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萱  热衣汗  刘健  孙岩 《中国临床康复》2013,(44):7693-7697
背景:单一细胞因子在移植前后两点的变化不具有诊断急性排斥的临床意义,联合监测细胞因子可更好地判断移植患者的体内免疫状态。目的:观察Th1/Th2细胞因子在肾移植前后的动态变化趋势,探讨其在急性排斥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肾移植前、肾移植后3,7,14 d时急性排斥组和非急性排斥组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动态的监测。结果与结论:在肾移植前,急性排斥组Th1(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排斥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Th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细胞因子水平低于非急性排斥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肾移植后,非急性排斥组各时点的Th1和Th2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变化;急性排斥组各时点Th1细胞因子迅速升高,在排斥前达峰值,各时点Th1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非急性排斥组;Th2细胞因子水平缓慢升高,在排斥前达高峰,各时点Th2细胞因子水平仍低于非急性排斥组。结果可见,非急性排斥患者肾移植前后体内Th1/Th2细胞因子保持稳态,而急性排斥患者肾移植前后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呈非稳态分布趋势,表现为Th1细胞因子在排斥前迅速升高,Th2细胞因子缓慢升高。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异体器官移植后细胞因子变化己经有较多的报道,但有关细胞因子在肾移植患者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与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鲜有报道。目的:观察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与移植肾急性排斥的关系。方法:选择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接受肾移植患者48例,均为首次肾移植,分为肾功能稳定组和急性排斥反应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人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肾功能稳定组、急性排斥反应组移植前1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功能稳定组血清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于移植后第1天即开始逐渐升高,在3d时显著升高(P〈0.05),5d时开始下降,7d下降显著(P〈0.05),14d左右趋于降至移植前水平,21-28d表达稳定在移植前水平。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3种细胞因子水平于移植后第1天即显著升高(P〈0.05),7-14d维持在高水平(P〈0.05),21-28d稳定下降,但仍明显高于移植前(P〈0.05)。相同时间段,急性排斥反应组血清3种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高于肾功能稳定组(P〈0.05)。提示移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动态水平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移植受者的免疫反应状态,可作为辅助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患者Th1/Th2细胞因子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 ,分析Thl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 ,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首先用刺激物刺激细胞 ,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 ,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 ,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 ,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结果 食管癌患者Thl型细胞因子干扰素 -γ(IFN -γ)、白细胞介素 - 2 (IL - 2 )、白细胞介素 - 1 2 (IL - 1 2 )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 ,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 4 (IL - 4 )和白细胞介素 - 1 0 (IL - 1 0 )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食管癌患者Thl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 ,相对地Th2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 ,Thl/Th2平衡失调 ,Thl/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食管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 ,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而避免被机体清除 ,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流式微球分析法(CBA法)检测血清Th1/Th2/Th17型细胞因子的表达在结核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按照BD CBA Flex Set检测试剂盒的要求,用CBA法检测98例肺结核患者(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38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60例)和7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Th1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以及Th17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3组之间的差异。结果除白细胞介素17A组间、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结核组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痰涂片阳性患者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γ干扰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痰涂片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痰涂片阳性患者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痰涂片阴性患者(P0.05)。结论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可作为判断结核病严重程度的指标,监测结核病病情的转归。与此同时,CBA法作为1种新兴的检测技术,敏感度高,可同时检测多种细胞因子,并能大大节约血清用量与时间,因此可作为结核病检测和病情监测的实验室技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外周血CD3+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的水平变化,分析Th1和Tn2细胞的细胞因子免疫活动,为肿瘤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首先用刺激物刺激细胞,增加细胞内细胞因子的表达,然后加入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抗原抗体结合,最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特异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相应的细胞因子.结果食管癌患者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2(IL-12)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食管癌患者Thl型反应模式处于弱势状态,相对地Th2型反应模式处于优势状态,Thl/Th2平衡失调,Th1/Th2平衡向Th2方向漂移.食管癌患者体内Th2型细胞因子模式占优势状态,这可能是肿瘤细胞发生免疫逃逸而避免被机体清除,从而导致肿瘤的发生或者转移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0(IL-10)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过敏性哮喘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60例,选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的百分率;ELISA法检测外周血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10的表达;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中IgE的含量。结果哮喘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血清中IgE的含量及IL-17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而IL-10水平则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 Th17细胞表达失衡可能在过敏性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景:支架再狭窄的机制尚未阐明,炎症失衡在多种疾病中起重要做用,可能与支架再狭窄有关.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辅助T细胞亚型Th1样细胞因子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和Th2样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在血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2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后合并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血清标本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实验2组),并与未行支架置入但排除冠心病患者30例(对照1组)、未行支架置入的冠心病患者30例(对照2组)及行支架置入但是无支架内狭窄患者30例(实验1组)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对照2组血清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与对照1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1组各指标与对照1组相比,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2组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水平高于其他3组(P<0 01);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水平则低于对照1组和实验1组(P<0.01).结果表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存在Th1、Th2炎症水平的失衡,Th1型细胞因子上调,Th2型细胞因子下调,提示Th1/Th2失衡可能是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患者Th1/Th2相关细胞因子的平衡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7例OSAHS患者按照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水平分为轻度组(n=16),中度组(n=17),重度组(n=14),1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外周血中Thl细胞因子:干扰素γ (IFN-γ)、白细胞介素2 (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β (TNF-β);Th2的细胞因子:IL-4、IL-10和IL-12的含量.结果:OSAHS各组Thl型细胞因子中IFN-γ高于对照组,随着病情的进展有逐渐升高趋势,但仅在重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健康组比较时P均<0.05,其余Th1/Th2细胞因子在进行两两比较时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OSAHS患者IFN-γ与AHI呈正相关,而Th2细胞因子与AHI无相关关系.结论:OSAHS患者Thl/Th2平衡失调,向Thl方向漂移,Th1细胞表型处于优势状态,且与OSAHS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条件下,不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在调节机体Th1/Th2免疫应答的不同作用,建立体外淋巴细胞反应的调节模型。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4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完成。利用小鼠的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树突状细胞,将培养的树突状细胞分成两组,一组在培养结束前18h加入脂多糖刺激其成熟(以下称成熟树突状细胞组);一组不加入脂多糖刺激,使其保留未成熟树突状细胞特性(以下称未成熟树突状组)。两组分别与同种异型T细胞混合培养,检测各组体外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以及混合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以及白细胞介素10的水平。结果:①树突状细胞培养的情况: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前体细胞在培养板中的生长情况良好,细胞大量增殖,到第6天收获,每2只小鼠的骨髓细胞可得到(1.0~2.0)×107个树突状细胞,完全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②白细胞介素的水平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而升高(P<0.01)。在加入脂多糖刺激后,成熟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12的水平高于未成熟组[(903.07±29.47)ng/L,(238±23.56)ng/L]。③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上清中,未成熟组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中干扰素γ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低于成熟组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763.12±101.67),(1421.06±182.95)ng/L;(133.15±13.55),(236.15±14.22)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未成熟组树突状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4和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略高于成熟组[(90.65±11.31),(78.76±10.78)ng/L;(97.34±7.33),(93.13±8.60)ng/L),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同成熟状态的树突状细胞通过分泌不同水平的细胞因子来调节机体Th1/Th2免疫应答,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少量分泌白细胞介素12,诱导机体向Th2型反应偏倚;成熟树突状细胞分泌大量的白细胞介素12,诱导机体向Th1型反应偏倚。胞介素1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癌组织免疫微环境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Th17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选取NSCLC 64例,比较治疗前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IL-17水平和Th1、Th...  相似文献   

11.
白介素6对人Th17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讨白介素6(IL-6)对人Th17细胞的调节作用.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正常人CD4+ T细胞并培养.实验分为2组,实验组(IL-6+):CD4+ T细胞(1×106/ml)经重组人IL-6(20ng/ml)刺激4天;对照组(IL-6-):不经IL-6刺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上清中IL-17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FCM)检测Th17细胞数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IL-6刺激后的CD4+ T细胞上清中IL-17蛋白水平明显升高(337.05±189.09pg/ml vs 15.07±12.70 pg/ml)(p<0.05);进一步FCM发现,IL-6剌激组Th17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4.05± 0.30)% vs(2.81±0.44)]%,(p<0.01).结论:IL-6促进人Th1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于织波  张风肖  郑桂敏  李芳  孙丽君  陶杰梅  张立涛 《临床荟萃》2013,(12):1327-1329,1332,F0002
目的检测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IL,17、IL-6、TNF-α在3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10例对照组唇腺组织在IL-17的表达,测得其光密度值。结果IL-17、IL-6、TNF-α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唇腺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分别为0.078士0.012VS0.210±0.077;0.079士0.014VS0.245士0.083;0.081士0.007VS0.251±0.073(P〈0.01)。30例pSS患者中,按照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分级,I级5例,Ⅱ级7例,Ⅲ级12例,Ⅳ级6例。IL-17在I、Ⅱ、Ⅲ、Ⅳ级间的表达分别为0.094±0.029,0.171±0.052,0.240±0.030,0.293±0.050。IL-6在各级别间的表达分别为0.120±0.06611,0.2443±0.070,0.281±0.064,0.278±0.050,TNF-α在各级别间的表达分别为0.138±0.049,0.241土0.067,0.283±0.047,0.290±0.043。经方差分析各级别间IL-17、IL-6、TNF-α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17、IL-6、TNF-α的阳性表达程度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r=0.814、0.469、0.591,均P〈0.01)。结论IL-17、IL-6、TNF-α均参与了pSS的局部炎症反应过程,且与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正相关。提示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在pSS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岳雁鸿  孙治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7):2076-2077,2079
目的研究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及Th1/Th2比值在重症胰腺炎(SAP)早期的变化,探讨Th1/Th2比值与SAP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将56只Wistar大鼠[体质量(250±30)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n=28)和SAP组(B组,n=28),A组和B组又分为2、6、12、24h组,每组7只。B组行逆行胰胆管匀速注射5%牛磺胆酸钠;A组开腹后仅翻动胃十二指肠数次。然后按规定时间(2、6、12、24h)处死大鼠,观察腹水量和胰腺病理严重程度,检测腹水淀粉酶、血清淀粉酶和Th1、Th2型细胞因子及Th1/Th2比值的变化。结果 (1)A组胰腺无炎症反应,Th1、Th2型细胞因子及Th1/Th2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2)B组随着SAP病情的加重Th1型细胞因子逐步降低,Th2型细胞因子逐步升高,Th1/Th2比值降低(P<0.05)。结论 SAP早期Th1/Th2比值呈失衡状态,趋向Th1抑制和Th2极化,其失衡程度与SAP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胡瀚  那洁  石莹  曲鹏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9):1590-159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含量及其效应分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表达情况,探讨Th17与CRC发生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方法,检测25例Ⅰ-Ⅱ期CRC患者、18例CRC Ⅲ-Ⅳ期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CD4+IL-17+细胞所占比例及血清中IL-17表达量的变化,分析Th17细胞与CRC患者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Ⅰ-Ⅱ期患者血清中IL-17表达量为(47.72±12.89) ng/L,Ⅲ-Ⅳ期患者IL-17表达量为(58.69±12.81) ng/L,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63±6.41) ng/L.Ⅰ-Ⅱ期患者外周血中CD4+IL-17+细胞占(2.24±0.54)%,Ⅲ-Ⅳ期患者外周血中CD4+IL-17+细胞占(2.65±0.63)%,均高于健康对照组(1.34±0.61)%.IL-17表达水平的上升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病理组织学分型明显相关(P<0.01).结论 CRC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含量和血清中IL-17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进展相关,预示Th17细胞直接或间接参与了CRC 发生和发展的调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h17细胞、白介素21(interleukin 21,IL-21)因子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肺纤维化模型组(P,n=24)、地塞米松3mg/kg干预组(D,n=16)、生理盐水对照组(N,n=24)。P、D组均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Bleomycin,BLM)(5mg/kg)方法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N组气管内灌注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D组从第7天开始1次/日腹腔注射地塞米松;N、P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后7、14、28天每组随机分批处死大鼠(8只/组)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及测定肺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用荧光RT-PCR法检测IL-21的表达水平。结果 P、D组大鼠肺组织早期炎症反应明显,并逐渐出现纤维化及胶原纤维沉积。P组IL-21表达水平、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列均较N组明显升高(P〈0.05),在第7天表达水平最高,此后逐渐下降,第28天最低。结论 Th17细胞、IL-21因子在大鼠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能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吕剑  潘频华  胡成平  易璐 《临床荟萃》2009,24(12):1036-1040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时干扰素调节因子1(IRF-1)对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随机将1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RSV感染组(RSV滴鼻法建立RSV感染模型),每组8只。在第8周测定气道反应性;取肺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blot)法检测IRF-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匀浆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Ⅱ型(IFN-7)水平。结果RSV感染组大鼠肺部病理学切片呈现典型的过敏性炎症表现,而且RSV感染组气道阻力增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SV感染组灰度值较对照组灰度值20838±9931 vs 14514±6553,较对照组显著减低(P〈0.01)。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肺组织中IRF-1的表达RSV感染组积分光密度值也较对照组积分光密度值0.428±0.02 vs 0.756±0.04显著减低(P〈0.01)。RSV感染组IL-4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1),而IFN-γ蛋白水平明显减低(P〈0.01)。肺IBF-1水平与IFN-γ水平呈正相关(P〈0.01),与IL-4水平呈负相关(P〈0.01),与IFN-/IL-4比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RSV感染可以下调IRF-1在肺组织中表达,并可能与Th1/Th2的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T h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4)、γ-干扰素(IFN-γ)在慢性鼻-鼻窦炎(CRS)、鼻息肉(NP)以及正常下鼻甲黏膜组织中表达的异同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 ISA法)检测IL-4和IFN-γ在CRS组(20例)、鼻息肉组(20例)和正常下鼻甲黏膜中(对照组15例)的表达,比较它们在不同组织中表达的差异。结果:IL-4只在NP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01);IFN-γ在NP组及CRS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以CRS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CRS,NP组织中显示出不同的IL-4,IFN-γ表达优势。  相似文献   

18.
齐静姣  张平 《临床荟萃》2012,27(10):852-854
目的 通过检测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7(1L-17)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的表达,探讨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RA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Th17的比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IL-17的水平.结果 RA患者外周血Th17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1.86±0,75)% vs (0.46±0.73)%,(13.42±0.62) ng/L vs(5.38±1.67)ng/L (P<0.01).RA未治疗组外周血Th17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未复发组,(2.42±0.69)% vs (0.84±0.62)%,(14.63±6.02) ng/L vs (8.86±1.35) ng/L(P<0.01),但未治疗组与治疗后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患者关节液中IL-17水平明显高于血清中的水平(13.76±0.49)ng/Lvs (12.38±0.54) ng/L( P<0.05).结论 RA患者Th17的比率及其IL-17的水平均高,它们可能参与了RA的发病和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辅助性T17细胞(Th17)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ITP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健康成年人30例纳入对照组。两组-般情况,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组治疗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及对照组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IL-17的水平(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伦理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订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分别为(1.384-0.42)%和(25.52±6.83)ng/L,与对照组的(0.71±0.29)%和(8.23±3.15)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研究组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外周血中Th17细胞比率和血清中IL-17的水平分别为(1.05±0.31)%和(17.46±5.14)ng/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ITP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比率及其IL-17的水平均升高,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可下调Th17细胞的比率和IL-17的水平,有效地缓解IT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