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肿瘤间质治疗(IT)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病理变化。方法将40例肝癌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行单纯TACE治疗,实验组20例行TACE联合经皮肝瘤内药物注射碘油化疗药物肿瘤间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瘤灶内碘油沉积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肿瘤局控率,2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术后1个月肿瘤穿刺活检,观察瘤灶病理改变。结果两组瘤灶碘油沉积率、术后6个月肿瘤局控率、2年生存率以及中位生存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瘤灶病理以大量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改变为主,实验组则可见大量肿瘤细胞脂肪样变性坏死。结论TACE联合肿瘤间质治疗肝癌,可以显著提高瘤灶碘油沉积率,提高肿瘤局控率,降低TACE术后残留瘤灶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轻介入术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超声造影在肝动脉栓寒化疗(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同(PMCT)治疗大肝癌的应用价值.方法 7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1例行TACE联合PMCT序贯治疗(联合组),与18例单纯TACE治疗及24例单纯PMCT治疗组进行对照分析并用超声造影评价疗效.结果 联合组的肿瘤坏死率达80.6%,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PMCT组(分别为22.2%、45.8%.P<0.05).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9.O%、44.4%和37.5%,三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化学栓塞联合经皮微波凝固序贯治疗大肝癌与单纯TACE和单纯PMCT组治疗结果相比,可提高肿瘤完全坏死率.超声造影是术后判断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技术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5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20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综合组),与20例单纯TACE治疗及16例单行RFA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分析。3组病例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以及肝功能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综合组的肿瘤坏死率达80.0%,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RFA组(分别为30.0%、43.8%,P<0.05)。三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0.0%、43.8%和30.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综合组的平均生存期为20月,高于TACE组(19.8月)与单纯RFA组(17.6月),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用三维适形技术为射频消融治疗提供安全的、精确的、有效的保障,综合使用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射频消融术,可大大提高肿瘤组织坏死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胡元清 《当代医学》2011,17(5):39-40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32例行RFA联合TACE治疗(联合组),与38例单纯TACE治疗及36例单行RFA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分析.3组病例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以及肝功能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 综合组的肿瘤坏死率达93.7%,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RFA组(分别为60.0%、43.8%,P〈0.05).三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5.0%、31.5%和 30.5.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的平均生存期为30月,高于TACE组(26.8月)与单纯RFA组(17.6月),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利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可大大提高肿瘤组织坏死率,延长生存期.例单行RFA治疗进行对照研究分析.3组病例的平均年龄、病灶大小以及肝功能分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果 综合组的肿瘤坏死率达93.7%,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及单纯RFA组(分别为60.0%、43.8%,P〈0.05).三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5.0%、31.5%和 30.5.0%,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组的平生存期为30月,高于TACE组(26.8月)与单纯RFA组(17.6月),但差异无显著性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多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70例肝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多次TACE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多次TACE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患者肿瘤缩小率、完全坏死率、局部复发率和不同时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FP [(73.26±26.34) ng/L]较治疗前[(366.82±35.99) ng/L]和对照组治疗后[(178.65±31.08) ng/L]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ALT和TBI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肿瘤缩小率(91.43%,32/35)、肿瘤完全坏死率(71.43%,25/35)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5),而局部复发率(20.00%,7/35)明显减少,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88.57%,31/35)、18个月(77.14%,27/35)、24个月(60.00%,21/35)时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次TACE联合RFA治疗肝癌效果显著,其能明显提高肿瘤坏死率和患者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且对患者肝功能影响不大,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单纯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C组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各组在治疗前后AFP、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 A、B、C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52.5%、27.5%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2.5%和82.5%;C组患者血清AFP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临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动脉栓塞化疗结合氩氦刀冷冻消融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2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单纯用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B组单纯用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C组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观察各组在治疗前后AFP、肿瘤复发率及生存期情况.结果 A、B、C组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52.5%、27.5%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62.5%、42.5%和82.5%;C组患者血清AFP下降的程度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用氩氦刀冷冻消融肝动脉和单纯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油乳剂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3例满足条件的巨块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为吡柔比星(THP)碘油乳剂组,共27例;B组为明胶海绵颗粒联合THP碘油乳剂组,共36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肿瘤坏死率、肿瘤大小、AFP值的变化情况及两组患者生存期差异.结果 A、B两组术后1个月肿瘤坏死率、术后1个月两组肿瘤最大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A组肿瘤最大径较术后1个月反而有所增加,而B组肿瘤最大径继续减小.随访表明,B组术后9个月及12个月生存率较A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联合碘油乳剂治疗巨块型肝癌能提高肿瘤坏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单纯TACE组20例,TACE联合HIUF组20例,分析比较2组方案的有效率、生存期。结果:单纯TACE组CR3例、PR9例、SD6例、PD4例,缓解率为60%,TACE联合HIUF组CR6例、PR11例、SD2例、PD1例,缓解率为85%,2组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TACE组、TACE联合HIUF组6、12、18、24月的生存率分别为83%、65%、51%、34%和91%、85%、7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TACE联合HIFU治疗可明显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疗效,优于单纯的介入治疗,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10年7月收治的72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TACE联合RFA组(30例)、TACE组(42例).TACE联合RFA组行TACE联合RFA治疗,TACE组行单纯TACE治疗.两组治疗结束后通过随访、影像学检查及血液分析进行评价.结果 TACE组患者的肿瘤总缩小率和肿瘤完全坏死率分别为49.8%和23.8%,1、2年生存率分别为69.0%和42.9%.TACE联合RFA组的分别为76.6%、53.4%,86.7%和76.0%,TACE联合RFA组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以使病灶得到有效控制,减少肿瘤复发,显著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TACE与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167例临床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hao M  Wang JP  Wu PH  Zhang FJ  Huang ZL  Li W  Zhang L  Pan CC  Li CX  Jia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41):2916-2921
目的 分析比较单独应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与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及生存状况.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影像与微创介入治疗中心467例接受TACE及RFA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167例具有完整的临床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共87例接受TACE治疗(TACE组),80例接受TACE联合RFA治疗(TACE-RFA组),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肿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其生存状况并予以分层分析.结果 167例患者经TACE或TACE联合RFA治疗后共随访42个月(1~89个月),TACE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平均为3.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9%、11.5%和4.6%.TACE-RFA组80例患者TTP平均为10.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30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45.0%和11.3%.TACE组与TACE-RFA组在TTP、生存状况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中期肝癌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14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62.2%、13.3%、4.4%,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90.1%、52.9%、13.7%;晚期肝癌中TACE组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35.7%、7.1%、0,TACE-RFA组中位生存期28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2.1%、24.1%、6.9%,在治疗中晚HCC的生存期方面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肝功能方面,经TACE治疗485例次中60例次(12.4%)有肝功能损害需进一步行护肝对症处理,13/168例次(7.7%)RFA治疗后需相应护肝对症治疗,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较单独应用TACE可以更好地控制肝内病变,保护肝脏功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CT导向下射频消融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评价CT导向下射频消融(RFA)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原发性肝癌患者46例,单个肿瘤直径≤5 cm,总数不超过3个,其中19例患者直接行CT导向下经皮经肝穿刺肝内瘤灶射频消融(RFA组),27例在RFA治疗前1~3周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RFA组).结果 TACE RFA组的肿瘤完全毁损率21/27例(77.8%)明显高于单纯RFA组11/19例(57.9%)(P<0.01).TACE RFA组局部复发率为22.2%(6/27),明显低于RFA组的42.1%(8/19)(P<0.01).TACE RFA组和RFA组血清AFP转阴率分别为73.9%和43.8%(P<0.01).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发热、疼痛和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经护肝和对症治疗后多可缓解和恢复.3例患者术后出现肝包膜下出血,经卧床和止血治疗后停止.结论 RFA术前联合TACE治疗可明显提高肿瘤的完全坏死率,获得更为确切的临床疗效,减少术后肿瘤的复发;CT导向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肝癌患资料,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62例,术前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64例,比两组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术后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变化,评价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栓塞的作用。结果:术后病理报告TACE组有13例肿瘤完全坏死,对照组则无1例、第1、3年复发率两组无差异,第2年复发率TACE组为29.8%、对照组为58.3%,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年生存率两组无差异,3年生存率TACE为54.4%,对照组为33.3%,TACE组明显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切除肝癌术前严格掌握条件选择性TACE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比单一 TACE 治疗老年(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72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分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组(联合组,n=36)与 TACE 治疗组(TACE 组:n=36),比较两组治疗后肿瘤缩小情况,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肝功能变化,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等指标。结果联合组较 TACE 组肿瘤缩小更明显(P<0.05),术后AFP 值减小更多(P<0.05);联合组及 TACE 组中位生存时间,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0±6.9)个月、83.1%、57.3%、42.6%和(21.0±6.3)个月、62.9%、41.4%、22.3%,联合组中位生存时间及各对应时间点生存率较 TACE 组高(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ACE 联合 HIFU 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的,较单一 TACE 治疗更能使老年肝癌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模式对晚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1年12月在我院接受TACE治疗的晚期HCC患者74例,根据首次TACE术后的情况分为肿瘤消失组(46例)和非肿瘤消失组(28例)。前者每3~4个月复查CT,有肿瘤复发迹象时再次行TACE,后者间隔1~2个月继续接受介入治疗。随访分析患者的生存时间和复发率。结果 74例患者完成研究,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3个月~38个月)。全体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7个月,第1、2、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2.2%、38.9%和31.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第1、2、3年复发率分别为56.5%、76.1%和80.4%,经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只有肿瘤血供是影响肿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41.3%和34.8%;非肿瘤消失组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第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4.6%和26.9%,两组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2,P=0.392)。结论多次进行TACE治疗并不能提高HCC患者的生存时间,应根据术后影像学资料确定治疗次数和间隔,同时肿瘤最大直径、肿瘤数目、肿瘤血供和Child-Pugh分级影响HCC预后,而肿瘤血供与TCAE术后复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李刚  刘良忠  熊德明  朱川 《重庆医学》2012,41(3):238-240,243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介入化疗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7年9月至2009年3月收治的78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38例(鸦胆子油乳10mg/m2,5-Fu 500mg/m2,顺铂40mg/m2,表阿霉素40mg/m2);介入治疗(同前)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40例,放射治疗肿瘤的平均剂量为56Gy(50~60Gy),观察两组患者1年无进展生存率、1.5年总体生存率与毒性反应情况。结果平均生存时间,单纯介入化疗组为(9.2±2.1)个月,介入化疗加放射治疗组为(13.5±1.9)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介入化疗组1年总体生存率为45.4%,而介入化疗加放射治疗组为5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年总体生存率介入联合放射治疗组(28.4%)显著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发热、腹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联合鸦胆子油乳为基础的介入治疗让部分肝癌患者临床受益,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尚需进一步的措施防止远处转移和肝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伴肝癌肝移植前等待期经过肿瘤灭活对其移植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19例肝硬化伴肝癌病人14例术前用动脉化疗栓塞(TACE)或射频消融(RFA)进行肿瘤灭活并与同组5同期未行肿瘤灭活者比较其对术后肿瘤复发及生存率的影响。结果本组19例,随访6~61月,18例获无瘤存活,其中术前行RFA的4例病理见肿瘤坏死;10例TACE中有9例肿瘤有坏死,已平均存活18.1月。未行治疗的6例中1例于术后4个月骨转移,带瘤存活12个月后死亡。结论肝硬化伴肝癌在移植术前等待期用TACE或射频消融行肿瘤灭活,对提高肝癌肝移植远期疗效、提高术后生存率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 对25例原发性肝癌并行TACE治疗的患者在首次TACE术前及每次术后4~6周常规行MRI T1、WI T2、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并对肿瘤残余、坏死、肿瘤复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b值为1000 s/mm2时,肝组织、术前肿瘤组织、术后残余肿瘤组织、术后凝固性坏死组织、术后复发肿瘤组织的ADC值(mm·s-1·10-3)分别为:1.25±O.07、1.02±0.19、1.06±0.14、1.68±0.32、1.28±0.07.术后凝固性坏死组织ADC最高,其与其余各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23.25,P<0.05);术前肿瘤组织最低,术后复发肿瘤组织高于前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残余肿瘤组织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WI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肿瘤组织的残余、坏死、复发情况,能为肝癌患者的治疗和随访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张志胜 《重庆医学》2011,40(33):3382-3383
目的探讨不同介入法治疗123例肝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1例采取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A组),42例采取高能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B组),40例采取TACE联合HIFU治疗(C组),比较3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C组肿瘤完全反应率、血清甲胎蛋白(AFP)变化,以及介入治疗后1、3年存活率明显高于A、B组(P<0.05);A、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联合HIFU治疗肝癌,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短期生存率,是肝癌非手术治疗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肝切除术是肝细胞癌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但根治性切除术后高复发率是影响预后的最主要因素。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是常用的预防肝癌术后肝内复发的手段,但是其真实作用存在较多争议,本研究旨在通过前瞻性队列研究进一步探讨辅助性TACE的价值。方法:200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220例肝细胞癌患者接受肝切除术。104例符合条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治疗组56例,术后1月接受了辅助性TACE治疗,对照组48例,术后不接受任何辅助性治疗。患者接受定期随访,统计分析术后无瘤生存及总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11月(2-38月),对照组为13月(2-59月),P=0.005。术后1、2、3年复发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0%、85.7%、89.3% vs. 46.8%、58.3%、62.5%,P=0.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术后辅助性TACE、AFP、完整包膜、肝硬化、合并肉眼癌栓及肿瘤Edmondson-Steiner分级是影响术后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组中位生存时间为29月(4-41月),对照组为24月(5-59月),P=0.789。术后1、2、3年生存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85.6%、59.5%、36.5% vs. 75%、50%、41.7%,P=0.789。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AFP、完整包膜及肿瘤Edmondson-Steiner分级是影响术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根治性肝切除术后辅助性TACE并不能显著改善肝细胞癌患者的无瘤生存及总生存,甚至可能会弊大于利,因此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上应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