不良反应 结果:在第8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总有效率接近,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肌苷疗法能有效治疗儿童抽动障碍,且肌苷疗法副作用少,安全性好,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GDM)孕妇妊娠中期铁蛋白(SF)和维生素D(VD)水平变化,并探讨VD、SF与GDM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10月河北省人民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17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OGTT的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GDM组(65例)与正常妊娠(NGT)组(105例)。收集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清标本,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OGTT血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胰岛素(FINS)、SF、VD。比较两组FINS、SF、VD的差异,并对SF、VD水平与GDM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GDM组妊娠中期SF高于NGT组,VD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VD水平分为VD缺乏、VD不足、VD充足三个等级,两组以上三个等级比较,GDM组整体VD水平低于NG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水平与VD、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呈负相关,与血红蛋白(Hb)呈正相关(P<0.05)。VD与SF及空腹血糖(FPG)呈负相关,与HOMA-β呈正相关(P<0.05)。结论 妊娠中期VD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维生素A水平缺乏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肺炎和手足口病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2 200例儿童纳入研究,分为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组、支气管肺炎(BP)组、手足口病(HFMD)组及对照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儿童)。观察比较4组儿童的形态学以及检测血清维生素A(VA)的浓度水平变化。结果:4组儿童在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血清VA水平为(0.27±0.12)mg/L,女童为(0.26±0.12)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5,P>0.05);三组病例组中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SVAD)、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MVAD)总检出率分别为40.00%、39.5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6%、2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和农村患儿VAD及SVAD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VAD、SVAD及MVA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生素A与儿童感染性疾病关系密切,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和手足口病患儿中普遍存在维生素A缺乏。  相似文献   

11.
唐洪丽  刘放南 《江苏医药》2003,29(10):725-727
目的 了解抽动障碍患儿血兴奋性氨基酸中谷氨酸(GLU)、天门冬氨酸(ASP)水平现状及其与行为心理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48例抽动障碍患儿血浆GLU、ASP水平,其中暂时性抽动13例,慢性运动性抽动20例,抽动-秽语综合征15例;并对其家庭状况和相关行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48例抽动患儿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慢性运动性抽动组和抽动-秽语综合征组患儿血浆GLU、ASP分别与对照组和暂时性抽动组比较,结果发现前两组血浆GLU水平明显高于后两组(P<0.05、P<0.01);各组血浆ASP水平无显差异(P>0.05)。(3)抽动障碍患儿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精神紧张、脾气暴躁等行为心理问题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4)抽动组血浆兴奋性氨基酸(EAAs)与多动注意缺陷障碍发生率呈正相关。结论 (1)儿童抽动障碍存在EAA水平变化,GLU可能参与抽动障碍的病理生理过程。(2)EAA与抽动障碍所致的部分行为心理问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婴幼儿不同维生素D(vitamin D,VD)预防剂量状态下VD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为合理补充VD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重庆市不同经济水平地区5所医院健康体检婴幼儿751例(0~3岁),采用问卷调查,并检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 [25(OH)D]水平,根据不同VD预防剂量、年龄、季节、喂养方式等分组,了解以上因素对25(OH)D的影响。结果:0~3岁婴幼儿VD补充率74.6%(560/751),VD预防剂量30~1 600 IU/d;25(OH)D水平为(35.29±10.39)ng/mL,并随VD补充量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保持平稳的趋势;未补充组25(OH)D水平为(30.51±11.03)ng/mL,显著低于补充组;未补充组中VD不足及缺乏率达14.7%,高于补充组(P<0.05);高剂量补充组(>600 IU/d)较其他组VD缺乏和不足的比率明显下降(P<0.05);不同季节、年龄、喂养方式、预防剂量可影响25(OH)D水平,以冬春季无食物来源儿童25(OH)D水平最低[(18.44±11.91)ng/mL]。结论:重庆地区0~3岁婴幼儿预防性VD补充率高,但补充剂量差异较大。VD预防性补充是维持婴幼儿体内25(OH)D水平的重要措施,季节和喂养方式可显著影响VD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维生素D(Vit D)水平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儿科确诊的MPP患儿100例作为MPP组,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儿童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将MPP组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MPP组患儿的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患儿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患儿血清25-(OH)D3、IgM、IgA、IgG、补体C3、补体C4、CD3^+、CD4^+、CD4^+/CD8^+水平均低于轻症组,CD8^+水平高于轻症组(P均<0.01)。结论:MPP患儿的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降低,监测血清25-(OH)D3水平及免疫功能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To explore possible 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use of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and the subsequent vitamin levels and symptoms in offspring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a total of 416 children with ASD and 201 typically developing (TD) children were enrolled. The children born to mothers without folic acid (FA) and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during pregnancy had more severe social cognition impairments, social communication impairments, autism behaviour mannerisms, developmental delays in adaptive and gross motor behaviour and gastrointestinal problems than children born to mothers who used FA and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s (P<0.05). Interestingly, there was an association between maternal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and vitamin A (VA), vitamin D (VD) and folate levels in the ASD children (P<0.05), and levels of these vitamins also were associated with symptoms of ASD. Maternal FA and/or micronutrient supplementation may potentially moderate the symptoms of ASD. Interrupting the chain of micronutrient deficiencies between pregnant mothers and children may be beneficial in improving symptoms of AS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总IgE水平变化及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本院儿科门急诊及住院的66例哮喘患儿以及30例同期健康幼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三组哮喘急性发作期不同患病程度的哮喘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较对照组均降低,而血清总IgE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疾病进程,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降低而总IgE水平增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缓解组及轻度组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血清总IgE水平不相关(r=0.207,P=0.112;r=0.127,P=0.251);中重度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与血清总IgE水平呈现负相关(r=-0.698,P<0.05).结论 哮喘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及总IgE参与哮喘急性发作进程,且两者呈现负相关,提示25-羟基维生素D对IgE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率震荡(HRT)的变化规律及预测价值。方法42例DCM患者和50名正常对照均接受动态心电图(Holter)、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记录临床资料,分别计算HRT的两个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并进行3 ̄42个月的随访。结果DCM患者TO明显高于对照组,T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DCM患者TS明显低于轻度DCM患者(P<0.05);TO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相关,TS与心率变异性(HRV)、LVEF明显相关。结论DCM患者HRT现象明显减弱,HRT可作为判断DCM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钙、镁、铁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VE)患儿脑脊液钙、镁、铁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30例VE患儿(VE组)和10例非VE患儿(对照组)脑脊液钙、镁、铁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VE组脑脊液钙、镁水平降低(P<0.05),铁水平升高(P<0.05);VE组脑脊液钙水平与镁水平呈正相关(r=0.428,P<0.05),钙水平与铁水平呈负相关(r=-0.532,P<0.01)。结论 VE患儿脑脊液钙、镁水平降低,铁水平增高可能参与了VE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26例细菌性脑膜炎及24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CSF和血清中补体C3、C4水平,并选取上呼吸道感染患儿25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对照组CSF及血清补体C3、C4水平,对3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细菌性脑膜炎组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F=93.103,46.876,22.602,80.645,Pa〈0.01),病毒性脑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测定CSF和血清补体C3、C4水平有助于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AD患儿作为AD组,以同期30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外周血IL-17、IL-8、IgE及EOS的水平,依据皮损严重程度对AD患儿进行分层分析.结果 AD组患儿的外周血中IL-17、IL-8、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D组患儿的外周血中IL-17、IL-8、IgE、EOS水平及AD严重程度评分各亚组间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患儿的外周血中IL-17、IL-8、IgE、EOS水平与AD严重程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AD儿童外周血IL-17、IL-8、IgE及EOS水平均显著的增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抽动障碍患者智力状况及其结构特点,探讨各亚型之间智力状况是否存在差别,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对智力是否有影响。方法应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测定38例抽动障碍患者(病例组)总智商(FIQ)、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并与20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FIQ为(98.71±13.07),VIQ为(104.63±14.42),PIQ为(92.13±12.02),对照组FIQ为(108.25±14.35),VIQ为(114.00±15.54),PIQ为(99.55±11.97)。两组间各均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病例组各亚型之间FIQ、VIQ、PIQ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病例组中治疗组与未治疗组之间FIQ、VIQ、PIQ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智力缺陷,在治疗该类患者的过程中值得参考。抽动障碍各亚型之间智力无明显差别。氟哌啶醇、泰必利等药物治疗抽动障碍对智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