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的再次手术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Wei G  Shao L  Liu X  Gao J  Xu J  Xing W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4):218-22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后复发再手术的可能性及其适应证。方法作者总结了1979年至1996年的44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手术的经验。男36例,女8例,年龄42~68岁。食管癌术后21例,贲门癌术后23例。手术切除34例,探查10例。术后发生各类并发症7例次,发生率20.5%,手术死亡2例,手术病死率5.8%。病理证实吻合口复发26例,残留食管再发癌7例,癌残留食管床复发1例。淋巴结转移15例,转移率44.1%。结果术后生存5年以上4例,3年以上4例,2年以上3例,1年以上6例,15例分别在1年及1年内死亡;探查者10例分别于6~13个月内死亡。结论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复发者,若病变未浸及动脉或气管,放疗后病变缩小,无远处转移,且心肺功能可以耐受手术者,都应积极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38例食管癌贲门癌伴糖尿病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1972年至1996年我们共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病人3680例,其中伴糖尿病者38例,占同期手术的1.03%,现将治疗经验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38例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45~81岁,中位数年龄65.5岁。食管鳞癌28例,其中位于胸上段者1...  相似文献   

3.
多年以来,判断食管鳞状细胞癌预后主要根据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等,主观因素较大。如何从定量病理学上寻找较客观的与病人预后有关因素成为近年来研究的新课题。本实验应用图像分析仪对癌细胞核体积及形状因子变化与病人预后关系加以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取我院1985年~1988年食管鳞状细胞癌存档石蜡块21例,男女比例为18比3。年龄48~74岁,6例正常食管组织做对照。病人术后均随访,最低年限5年。1.2 图像分析仪测定癌细胞核形态方法 将每例石蜡包埋组织,按统一标准切厚度4u,HE染色输入图…  相似文献   

4.
联合应用TIL和IL-2治疗肾细胞癌17例,检测了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对k562、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及CD_3、CD_4、CD_8水平,结果治疗前对K562、Raji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28.23±14.18%及22.39±8.84%,而治疗后的杀伤活性分别为36.18±13.08%及26.47±5.27%,治疗前后比较,PBL对K562及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均有显著提高(P<0.05)。治疗前后PBL中的CD_3分别为56.58±4.03%及58.43±3.49%,CD_4分别为39.88±1.51%及41.19±1.99%,CD_8分别为30.20±1.52%及33.54±3.33%,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15个月,平均9.7个月,13例无转移者均无瘤存活,有转移的4例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死亡2例。提示联合应用TIL和IL-2可以提高病人免疫力,在质和量两方面提高PBL中的CD_3、CD_4和CD_8水平,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本院自1980年8月至2001年2月,共收治残胃贲门癌5例,占同期收治贲门癌的0.8%。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均为男性;年龄50~67岁;病程1~8月。胃大部切除,距贲门癌发病的时间为1.2~10年,平均5.84年。4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急诊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式BillrothⅡ式结肠前胃空肠吻合,贲门肿块大小1~6cm,平均2.9cm,伴左肝转移性结节1例,术后病理均为腺癌。2.手术方式:全部经左胸腹联合切口切除贲门癌,食管残余胃底荷包式吻合2例,全胃切除加左肝转移性结节切除并食管空肠R…  相似文献   

6.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P-糖蛋白在膀胱癌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免疫组化法研究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6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的表达。结果:40例膀胱肿瘤中MRP、Pgp的阳性率分别为52.5%、57.5%,其中G1、G2、G3肿瘤阳性率分别为46.3%、38.5%;52.9%、39.8%;60.0%、80.0%。24例初发肿瘤标本阳性率为37.5%、41.7%,16例化疗后复发肿瘤标本阳性率为75.0%、81.3%。结果提示MRP、Pgp表达量随肿瘤级别增高呈表达增强的趋势,复发病人的阳性率显著增高(P<0.05)。这两种蛋白的表达可能是膀胱腔内化疗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切除脾胃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5例既往有胃大部切除术病史的食管癌病人,采用了食管癌切除、脾胃空肠移植食管重建术,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5例病人均为男性;年龄62~74岁。其中食管中段癌3例,下段癌2例;病变长度3~5cm;病理诊断均为鳞癌。有胃大部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nm23-H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转移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转移抑制基因nm23分为两个亚型,即nm23H1和nm23H2,以nm23H1基因作用为主。我们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了nm23H1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病人食管旁淋巴结转移及术后肿瘤转移的关系,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对1989年1月至1991年5月手术切除的61例存档的食管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研究。61例食管癌病人中男49例,女12例;年龄27~78岁,平均57岁。术前均未行化疗或放疗。术中发现食管旁淋巴结癌转移9例。术后随访5年以上,发现21例肿瘤转移:淋巴结转移9例,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4…  相似文献   

9.
食管燕麦细胞癌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燕麦细胞癌11例寇仁业,孙桂武,王强修食管燕麦细胞癌是少见的恶性肿瘤,现报告我们经治的11例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40~72岁,平均56.3岁。病程2~3个月5例,4~6个月4例,>7个月2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7例,进食梗噎...  相似文献   

10.
贲门癌术后食管重复癌2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100044)李萝赞,张国良我院收治贲门癌术后食管重复癌2例,报道如下。例1.男性,44岁。7年前曾行责门癌根治、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病理结果:贲门部管状腺癌4cm×4cm,上下断端(一),肿瘤周...  相似文献   

11.
6例经腹胸腔镜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胸内吻合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自行设计一套方案,改制一些器械,为6例病人施行了食管癌切除后食管胃胸内吻合手术,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中男4例,女2例;年龄43~66岁,平均52岁。包括食管下段癌3例,中下段癌1例(病变长3~6cm);食管下段贲门癌2例(食管受侵>4cm)。...  相似文献   

12.
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郭梅录1殷海波2程孟乾3崔光燮41河北省邯郸市肿瘤医院(河北056001)2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3河北鸡泽县医院4吉林省延边朝鲜民族医药研究所我院六年内行食管贲门癌手术402例,其中食管癌142例,贲门癌...  相似文献   

13.
贲门癌合并脓胸胆石症同期手术1例陆海英,张瑞军病人女,58岁。进行性吞咽困难2月余。上消化道造影证实食管贲门癌(图1)。X线胸片示左前第3肋以下匀质高密度阴影,肋间隙变窄,纵隔左移(图2)。腹部B超示胆囊区有1.5cm强光团。空腹血糖10.8mmol...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癌术后腹腔,静脉化疗所致毒性反应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胃肠道癌术后23例腹腔内化疗(腹腔组)与32例静脉化疗(静脉组)所致的毒性反应比较分析2腹腔组给予DDP30 ̄60mg/M^2,5-FU1 ̄2g/M^2,加入1L生理盐水,通过药泵滴入腹腔。静脉组给予DDP20 ̄25mg/M^2,5-FU0.5 ̄0.75g/M^2,部分病例加用MMC2 ̄4mg/M^2静注。结果显示,腹腔组出现腹胀较静脉组多,而恶心、呕吐,周围静脉炎,肝、肾功能异常,骨髓抑制等较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突出症与椎管内硬膜外肿瘤的鉴别诊断毛志银,饶书城我院自1985年2月以来收治椎间盘突出症41例,均经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其中有节细胞神经纤维瘤3例,椎管内低恶性神经鞘瘤1例,L5~S1椎间隙转移癌1例。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32~58岁,平均...  相似文献   

16.
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病人的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5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外科治疗有上消化道手术史的食管癌、贲门癌病人 18例 ,现结合本组临床所见 ,对肿瘤切除的范围及肿瘤切除后对消化道重建器官的选择作一探讨。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中男 17例 ,女 1例。年龄 34~ 6 9岁 ,平均 5 6 4岁。其中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癌 7例、残胃癌 1例 ,胃溃疡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 3例 ,食管胸中段癌 1例 ,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胸中段癌 1例、贲门癌 4例 ,食管中段癌术后并放疗后残食管癌 1例。两次手术间隔 0 5~ 34年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 1年以内者 3例 ,2年以上者 4例 ,胃溃疡胃大部…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10月以来,应用膀胱内灌注5氨基果糖酸(ALA)进行荧光动力学诊断(PDD)技术诊治膀胱乳头状癌12例,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本组12例。年龄38~71岁,平均62岁。均经影像学及活检确诊为膀胱乳头状移行细胞癌,临床分期≤T2。术前2~4...  相似文献   

18.
肾集合管癌(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肾集合管癌少见,其生物学行为尚不十分清楚。我们在近4年间收治5例,男3例,女2例,年龄41~67岁。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消瘦、低热。4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3例分别经3个月,2、2.5年随访无复发,l例术后1年2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因肾门、腔静脉旁淋巴结广泛受累仅作姑息性肾切除,术后2个月出现骨转移。病理所见:肿瘤灰白,位于髓质,镜检呈腺管乳头状结构,间质丰富,邻近集合管异型增生。免疫组化检查高分子细胞角蛋白,花生凝集素及上皮细胞膜抗原均阳性。结合文献对集合管癌的若干诊断和治疗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1993年6~12月我们为5例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了外科手术及术中组织间放疗。腺癌3例,腺鳞癌1例,肺泡癌1例。所有病人均做了左或右侧全胸膜肺切除,对膈面残存肿瘤放置施源管,于术后3~5天分3次投给17~26Gy192铱后装治疗。无与该治疗有关的并发症。经2.5~9个月随访5例病人生存良好。组织间放疗对残存肿瘤局部控制的远期疗效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进展期贲门癌病人脾脏免疫状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进展期贲门癌病人脾脏的免疫状态,分别检测了20例病人的外周血、脾静脉血与脾脏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结果示(1)与正常人相比,进展期贲门癌病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BL)、脾静脉血淋巴细胞(SVL)及脾细胞(SC)的NK细胞活性、CD、CD细胞抑低,CD细胞增多,致CD/CD细胞比值明显下降;(2)从进展期贲门癌病人PBL、SVL与SC三者之间比较结果可见,后二者的NK细胞活性、CD/CD细胞比值均明显低于PBL。我们认为,进展期贲门癌能削弱病人的整体免疫功能;随着肿瘤的进展,脾脏逐步转向负性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