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应用护理康复干预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并发肘内翻,评价其临床价值.方法 7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7例,实验组41例,分别应用基础护理和护理康复干预进行功能锻炼,即根据骨折复位方式不同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种护理方法减少并发肘内翻的疗效.结果 2组患儿肘内翻发生率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有效的个性化护理康复干预,能较好地恢复肘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肘内翻畸形的预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针对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原因,在复位、固定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措施。因而、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文总结了78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3.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国内文献报道约占儿童骨折的26.7%,占肘部骨折的60%以上。由于就诊时间延误及治疗方法不当,在未拍x线片明确诊断前进行徒手按摩推拿,以至再度增加周围软组织、骨折断端骨膜、神经的损伤,出现不稳定、肿胀、错位。不仅给治疗带来困难,也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合并症。  相似文献   

4.
戴颖  黄涛  杨志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4,8(8):1535-1535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2cm以内的骨折。治疗不当易出现肘关节活动障碍、肘内翻及Volkman’s缺血挛缩畸形等并发症。对87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外翻铝板外固定进行治疗优良率88.5%(77/87)。  相似文献   

5.
总结在X射线引导下术后康复锻炼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防止发生肘内翻及恢复肘关节功能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后中侧和后外侧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和肘内翻畸形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间内固定术后出现肘内翻畸形的GartlandIII型髁上骨折的患者32例,治疗方法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所有骨折尽可能的解剖复位,术后辅以石膏托外固定3~4周。全部病例随访3~13年,平均5±1.3年,提取患者术后的肘关节正侧位片,测量提携角和肘关节的运动范围的变化,分析移位方向和肘内翻的关系。结果23例III—A型骨折的患者的提携角平均丢失15°±4.4°(6°-29°),9例III—B型骨折的病人提携角平均丢失8°±0.5°(6°-10°)。III—A型骨折和III—B型骨折致肘内翻的程度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根据Flynn标准,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肘关节活动受限,23例ⅡI—A型骨折的患者中,12例为良,11例为差,9例ⅡI—B型患者均为良。结论III—A型骨折和III—B型骨折相比,前者出现肘内翻的可能性更大。即使术后得到了解剖复位,III—A型骨折仍可能导致肘内翻畸形,这可能是III—A型骨折中内侧骨皮质的压缩,或伴有骨骺损伤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肱骨髁上骨折是指肱骨内外髁以上2cm以内的骨折,发生率占肘部骨折首位,以小儿最多见,因其易发生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一直受到临床的重视。我院经常收治该类病人,经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固定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总结一些经验及体会。  相似文献   

8.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较严重损伤 ,常合并神经和血管损伤 ,处理不当会遗留肘部畸形或造成严重后果。我们从 1 993年 1月 - 2 0 0 0年 6月采用环抱推挤手法整复 73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均达到解剖或近解剖复位 ,临床观察效果较满意。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肱骨髁上骨折患儿 73例 ,男 49例 ,女 2 4例 ;年龄 1 - 1 5岁 ;均为伸直型 ,尺偏 42例 ,桡偏 31例 ,其中合并正中神经损伤 31例 ,桡神经损伤 9例 ,尺神经损伤 1 1例 ,正中及桡神经损伤 3例 ,正中及尺神经损伤 5例 ,开放伤并神经损伤及血管受压 4例 ;患儿均系不同原因摔倒后手掌…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效果。[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1月对65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病人进行手法复位并夹板固定术治疗,配合系统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功能训练。[结果]本组65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病例经 X 线拍片复查,均达到临床愈合或骨性愈合。按 Harris 评分:肘关节功能优48例,良好10例,一般4例,差3例。[结论]在手法复位并小夹板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获得满意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 ,约占小儿骨折的 2 6 7% ,占儿童肘部损伤的 6 0 %~ 70 % [1] ,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本文总结我院 1990~ 1998年肘外侧切口复位术并经远期随访的 5 2例患儿 ,着重探讨早期手术解剖复位对术后功能及与肘内翻畸形发生的关系。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33例 ,女 19例 ,年龄 1~ 12岁 ,平均 8岁 ,左侧 36例 ,右侧 16例。1 2 损伤情况 伸直型 5 0例 ,屈曲型 2例 ,有血循环障碍 8例 ,出现正中神经受压症状 11例。1 3 治疗方法 本组均有明显移位或粉碎性骨折 ,其中 8例在当地医院经手法复位后疗效不佳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63例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比较分析2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疗效优良率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1%,略低于对照组的10.0%;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9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结论 对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满意,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学龄期患儿肱骨髁上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68例肱骨髁上骨折学龄期患儿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实验组患儿分别于术前0~3h,术后12h内,12~24h,〉24~48h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儿童手术后疼痛行为量表(FLACC),对两组患儿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手术前和术后12h,两组患儿对疼痛的感受和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h实验组患儿VAS量表评分为(2.10±1.12)分,低于对照组(3.85±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88,P〈0.01);实验组患儿FLACC量表评分为(6.555±1.12)分,低于对照组(7.85±1.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43,P〈0.01);术后〉24—48h两组患儿VAS、FLACC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学龄期骨折手术患儿实施适当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手术12h后能够有效减少其疼痛感受程度,增加患儿的舒适度,有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辨证施护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间接收的86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均采用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治疗,以住院床位单双号进行分组,单号为对照组共43例,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双号组为观察组共43例,术后给予心理护理联合中医辨证施护,对比两组患儿术后恢复效果。结果术前及术后12 h两组VAS与FLAC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 h开始两组VAS与FLACC评分较前有所降低,其中观察组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依从性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辨证施护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手法闭合穿针内固定术后应用效果显著,有效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三向牵引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pracondylarfractureofhumerusinchildrenismostcommonfracturesinupperlimbinthechildren,italwayshappenedbetween5and8years,extentiontypeproportionisabove90%.Itstherapymethodshaveplasterorsplintfixationaftermaneuverreduction,ole-cranonofulnarbonetractionaddingsidearmskintractionoropenreduction.Minoritycasesoffracturescomplicatedbloodvesselornerveinjury,majorityauthorsstillsuggestconservativetherapy,butfewreportsselectedpreferablyopenreductionandinternalfixation.Wehavecarriedoutthree…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伴有神经损伤的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需要手术探查神经的初步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期间就诊于山西省儿童医院骨科的34例肱骨髁上骨折伴有神经损伤的儿童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及小切口手术探查损伤神经,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随访时间(2.15±0.49)年,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初期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根据复位失败后的X光片,对骨折线的走行及骨端移位的解剖学特征,进行分型,不同分型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结果:83例经初期手法复位失败的小儿肱骨髁上骨折,73例经再次手法复位达到满意效果。结论:经初次复位失败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只要正确分型,正确的再次手法复位,大部分病例能达到满意的复位效果,尽可能避免切开复位内固定等创伤更大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后肘内翻的康复方法,以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在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骨科术后常规康复锻炼方法,观察组患儿除常规功能锻炼外,根据桡侧嵌插、尺侧分离的原则进行肘外翻练习。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及愈合效果,并在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患儿肘内翻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肘关节功能及携带角变化的优良率为83.30%和90.00%,均优于对照组的80.00%和63.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过3个月的随访,观察组患儿的肘内翻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中,应用肘外翻练习可以有效预防肘内翻的发生,且有助于患儿肘关节的功能恢复,对骨折愈合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肱骨髁上骨折五种治疗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及疗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从肱骨髁上骨折多种治疗方法中筛选一种最佳方法。方法 :采用经防腐处理的儿童离体上肢 10具 ,制成肱骨髁上骨折模型 ,用钢针张力带 ,交叉钢针 ,牵引固定 ,夹板或石膏固定 ,经纵向及偏轴加载后测出各种固定时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物的抗弯及抗旋转强度 ;并回顾评定 1984~ 2 0 0 1年 64 8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效果。结果 :张力带钢针最稳定 ,承载最大 ,其次是交叉钢针、牵引 ,石膏夹板固定最差。结论 :肱骨髁上骨折应首选钢针张力带固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在儿童鼻骨骨折复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骨骨折患儿48例,术前均行超声及CT检查,术中超声全程动态监测复位器位置、骨折复位及鼻腔填塞情况,记录手法整复实施时间、二次手法整复率、CT扫描次数、CT评分、鼻通气评分等。结果48例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法整复治疗,平均术前时间(22±6)h,手法整复实施时间(22±6)h,均未进行二次手法调整,CT扫描次数平均2次/人,平均住院时间(4.5±1.6)d。术前CT评分2分以下者48例,术后CT评分2分以上者47例;鼻通气评分术前5分以上者9例,术后5分以上者47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全程动态监测下行儿童鼻骨骨折闭合复位,可快速、准确地协助临床更安全地完成诊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戏式功能锻炼对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游戏式功能锻炼。1个月后评价肘关节功能以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结果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中关节活动范围、疼痛、稳定程度、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后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戏式功能锻炼有助于提高学龄期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康复锻炼效果,提升肘关节功能,同时有助于培养患儿康复锻炼的配合度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