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Frankel功能调节器Ⅲ型(以下简称FR-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从而探讨FR-Ⅲ矫治替牙期反()机理. 方法:采用FR-Ⅲ对42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进行矫治,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 结果:FR-Ⅲ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FR-Ⅲ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理想方法之一,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舌倾下切牙,唇倾上前牙,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 Frankel功能调节器 型 (以下简称 FR- )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效果 ,从而探讨FR- 矫治替牙期反机理。方法 :采用 FR- 对 42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进行矫治 ,通过头影测量观察其矫治前后上下颌硬组织及位置改变。结果 :FR- 能矫正上下颌基骨异常的矢状关系 ,主要变化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 ,改变下颌骨生长的方向 ,同时使下颌切牙舌倾、上前牙唇倾 ,上颌骨向前生长。矫治后前牙的反覆、反覆盖关系变为正常。结论 :FR- 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理想方法之一 ,其机理是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 ,舌倾下切牙 ,唇倾上前牙 ,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替牙期骨性反采用前方牵引器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接受的替牙期骨性反患者,均给予前方牵引器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测量指标变化。结果矫治后,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患者上颌骨明显向前增长,上颌矢状长度显著增加,上前牙唇倾、下面高增加,Y轴向下后旋转,下前牙舌倾。结论替牙期Ⅲ类骨面畸形患者使用前方牵引器矫治,可促进上颌骨发育,下颌发生轻度向后向上旋转,下切牙舌向直立,上切牙唇倾,较大程度改善病人的侧貌形态,矫治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毛峻武 《华夏医学》2007,20(1):20-21
目的:研究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治疗16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对上颌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下颌骨生长无抑制作用。②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可使下颌向下向后旋转。③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有使上前牙唇向倾斜,下前牙舌向倾斜的作用。结论:Frankl Ⅲ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前牙反[牙合]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1 2例替牙期以牙性为主的前牙反患者 ,应用“M”状曲推前牙向前 ,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下颌前牙移动及上下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 :应用“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 2至 3个月后 ,前牙反得到矫正 ,后牙建。上颌切牙向唇侧平均移动 4 .5 3mm ,下颌切牙向舌侧平均移动 1 .5 1mm ,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合适 ,“M”状曲能获得较满意的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以牙性为主的前牙反(he)患者,应用“M”状曲推前牙向前,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下颌前牙移动及上下颌骨位置的变化。结果:应用“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2至3个月后,前牙反(he)得到矫正,后牙建(he)。上颌切牙向唇侧平均移动4.53mm,下颌切牙向舌侧平均移动1.51mm,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M”状曲能获得较满意的矫治替牙期前牙反(he)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ranklⅢ功能调节器治疗16例替牙期前牙反儿童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矫治前后软硬组织变化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①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对上颌骨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下颌骨生长无抑制作用。②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可使下颌向下向后旋转。③FranklⅢ功能调节器有使上前牙唇向倾斜,下前牙舌向倾斜的作用。结论:FranklⅢ功能调节器对替牙期前牙反儿童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例替牙期以牙性为主的前牙反(牙合)患者,应用"M"状曲推前牙向前,通过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观察其上下领前牙移动及上下领骨位置的变化.结果:应用"M"状曲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2至3个月后,前牙反(牙合)得到矫正,后牙建(牙合).上颌切牙向唇侧平均移动4.53mm,下颌切牙向舌侧平均移动1.51 mm,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M"状曲能获得较满意的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姜丽梅 《中外医疗》2010,29(34):80-80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合患者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范围5~10岁,平均年龄8.1岁,患者前牙反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近中磨牙关系,下颌不能退至对刃,应用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矫治前牙骨性反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1°,ANB角增大3.0°,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结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王君  兰青 《广西医学》2007,29(5):688-689
目的 探讨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适用性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III类错牙合患者7例,年龄(8.1±1.9)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应用弹性材料制作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及部分牙槽骨的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矫治反(牙合).结果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对替牙期骨性反(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平均增大1.9°,ANB角平均增大2.8°.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弹性夹板式(牙合)垫加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有效,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方牵引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应用及远期疗效。方法 选择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范围6~10岁,平均年龄8.2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近中磨牙关系,不存在明显的功能性下颌移位,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前牙反[牙合],进行正畸前后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对于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ANB角增大3.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 初步结果表明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盼十分有效,有利于Ⅲ类骨骼畸形的调整,长期疗效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性夹板式垫加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的适用性及治疗前后的牙颌结构变化。方法选择替牙期骨性III类错患者7例,年龄(8.1±1.9)岁,患者前牙反,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应用弹性材料制作包绕上颌全部牙齿及部分牙槽骨的夹板式垫,加前方牵引矫治反。结果弹性夹板式垫固位良好,作用力适度。对替牙期骨性反的前方牵引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平均增大1.9°,ANB角平均增大2.8°。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结论弹性夹板式垫加前方牵引治疗替牙期骨性III类错有效,利于III类骨骼畸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前牵引矫治后以及FR-Ⅲ矫治器保持后其牙颌结构的变化。方法对19例替牙期上颌骨发育不足的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使用前牵引矫治,反牙合矫正后用FR-Ⅲ保持。对矫治前后及保持前后X线头影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前牵引治疗后SNA角、ANB角、Ptm-A距显著增大,上颌骨前移,上下颌基骨关系明显改善。U1-NA角、U1-NA距、U1-SN角亦显著增大,使上前牙前倾。FH-MP角及YAix的增大,下颌骨轻度向后下旋转。FR-Ⅲ保持后,Ptm-A距继续增大,上前牙变直立,下切牙舌倾,下颌向下后继续旋转。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可有效地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抑制下颌生长,且矫治速度快。FR-Ⅲ作为保持器可协调患者的神经、肌肉系统,进一步完成神经肌肉新的平衡改建,阻止畸形的复发,面型进一步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替牙期反患者采用"2×4"技术与垫式斜导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36例替牙期反的患者,采用"2×4"技术与垫式斜导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36例替牙期反的患者,反全部解除,面型趋于正常,覆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 "2×4"技术与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效果可靠,疗程较短,结构简单,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改良MBT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对36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治疗前后拍摄的X线头颅侧住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6例替牙期反[牙合]患者,反[牙合]全部解除,面型趋与正常,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改良MBT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铪,效果可靠,疗程较短,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螺旋扩弓器与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骨性上颌后缩型安氏Ⅲ类错牙合中,引起的患儿牙颌结构变化。选择5例骨性上颌后缩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替牙期患者,男1名、女4名,年龄范围7~10.5岁,平均年龄8.5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下前牙无法退至对刃牙合。应用螺旋扩弓器与前方牵引器治疗,进行治疗前、后及结束后1 a的头影测量分析。螺旋扩弓器与前方牵引器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合倾。覆盖增加6.5mm。结束后1 a覆盖减少1.2mm,原因为下颌向前生长和下切牙唇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牙期反胎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36例替牙期反胎的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36例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反胎全部解除,面型趋于正常,覆黯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效果可靠,疗程较短,结构简单,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替牙期反(牙合)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矫治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 通过36例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采用“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36例替牙期反(牙合)的患者,反医全部解除,面型趋于正常,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前移,上颌骨向前生长,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旋转,关节凹改建,下颌角变锐。结论 “2×4”技术与(牙合)垫式斜导联合治疗替牙期反(牙合),效果可靠,疗程较短,结构简单,是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螺旋扩弓器与上颌前方牵引治疗骨性上颌后缩型安氏Ⅲ类错(牙合)中,引起的患儿牙颌结构变化.选择5例骨性上颌后缩型安氏Ⅲ类错牙合的替牙期患者,男1名、女4名,年龄范围7~10.5岁,平均年龄8.5岁,患者前牙反牙合,上颌相对于下颌后缩,下前牙无法退至对刃(牙合).应用螺旋扩弓器与前方牵引器治疗,进行治疗前、后及结束后1a的头影测量分析.螺旋扩弓器与前方牵引器治疗能够促进上颌骨生长,下颌骨轻度向下向后旋转、面形改善.SNA显著增大、平均增大2.0度,治疗后上切牙唇倾,下切(牙合)倾.覆盖增加6.5mm.结束后1a覆盖减少1.2mm,原因为下颌向前生长和下切牙唇倾.  相似文献   

20.
李群 《吉林医学》2010,31(4):478-479
目的:讨论2×4技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7例替牙期的患者均采用2×4矫治技术并配合Ⅲ类颌间牵引进行矫治。矫治前后均取记存模型,口腔内拍照,X线头影测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前牙反全部解除,上前牙唇倾,A点前移。下前牙舌倾,B点后移。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面型改善。结论:早期采用2×4技术配合Ⅲ类颌间牵引可以有效地治疗替牙期前牙反,改善面型,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