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CT,MRI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诊断价值,通过对比分析来促进临床上病毒性脑炎的进一步科学性诊治,找到有效实际的疗法,提高对本病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4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检查方法 :CT检查20例,MRI检查20例,同时经CT和MRI检查者6例。作CT和MRI增强检查者共12例。结果病毒性脑炎的CT,MRI诊断对比分析中CT表现以大小范围不等片状低密度为主,多分布于额、颞、顶皮质、皮质下区及侧脑室周围白质区,常为多发。单侧发病范围较大时,有明显占位效应。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与同时做CT检查者比较,MRI显示病变更清楚。增强扫描病变以无明显强化为主。同时经CT和MRI检查者6例中CT未显示病灶,但MRI均发现病灶,增强扫描病例中显示病灶强化者2例。结论 MRI检查是病毒性脑炎重要的诊断依据,诊断价值明显优于CT,CT、MRI影像表现与临床紧密结合,能为病毒性脑炎的正确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病毒性脑炎的MRI诊断及预后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MRI影像的表现特点、检查方法的选用,以及病毒性脑炎MRI影像表现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35例病毒性脑炎MRI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常规做SE序列:轴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必要时加扫T2WI冠状位,5例加扫FLAIR序列,增强28例。结果:MRI主要表现为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呈稍高异常信号,FLAIR序列呈明显高信号。结论:MRI可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是病毒性脑炎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对病毒性脑炎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价值,FLAIR序列比SE序列显示病变更清晰,MRI表现病灶累及范围越广泛,则预后越差,经治疗后影像学检查仍出现异常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EV71型手足口病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发症急性期MR表现,探讨其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经实验室检测确诊为EV71型手足口病,临床诊断其伴CNS并发症的6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所有患儿均行头颅和/或脊髓MRI平扫及增强。结果 11例临床诊断脑膜炎者MRI均阴性;10例临床诊断为脑炎者仅1例MRI阳性,主要表现为右顶叶皮质下长T1长T2信号,伴轻度强化。41例脑干脑炎有30例MRI阳性,主要为脑桥延髓交界处长T1长T2信号;11例轻-中度强化,其中5例平扫阴性。17例脊髓炎者11例MRI阳性,9例为脊髓中央灰质长T1长T2信号、未见明显强化,(颈、胸和腰分别为4、3、2例),另2例表现为颈髓横贯性脊髓炎,均同时合并脑干。结论 EV71型手足口病CNS并发症MRI检查阳性主要是脑干脑炎,表现为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增强MRI可发现平扫为阴性病灶,脑干脑炎可同时累及多个部位,合并颈髓横贯性脊髓炎是病情危重的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的MRI和CT表现,探讨两者在急性病毒性脑膜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脑炎病例共43例,除1例仅行CT平扫外,其余42例均行MRI和CT扫描。结果 MRI发现病变32例(32/42),CT发现病变19例(19/43),大脑、小脑和脑干均可发病,好发于颞叶、额叶,多呈散在分布,无明显占位效应或仅表现为轻度占位效应,CT平扫呈片状、斑片状边缘不清低密度影,MRI表现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弥散加权(DWI)和T2WIFlair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脑回状明显强化。结论 MRI和CT对病毒性脑膜脑炎诊断有帮助作用,MRI可作为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点,探讨MRI对脑干脑炎的诊断价值。(探讨脑干脑炎的MR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对2007.06~2009.12收治的19例脑干脑炎的临床及影像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脑干脑炎MRI表现为桥脑、中脑及延髓对称性长T1、长T2信号、FIR序列呈高信号改变,且以桥脑和中脑多见,延髓少见。按病变部位可将脑干脑炎分为两种类型:1、单纯脑干脑炎(12例),2、脑干炎症同时合并(其他部位)大脑半球白质及深部核团(特别是丘脑)等部位病变(7例)。结论脑干脑炎是神经系统的一种急重症,MRI可以准确而可靠地反映脑干脑炎的病变性质、部位及程度,是诊断脑干脑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巨淋巴结增生的CT、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的巨淋巴结增生(CD)的CT及MRI的影像特征,以期提高正确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巨淋巴结增生病例的CT及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对照,总结其CT及MRI表现特征.结果 9例病变分布为颈部1例、胸壁1例、纵隔5例、腹部2例,其中,局限性8例.CT表现为中等密度、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持续强化.3例行MRI检查,表现为平扫呈等T1长T2,动脉期病变明显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及边缘环形强化;增强扫描病变周围可见迂曲血管影.6例透明血管型病变周围可见多个反应性淋巴结增生;浆细胞1例,纵隔内多发淋巴结肿大,腋窝淋巴结肿大,增强扫描呈中等度强化.结论 透明血管型CD的CT及MRI有明显的特征性,并且MRI优于CT.浆细胞型CD病变无特征性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7.
散发性脑炎50例临床与MRI及CT对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50例散发性脑炎的临床与MRI及CT的关系作一分析,认为MRI检查要比CT优越,MRI、CT表现以脑室周围白质及灰白质交界区,白质为主而皮质损害少见。早期临床症状重,而MRI、CT可无异常发现,认为MRI、CT检查阳性率最高时期为起病后1周至6周。MRI、CT所见病灶大小、数量及部位与临床症状有一定关系。提出了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MRI在诊断HS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例HSE患者的临床及MRI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20例均以急性及亚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以意识障碍、头痛、发热及精神症状为主.20例均行脑CT及MRI检查,其中CT上5例见脑低密度灶,以颞叶受累为主,15例无异常发现;MRI上18例额颞叶于T2加权像呈片状不规则高信号.2例为可疑信号.结论:掌握HSE的临床特点,对可疑患者结合头颅MRI检查,可显示病变部位、范围及程度,对判断预后及HSE做出早期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长骨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特征,以提高对该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分析研究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长骨皮质旁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发生在股骨近端2例,股骨远端8例,肱骨近端及胫骨近端各1例。结果长骨皮质旁骨肉瘤X表现为紧贴骨皮质的分叶状外生肿块,4例显示肿块与骨皮质间透亮线。CT表现为软组织肿块内见团状及菜花状不规则高密度瘤骨影。在MRI上,肿瘤T1WI加权呈低信号,T2WI加权呈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T1WI增强扫描肿瘤的实性成分可见强化。CT、MRI均可显示肿瘤的软组织成分及对髓腔的侵犯,本组有4例髓腔受累,其中1例CT未显示。结论皮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CT、MRI可清晰地显示肿瘤及其周围组织,对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海文  黄建松  袁萍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85-2485,2488
目的:探讨低场MRI中膝关节骨挫伤的影像表现及影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8例具有典型外伤史,MRI诊断膝关节骨挫伤患者的X线平片、CT及MRI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MRI影像表现,评估X线平片、CT及MRI在骨挫伤影像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全部病例的X线平片均未见异常,CT能有效显示4例隐匿性膝关节骨折的部位和形态,但余下34例膝关节骨挫伤病例CT均未能予以诊断。4例CT诊断隐匿性骨折的病例MRI诊断为膝关节骨挫伤但未能显示骨折的存在。MRI能有效显示骨挫伤的病变部位、范围及形态,骨挫伤的典型MRI表现为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改变,骨皮质及骨轮廓不发生变化。结论:在X线平片、CT及MRI三种影像检查方法中,MRI是唯一能有效诊断骨挫伤的检查方法,但MRI不能明确诊断未分离、移位的隐匿性骨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病毒性脑炎的MRI表现及其扩散加权成像(DWI)的特征。资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临床确诊成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常规颅脑MRI和DWI图像,观察患者DWI、ADC图及T2WI的表现,并分析病灶的影像特征。结果 38例成人病毒性脑炎表现为多发病灶30例(79%),单发8例(21%),常呈对称性;按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两大类型:(1)主要侵犯颞叶、边缘系统以及额叶20例。(2)主要累及顶叶皮层及皮层下、侧脑室周围白质以及基底节-丘脑18例。脑部病变区主要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且多数病灶(23例)在DWI较T2WI信号高,而且病变范围更清楚,其中3例DWI显示为高信号而T2WI未能显示病灶。结论成人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病灶DWI常呈高信号,多数病灶DWI信号较T2WI高,DWI对成人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PICU)重症病毒性脑炎儿童CT、MRI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我院PICU收治的重症病毒性脑炎儿童60例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MRI两种影像学方式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式的检查结果,分析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60例患者中有48例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5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7例因影像显示无异常漏诊,阳性检出率为80.00%;48例患儿中18例在额叶处,6例在颞叶处,18例病灶在基底节,6例在脑顶叶处MRI检查确诊为病毒性脑炎的有56例,其中漏诊3例,误诊1例,阳性检出率为93.33%;脑内异常病灶在基底节的有22例,5例在颞叶处,15例在额叶处,4例在枕叶处,7例在脑顶叶处,以及小脑和丘脑处各有1例,其中2例为多发患者。结论 CT、MRI检查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均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MRI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误诊、漏诊率明显低于CT检查,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对2007年-2008年收治的14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资料等原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病毒性脑炎的磁共振成像(MRI)主要表现为长T1,T2信号.特征性的MRI表现多出现在发病后2-4周.结论 头颅MRI在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方面明显优于CT检查.但头颅MRI检查只能协助诊断病毒性脑炎,多次头颅MRI阴性也不能排除病毒性脑炎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的临床价值以及差异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5月我院经脑脊液常规检查确诊的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以41例患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病例为基础,比较两个检查手段在病毒性脑炎诊断方面的影像差异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4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在CT影像诊断中确定为病毒性脑炎者32例,误诊为其它疾病有4例,因影像显示无异常漏诊者5例,阳性检测率为78.0%。在MRI检查后,41例患者中正确诊断出病毒性脑炎者38例,1例误诊,2例漏诊,阳性检测率为92.7%。结论 CT和MRI在诊断病毒性脑炎中均有典型的影像判断特征,并且能提供病灶位置、形态等特征参数,但MRI扫描检查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更加准确,误诊和漏诊率更低、阳性检测率更高,诊断符合率明显要高于CT扫描,因此MRI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在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时使用头颅MRI和CT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74例在我院接受头颅MRI与CT检查病毒性脑炎患儿影像学资料。分析CT和MRI诊断病毒性脑炎影像学特点,比较CT和MRI诊断患儿病情分度、病灶情况。结果MRI诊断患儿病毒性脑炎阳性率显著高于CT(97.30%vs83.78%,P<0.05),MRI对额叶和颞叶部位病灶检出显著优于CT(P<0.05),对顶叶以及其他部位病灶检出差异不显著(P>0.05)。MRI对于病毒性脑炎患儿多发病灶诊断情况优于CT,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时使用头颅MRI诊断价值较CT高,尤其是在对于额叶和颞叶部位病灶以及多发病灶上诊断优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陈首名  李光纪  罗鹰  何志兵  马方伟  左斌 《吉林医学》2013,34(13):2424-2426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常规磁共振(MRI)及弥散加权成像(PWI)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常规MRI及DWI表现,比较病毒性脑炎和对侧正常脑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值(ADC)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8例患儿病灶主要累及皮层及皮层下、基底节、丘脑以及中脑;呈斑片状或大片状稍长T1、稍长及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16例呈轻度斑片样强化;3例患儿常规MRI未见明确异常,仅增强扫描局部轻度强化。DWI呈稍高信号8例,高信号13例,患侧ADC值[(0.54±0.17)×10-3mm2/s]较对侧正常脑组织[(0.92±0.16)×10-3mm2/s]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能够早期发现病毒性脑炎病灶,应该常规作为病毒性脑炎检查序列,DWI结合传统MRI能较好诊断病毒性脑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并胆管癌栓的CT及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014年收治的48例经手术证实为HCC并胆管癌栓患者的CT及MRI表现特点。结果 45例术前CT或/和MRI增强扫描发现胆管癌栓,位于肝左叶16例、右叶20例、尾状叶6例、累及左右肝6例,CT表现为胆管内稍低或等密度软组织影,增强扫描大部分呈"早进早退"的肝细胞癌强化特征,部分不典型表现者呈中等度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肝内或/和肝外胆管内结节状或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DWI上信号不均匀增高,同反相位及STIR上信号未见明显衰减,增强扫描为与原发灶"快进快出"相似的强化特点。梗阻远端胆管膨胀性扩张;胆管壁无增厚或受侵表现且Satoh等2简化临床分型后,Ⅰ型左叶、右叶、尾状叶、左右肝叶分别为6例、7例、2例、2例,Ⅱ型分别为8例、10例、3例、3例,Ⅲ型分别为1例、2例、0例、1例。结论肝细胞肝癌并胆管癌栓CT及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可帮助术前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8.
尿毒症脑病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哲 《吉林医学》2009,30(17):1909-1910
目的:研究尿毒症脑病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20例临床诊断为尿毒症性脑病患者进行研究,对其诊治、预后进行分析。结果:20例患者中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3例,精神症状12例,癫痫发作6例,不自主运动6例,中枢盲1例,12例脑电图异常,均表现为弥漫性慢波,全部作CT检查,做MRI检查8例。脑萎缩12例,6例检出14个低密度病灶或/和长T1、T2异常信号灶,依次为基底节4个、放射冠区2个、枕叶1个、丘脑2个、颞叶1个、桥脑2个、岛叶、顶叶各1个,大小在0.3cm×0.4cm-0.6cm×0.9cm,类图形,边缘清楚;CT图像呈低密度影,CT值17—23Hu,而MRI图像上呈长T1和长T2异常信号。均接受透析治疗,2例死亡,治愈6例,有效12例。结论:尿毒症性脑病临床表现多样,及时诊治可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19.
CT,MRI在病毒性脑炎诊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组48例病毒性脑炎诊断明确患者,CT扫描30例,异常22例;MRI检查18例,异常16例,阳性率分别为73.3%和88.9%。多病灶均检出9例,阳性率分别为40.9%和56.3%。从病灶分布情况看,分布在颞叶、脑干小脑的病灶,CT均检出9.1%;MRI分别检出43.7%和25%。结果表明,在病毒性脑炎诊断中,MRI优于CT。特别是对颞叶、脑干小脑病变,首选MRI检查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像学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脑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表现,其中男8例,女4例。最小年龄15个月,最大年龄26岁,平均10岁7个月。12例均行CT检查,3例行MRI检查。结果12例患者中法洛四联症9例,肺动脉狭窄合并卵圆孔未闭1例,室间隔缺损1例,大血管转位1例。发生部位有顶叶、枕叶、顶枕叶及额顶叶。CT平扫脓肿的中心为低密度,周围可见完整或不完整的等密度环,增强扫描环壁呈明显强化。MR表现为混杂的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可见厚薄较均匀一致的环形强化壁,多有分房状强化。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尤其是发绀型先心病,极易并发脑脓肿,CT及MR能够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有利于及时治疗,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