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比较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将腹腔镜辅助下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112例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选择中间入路术式,观察组选择侧方入路术式,随访3年,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的相关指标,术后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以及中位生存期及生存率。结果显示,术中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指标,观察组排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肿瘤分期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辅助下的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侧方入路较中间入路具有较好的疗效,具有术程短、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中间入路与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选取广安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2例结肠癌患者,分为采取尾内侧入路的观察组及采取中间入路的对照组各51例,两组术式均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便时间、镇痛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引流量、进食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肿瘤标志物差异不明显,术后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统计并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尾侧联合内侧入路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中间入路更具优势,可作为优选手术入路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右半结肠癌患者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的疗效及免疫状况。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来本院就诊的5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经过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相关指标,CD3~+、CD4~+、CD8~+T淋巴细胞等免疫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两组术后右半肠癌活力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所用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淋巴结清除的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镇痛、排气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提高,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CD8~+T淋巴细胞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血清Polo样激酶-1(Serum Polo-like kinase-1,Plk1)、胸腺激酶(Thymidine kinase,TK1)、凋亡抑制因子(Apoptosis inhibitor,Livin 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Apoptosis inhibitor protein,Xiap)等主要的右半肠癌活力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具有良好的治疗右半结肠癌效果,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改善CD3~+、CD4~+等免疫细胞百分比,减低患者体内右半肠癌活力指标及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尾内侧入路单向环路式手术与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中间入路手术,观察组行尾内侧入路单向环路式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恢复及院外1年生存情况。结果术中均未发生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手术时间和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进流质饮食时间、拔管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1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1年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尾内侧入路单向环路式手术用于右半结肠癌与常规中间入路均能获得满意的肿瘤根治效果,但前者有助于减轻对腹腔脏器组织的损伤,促进术后早期康复,降低术后复发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腹腔镜技术用于右半结肠癌手术的安全性及不同入路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145例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常规入路组(n=47,采用中间入路),侧方入路组(n=53,采用侧方入路),开腹术组(n=45)。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术中术后指标、手术前后免疫指标等采用( ±s)描述,F检验;术后并发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侧方入路组患者的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量、排气时间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开腹组与常规入路组患者(P<0.05),而住院时间、镇痛时间、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等指标明显优于开腹组(P<0.05),但与常规入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方面,开腹术组则要显著低于两组入路组(P<0.05)。术后三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侧方入路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 结论侧方入路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免疫功能,安全可靠,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中间入路法与传统侧方入路法在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于2007年1月至2009年7月,将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4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前瞻性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分别行中间入路和侧方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中间入路法与侧方入路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22.5±25.8)min及(162.9±30.9)min(P=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5.8±36.2)ml及(104.6±58.2)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并发症分别为4.2%和8.3%,术后并发症分别为8.3%和16.7%,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7.4±3.2)枚和(17.8±3.4)枚,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8±2.2)d和(8.0±3.6)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间入路法较传统的侧方入路法在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尾侧入路联合中间翻页式清扫(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巩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2017-11—2020-09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6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尾侧中间联合入路组(观察组)和传统中间入路组(对照组),各30例。比较2组患者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随访12个月,统计患者的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尾侧中间联合入路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等指标,与传统中间入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轻、淋巴结清扫数多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改良联合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安全性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137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实施完全中间入路的65例患者纳入中间组,将实施改良联合入路的72例患者纳入联合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相关指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LQC-30)以■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内生存率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联合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低于中间组(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QLQC-30评分比中间组高(P0.05)。结论改良联合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根治术安全可靠,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控制并发症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成像在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实验组术前行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明确肠系膜上血管及其分属支走行;常规组术前不行血管成像,均行腹腔镜辅助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对比两组临床资料、手术资料、术后3年生存率等。结果:5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病理分期(TNM分期)、清扫淋巴结数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意外损伤血管数量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年生存率为64.29%(18/28),常规组为57.14%(16/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前行血管成像,利于指导手术操作,可避免血管意外损伤,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难度,增加了手术效率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三种入路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入路分为三组,传统中间入路(A组)26例、尾侧联合中间入路(B组)21例、头尾联合入路(C组)13例。三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A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显著高于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中转开腹率、首次排气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共4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包括2例切口感染、1例肠梗阻、1例尿路感染,程度均较轻,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或好转,无1例围手术期死亡。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传统中间入路、尾侧联合中间入路、头尾联合入路都安全、可行,尾侧联合中间入路、头尾联合入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更少,操作相对容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侧-尾侧-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3年随访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均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根据术中入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将中间入路的40例患者纳入中间入路组,将以头侧-尾侧-中间入路的43例患者纳入混合入路组。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等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及转移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比中间入路组少(P0.05);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初次饮食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3年复发率及转移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入路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中间入路组低(7.0%vs. 22.5%)。结论与中间入路相比,头侧-尾侧-中间入路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进而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  相似文献   

12.
探讨尾侧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性分析漯河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2月实施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74例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淋巴结清除数量及术后恢复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尾侧组和中间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40±20)min比(165±25)min]和出血量[(75±28 mL)比(105±35)m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尾侧联合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维高清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入路选择及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9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资料,按照不同入路方式分为侧方入路组和中间入路组,分别54例、42例。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完成分析。手术相关指标、中位生存期采用( ±s)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预后指标采用四格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侧方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均短于中间入路组(均P<0.05),两组的镇痛时间、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侧方入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7%,低于中间入路组的11.9%,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方入路组中转开腹率为3.7%,低于中间入路组的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0,P<0.05)。两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术后1年复发率及1年生存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用侧方入路,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及排气时间,并可有效降低中转开腹率,其预后效果与中间入路相当,值得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与混合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为109例患者行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混合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均少于中间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并发症发生率及其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用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对其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选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66例,根据蓝绿小球抽签结果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胃肠功能指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前胃肠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胃动素、胃泌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CD4+T细胞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低于对照组(P <0.05)。另外,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采取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治疗结肠癌患者,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小,并发症少,安全性理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miR-2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本院接受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接受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的42例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检测患者手术前后血浆miR-21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年复发及转移情况、2年累积生存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前血浆miR-2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w,观察组血浆miR-2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CME的近期预后并无差异,但前者有助于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且术后血浆miR-21表达更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采取不同入路方式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入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动脉优先入路组和传统侧方入路组(每组39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恢复情况以(x珋±s)表示,并采用配对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动脉优先入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均低于传统侧方入路组,其淋巴结清扫数量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优先入路组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1%,与传统侧方入路组的5.1%、10.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未见术后30 d再住院及病死者,术后6个月复查肠镜、全腹CT亦未见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下动脉优先入路、传统侧方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均有着确切的疗效,动脉优先入路法在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恢复情况方面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且手术难度更低,推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8.
探讨腹腔镜中间入路法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手术要点、安全性及临床应用。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8年4月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66例患者,其中开腹33例,腹腔镜中间入路33例。腹腔镜手术以回结肠血管为起始入路标志,以肠系膜上静脉为解剖学标志,建立正确的外科平面进行系膜血管的解剖及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腹腔镜中间入路与开腹侧方入路比较,其在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有优势,并发症和术中出血量减少,但手术时间延长。结果表明,腹腔镜右半结肠癌中间入路完整肠系膜切除,手术安全,创伤小,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三线分割法与传统中间入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纳入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三线分割法手术治疗,对照组行传统中间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和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年随访,观察组失访1例,无进展生存22例,总生存25例,对照组失访2例,无进展生存18例,总生存20例,两组术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线分割法较常规中间入路用于右半结肠癌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但其对术后生存情况的影响仍有待大样本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采用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2组均为40例。实验组接受外侧入路,对照组接受中间入路,比较2组患者术中的一般情况及短期疗效。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131.3±17.5)min,术中出血(57.9±16.5)m L,对照组分别为(187.3±16.2)min和(104.5±19.8)m L,实验组少于对照组(t=14.852、11.435,P均0.05),2组术中标本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vs 17.5%,χ2=0.949,P=0.330)。结论:在手辅助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外侧入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但中间入路更有利于解剖结构的暴露及肿瘤的根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