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76名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了解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6名新入校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查,并与国内常模及127名非贫困生进行比较。结果56.6%的贫困学生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3.2%的贫困学生有明显心理障碍,突出表现为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焦虑、偏执等,贫困生的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和总分与国内常模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贫困生的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阳性项目数、总分与非贫困生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不同性别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新入校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对其应尽早进行心理健康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2.
医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与家庭及生活事件的相关性,为早期干预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量表对482名医学专业在校大学生调查,并做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大学生无抑郁或极轻微192人占39.8%;轻度209人占43.4%;中度58人占12%;重度23人占4.8%。生源地、父亲文化程度、专业满意度、人际关系的敏感、学习压力的大小、丧失因子、受惩罚因子和健康适应因子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产生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家庭类型和经济情况对医学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关系不大(P〉0.05)。结论 要重视学生中存在的抑郁情绪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目前我国大学生中16%~25.4%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和犯罪。虽然形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包括生理疾患、失恋和学习困难等方面,但经济压力(高学费和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和就业压力是危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约占25%,由于经济拮据,他们不仅学习生活受到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比其他大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障碍,部分贫困生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为严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教育部门统计,目前在全省各类普通高校的40多万在校生中,贫困生的比例约占15%,大约有7万多名,其中又有50%左右是特困生。为全面了解河北省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现状,2006—2007年,我们对河北省9所高校的贫困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与这9所高校的学生处领导和学生进行了座谈,获得了高校对贫困生资助的详细资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家庭自然情况;学生在校的经济、生活和学习情况;学生对勤工助学相关问题的理解等等。问卷内容涵盖了勤工助学工作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据报道,目前我国大学生中16%到25.4%有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人际交往障碍,严重的会导致自杀和犯罪。虽然形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社会原因包括生理疾患、失恋和学习困难等方面,但经济压力(高学费和学生间的贫富差距)和就业压力是危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约占25%,由于经济拮据,他们不仅学习、生活受到影响,而且面临的心理压力也比其他学生要大得多,有些极易转化为心理障碍,部分贫困生心理贫困比经济贫困更为严重,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了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焦虑、抑郁发生情况。方法采用一般健康问卷对53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200例正常志愿者进行调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病人占47.0%;其中轻中度心理障碍为27.6%,重度心理障碍倾向病人的比例为19.4%。筛查焦虑检出率为45.3%,筛查抑郁检出率为36.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存在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障碍的比例远高于正常人;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考虑综合性治疗比较好,包括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贫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的77名贫困大学生和340名非贫困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贫困生在抑郁因子得分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P<0.05)差异显著;2)贫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3.38%,显著高于非贫困生(χ2=41.38,P<0.01)。结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根据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某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策探讨,有针对性地做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使用SCL-90对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的600名非贫困学生和500名学校认定的贫困生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江苏某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全国大学生和本地区非贫困大学生低。贫困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其中得分较高的2个因子是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结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差于非贫困生,针对这一情况,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改变现状并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贫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为提高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高校1 645名大学生进行入学健康体检和心理健康测量,其中大一贫困生234名,大一非贫困生684名,大三贫困生232名,大三非贫困生495名。心理健康测量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①在大一年级健康体检中,贫困生心电图异常一项检出率高于非贫困生(P<0.05)。②大三贫困生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4项得分高于大一贫困生(P<0.05)。结论:学校有关部门应加强针对贫困生的身心健康干预措施,以维护贫困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不同心理状态,给予相应心理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选择60例住院艾滋病患者,采取不计名问卷调查方法。结果 艾滋病患者有恐惧者占80%,孤独耻辱者占66.7%,抑郁自杀者占41.7%,报复社会者占66.7%。结论 通过对住院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调查,对恐惧焦虑者、孤独耻辱者、抑郁或有自杀行为者、报复社会心理者进行分析,呼吁全社会的关注,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生活及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天津医科大学在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构建和谐校园及大学生心身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将全部贫困大学生作为研究组,按照贫困生的年级分布分层随机抽取同等数量的非贫困生组成对照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价研究组和对照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特点,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SCL-90以及SCSQ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研究纽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等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应用上均有差异。结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应对方式在其心理问题的形成过程中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校园消费观念等原因,高校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逐年增加。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查统计,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近年来,为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在政府、社会多方支持和帮助下,高校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和办法解决贫困生问题。但高校的贫困生问题绝非单纯的经济解困问题,贫困生因经济困难而产生的思想上、心理上的问题,更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抑郁状况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抑郁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从两所高校随机抽取在校大学生558名,获得其年龄、性别、相关社会心理学因素以及是否存在抑郁状态等信息。结果218人患有抑郁症状(39.1%),且男性中发生比例(44.9%)显著高于女性(34.4%)(x^2=6.41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身体状况(OR男=1.852,OR女=1.924)和倾诉与否(OR男=2.000,OR女=1.694)均为男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此外,少年时期的生长环境(OR=1.781)、专业兴趣的有无(OR=2.971)、恋爱与否(OR=2.326)和年龄差异(OR低年龄组=3.088)是男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而就业前景(OR=1.803)、人际关系(OR=2.112)和在校学习年限(OR一年=5.739)则为女大学生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男大学生中抑郁状态产生比例明显高于女大学生,不同性别抑郁状态产生的危险因素存在着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逐渐增加,贫困生占在校生的比例的10%~25%,贫困生上大学已成为社会和高校关注的焦点。1999年国家为了进一步加大资助高校贫困生的工作力度,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使得贫困大学生有了更多机会获得资助,现在学生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高校资助贫困学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程坤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548-549,552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其中有170名贫困大学生,230名非贫困生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特质焦虑水平不显著,而状态焦虑水平贫困生显著高于非贫困生(t=2.386,P<0.05)。贫困大学生焦虑和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问题解决和退避两种应对方式对焦虑有较高的预测力。结论:贫困大学生的焦虑和应对方式有密切相关,所以帮助贫困大学生建立积极的成熟的应对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焦虑心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习水地区儿童鼻窦炎增多的原因及其对生活质量现状的调查。方法2006年1~4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4-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结果实际调查总数1465人。①头昏、头痛873人,占59.6%;②鼻塞918人,占62.7%;③对睡眠状态、性格、记忆影响678人,占46.2%。结论此病对儿童的睡眠、性格、学习成绩的影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遗传及环境因素在鼻窦炎发病机制中有重要影响。家长对此病认识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7.
医科大学生焦虑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ZUNG氏焦虑量表(SAS)对322名在校医科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样本群体中,具有焦虑状态的人数占总数的31.7%。一年级学生的SAS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另外,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焦虑水平高于女生,且具有焦虑状态者的比例也是男生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情绪状态分布规律,并探究其与痤疮发作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制的痤疮患者调查量表对306名福州在校大学生痤疮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20.0软件对痤疮部位、情绪状态及中医体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颊及额头发作率最高,下巴及鼻子周围次之,其他部位最少;情绪状态中无抑郁占55.9%,有抑郁占44.1%,轻中度抑郁最多;体质类型中平和质占48.4%,偏颇体质占51.6%,排名前三的体质为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发作于下巴与无抑郁成负相关,与轻度抑郁、重度抑郁成正相关;发作于下巴与平和质成负相关,与气郁质和痰湿质成正相关。结论 福州地区高校大学生痤疮患病现状不容乐观,情绪状态欠佳,体质水平有待提高,痤疮发作部位与有无抑郁情绪及体质的类型皆有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家庭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制订和改善其健康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沈阳医学院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贫困大学生与一般人群比较,两者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角色活动与社会适应为贫困生得分高于一般人群,其余得分均低于一般人群;(2)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两者在正向情绪,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均为贫困生得分低于非贫困大学生;(3)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情况在性别、家庭所在地、是否担任学生干部、是否是独生子女等方面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困大学生自测健康状况较差,应采取一定措施改善贫困大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太原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防治近视提供依据。方法:对太原市24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视力普查,将视力低于1.0者,通知到门诊复查。结果:共调查中小学生2400,4800眼。其中视力正常3483眼,占受检总数的72.56%;视力低常1317眼,占受检总数的27.44%;近视眼1193眼,占受检总数的24.85%;远视眼104眼,占受检总数的2.17%;其他眼病20眼,占受检总数的0.42%.结论:太原市中小学生视力低常中近视眼占首位,且女生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