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调查广州大学毕业生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的影响,方法釆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与自编就业意向问卷对广州大学城386名大四本科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和女生的自我效能感差异显著;自我效能感与月薪和就业后关注的问题.以及与就业观念存在显着相关,男女生的就业观念有一定的差异;就业观念和择业前后所考虑的问题是毕业生就业意向中非常关心的方面。结论自我效能感对就业意向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主观职业障碍问卷职前问卷和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对27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女生比男生感知到更多的就业阻碍:大二学生感知到的就业阻碍最多:心理韧性不存在性别和年级差异.②主观就业阻碍与心理韧性存在显著负相关.③心理韧性对主观就业阻碍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与其感知到的就业阻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的关系,为降低其危险行为发生率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抽取重庆市某高校大学生2 483名完成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问卷及主观幸福感测量。结果显示,大学生吸烟、饮酒、赌博、网络成瘾发生率分别为13.37%、29.72%、7.69%、16.96%;男生吸烟、饮酒、赌博率(20.57%,37.40%,9.33%)高于女生(2.96%,18.62%,5.30%)(P均<0.01),男女生网络成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吸烟、赌博和网络成瘾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比有这些危险行为的学生高(P均<0.01);主观幸福感与吸烟、赌博、网络成瘾之间呈负相关(r=-0.073,-0.072,-0.285,均P<0.01),与饮酒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37,P>0.05)。主观幸福感能影响大学生吸烟[OR=0.986,95%CI(0.975,0.997),P<0.05]和网络成瘾[OR=0.937,95%CI(0.927,0.946),P<0.01],是减少吸烟和网络成瘾的保护因素;但不影响赌博[OR=0.990,95%CI(0.977,1.003),P>0.05]。可见,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是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提高主观幸福感降低他们吸烟和网络成瘾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大学生基督教徒宗教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及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宗教态度量表、主观幸福感问卷、自尊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25名大学生基督教徒进行测量。结果: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态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路径显著;自尊和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显著。结论:大学生基督教徒的宗教态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自尊和社会支持在宗教态度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分别发挥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的特点。方法在全国4省市选择1539名在校本科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主观就业障碍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有较高的主观就业障碍(2.325±0.392);②大学生感知到的最大就业障碍来自就业竞争(2.895±0.551),其次是亲人态度(2.275±0.685);③大学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在年级(F=2.99,P0.05)、性别(F=2.561,P0.05)、学校所在地(F=14.401,P0.01)、专业(F=14.089,P0.01)、来源地(F=10.708,P0.01)等方面差异显著。结论大学生普遍有较高主观就业障碍,其中女大学生、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学校不在发达中心城市的大学生感知到的就业障碍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当前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和主观幸福感状况,探究社会性发展、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评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随机抽取宁波大学在校226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水平(9.98±0.99);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11.06±1.91);在测量中发现大学生在社会支持上存在性别差异,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t=-2.724,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社会性发展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207,0.352;P0.05);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真正相关(r=0.317,P0.01)。结论:大学生社会性发展水平与主观幸福感有显著正相关,并和社会支持一起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考察大学生社会比较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比较倾向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40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比较都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400)=3.901,P〈0.01);③社会比较类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显著;④社会比较倾向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136,P〈0.01)。结论大学生的社会比较状况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师范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特点以及二者的关系。方法分别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对131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测量数据用SPSS 10.0整理与统计。结果师范类大学生的家庭满意度(F=8.86,P〈0.01)和自由满意度(F=4.16,P〈0.05)在是否贫困与性别这2个因素上存在交互作用,贫困男生的家庭满意度和自由满意度不仅低于贫困女生,而且显著低于非贫困男生;女生比男生体验到更少的学业满意度(F=21.12,P〈0.01);贫困生的学校满意度(F=5.57,P〈0.05)和环境满意度(F=5.45,P〈0.05)明显高于非贫困生,但他们的学业满意度(F=3.54,P〈0.05)明显低于非贫困生;社会支持各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均呈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师范类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性别和贫困与否方面的差异;师范类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是影响其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职生的亲社会行为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社会倾向测量问卷》、《自尊量表》(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对532名高职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高自尊组与低自尊组的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4.532,df=530,P0.01);2亲社会行为本身在性别(t=-0.734,P0.05)、是否独生(t=-1.090,P0.05)和生源地(t=-0.145,P0.05)这3个人口学变量上没有显著差异;3自尊与亲社会行为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r=-0.210,P0.01);4主观幸福感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253,P0.01)结论:自尊、主观幸福感对亲社会行为具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析社会支持、就业评价与大学生焦虑状况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价问卷(SSRS)、自编就业认知评价问卷、状态焦虑特质量表(STAI)对325名大学生进行抽样测试研究.结果 ①男、女生在积极评价、中性评价维度上均有显著差异(t=-2.229,-1.979;P<0.05),在特质焦虑维度上也有显著差异(t=-2.726,P<0.01);②消极的就业评价与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214,0.287;P<0.001),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状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142,P<0.001;r=0.123,P<0.05);③社会支持、积极的就业评价对大学生焦虑状况有显著的联合预测作用,其中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焦虑状况有极显著的预测效应(β=0.254,P<0.001;β=0.176,P<0.05).结论 大学男生比女生对就业有较低的积极评价和中性评价,而特质焦虑得分高于女生.客观社会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与大学生的状态焦虑水平呈正相关;消极的就业评价与大学生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水平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和积极的就业评价能够很好的预测大学生焦虑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全国6所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和社会支持量表对6所高校的303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及社会支持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处在中等水平(x珋=2.836,稍微低于理论中数3),而大学生社会支持评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t=-2.152,P0.05);就业压力和社会支持在学校上均有显著差异(F=5.488,P0.01;F-2.430,P0.05);不同家庭经济地位水平的大学生在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上均有显著性差异(F=5.823,F=3.275;P0.05);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在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上有显著性差异(t=-3.306,P0.01);就业压力总分也与社会支持总分呈现负相关(r=-0.140,P0.05),就业压力总分与主观支持呈负相关(r=-0.120,P0.05);社会支持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学校的不同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水平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状况;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得分高于未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社会与支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芜湖市大学生自杀意念人口学特点及其与死亡态度的相关性,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和自杀预防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芜湖两所高校分层整群抽取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SIOS)及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为测量工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950名被调查对象中,自杀意念平均分为(10.61±2.43)分,自杀意念发生率为27.1%,且在是否独生子女(χ2=5.957,P=0.015)特征上有统计学差异;大学生自杀意念得分在不同生源所在地及是否独生子女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死亡态度平均得分为(2.61±0.51)分;自然接受维度得分(3.58±0.80)较高,大学生有自杀意念者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维度和死亡态度总分均明显高于无自杀意念者(P0.05);绝望因子与死亡恐惧(r=0.216)及死亡逃避(r=0.098)维度呈正相关,乐观因子与趋近接受(r=-0.132)及逃避接受(r=-0.155)维度呈负相关。结论:芜湖市大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自杀意念与死亡态度呈低度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求职意向、求职行为的特点,以及职业成熟度与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职业成熟度问卷、求职强度量表、求职意向问卷对664名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女生的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存在显著差异(t=-6.104,P=0.000;t=2.210,P=0.027);大学生的求职意向、求职行为与其是否为独生子女相关不显著(t=-1.564,P=0.118;t=0.193,P=0.847);不同年级的学生在求职意向上无显著差异(F=0.940,P=0.421),但在求职行为上有显著差异(F=28.953,P=0.000);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其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F=4.273,P=0.014;F=7.439,P=0.001);大学生职业成熟度与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r=0.22,P<0.01;r=0.08,P<0.05)。结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对求职意向、求职行为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和竞争态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对3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对支持利用度的年级差异不显著,但不同年级学生在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社会支持总分上存在差异,成长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学生在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上均存在差异(P<0.05);②不同年级学生在过度竞争态度和竞争态度总分上差异显著(P<0.01),而成长于不同家庭气氛中的学生在良性竞争态度得分上差异显著(P<0.01);③相关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良性竞争态度呈显著正相关(r=0.279,0.341;P<0.01),客观支持与过度竞争态度有显著负相关(r=-0.241,P<0.01),对支持的利用度和良性竞争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01,P<0.01);④大学生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R=0.380,R2=0.144,P<0.01,R=0.341,R2=0.116,P<0.01)。结论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得分越高,大学生良性竞争态度越积极;客观支持得分越高,过度竞争态度表现越为明显,且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对良性竞争态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建立三者关系的结构方程。方法采用社交焦虑量表(SAS-A)、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和一般健康问卷(GHQ-12),对广州地区32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社交焦虑的新环境社交回避、一般环境社交回避维度与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社交焦虑的3个维度与依恋焦虑都呈显著正相关关系;2大学生依恋通过影响社交焦虑,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交焦虑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结论大学生社交焦虑与依恋水平相关显著,社交焦虑在依恋水平和心理健康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大学生移情能力与考试作弊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问卷和移情问卷,对46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在性别(t=-4.877,P<0.00)和家庭所在地(t=-3.092,P<0.01)两个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②移情与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呈显著正相关(r=0.206,P<0.001);③不同移情能力的大学生在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存在显著差异(F=9.357,P<0.001);④移情对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意向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移情能力对考试作弊行为有预测的作用,高校可以从培养大学生的移情能力来减少考试作弊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学生复原力、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三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亚洲复原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4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中介作用分析。结果:1复原力各维度及总分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积极应对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社会支持各维度及总分与积极应对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2复原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3个变量之间是循环往复的关系,任何一个变量均为其它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其中,积极应对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最大,最大为62.62%,其次是复原力,占总效应的比例最大为35.64%,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最小,最大为8.96%。结论:大学生复原力、社会支持、积极应对3个变量之间是循环往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社会支持、元认知策略和自我效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女大学生社会支持、元认知策略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元认知策略问卷和一般自我效能量表对355名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元认知策略和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了测量。结果①女大学生自我效能存在显著专业差异(P〈0.01);②社会支持、元认知策略和自我效能3个变量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⑧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评价策略对自我效能有良好的预测能力;④自我效能在社会支持对元认知策略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结论自我效能是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和元认知策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求助能力培养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ATSPPH)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49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态度有待改善;有求助经历的大学生比没有求助经历的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更积极(t=2.1541,P<0.05);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心理求助态度有差异,其中女生求助态度比男生积极(t=-5.251,P<0.001),而大二学生的求助态度最低(F=3.501,P<0.001);③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与其所获得社会支持呈显著正相关(r=0.406,P<0.001);④社会支持对心理求助态度具有显著的预测性(F=33.615,P<0.001).结论 社会支持水平对大学生心理求助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即大学生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求助态度越积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学生学习倦怠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方法抽取514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学习倦怠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为研究工具。结果 1学习倦怠总分、行为不当、成就感低在性别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5,2.872,3.103;P0.01),情绪低落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6,P0.01);2学习倦怠总分、情绪低落、行为不当与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371~-0.116;P0.05);3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和主观支持对学习倦怠有显著的预测作用(β1=-0.201,β2=-0.164;P=0.00),Y(学习倦怠)=79.18-0.52X1(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0.33X2(主观支持)。结论大学生自我价值感越高,社会支持越高,其学习倦怠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