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变化的意义.方法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42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36例及健康体检者40例采用ELISA方法测定MMP-9及TNF-α的血清浓度.结果 AMI及UAP组的血清MMP-9和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0.01),AMI组血清MMP-9水平高于UAP组(P<0.01).AMI组的血清TNF-α的水平高于UAP组,但无统计学意义.MMP-9和TNF-α呈显著正相关(r=0.498,P<0.01).结论 MMP-9和TNF-α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150例冠心病(CHD)患者为试验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名.分别测定外周静脉及冠状动脉血清MMP-9、PAPP-A水平,比较各组的差异及其在CHD组中的相互关系.结果 UAP组和AMI组的MMP-9、PAPP-A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亦显著高于SAP组(P<0.05~<0.01).CHD组MMP-9与PAPP-A水平显著相关(P<0.05).结论 MMP-9、PAPP-A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病密切相关,测定其水平有助于ACS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髓过氧化物酶(MPO)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ACS患者110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0例,另选40例稳定型心绞痛(AP)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入院后的外周静脉血及冠状动脉血血清hs-CRP、MPO,并分析ACS患者血清hs-CRP与MP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UAP、AMI患者的血清hs-CRP、MPO高于对照组,AMI患者高于UAP患者(P均<0.05);ACS患者的外周静脉血、冠状动脉血血清hs-CRP与MPO水平呈正相关(r分别为0.286、0.255,P均<0.05).结论 血清hs-CRP、MPO升高与ACS发生有密切关系,hs-CRP、MPO是ACS(特别是AMI)发生的预测指标,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对ACS进行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危险分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1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90例,ACS组又分成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5例,UAP组55例(其中低危组18例、中危组20例、高危组17例);另选30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H-FABP、IMA。结果 AMI组血清H-FABP、IMA明显高于其他组(P均〈0.01);ACS组明显高于SAP组、对照组、UAP低危组(P〈0.05或〈0.01);UAP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清H-FABP、IMA水平随UAP危险程度增加而升高,根据二者的血清水平可判断UAP患者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原发性高血压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荧光吸附法(ELISE)测定25例单纯高血压患者、20例高血压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25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5名健康者的HGF血清浓度.结果 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UA组和高血压合并AMI组血清HGF浓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合并UA组、高血压合并AMI组血清HGF浓度较单纯高血压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AMI组血清HGF浓度较高血压合并UA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浓度的HGF与血管内皮损伤和修复以及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裂有关.测定HGF浓度将成为早期诊断高血压及其分级的重要指标和早期筛查不稳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与术后患者炎性标记物: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和金属肽酶含血小板反应蛋白基元-1(ADAMTS-1)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 ACS 患者149例,其中急诊 PCI 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PCI 不稳定型心绞痛(UA)42例;非 PCI 患者 AMI 32例,UA 36例。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证实冠脉无狭窄对照组56例。所有研究对象入院时采静脉血,ACS 入院12小时后再次采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 IL-6R、ADAMTS-1及 ox-LDL 水平。结果入院时 PCI AMI 组、PCI UA 组、AMI 组及 UA 组 IL-6R、ADAMTS-1及 ox-LDL 血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时 PCI AMI 组及 AMI 组 ox-LDL 血清水平高于 PCI UA组、U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院12小时后 PCI AMI 组、PCI UA 组 IL-6R、ADAMTS-1水平均较入院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入院12小时后 AMI 组、UA 组 IL-6R、ADAMTS-1水平较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IL-6R、ADAMTS-1是 ACS 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ACS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炎症反应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人群中的预测风险价值,及其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选取入住我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15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9例为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106例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44例为正常对照组,纳入患者均通过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Lp-PLA2含量,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RACE评分、SYNTAX评分及Gensini积分。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Lp-PLA2水平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GRACE评分,高危组中Lp-PLA2水平明显高于低危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Lp-PLA2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r=0.301,P0.001)。Lp-PLA2在SYNTAX评分组间及Gensini积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p-PLA2水平对ACS患者在风险评估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不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ACS患者共5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单支病变33例,多支病变24例。同时选择26例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所有受试者血清HMGB1;并同时测定hs-CRP。结果 ACS组患者血清HMGB1及hs-CRP浓度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MI与UA两组间HMGB1浓度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患者血清HMGB1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γ=0.343,P〈0.05);多支病变组HMGB1浓度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发生MACE的患者HMGB1及hs-CRP浓度均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P〈0.05)。结论 1、ACS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及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2、ACS组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3、ACS患者多支病变组血清HMGB1水平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4、血清HMGB1水平及hs-CRP水平可能是预测AMI组患者MACE的危险因素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脂蛋白(a)[Lp(a)]、胱抑素C(Cys C)的表达水平及其在老年ACS病人风险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在宜兴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20例老年ACS病人,并按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分为高危组(38例)、中危组(46例)和低危组(36例),选择同期的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病人5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病人的基线资料,检测心肌肌钙蛋白(c TN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生化、Lp-PLA2、Cys C、Lp(a)水平。结果老年ACS病人血清Lp-PLA2、Cys C、Lp(a)水平显著高于老年稳定型心绞痛病人(P0. 05),并且高危组病人的Lp-PLA2、Cys C、Lp(a)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 05)。老年ACS病人Lp-PLA2、Cys C、Lp(a)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均P0. 05)。高危组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以及肌酐水平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 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Lp-PLA2、Cys C和Lp(a)是预后不佳的高危影响因素(P0. 05)。结论老年ACS病人血清Lp-PLA2、Lp(a)、Cys C表达水平升高,并且与危险分层及预后密切相关,Lp-PLA2、Lp(a)以及Cys C可作为评估老年ACS病人风险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与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择31例青年AMI患者为研究对象(AMI组),28例冠脉造影正常的青年人为对照组(NC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冠脉病变特点,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者血浆Lp-PLA2水平.结果 青年AMI组吸烟、高胆固醇血症、冠心病家族史比例显著高于NC组(P<0.01);AMI组血浆Lp-PLA2水平较NC组显著增高(P<0.01),且血浆Lp-PLA2水平与冠脉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726,P<0.01).结论 血浆Lp-PLA2水平可能反映青年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的ACS患者80例作为ACS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42例;另外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两组急性期血清hs-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CS组hs-CRP水平[AMI组(25.45±7.56)mg/L,uA组(14.54±4.55)mg/L]与对照组[(3.45±1.04)m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AMI组hs-CRP水平高于uA组(P〈0.05)。血清hs—CRP水平是ACS的独立危险因素(AMI组:OR=1.54,P〈0.01;UA组:OR=1.46,P〈0.01)。结论血清hs-CRP水平可以反映心肌损害的程度,是A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ACS发生发展及预后评价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水平,探讨其与不稳定性斑块及临床危险度的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Western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水平。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8例,分属低、中、高危3个亚组,急性心肌梗死组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51例。结果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分别为236±33 INT.mm2、224±23 INT.mm2、455±51 INT.mm2和503±45 INT.mm2。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分别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无统计学差异。4组之间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原水平无明显差别。Western免疫印迹法也显示了类似的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危、中危、高危3个亚组间比较,无论是酶原还是活性酶的水平均未发现显著差别。结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明显升高,提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增高可作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的一个危险信号,但基质金属蛋白酶2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危险度并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斑块的不稳定性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W)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重要细胞因子,参与一系列炎症和免疫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ACS患者MIF和TNF-α含量的测定,探讨其在ACS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危险分层与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DC)、心率变异性总标准差(SDNN)、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20例体检者接受24 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其DC值、DRs、HRV时域指标SDNN以及LVEF;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记录冠脉狭窄程度。按照DRs结果分为低危组(17例)、中危组(15例)、高危组(6例)、对照组(20例),比较4组间年龄、DC值、SDNN、LVEF及冠脉狭窄程度。结果①高危组的年龄比低危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从对照组到高危组,DC值和SDNN值逐渐降低,高危组与其他3组相比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DRs分层与冠脉狭窄程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DRs分层和DC值、SDNN间有显著相关性,均能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迷走神经张力,联合应用可提高心肌梗死后猝死的预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CD4+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细胞表达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中心肌梗死溶栓(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PCI治疗的ACS患者993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及行PCI治疗,根据TIMI血流0~Ⅲ级分为A、B、C、D共4个亚组;同期选择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体检者580名为对照组。患者发病后24h内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IFN-γ+双阳性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Lp-PLA2浓度。多元回归法分析TIMI血流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的关系。结果 ACS患者起病24h内的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8.2±8.2)μg/L vs.(100.6±11.3)μg/L,P0.05;32.6%±5.8%vs.8.8%±3.2%,P0.05]。方差分析显示,A、B、C、D4个亚组PCI治疗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B组高于C、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TIMI血流与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双阳性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r=-0.693,P0.05;r=-0.584,P0.05)。结论检测血清Lp-PLA2浓度、CD4+IFN-γ+细胞比例对斑块的不稳定性评价及预测PCI治疗中的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炎性细胞因子、炎性细胞相关因子及心肌损伤因子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蛋白芯片技术同步联检经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表现证实为ACS患者104例及对照者50例血清或血浆中10种细胞因子水平;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按Braunwald分级进行分析.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UA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IL)-6、可溶性CD40L(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血浆中的IL-8、内皮素(ET)-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cTnⅠ[(11.08±10.49) μg/L]和H-FABP[(19.80±4.60)μg/L]浓度高于UA组[cTnⅠ:(0.69±0.18)μg/L,H-FABP:(4.12±2.45)μg/L,P<0.01],而CRP、IL-6、MMP-9、sCD40L及ET-1浓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A组MMP-9、sCD40L及H-FABP的浓度与Braunwald分级存在显著正相关(分别r=0.653,r=0.745,r=0.933,均P<0.01).随着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增加,MMP-9、sCD40L及H-FABP水平明显升高,心绞痛Ⅰ级<心绞痛Ⅱ级<心绞痛Ⅲ级(P<0.01).结论 ACS患者血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浓度异常,其中MMP-9、sCD40L、H-FASP的浓度与UA患者心绞痛严重程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提示上述细胞因子参与和促使了ACS的发生、发展,为ACS的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提供了可能的分子标志物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测定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的脂蛋白(a)[LP(a)]、尿蛋白排泄率(UAER)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ACS患者87例,其中不稳型心绞痛(UA)组4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正常对照组37例。所有病例入院后测定LP(a)、UAER水平;对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各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A组和AMI组LP(a)、UAER水升高(P〈0.05);LP(a)、UAER均与冠状动脉积分正相关(P〈0.05),前两者间亦呈正相关(P〈0.01)。结论 LP(a)和UAER可能参与了老年ACS的发生和发展,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β2糖蛋白I型抗体(抗β2 GPI抗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68例ACS患者血清中抗β2 GPI抗体的浓度水平,同时进行冠脉造影术检查,并对罪犯血管进行血管重建。根据抗体浓度水平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分析各组中抗体浓度与ACS临床分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中危以上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相关性,随访12个月,评价抗β2 GPI抗体浓度与ACS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相关性。结果:ACS中STEMI、NSTEMI、UA患者抗β2 GPI抗体浓度依次是(63.4±32.6)RU/ml,(39.8±25.9)RU/ml,(22.1±10.4)RU/ml,其中STEMI患者抗体浓度较高,UA患者的抗体浓度最低。抗β2GPI抗体的高浓度组中STEMI(10/11)占90.9%,高于中浓度组(29/96)和低浓度组(1/61)(P〈0.01)。随访观察12个月,随访率98%;抗β2 GPI抗体高浓度组有4例发生MACEs,发生率36.4%,显著高于中浓度组(4.2%)和低浓度组(3.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抗β2GPI抗体高浓度是预测ACS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抗β2 GPI抗体浓度与ACS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及MACEs密切相关,抗β2 GPI抗体高浓度是ACS再发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