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人员发现:重度痴呆患者疗养院的医师存在过度使用抗生素的现象,特别是当这些重度痴呆患者处于生命终末期时。通过对214名医师进行为期18个月的调查发现:有142名医师(66.4%)在期间至少使用过1次抗生素,平均每人使用了4次抗生素。其中,最常用的抗生素是喹诺酮和三代头孢,而肺部感染使用抗生素最多(252/540,占总数的46.7%),其次是泌尿系统感染(192/540,35.6%)。在调查中,已经有近半数的患者死亡。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阅读这个概要? 抗生素可能无益于大部分呼吸道感染的初始治疗。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具有白限性,如果不使用抗生素,并发症可能极少发生。然而,在初始治疗的所有抗生素使用中,呼吸道感染就占了60%,抗生素的使用方法在普通临床实践中多种多样,而在高年资处方医师的实践中并没有明显获益的证据。  相似文献   

3.
曾廷杰 《广西医学》2002,24(10):1567-1568
目的:观察肺叶切除术抗生素的不同给药方法治疗结果。方法:总结和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2月到2002年2月对47例肺叶切除术在围手术期抗生素应用和感染性并发症的有关情况,常规使用抗生素组29例,术前30分钟和术后30分分别使用抗生素组各1次(其中有一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急性左心衰而改变常规使用抗生素)共5例,未使用义气风发生素组13例。结果:三组病例中常规使用抗生素并肺部感染1例,未使用抗生素组切口感染1例,其余没有出现感染,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其它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三组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非感染性肺叶切除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及无菌操作时手术后可以不用抗生素,可减少病人痛苦,防止二重感染和节省经费。  相似文献   

4.
抗生素在烧伤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荣华  荣新洲 《广东医学》2006,27(3):305-307
感染一直是严重烧伤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临床上大部分病例的死亡直接或间接与感染相关。烧伤感染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生素的使用,因此抗生素在临床的合理使用尤为重要。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烧伤感染的有效方法。如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将引发更严重的耐药茵感染甚至二重感染,最终会产生不良后果。本文就烧伤后抗生素使用的适应证、应用时机、时限及抗生素的合理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抗生素滥用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尽管临床医生几乎都知道急性呼吸道感染大多数具有自限性,抗生素很可能无益于大部分呼吸道感染的初始治疗,这种观念在多个国际性指南中也被强调。然而旧习很难改,加上抗生素的治疗效应总是被高估,因此处方抗生素存在很大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应用情况,本人查阅120份住院患者病历,分析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结果表明我院在使用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物过程中基本上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选择用药合理,联合配伍合适。大部分严重感染能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调整给药方案,用法用量上基本合理。同时查阅120份病历中发现使用抗生素出现二重感染4例,占3.3%;过敏性皮疹等不良反应6例,占5.0%。提醒临床:警惕过敏反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临床医师提供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抗生素合理使用。方法:对烧创伤感染134株和医院环境污染的18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21种抗生素耐药比较试验。结果:污染菌普遍较感染菌耐药率低,多数差异有非常显性或显性。结论:选择使用抗生素时以耐药率较低且感染细菌与污染菌耐药率差异有非常显性或显性的抗生素,同时一种抗生素使用时间不要太长。  相似文献   

8.
冯联忠 《嘉兴医学》2000,16(3):167-168
目的:为倡导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方法:采用回顾性设计,分析。结果:220例肿瘤手术病人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146例,不使用抗生素74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55%,其中切口感染1.36%。结论:合理使用围手术期抗生素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新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介入性治疗手段的应用,非发酵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已经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这些细菌由于细胞膜通透性障碍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加之这些菌株极易产生获得性耐药,从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有效地减少非发酵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及对其感染进行防治的方法。方法:对2009年~2011年期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65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652例患者均在我院进行了肝胆外科手术治疗。对这652例患者,在手术前的一般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和并对其进行血液生化检查。对其进行手术的时间、失血量、是否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等情况进行对比。术后,对他们使用抗生素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研究发现,在这652例患者中,发生术后院内感染的患者有85例。导致这些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主要有:①患者的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时间超过240分钟的患者感染率较高。②患者在术中失血量较大,失血量大于700毫升的患者感染率较高。③未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的患者,其感染率明显高于使用碘伏冲洗切口的患者。结论:导致肝胆外科手术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间过长、手术中失血量过多、术后切口未使用碘伏冲洗、未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等。针对这些原因,医护人员应在手术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尽量缩短施术的时间,减少患者的失血量,并使用碘伏代替生理盐水冲洗切口,在术后,应针对患者的致病菌和基础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合理地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此防治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根据患者临床病情随机选用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哌酮以及硝基咪唑。使用时间:①术前、术后使用;②术中使用。所有抗生素均用生理盐水稀释后采取快速静脉注射。结果:(1)280例患者,6例出现切口感染,切口感染率为2.14%。其中I类切口无感染,3例II类切口感染,3例III类切口感染,且Ⅱ类、Ⅲ类切口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高于I类切口患者术后住院天数;(2)140例术中使用抗生素患者中仅1例出现切口感染(0.71%),140例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患者则5例出现切口感染(3.57%),两者感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术后6例感染患者行药敏试验,4例为大肠杆菌感染;2例金葡菌感染。结论:在普外科手术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其适应症预防切口感染,并且在合适的时间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预防,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切口感染率,改善患者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Paul  Little  Kate  Rumsby  Joanne  Kelly  Louise  Watson  Michael  Moore  Gregory  Warner  Tom  Fahey  Lan  Williamson  马凌云 《美国医学会杂志》2006,25(4):203-209
背景:在初级医疗机构治疗的疾病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尽管有关抗生素应用的系统综述很少,且得出的结论各有不同,但仍有许多内科医生开处抗生素。 目的:评价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三种抗生素处方策略和一种用药说明的有效性。设计、地点及患者:于1998年8月18日至2003年7月30日进行随机对照试验,807例病人均因单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于初级保健机构就诊。按析因设计将病人分为6组:有用药说明书或无用药说明书与3个不同抗生素使用组(立即使用抗生素、不使用抗生素、延后使用抗生素)的任一组合。 干预:三种处方策略包括立即使用抗生素(n=262)、延后使用抗生素(n=272)与不使用抗生素(n=273)。每组大约一半病人给予用药说明书(立即使用抗生素组129例,延后使用抗生素组136例,不使用抗生素组140例)。 主要观测指标:症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 结果:总共562例(70%)病人交回了完整的日记,78例(10%)病人提供了症状持续时间及严重程度的信息。分级至少为“一个小问题”的咳嗽平均持续11.7天(25%的病人咳嗽持续≥17天)。用药说明书对主要结果没有影响。与不使用抗生素组相比,其他策略并未使咳嗽持续时间(延后使用抗生素组:0.75天;95%可信区间[CI],-0.37~1.88;立即使用抗生素组:0.11天;95%CI,-1.01~1.24)或其他主要结局发生改变。与立即使用抗生素组相比,延后使用抗生素组和对照组较少使用抗生素(分别为96%、20%和16%,P〈0.001),少数病人感到非常满意(分别为86%、77%和72%,P=0.005),少数病人相信抗生素的效果(分别是75%、40%和47%,P〈0.001)。使用抗生素组的病人1个月内复诊者较少(不使用抗生素组、延后使用抗生素组和立即使用抗生素组分别为0.19、0.12和0.11,P=0.04);有用药说明书的病人就诊较多(无用药说明书和有用药说明书者分别为0.11和0.17,P=0.02)。 结论:单纯急性下呼吸道感染者不用抗生素或延后使用抗生素是可以接受的,症状的消失在各组间差别很小,应明显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消除对抗生素效果的迷信。  相似文献   

13.
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会发现以炎症就诊占就诊人数的大部分,这就对医生提出了一个重要课题:合理有效地应用抗生素。然而,临床实际工作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现象十分普遍,以致抗生素治疗失败,在此就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原因作一简述,以引起临床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在乡镇卫生院中,抗生素作为治疗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药物。然而,近年来医院中出现了抗生素滥用等现象。本文综述了乡镇卫生院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并提出了应对抗生素使用问题的策略。以期促进抗生素在乡镇卫生院中的合理应用,为我国控制病原微生物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葡萄球菌致病性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05株葡萄球菌作菌种鉴定。分别用琼脂稀释法、K-B法及Sceptor MIC/ID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测定。结果:在305株葡萄球菌中,凝固酶阳性者占50.4%,凝固酶阴性者占49.6%。院内感染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均较强,特别是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结论:医院感染的葡萄球菌常表现为多重耐药,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葡萄球菌造成的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张捷 《中国全科医学》2005,8(1):i004-i004
抗生素广泛用于临床,在医生诊治过程中占重要位置,给一个严重感染的病人使用大量的抗生素能迅速控制病情,即使是病毒感染的疾病加用一些抗生素,也不算为过,对病人而言所谓“素类”抗生素越贵越是好药,所以当大人,小孩患上感冒,发热,咳嗽,腹泻时往往要求医生用一些好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李郁鑫 《华夏医学》2002,15(3):326-327
目的:结肠癌是一种消耗性疾病,患者病程长,体质虚弱,自身抵抗力差,加上直肠手术长,破碎组织多,故很易发生术后感染,术前使用抗生素对预防术后感染有一定作用,方法:笔者对148例作了术前2h投与抗生素的观察,结果:术前给予抗生素有很好的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泌尿系统感染病人增多,由于对病原菌及抗生素耐药率不甚明确,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治疗效果不佳或难以治愈的结果,尤其是这些优势菌对抗生素的耐药率发生了改变。为了弄清这些变化,我们做了此项统计工作。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0株细菌均分...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它为人类寿命的延长做出了很大贡献,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时代已到来,当时全球每年死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700万,但40年后,这一数字增至2000万,人类再次面对感染性疾病的威胁。究其原因,不外是抗生素的滥用而致:①机体耐药性的增加以及菌群失调,使二重感染增多。②细菌变异,使治疗难度增加。③不良反应的增加,给机体带来伤害,使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笔者对山东医专附院日照门诊部432例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黄秋芳 《吉林医学》2008,29(16):1335-1336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便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年龄、意识状态、卧床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等有关,感染部位多见于肺部。结论:加强脑血管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规范无菌操作,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