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自发性脑内血肿为表现的脑动静脉畸形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告46例以自发性脑内血肿为表现的脑动静脉畸形(AVM)患者。所有病例均经CT证实有脑内血肿存在;脑血管造影19例,14例证实AVM。45例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其中31例同时行AVM切除术。术后存活38例,死亡8例。存活病例未见再出血,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与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相关的临床及血管影像学特征,以期对脑AVM的出血倾向作出评价和预测。方法:应用Cox回归模型,对59例脑AVM进行出血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59例脑AVM中,观察期内出血48例(占81%),年平均出血率为2%;病灶大小、供应动脉支数以及引流静脉支数是决定脑AVM出血倾向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小型AVM、多支动脉供应的AVM以及仅有单支静脉引流的AVM最易破裂出血。结论:建议脑血管造影时着重对此三项指标进行描述;对于出血风险较大的脑AVM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自发性”桥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了“自发性“桥脑出血12例,对其临床表现,神经放射检查及手术治疗诸问题作了较深入分析,出血原因系脑血管畸形,病理证实3例为海绵状血管瘤,2例为AVM和2例为畸形血管。我们认为,目前MRI检查是术前诊断最主要方法,X-CT在急诊检查及术后随诊中起一定作用,而脑血造影对诊断几乎没有帮助。全组术后平均随访2年,结果令人满意,提出,无论哪种类型的血管畸形所造成的桥脑血肿,尤其病灶较大者,手术治疗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经过脑血管造影证实的52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静脉引流特征与出血危险性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脑AVM的引流静脉数目与出血危险性呈负相关(P〈0.05),引流静脉数目减少,出血率越高,越多出血率越少;引流静脉无早现的AVM比早现的AVM出血率高(P〈0.01);;引流静脉无或轻度扩张的AVM的出血率明显高于有明显扩张的AVM(P〈0.05);深静脉引流的脑AVM出血率高,浅静脉引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造影阴性20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具有典型临床表现,全脑血管造影阴性,但经CT或(和)腰穿证实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20例病人进行了回顾分析和进一步的放射学研究。结果检出脑硬膜动静脉瘘(DAVF)1例,脊髓动静脉畸形(SAVM)5例,经MRI检查而可解释为脑血管性病变出血表现的2例。结合文献复习,对全脑血管造影阴性的SAH的原因和放射学检查顺序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后的诊断及急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7年1月共收治经脑血管造影和/或病理检查证实为脑AVM病人18例,均行急诊手术,血肿清除并切除畸形血管14例,血肿清除结扎畸形血管供血动脉1例,单纯血肿清除3例,同时行脑室外引流术3例。结果恢复工作或有轻微功能障碍12例,生活能自理3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CT显示的急性颅内出血,尤其是青壮年,应考虑为该病,脑血管造影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可确诊。对于颅内血肿较大、意识障碍较重或病情继续发展者,应积极行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脑动静脉畸形出血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统计284例AVM的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所示病灶的解剖部位和大小、引流静脉的数目和类型,测定18例供血动脉平均压力和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74例血流动力学参数,并分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进行比较。结果小病灶、深部病变、单支静脉引流和深静脉引流者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出血组病灶供血动脉平均压力高于非出血组,而血流速度则低于非出血组。结论脑AVM出血与病变的大小、部位、引流静脉的类型和数目、供血动脉的压力及血流速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存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方法 同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应用CTA指导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AVM出血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21例脑AVM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及脑AVM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畸形血管伞切15例.部分切除5例,1例延髓血管畸形未能切除.痊愈6例(皮层下非功能区血肿5例,小脑血管畸形1例),好转14例(皮层下功能区血肿7例,小脑血肿4例,基底节区血管畸形3例),死亡1例(延髓血管畸形).结论 CTA可完成脑AVM的诊断,指导脑AVM出血的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报道5例侧脑室内动静脉畸形(AVM)患者,均经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确诊,均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AVM全切除,除1例术后有同向偏盲外,其余病例术后获痊愈。本文并对AVM的病变部位、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手术适应症、手术入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诊治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小儿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其诊治方法的选择。方法:小儿自发性脑出血25例,多见于8~14岁,临床上癫痫发生率(44.0%)明显高于成人,部分患儿有贫血表现。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AVM)最常见(48.0%),血液病(16.0%)次之,约1/4患儿病因不明。出血量大、病情进展快者宜急诊手术清除血肿,并及时行脑血管造影及全身系统检查明确病因、作相应治疗。小儿AVM采用血管内栓塞、手术切除或栓塞加手术切除。结果:治愈19例(76.0%),好转3例(12.0%),死亡3例(12.0%)。随访16例(1~6.5年),1例死亡,1例再出血,余14例健康生存。结论:小儿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病因是动静脉畸形和血液病,如诊断治疗及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1.
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及其选择性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基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见AQ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  相似文献   

12.
报告手术切除脑动静脉畸形12例,其中10例为自发性脑内出血,均急诊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畸形血管团,另2倒无脑出血的病人经脑血管造影后择期手术。畸形血管团最小为1.8cm,最大为4cm。12例术后病理活检均确诊为脑动静脉畸形。12例术后效果良好。认为对于脑动静脉畸形脑内出血的病人,除血肿量在30ml以下,无意识障碍的病人可保守治疗二期手术外,均应尽早行开颅血肿清除术,以保护病人生命及尽量减少后遗症,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团应尽量切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及放射外科治疗的选择。方法以综合分级标准分级,对73例脑AVM治疗分析。显微直视手术脑AVM67例;其中行脑AVM切除术60例,畸形血管电凝夹闭术7例。对重要功能区的脑AVM分别行血管内栓塞和γ-刀治疗各3例。结果 术后死亡1例,脑AVM切除后59例经造影复查(复查率98%),见AVM血管团消失。栓塞的病例经DSA复查,显示畸形血管1例消失、2例缩小50%;3例γ-刀治疗半年后复查,畸形血管团染影变淡、缩小。全组随访0.5~10年,恢复原工作及可做轻工作者68例占93%。2例可生活自理。2例Ⅳ级者未能手术切除因再次出血而死亡。结论迄今,脑AVM的显微手术仍是不能以其它治疗完全替代的主要方法。血管内栓塞是主要而获显效的方法之一,对大型、复杂的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较佳方案。γ-刀治疗对脑AVM是行之有效的,特别对小型、深部、功能区难以切除及不能接受手术或栓塞者更具有治疗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出血性脑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86例不同部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临床表现及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86例共87个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出血病例.经CT、螺旋CT三维脑血管成像、MRA脑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脑动脉瘤,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急诊清除颅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积血,同时手术夹闭破裂出血的动脉瘤87个.结果 86例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均获夹闭.56例恢复良好,16例生活可自理,5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结论 急诊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可防止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出血;清除颅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积血,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发生痉挛的严重程度;去骨瓣减压是最快捷、最有效解除颅内高压的手段,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50例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及手术探查结果,探讨AVM的深、浅及供血、引流血管数量与出血发生率的关系。经统计比较发现:深部较浅部AVM出血率高;供应动脉条数多于导出静脉条数者及仅有单条导出静脉出血率最高,并与其他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因此,我们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对这些AVM患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大量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AVM大量出血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采用单纯脑内血肿清除者20例,脑内血肿清除同时切除AVM者1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AVM.所有病例术后病情稳定后均做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显示术中已切除AVM者未再发现AVM,未切除者均证实AVM存在.在未切除AVM的病例中,行二期手术切除者8例,血管内栓塞者7例,γ-刀治疗者3例,术后再出血死亡者2例.3个月后随访,恢复良好26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结论 脑动静脉畸形大量出血采用急诊手术清除脑内血肿是救治成功的关键,为患者生存和后续治疗提供条件,但手术风险较大,术中止血困难和术后再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开颅直视下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合并血肿的大型脑血管畸形考宏盛董克辛隋全英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7年8月,对5例合并颅内血肿的大型脑动静脉畸形(AVM),采用了开颅血肿清除的同时直视下IBCA胶血管内栓塞联合手术切除的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18.
脑动静脉畸形破裂脑内出血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脑血管造影条件不完善情况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我科2002年1月至2003年8月收治的2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病人与同期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从年龄、血肿部位及形态、出血后血压变化及应用甘露醇是否有效几方面作一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 我们发现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病人平均年龄低,出血部位多在皮层下,形态不规则,呈弧形凹入或尖角形,出血后血压正常或一过性收缩压增高,用甘露醇后可下降。结论 在基层医院,无脑血管造影条件下,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术前可根据病人年龄、出血部位、血肿形态、以及出血后血压升高用甘露醇是否有效做出初步判断,术中多数可确诊。治疗上需根据病人意识情况和血肿量多少选择是否保守治疗或手术。手术治疗是可靠的方法,但由于手术前无脑血管造影,术后致残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载瘤动脉内预置球囊用于颅内动脉瘤急诊显微手术夹闭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急诊手术夹闭术中,控制再出血的安全和有效的方法。方法 DSA造影明确诊断同时预置不可脱球囊于载瘤颈内动脉内,继行开颅清除血肿,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在显露瘤颈或术中再出血时充盈球囊,暂时阻断血流。结果 4例前循环HuntIV-V级动脉瘤病人经治疗后DSA复查动脉瘤完全消失,3例随访1~2年,2例恢复良好,1例伴有轻瘫和语言障碍,另1例术后60d,脑积水行脑室-腹查动脉瘤  相似文献   

20.
妊高征合并颅内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例妊高征合并颅内出血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平均动脉压(MAP0均同于17.3Kpa出血时间均在妊娠后期,其中分娩期占12例,出血部位颅内血肿11例,SAH5例,经脑血管造影证脑血管畸形(CVM)4例,动脉瘤3例,与同期妊高征相比,发病率占15.24%,死亡率占31.25%,与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相近,并对妊高征血液动力学,血液学,血液流变学以及潜在诱因和病理学基础与颅内出血关系进行了讨论,提示及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