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叶海明 《中外医疗》2012,31(11):33+35-33,3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32例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A组),30例应用DHS内固定治疗(B组),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 A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长于B组,但A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负重时间短于B组,A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B组(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的失血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6月84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组.动力髋螺钉组选择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方式,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选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果: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视觉模拟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简明健康量表评分、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的平均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显性失血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住院的天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切口大小、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开始负重时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痊愈时间、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和动力髋螺钉组比较有优势,P<0.05.但隐性失血量方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更多,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相对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其显性失血少,但隐性失血多,需要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PFN和PFNA-2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辽宁省金秋医院骨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PFN组和PFNA-2组,每组各60例。PFN组给予PFN内固定治疗,PFNA-2组给予PFNA-2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髋功能、骨代谢指标和远期随访情况。结果:PFNA-2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PFN组(均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N组(P<0.05),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BALP、BGP和TR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1、6、12个月的Harris功能评分、BALP、BGP水平均高于术前,TRAP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PFNA-2组均优于同期PFN组(均P<0.05)。PFNA-2组骨折愈合时间和内固定周围骨折发生率低于PFN组(均P<0.05),手术失败率和二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FNA-2治疗骨质疏松性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降低手术创伤和并发症,促进髋骨功能恢复,临床疗效较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和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别.方法 将我院在2006~2012年间收治的粗隆间骨折99例分为3组.A组28例,采用DHS治疗;B组34例,采用PFN或新改进的PFN (PFNA)治疗;C组37例,采用加长型Gamma钉治疗,对3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系统评定,B、C组的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C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P<0.05).结论 3种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PFN疗效优于DHS.Gamma钉、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特点,加长型Gamma钉能有效避免假体周围骨折,是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治疗方案的优劣。方法选取2002-5-2008—6我院收治的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8例,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PEN内固定36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合并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输血例数、输血量、负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临床指标以及末次随访时患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26.5个月。两组患者术前合并症、骨折类型及骨质疏松程度即Singh指数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及输血例数上明显多于PFN组(P〈0.05)。两者在负重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股骨头置换组术后平均Harris评分为(85.2±12.8)分,与PF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N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在功能恢复上基本相同,但前者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具有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失血量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崔海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21-322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4年9月在我科诊治的5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髓内钉固定术治疗者31例设为A组,行锁定钢板固定术者28例设为B组。比较2组患者手术相关参数、术后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且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PFNA在治疗不同AO分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差异,借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收集11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资料,均应用PFNA治疗,根据AO分型将骨折患者分组,其中A1型组50例,A2型组66例。收集术前1天、术后3天内血常规及术中、术后失血量,根据Gross方程计算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应用PFNA治疗不同AO分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时,A2型组骨折的患者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A1型组骨折的患者(P<0.05),且隐性失血造成A2型骨折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由此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下地时间延长,住院费用也相应增加。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PFNA治疗时隐性失血不容忽视,而A2型骨折的患者隐性失血要高于A1型骨折的患者,因此在临床中对于A2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上更应注意围手术期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FN)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半髋置换)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以提高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12月治疗64例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多合并内科疾病,分别采用PFN(A组)和半髋置换(B组)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下地时间、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及参照Harris评分、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6.8(12~28)月。A组与B组比较内科并发症、内置物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差异不明显(P〉0.05),切口长度较小(P〈0.05),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少(P〈0.05),下地时间较长(P〈0.05)。结论两者均是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PFN治疗适应症广、微创,更是年龄大、体质差、不能长时间耐受手术者的首选;半髋置换适宜骨折粉碎及骨质疏松很严重的患者,是内固定治疗的很好补充。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PNF内固定25例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髋部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0.01)。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较为合理的替代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10月期间98例获得6个月以上随访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FNA微创手术治疗49例,PFN手术治疗49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等,对两种术式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PFNA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80.5±8.5)min、(170.2±77.5)ml、(10.6±1.1)周,PFN组相应指标为(90.5±11.6)min、(265.6±70.5)ml、(14.8±1.2)周,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月相关并发症发病率(12.2%)明显低于PFN组(3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6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87.8%)明显高于PFN组(73.5%)(P<0.05)。结论采用PFNA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髋关节功能,并缩短术后骨折愈合时间,且操作简单,是目前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emoral head replacement,FHR)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伤前日常生活能力较好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intertrochanteric femoral fracture,IFF)患者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高龄患者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49例,应用Harris评分进行评定。结果:49例均顺利通过手术,住院期间无病死病例,随访时间6~36个月,髋关节功能接近或恢复到受伤前水平,生活可自理。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高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解剖、观察50侧国人成年尸体的股深动脉分支,分为6种主型:深全干型为72±6.35%,深外干型为18±5.43%,深内干型为4±2.77%,深内升(降)干型、深升(降)干型及深孤独干型分别为2±1.98%。并就旋股内、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布及应用解剖学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施能槐  朱展标 《华夏医学》2011,24(3):312-3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中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访自2009年2月至2011年1月,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21例中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统计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2例,中2例,优良率90.5...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后,供应股骨头颈部的血流受到影响甚至中断,从而导致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但是目前仍不能很快的评估股骨颈骨折造成的血供受损的具体部位和程度。借助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影像学的分析.可建立一个较为细致的股骨头血供三维模型,骨科医生便可以根据患者的伤情评估血供受损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应用PFN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3月—2009年2月,我们应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AO:31-A2和A3型)45例,平均年龄为77.8岁(63~92岁);其中31-A2型34例,31-A3型11例。结果患者手术时间为51~172 min,平均74 min;术中出血量为50~400 ml,平均185 ml;除1例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外,其余未发生明显并发症。随访4~12个月,平均3.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3个月。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其中优33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应用PFN能有效固定老年人股骨转子间不稳定型骨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PFN股骨近端骨髓内钉用于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 年2月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3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1岁(63岁-82岁);按A0分类:31-A2型27例,31-A3型11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38分-75分,平均46分;术中出血量为60ml-200ml,平均80ml;1例术后合并肺部感染转科治疗,其余无明显并发症.随访4月-12个月,平均3.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个月。采用parker活动评分法评估患者术后行走能力,9例(23.6%)恢复至伤前的90%。结论:闭合复位PFN内固定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PF-LCP)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术式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IV~V型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IV~V型骨折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LCP组(30例)和PFNA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优于PF-LCP组(P<0.05);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PF-LCP组(P<0.05);PFNA组患者术后1、6及12个月Harris评分均高于PF-LCP组(P<0.05);同时PFN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F-LCP组(P<0.05)。结论 PFNA术式用于高龄股骨粗隆间Evans-Jensen IV~V型骨折患者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微创、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佳及并发症风险低等优势,临床价值优于PF-LCP术式。  相似文献   

19.
史东平  李垠  宋波  厉雷明 《海南医学》2012,23(18):61-63
目的探讨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1年4月本科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1例,年龄43~82岁,平均年龄63岁,按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6例,Ⅲ型8例,Ⅳ型14例。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1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5个月。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11例,一般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3%。结论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牢固、防旋转的优点,创伤小,符合微创技术的治疗要求,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选择。  相似文献   

20.
股骨近端髓内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评估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2-2006年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AO分类31-A1型8例,31-A2型33例,31-A3型21例.使用MFN,PFN及PFN-A治疗,统计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价.结果 本组患者术中平均失血量小于100 ml,平均手术时间1 h.术后随访4~24个月,全部骨折均愈合,1例术后髋螺钉退出,2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功能评价总优良率为95.2%,无股骨头缺血坏死及髋内翻畸形.结论 股骨近端髓内针,特别是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单、固定牢稳、微创、并发症少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