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治疗高龄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植物有传统的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然而目前哪种内植物治疗方法较好仍存在争议。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3种内植物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动力髋螺钉、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转子间骨折的差别。结果与结论:①置入后1周、6个月、1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②置入后3,6,12个月X射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情况: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优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组(P<0.05),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优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提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愈合时间短、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应优先选择。  相似文献   

2.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早期的内固定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上老年人股骨转子问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不一,各有优缺点.目的:探讨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方法:检索CENTRAL(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trials)、Medline、EMBASE、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系统(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收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Gamma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根据Cochran手册提出的文献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统计软件Statal1.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章有12篇,Gamma钉组888例,动力髋螺钉组981例.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接受Gamma钉治疗的患者与接受动力髋螺钉患者比较:置入后股骨干骨折风险增高、置入时间较短、置入中出血量较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置入后感染风险、内固定优良率、住院时间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与动力髋螺钉相比,接受Gamma钉治疗的患者内固定置入时间短,出血少但置入后股骨干骨折的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3.
背景:动力髋螺钉已成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标准内固定物,国内外应用较广泛。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是一种新型的髋部内固定装置。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应用两种内固定置入物器材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抽取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采用动力髋螺钉和髋动力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手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结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内固定时间短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内固定过程中出血量少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2%(22/24),动力髋螺钉组优良率为88%(2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系统具有内固定可靠,手术时间及出血少,骨量丢失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背景:金属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年轻股骨颈骨折患者效果较好,但有关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较少见报道.目的:比较采用不同金属植入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1998-01/2008-12老年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237例,年龄60~96岁.采用空心加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32例,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23例,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41例,双极股骨头置换111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0例.比较各组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空心加压螺钉、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均高明显于双极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治疗(P<0.01);空心螺钉组、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动力髋螺钉置入内固定治疗优良率明显低于双极股骨头置换及全髋关节置换治疗(P<0.001,P<0.01).结果提示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应首选人工关节置换(双极股骨头置换或全髋置换),对Garden型可选用空心螺钉固定,转子间骨折Jensen-EvansⅠ~Ⅱ型可选用动力髋螺钉及股骨近端解剖型钢板置入内固定;Jensen-EvansⅡ~Ⅲ型骨质疏松性转子间骨折关节置换是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背景:动力髋螺钉已成为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标准内固定物,国内外应用较广泛。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是一种新型的髋部内固定装置。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应用两种内固定置入物器材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临床疗效等方面的差异。方法:抽取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采用动力髋螺钉和髋动力锁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并获随访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临床愈合时间、手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与结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内固定时间短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内固定过程中出血量少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Harris评分优良率92%(22/24),动力髋螺钉组优良率为88%(23/2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应用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系统具有内固定可靠,手术时间及出血少,骨量丢失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如何选择金属植入物,应根据不同患者的年龄、骨质疏松程度、围手术期状态、骨折类型等多因素进行考虑,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目的:比较4种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修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1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4种不同金属植入物内固定进行骨折修复,动力髋螺钉组、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Gamma 钉组和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各4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内固定后Harri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动力髋螺钉组和Gamma钉组(P 〈0.05),内固定后Harris评分优良率均高于动力髋螺钉组和Gamma 钉组(P 〈0.05),而前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组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组内固定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Gamma组和动力髋螺钉组(P〈0.05)。提示解剖型髋动力带锁钢板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可靠、内固定后并发症少,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植入物内固定治疗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解剖钢板与动力髋螺钉置入治疗转子部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04-03/2008-04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128例,男37例,女91例,年龄25~92(58.0±12.5)岁.骨折按Tronzo-Evans分型,Ⅰ型25例,Ⅱ型24例,Ⅲ型54例,Ⅳ型17例,Ⅴ型8例.左侧58例,右侧70例.128例患者中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固定治疗76例,动力髋螺钉治疗52例.对比观察置入过程中情况、骨折愈合时间、置入后的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①解剖钢板组置入过程中失血量低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两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解剖钢板组髋内翻2例,钢板松动、断裂1例,延迟愈合1例.其中Tronzo-Evans Ⅲ型2例、Ⅳ型2例;DHS组髋内翻3例(Tronzo.EvansⅣ型2例,.Ⅴ型1例),钉头切出2例(Tronzo·Evans 4Ⅴ型,其中1例并发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断裂3例(Tronzo·EvansⅣ型2例,Ⅴ型1例),延迟愈合4例,股骨头坏死1例,两组置入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对两组患者术后1年髋关节疼痛、功能及关节活动度进行Harris评分,解剖钢板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高于动力髋螺钉组(85.5%,67.3%,P<0.05).结论:解剖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均可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其中解剖钢板治疗具有适应证更广泛,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功能恢复相对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近年来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逐渐被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05/2009-06收治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组及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组各2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5~18个月,平均12.6个月.两组间伤口引流量、下地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解剖钢板组较动力髋螺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更少(P<0.05).内固定后两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解剖钢板组优良率更高,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相比,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早期积极有效的内固定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与Gamma钉置入内固定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67例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治疗28例,Gamma钉治疗39例。所有患者治疗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和功能锻炼。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时间、治疗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随访6—45个月,平均随访21个月。①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出现感染1例,经换药半年后拔除内固定治愈,Gamma钉1例肥胖患者治疗后3周下床活动时再次受伤,出现远端锁钉处骨折,经更换长Gamma钉后愈合,Gamma钉组有4例患者因大转子固定欠稳定,卧床时间超过6周出现重症肺炎,经转内科治疗后治愈。②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治疗后出现髋内翻畸形2例,Gamma钉组3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③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组较Gamma钉组治疗时间更长,治疗中出血量明显增多(P〈0.05),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转子稳定钢板和Gamma钉均是治疗Evans ⅢB型、IV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要根据骨折的稳定性、骨折愈合状况、骨质疏松程度等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背景: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作为临床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主要的髓外固定方法,其疗效孰优孰劣,目前仍有争议。目的:系统评价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1999年1月至2014年4月的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搜集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修复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比较的对照研究。制定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 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最终有8篇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共682例患者,其中锁定加压钢板组336例,动力髋螺钉组34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手术时间[MD=-12.07,95%CI(-29.85,5.71),P=0.18]、术中出血量[MD=-15.01,95%CI(-87.85,57.83),P=0.69]、术后引流量[MD=-13.62,95%CI(-28.49,1.26),P=0.07]、下地活动时间[MD=-0.14,95%CI(-0.68,0.41),P=0.63]、住院时间[MD=-0.74,95%CI(-2.29,0.82), P=0.35]、骨折愈合时间[MD=-1.18,95%CI(-2.78,0.42),P=0.15]均与动力髋螺钉组无明显差别。而对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OR=2.03,95%CI(1.23,3.36),P=0.006],锁定加压钢板组则明显高于动力髋螺钉组。并发症方面,锁定加压钢板组的髋内翻发生率[OR=0.34,95%CI(0.12,0.96),P=0.04]低于动力髋螺钉组,但对于内固定松动、断裂、退出[OR=1.20,95%CI(0.59,2.45),P=0.61]和总的并发症发生率[OR=0.55,95%CI(0.24,1.28),P=0.16],两者则无明显差别。鉴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高度可能性,势必影响结果的论证强度,因此尚需更多设计严谨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1.
12.
王世哲 《中国临床康复》2014,(16):2588-2593
背景:生物材料的发展为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对生物材料修复运动性半月板损伤进行综述分析。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生物材料修复运动性半月板损伤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半月板;生物材料;修复”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研究内容与半月板损伤治疗及生物材料相关性较强的文献,排除重复分析,重点对7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膝关节半月板周边区域有血运供应,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功能,无血运供应区域则无自我修复功能,出现损伤时选择生物替代材料进行植入修复治疗,根据来源分为天然生物支架材料和人工合成高分子生物支架材料,应用时根据生物材料与人体的相容性、弹力、韧性、强度等性能,选择合适的生物材料进行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3.
Fragility fractures of the pelvis are common and the incidence is increasing with the aging population. The primary risk factor is osteoporosis. Diagnosis is challenging and advanced imaging with computed tomography (CT), bone scinti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s helpful. These injuries result in significant morbidity, including prolonged hospitalization, immobility, and loss of autonomy in previously active patients. The mortality rate is high, similar to hip fracture patients. This problem is underappreciated and deserves attention. An opportunity exists to improve outcomes with medical and surgic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椎体后凸成形作为两种微创治疗技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方面的应用多年,但争议颇多,且各有利弊。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方面的疗效。 方法:纳入100例患者,其中4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手术,60例患者选择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前按疼痛目测类比评分评定患者的疼痛程度;术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为术后1周。并摄X射线片测量测量椎体前缘与后缘比。 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目测类比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恢复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矫形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并发症骨水泥渗漏的发生率经皮椎体成形组为35%,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为12.5%,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均可显著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经皮椎体成形组通过术前术中使脊椎过伸可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经皮椎体成形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两组矫形效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背景: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目的:对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检索CNKI数据库2003至2012年收录外固定支架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应用研究文献,采用检索词“外固定支架;桡骨远端骨折”,排除重复文献以及与研究内容无关的文献,共检索文献408篇。从文献出版时间与数量、学科类别、来源期刊、研究机构以及被引频次、下载频次等角度对408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文献研究呈上升趋势,2012年发表相关文献85篇,并且多以外科学为主。近10年的文献研究中,以《中医正骨》发表文献量最多,共发表文献18篇。而各研究单位对此进行的研究均不多,仅发表文献1-7篇,并且仅有5篇文献获得基金项目资助。  相似文献   

16.
17.
杨发民 《中国临床康复》2014,(22):3463-3468
背景:股骨颈骨折后常用闭合复位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常规手法闭合复位失败。目的:观察复杂股骨颈骨折运用改良撬拨闭合复位内固定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复杂股骨颈骨折住院患者36例,经过常规手法复位失败一两次后,采用改良的撬拨闭合复位空心加压螺钉内固定。根据年龄、骨折类型、骨密度状况选择动力髋螺钉加1枚空心螺钉(n=17)或3枚空心螺钉(n=19)内固定。内固定后随访采用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 结果与结论:所有3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5个月。发生股骨头坏死患者3例,骨折延迟愈合2例。Garden复位质量评价:Ⅰ级23例,Ⅱ级11例,Ⅲ级2例,Ⅳ级0例,Ⅰ级、Ⅱ级占患者总数的94.4%。Harris评分情况:优22例,良7例,中3例,差4例,优良率80.56%。且采用动力髋螺钉加空心螺钉或3枚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的患者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接近(P〉0.05)。因此,对于常规复位失败的复杂股骨颈骨折,建议尝试改良的撬拨闭合复位法,内固定采用动力髋螺钉或空心螺钉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胫骨远端骨折发生率的增加,锁定钢板内固定已成为首选的内固定治疗方法。目的:研究分析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同时比较内侧锁定钢板与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差异。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胫骨远端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胫骨远端骨折时踝关节的应力分布机制以及锁定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骨科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内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胫骨远端骨折,足处于跖屈位时,易引起胫骨后踝骨折;中立位时,易引起Y型骨折;背屈位时,易引起胫骨前缘压缩。锁定钢板在抗扭转外力上比髓内钉效果要好,且腓骨的完整对于2种固定的效果均有一定的帮助。当腓骨不能够有效固定的时候,锁定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比髓内钉固定的稳定性更好。且内侧锁定钢板固定与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时的骨折愈合时间并无明显差异,但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好。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A recent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infants presenting at autopsy with rib fractures associated with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precipitated a study to determine whether such a phenomenon was related to recent revision of paediatric resuscitation guidelines.

Methods

We conducted a review of autopsy reports from 1997 to 2008 on 571 infants who had CPR performed prior to death.

Results

Analysis of the study population revealed CPR-related rib fractures in 19 infants (3.3%), 14 of whom died in the 2006-2008 period. The difference in annual frequency of CPR-related fractures between the periods before and after revision of paediatric CPR guidelines was statistically high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CPR-associated rib fractures have become more frequent in infants since changes in CPR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in 2005. Thi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both clinicians and pathologists in their assessment of rib fractures in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0.
作者分析了股骨干骨折台并同侧髌骨骨折17例。骨折好发于高速、高能量损伤者,尤以摩托车为多。作者对如何防止髌骨骨折的漏诊及本病的治疗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