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YL-1型微创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1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YL-1型微创针治疗,回顾性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观察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结论 YL-1型微创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依CT定位,穿刺碎吸血肿,损伤小、操作简便,已在全国推广应用。但其本身无止血作用,如操作方法不当,术中及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高,再次出血病人预后极差,临床上应重视再出血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4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结果。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5例,采用单纯钻孔引流手术治疗。观察组26例,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手术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布、血肿量及双侧血肿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内硬膜下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操作相关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1~3月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而观察组的术后24小时内硬膜下血肿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106.32±31.76)分钟,对照组的手术时间(63.13±20.57)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8.11±1.92)天,对照组的(9.31±4.36)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24小时内血肿完全清除率92.31%(24/26),对照组为66.67%(10/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操作相关并发症,观察组有1例术后血肿有残余,1例术后24小时内有少量新鲜出血,考虑与口服双抗有关。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3月,随访期间观察组的2例复发患者1例再次接受手术治疗,1例血肿量不多而接受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最终均得到治愈。对照组的3例复发患者均再次接受内镜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最终两组患者ADL分级1级。结论应用神经内镜辅助钻孔引流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安全、简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我院于2001年来应用YL-1型血肿碎吸针及生化酶技术,微创治疗急性、亚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6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方法。方法 对我院利用YL-1型微创穿刺针治疗9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1例一次性治愈,1例二次穿刺治愈。结论 YL-1型微创穿刺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疗效好,具有简单、省时、创伤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术后复发的因素。方法 回顾2003~2004年本院手术治疗的113例CSDH患者,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术后复发5例,死亡1例,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4.4%和0.9%,复发的5例患者平均年龄69.6岁,其中因服用抗凝剂复发1例,因术后大量颅内积气复发1例,高密度复发1例,等密度到混杂密度复发2例。结论 患者的年龄、凝血机制异常、血肿的密度,术后积气和引流量的多少影响CSDH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取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阶段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24例。对照组使用钻双孔冲洗引流手术,观察组)应用YL-1型微创穿刺针穿刺引流手术。比较2组一次治愈率、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组患者一次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YL-1型微创穿刺针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对侧再出血的形成原因 ,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了 15例病例的治疗及住院情况 ,并对其形成原因及临床特点进行初步探讨。结果 :15例病例经再次治疗后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考虑与年龄因素 ,硬膜下积液形成有一定关系。结论 :对于高龄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 ,术后应采取头低位 ,多饮水 ,禁用脱水剂 ,并适当补充低渗液体。特点是术后有硬膜下积液的患者 ,要高度注意 ,加强随诊 ,对积液量大者应积极手术治疗 ,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导致血肿复发或对侧再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体会。方法对4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0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术后症状消失时间2~9 d。术后拔针时间22~61 h,住院时间6~12 d。未出现脑损伤、张力性气颅等不良反应。均在1~4周内复查CT显示血肿完全吸。患者均获随访2~9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操作简便、手术及住院时间较短,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效果。方法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结果4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均经微创穿刺治愈,47例一次性治愈,1例拔除穿刺针后出现张力性气颅,因发现及时,从原穿刺孔置入穿刺针引流后治愈。无复发,未出现颅内感染等并发症。血肿清除所需时间为2~4天。结论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效果满意,其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慢性硬膜下血肿可采用颅骨钻孔持续引流术。我们自1990年10月以来采用锥颅纹碎血肿吸引术(以下简称锥颅碎吸术)治疗了外伤性颅内血肿14例,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14例,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最小17  相似文献   

12.
慢性硬膜下血肿是颅内常见疾病,好发于5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颅内血肿10%,手术疗效满意,但术后血肿复发率为5%~33%,使脑损伤进一步加重。因此,对术后血肿复发的防范十分重要。我们对19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预防对策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微创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经验。方法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选择合适位置穿刺进入血肿腔,抽出适量血肿并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清亮后,外接引流管引流。结果 83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采用微创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方法简单,创伤小,痛苦轻,疗程短,费用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收治的8例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治疗经验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临床分析。结果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痊愈出院。1例术后再出血,1例术后出现脑过度灌注,自动出院。结论大骨瓣开颅包膜切除是治疗机化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方法,但需要特别注意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微创清除颅内血肿的治疗。方法我科于1999年6月以来用3mm直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颅内血肿,经过对血肿的抽吸冲洗,血肿逐步液化流出而达到清除颅内血肿的目的。结果多数病例在术后5天内拔针,脑室外引流可根据情况保留10-15天。一般脑内血肿清除率在80%以上,硬脑膜外血肿清除率在90%以上,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清除率更高达95%以上。患者昏迷时间缩短,恢复快,致残率降低。术后生活能力方面以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效果最佳,均为Ⅰ级,高血压脑出血中Ⅰ级12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良好率为76%,死亡率16%。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病情相对稳定,昏迷但无瞳孔异常改变或无明显脑疝的外伤性颅内血肿以及高血压脑出血、脑室出血的患者。其操作方便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1例双侧基底节区同时大量出血的病例,分析并探讨手术抢救疗效。方法急诊行双侧开窗减压清血肿术。结果术后第1天复查CT显示双侧血肿清除率在95%以上,无复发出血。随访6个月,患者神志清醒,但失语、四肢无力,可坐轮椅。符合ADL分级法的Ⅳ级。结论在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颅压的基础上,尽早行双侧减压清血肿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蛛网膜囊肿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自2011年8月至2013年9月,本院共6例蛛网膜囊肿继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初步了解这类病例的临床特点,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该类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6例患者中有2例行单纯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并蛛网膜囊肿切除术.1例先行钻孔引流术后复发,再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均痊愈。6例患者术后分别随访1~24月,未复发硬膜下血肿,预后良好。结论蛛网膜囊肿是导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个危险因素,蛛网膜囊肿合并外伤是年轻患者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主要病因,目前I临床上治疗首选钻孔引流术,是否需行开颅蛛网膜囊肿切除或开窗术。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18.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笔者日常医疗活动中的常见病,易患因素包括头部外伤、慢性酒精中毒、癫痫、脑积水分流术后、脑萎缩及凝血功能障碍^[1]。目前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最好及最简单的手术是钻孔引流术^[2,3]。本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47例,术后并发癫痫6例.发生率为12.8%。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的手术技巧与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10年来手术治疗的46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手术治疗的26例中,术后多量颅内积气及硬膜下积液11例,血肿复发2例,脑梗塞2例,脑实质损伤术后死亡1例。术式改良后20例中,术后少量颅内积气积液4例,均短期内吸收。结论如果慢性硬膜下血肿引流术手术技巧的改良能正确应用,它将有利于防止或减少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穿刺引流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0例,术前CT定位,在局麻下使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引流.全组均治愈,无一例死亡.术后硬膜外血肿1例,气颅3例,均治愈,随访6个月~1年6个月,平均9个月,未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