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临床资料 我院传染科隔离病房从 2 0 0 3年 4月 30日至5月 2 0日共收治疑似SARS患者 2 8人 ,其中确诊SARS7人 ,其余均排除SARS。1.1 确诊SARS患者 共 7例 ,男 6例 ,女 1例。年龄 18~6 9岁 ,大于 6 0岁 2例。流行病学史 :均居住北京 ,生活密切接触者有发病的 4例。临床表现 :发热 (体温超过 38℃ ) 7例 ,咳嗽 4例 ,头痛 ,乏力 ,关节酸痛 5例 ,腹泻 1例 .肺部可闻及干湿性音 2例。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 (2 .9~ 9.9)× 10 9 L ,其中少于 4 .0× 10 9 L者 3例 ,白细胞计数呈进行性降低 5例 ;淋巴细胞百分比降…  相似文献   

2.
SARS患者T细胞和免疫球蛋白动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研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免疫功能及其在病程中的变化。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12 4例不同病程SARS患者外周血CD3+ 、CD4 + 和CD8+ T细胞计数 ,同时测定免疫球蛋白 ,另设 5 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IDS)患者和 5 7名健康人为对照组 ;对SARS患者进行病程分组 ,比较不同病程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 SARS组CD3+ [(5 89± 4 35 )× 10 6/L]、CD4 + [(316± 2 6 7)× 10 6/L]和CD8+ T细胞 [(2 15± 16 5 )× 10 6/L]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 [(116 3± 32 4 )× 10 6/L、(6 4 1±186 )× 10 6/L和 (4 0 5± 14 6 )× 10 6/L],但CD4 + T细胞高于AIDS组 [(15 3± 10 5 )× 10 6/L],CD3+ 和CD8+T细胞则低于AIDS组 [(112 2± 5 72 )× 10 6/L、(96 9± 5 4 6 )× 10 6/L](P值均 <0 0 1)。SARS组和AIDS组分别有 5 4例 (4 4 % )和 39例 (76 % )CD4 + T细胞 <2 0 0× 10 6/L。SAR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计数在病程 10~ 12d达最低值。SARS组血清IgG(15 1g/L± 8 5g/L)和IgE(0 6g/L± 0 9g/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12 4g/L± 2 2g/L ,0 3g/L± 0 6g/L)。结论 SARS患者CD3+ 、CD4 + 及CD8+ T细胞均显著减少 ,病程 10~ 12d为最低值阶段。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年龄 1~ 14岁 ,其中 1~ 5岁 172例占 78.1%。男 116例 ,女 10 4例。发热病程 2~ 3天 166例 ,3~4天 38例 ,>4天 16例。体温 39~ 39.5℃者 112例 ,39.5~ 4 0℃者 72例 ,>4 0℃者 36例。外周血白细胞 10 .0× 10 9/ L~ 15.0× 10 9/ L者 110例 ,15.0×10 9/ L~ 2 0 .0× 10 9/ L者 72例 ,2 0 .0× 10 9/ L者 38例 ,其中中性 >0 .6者 193例 (占 87.7% )。本文 2 2 0例患儿根据吴氏等主编《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114例 (其中急性咽炎 2 4例 ,急性扁桃体炎 2 8例 ,包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62例 ) ,急性支…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 ,并对其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对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从 2 0 0 3年 3月 10日至 2 0 0 3年 6月 2 5日收治的 2 2例有明确传染病接触史患者的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2例SARS患者 ,其中 ,男性 10例 ,女性 12例 ,年龄 17岁~ 5 8岁 ,平均年龄 (37.6± 13.0 )岁 ,医护人员 3例 (14 % )。临床症状包括 :发热 (10.0 % )、咳嗽 (6 8% )、气促 (82 % )、乏力 (72 % )、心悸 (14 % )、肌肉酸痛 (9% )、腹泻 (14 % )。血常规 :WBC小于 4.0× 10.9/L 3例 (14 % ) ,WBC为 (4 0~ 10.0 )× 10.9/L 18例 (82 % ) ,WBC大于 10 0× 10 9/L 1例 (4% ) ,WBC平均为 (5.9± 1.9)× 10 9/L ,中性粒细胞比例 (75.3± 10.0 ) % ,淋巴细胞绝对值 (1.1± 0.5 )× 10.9/L。胸部X线示肺部斑片状阴影或气管炎性改变 ,部分短期内病灶增多 ,累及单侧 11例 (5 0 % ) ,双侧 11例 (5 0 % )。分析该病的传染途径 ,进一步提示本病具有较强的飞沫距离传染性。出现急性肺损伤者 7例 (32 %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ARDS)者 2例。 3例死亡患者中 1例为ARDS合并肺部继发感染 ,多脏器功能衰竭 ,1例发展为肺广泛纤维化呼吸衰竭死亡 ,1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2 0 0 3年 4月 2 9日至 2 0 0 3年 5月 2 0日共收治发热患者 4 3例 ,年龄在 18~ 72岁 ,其中男 2 5例 ,女 18例 ,全部患者均因发热住院 ,体温在 37.6~ 39.5℃。 4 3例患者确诊为SARS的患者 4例 ,男 2例 ,年龄分别为 4 7岁、4 8岁 ,女 2例 ,年龄分别为 2 1岁、2 6岁 ,均有明确的SARS患者接触史 ,均发热 ,轻咳 2例 ,胸痛 1例 ,气短 2例 ,4例胸片显示大片状或片状多发阴影 ,短期内增大 ,均无呼吸道卡他症状及咳黄痰 ,2例血白细胞小于 4 0 0 0× 10 9 L ,1例大于 12 .0× 10 9 L ,1例正常。疑似SARS患者 2例 ,有SARS患者接…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血液系统损害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雯 《现代实用医学》2002,14(8):409-410
目的 研究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血液系统损害的特点。  方法 对确诊为pSS的 171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171例 pSS患者中 49例 (2 8.7% )出现 pSS相关的血液系统损害 ,表现为外周血单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 ,偶有合并淋巴瘤 ,其中Hb减少 (5 0~ 98g/L)者占 61.2 % (3 0 / 49) ,WBC减少 (1.1× 10 9/L~ 3 .8× 10 9/L)者占 48.9% (2 4/ 49) ,PLT减少 (3 4× 10 9/L~ 96× 10 9/L)者占 46.9% (2 3 / 49)。 结论 pSS并发血液系统损害发生率不低 ,及时治疗多数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7.
上叶前段肺结核较为少见 ,且易与癌肿混淆。我院近几年来诊治 3398例 ,其中上叶前段结核 2 5例 ,占 0 .7% ,现就其X线形态进行分析 ,同时探讨与该段肺癌的鉴别诊断。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 6例 ,女 9例 ,年龄 1 0~ 6 9岁 ,40岁以下 5例 ,占 2 0 % ( 5 /2 5 ) ,40岁以上 2 0例 ,占 80 % ( 2 0 /2 5 )。咳嗽 1 7例( 1 2例刺激性咳嗽 ) ,痰血 9例 ,胸闷、胸痛 9例 ,盗汗、乏力 4例 ,消瘦 4例 ,发热 1 1例 (体温 37.3℃~ 39.4℃ )。白细胞高 3例 ( 1 0 .2× 1 0 9~ 1 4.6× 1 0 9/L)。痰涂片查抗酸菌 3例阳性 ,占 1 5 % ( 3/2 5 …  相似文献   

8.
吴坤芳  谷海瀛 《海南医学》2004,15(1):87-87,86
目的 了解因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病人白细胞 (WBC)变化情况。方法 用KX -2 1型细胞计数仪测定和涂片瑞氏染色镜检相结合的方法 ,结果 与严重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人WBC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无SARS地区因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病人WBC总数正常 ( 4 .0 -10× 10 9/L)者占 73 .2 %( 183 / 2 5 0 ) ,WBC总数低于 ( 4 .0× 10 9/L)者占 2 .8%( 7/ 2 5 0 ) ,淋巴细胞计数 (LYM)都低于 1.5× 10 9/L。WBC总数高于 ( 10× 10 9/L)者占 2 4%( 60 / 2 5 0 ) ,LYM高于 1.5× 10 9/L。结论 在SARS流行时期 ,无SARS地区因呼吸道感染而发热的病人WBC结果与文献报告SARS病人有较大的差别 ,WBC数不高者 ,LYM有相似之处应引起我们注意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阑尾炎62例临床分析(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急性阑尾炎病儿 62例 ,男 42例 ,女 2 0例 ;年龄 1~10岁 ,平均 7岁。有典型转移性右下腹痛者 6例 ,其余腹痛均不典型。发热病儿占 90 % ,其中 >3 8℃者占 62 .9% .就诊时白细胞总数多升高 ,平均在 ( 15~ 2 0 )× 10 9/L之间 ,有 1例高达 2 4×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0~ 0 .90 .5 8例早期出现恶心、呕吐 ,部分病儿频繁呕吐。有腹泻者 10例。病儿入院后在短时间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证实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例 ,发生穿孔 2 0例 ( 3 2 % ) ,其中 2岁以内发生穿孔者占 69% ,4~ 5岁占 2 9.2 % ;1例并发肠瘘 (阑尾周围脓肿形成 …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 1 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以咯血为主诉的肺炎误诊为肺结核 3 1例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3 1例经我院门诊检查或综合医院呼吸科就诊后收入院。其中男 2 0例 ,女1 1例 ,年龄 1 6~ 1 7岁 ,多在 3 0岁左右。2 就诊时的主要症状 除均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外 ,咳嗽占 90 .1 % ,午后低热体温低于 3 8.5℃占 3 6% ,乏力占 40 % ,盗汗占 2 0 %。查体无明显异常体征。3 实验室检查  WBC<4~ 1 0× 1 0 9/ L ,占1 0 0 % ;痰检结核菌均阴性。血沉增快占 48%。PPD试验阴性 2例 ,余均为一般阳性。胸部 X线片 …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诊断普遍采用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模式,规范的中西医病名对照可使中医诊疗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中医病名偏少、中医疾病诊断标准不一、生搬硬套导致诊疗僵化等问题。建议临床上中西医病名对照诊断应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尘肺病初诊患者进入尘肺病正式诊断复诊阶段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广西6个具有尘肺病健康检查和(或)尘肺病诊断资质单位,收集非正式尘肺初诊病例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或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非正式尘肺初诊病例进入尘肺正式诊断复诊阶段的因素.结果 共纳入147例非正式尘肺初诊病例,其中107例未进入正式尘肺病诊断复诊阶段,漏诊率为72.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要求检查类型、通知复诊方式是影响进入尘肺病正式诊断复诊阶段的因素(P<0.05).结论 非正式尘肺初诊患者进入正式诊断复诊阶段比例较低,而患者主动要求体检、书面通知患者个人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19例胃嗜酸性肉芽肿(CEC)的临床病理诊断资料,探讨胃嗜酸性肉芽肿的误诊原因及避免误诊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9例胃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9例病例中术前诊断中,16例误诊为胃溃疡,2例误诊为胃癌,仅1例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误诊率高达94.74%。手术后病理诊断均确诊为胃嗜酸性肉芽肿。结论该病种临床误诊率高,病理诊断是其唯一确诊途径;强调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知度,手术前进行胃镜挖掘性多点活检或术中进行快速病理检查是减少误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的检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河南省 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及其基因诊断方法。 方法 :本研究综合应用突变引物延伸扩增 (MOEA)及巢式PCR等新技术 ,设计了针对中国人 β地贫最常见的 5种基因突变的检测方法。 结果 :完成了河南籍 8个家系成员的基因筛查诊断 ,14条 β地贫阳性染色体的检测结果为 :IVS Ⅱ 65 4(C→T) 5条 ,CD41 42 ( TTCT) 3条 ,TATAbox 2 8/ 2 92条 ,CD17(A→T) 2条 ,另 2条染色体突变性质不清。检出率达 85 7%。对 1例高危胎儿作了产前诊断 ,基因型分另为CD41 42 /A ,建议继续妊娠 ,经产后取材验证 ,结果与产前诊断一致。结论 :提示河南省 β地贫基因突变的种类与频率和我国南方诸省基本相同。应用本文设计的方法可对 90 %以上中国人 β地贫快速作出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特征,提高对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方法对13例经病理证实的肺内多发结核球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结核球仍以上肺的尖后段、下叶的背段为好发。CT是提高多发结核球诊断准确率的有效手段之一,好发部位、病灶内小斑点钙化或靠近边缘的条弧状钙化、偏心性靠近边缘(近肺门侧)的半月形空洞、胸膜肥厚,是多发结核球的重要诊断依据。结论多发结核球主要与肺转移癌相鉴别,因两者在影像形态学上有诸多相似之处,当发现肺内多发结节灶时,容易首先想到肺转移癌,只要认真辨析,识别其中具有一定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是可以作出正确的影像学诊断的。  相似文献   

16.
孕妇外周血血浆胎儿DNA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可靠有效的检测孕妇血浆胎儿DNA的方法,探讨其在非创伤性产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引物引伸预扩增(PEP)法及巢式PCR技术对65例孕妇外周血血浆DNA进行正常男性SRY基因检测。结果:单用巢式PCR技术和联合应用PEP,PCR技术对怀男胎的孕妇血中SRY基因检出率分别为65.2%(30/46)和89.1%(41/46),两组差异有极显著性,对怀女胎孕妇血中SRY基因的未检出率为78.9%(15/19)和94.7%(18/19),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PEP法可对胎儿DNA进行全基因组扩增使DNA模板量增加,并使继后的PCR技术检测SRY基因的敏感性明显提高,PEP法是解决母血中胎儿细胞数量太少的途径之一,孕妇血浆中胎儿DNA可成为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胎儿物质来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中冰冻切片与石蜡切片的符合率,分析冰冻切片延迟诊断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1日-2008年11月30日术中冰冻切片诊断,对照术后石蜡切片诊断。结果术中冰冻切片诊断1128例,以卵巢、甲状腺和乳腺居多,冰冻确诊1103例(97.8%),延迟诊断19例(1.68%),假阴性6例(0.53%)。造成延迟和假阴性诊断的主要原因是取材局限和对部分病变认识不足。结论掌握正确的取材方法,提高切片质量,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认识及鉴别能力,必要时延迟诊断,才能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心型肺癌螺旋CT表现特征,探讨其诊断的准确性与高场强MRI诊断中心型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例经纤支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且行螺旋CT和高场强MRI扫描的中心型肺癌病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CT和MRI的影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CT正确诊断41例,误诊4例,漏诊5例,准确率为82%,MRI补充诊断出5例,CT+MRI共正确诊断46例,误诊1例,漏诊3例,准确率达92%;CT误诊的4例中3例为隐形癌,MRI补充诊断中误诊1例也为隐形癌。结论 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高,是目前诊断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方法,MRI诊断也有其补充意义,两者相互结合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诊断规范化有着其必然性。证侯和证型的术语规范化是当前诊断规范化的首要内容。“证素辨证体系”和“证候要素应证组合”为中医辨证理论的统一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中医辨证计量诊断是中医智能化自动化的基础,现有计量模型的共同特点在于探索独立证侯与证型之间的关系,这对发挥中医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计算机诊疗系统在辨证计量诊断模型基础上,现阶段仍需依赖于专家经验和临床病案等作为诊断知识库,客观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与CT在胆囊腺肌增生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8月经本院手术或病理证实为胆囊腺肌增生症的患者37例,术前均进行超声及CT检查并以手术或病理诊断为金标准,评价超声及CT检查对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诊断率。结果 37例胆囊腺肌增生症患者中手术病理证实为弥漫型的9例,节段型的11例,局限型的17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弥漫型术前超声诊断率为5556%,术前CT诊断率6667%;节段型术前超声诊断率6364%,术前CT诊断率7272%;局限型术前超声诊断率7059%,术前CT诊断率7647%;超声检查总诊断率为6486%,CT检查总诊断率为7297%;胆囊腺肌增生症的超声诊断率与CT诊断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与CT对胆囊腺肌增生症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应注意与其他胆囊疾病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