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动脉硬化是一类以动脉壁增厚、变硬、弹性丧失为特征的疾病。因血管通道发生扭曲变形,狭窄,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表现出全身性血液和氧供应不足症状。从病理变化特征上包括三种疾病:(1)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2)门克伯格中膜钙化性硬化(Me‘nckeberg medial calcificsclerosis),主要病理特征为中等肌性动脉钙化;(3)微(小)动脉硬化(arteriolosclerosis),主要病变为小动脉和微动脉透明样变和增生。  相似文献   

3.
兰艳丽  冯小智 《山东医药》2011,51(48):48-48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是血管内膜增厚。颈动脉因其解剖部位较易寻找和固定,已被作为柃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全身动脉系统,主要表现在大中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和颈动脉。  相似文献   

4.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致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多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颈动脉和冠状动脉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随冠状动脉及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增加而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中常见、重要的类型。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四肢大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其特点是动脉发生了非炎症性、退行性和增生性的病变,导致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肺动脉、椎动脉等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受累动脉的病变从内膜开始,先后有多种病变同时存在,包括局部有脂质和复合糖类积聚、出血和血栓形成、纤维组织增生和钙质沉着,并有动脉中层的逐渐退化和钙化。现代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显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均具有平滑肌细胞增生、大量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蛋白多糖等结缔组织基质形成以及细胞内外脂质积聚的特点,由于在动脉内膜积聚的脂质外观呈现黄色粥样,因此称为动脉粥样硬化。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动脉粥样硬化(AS)性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位杀手。AS是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的慢性疾病。病理学研究证明,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和下肢动脉是AS的易患部位。  相似文献   

7.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一组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型弹力型动脉的血管硬化性疾病,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和脑动脉多见,其特征是动脉内膜的脂质沉积和粥样斑块形成,且发病机制与高血压、血脂紊乱及血管内皮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近年来,各种细胞炎症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引起愈来愈多研究者的重视,现谨就择要作综述。  相似文献   

8.
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内膜和中膜的病变,以进行性脂质沉积、纤维组织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累及全身大、中型弹性和肌性动脉[1]。尽管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一些进展,但确切的机制仍然不明确。富含亮氨酸低分子蛋白聚糖(small leucine-rich proteoglycans,SLRP)家族成员在血管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ecorin是SLRP的一种,近期有研究发现,Decorin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2-3]。我们就Decorin与动脉粥样硬  相似文献   

9.
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防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上主要致死性疾病之一[1],同时也是我国高发病种之一,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12月发布的"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地图"中明确指出中国是全世界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全国每年约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病[2].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所有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的共同基础,主要累及大、中型动脉,导致缺血和损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二级预防的一些重要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脉粥样硬化是累及全身动脉系统,包括冠状动脉、颈动脉和主动脉-股动脉血管床的慢性血管疾病,可导致心肌梗死、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病和间歇性跛行。动脉粥样硬化因其可累及全身许多重要器官并引起功能障碍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做好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普遍关注,并成为新世纪的重要课题。 近30年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在循证医学原则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1.
动脉粥样硬化是弥漫性的系统性疾病,主要累及体循环的大中型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和颈动脉。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控制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早发现和干预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有共同的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2.
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连续性疾病,除了累及冠状动脉、脑动脉外,还常累及全身的外周动脉等多处动脉血管床[1].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缺血性脑卒中、外周动脉病等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表现形式.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老年常见病,动脉硬化的程度和进展的快慢,将直接影响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影响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危险因素所引发的心血管并发症归因于两种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等结构改变和动脉弹性等功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弹性减退发生机制不完全相同,对预后的影响也不同。动脉粥样硬化表现为动脉内膜病变,范围局限,引起传输功能紊乱和外周脏器和组织灌注障碍。动脉弹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大动脉缓冲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4.
外周动脉疾病(PAD)主要指下肢动脉病变,它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的表现之一,糖尿病(DM)是PAD发生的一个重要高危因素,DM患者下肢AS发生率高、发生早、进展快,主要累及下肢远端动脉,多为节段弥漫性病变,故重症下肢缺血的发病率和截肢率高〔1〕。DM患者合并PAD带来的主要不良后果:出现间歇性跛行,静息痛,下肢溃疡,反复的住院,血管重  相似文献   

1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塞而引起的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常呈多节段分布,是全身动脉硬化性疾病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吸烟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他汀类药物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迅速上升,病变主要累及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等大动脉,患者多合并脂质代谢紊乱,主要表现为:总胆固醇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甘油三酯升高等。  相似文献   

17.
<正>动脉粥样硬化(AS)是众多致死性和致残性血管事件发生的前期病理基础。AS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全身大中型肌弹力型动脉,受累动脉病变始于内膜,渐累及动脉中层,先后有多种病变合并存在,使动脉壁增厚变硬,以致管壁失去弹性、管腔缩小,进而使受阻动脉远端缺血而导致局部组织坏死、纤维化。临床表现为冠状动脉、颅脑动脉、四肢动脉、肾动脉及其他内脏  相似文献   

18.
<正>1概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系统性的血管疾病,主要发生在冠状动脉和脑动脉,是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还累及上肢或下肢等外周动脉。近年来,上肢或下肢动脉病变引起的外周动脉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危害程度高的重要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类型。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我国年龄>60岁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预计到2030  相似文献   

19.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msis,As)是一种缓慢进展的疾病,主要累及人体大、中型动脉,可致心、脑、肾动脉严重病变,是引起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研究动脉硬化的发病机理和防治方法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一般认为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是AS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其形成有许多促发因素,其中胰岛索抵抗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升高和“感染学说”是受到医学界关注的重要因素。本文就上述几种与AS关系  相似文献   

20.
巨细胞动脉炎诊治指南(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巨细胞动脉炎(giant cell arteritis.GCA)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系统性血管炎,主要累及主动脉弓起始部的动脉分支(如椎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亦叮累及主动脉的远端动脉及中小动脉(如颞动脉、颅内动脉、眼动脉等),故属大动脉炎范畴。由于早年发现的病例几乎均为颞动脉受累,表现为颞部头痛,头皮及颞动脉触痛及间歇性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