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012~2013年南昌市部分幼儿园和本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机抽取的0~6岁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检测,并分别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儿童的血铅平均水平和铅中毒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南昌市2299例0~6岁儿童血铅水平48.60±30.58ug/L(3~592ug/L),铅中毒检出率1.39%;0岁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最低,为(40.66±21.67)ug/L,6岁组血铅均值最高,达(61.17±47.60)ug/L,6岁组血铅均值与其他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岁儿童随年龄增长,血铅水平呈升高趋势。不同年龄组铅中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P0.05)。不同性别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地区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检出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铅中毒仍然存在,应加强环境干预和健康教育,以降低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2010~2012年蒲城县O~9岁儿童的血铅水平,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博辉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对该院门诊近三年中随意抽取的7000例儿童的末梢血血铅状况进行分析。按2010,2011,2012年和O~2岁,3~5岁,6~9岁及儿童性剐,采用求平均含铅量、中毒率、男女中毒检出率进行分组统计。结果该地儿童平均含铅量和中毒率:按年份为2010年(O.362±0.066μmol/L,11.5%),2011年(0.382±0.075μmol/L,13.1%)和2012年(O.396±0.066μmol/L,16.1%)。按年龄段为0h2岁(0.328±0.065μmol/L,12.3%),3~5岁(0.391±0.074μmol/L,13.2%),6~9岁(0.420±0.069μmol/L,14.9%)。总的含铅水平为0.382±0.069pmol/L,中毒率13.5%。中毒的941例儿童中男童649例,占男生的13.8%;女童292例,占女生的12.7%;男女儿童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P〉O.05)。结论该地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中毒率随着年龄、年份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儿童铅中毒率男女差别不大,均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6933名儿童(男童3743例,女童319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年龄分为0~〈1岁、1~〈3岁、3~〈7岁、7~14岁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血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933名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共84例,总检出率为1.21%,其中男童、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23%和1.19%。0~〈1岁、1~〈3岁、3~〈7岁组儿童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7~14岁组血铅水平与3~〈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男、女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结论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较低,但考虑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应加强宣传教育,防范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含铅物品的接触和摄入。  相似文献   

4.
3621例儿童血铅水平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宏  王瑞英  周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4):1453-1454,1456
目的调查2009年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门诊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状况。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3621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对各年龄组儿童血铅值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3621例0~12岁儿童血铅水平为43.58μg/L,按年龄分为4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童血铅水平分别为45.61、41.23μg/L,幼儿前期和小学阶段儿童血铅水平存在性别差异。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100μg/L者130例,铅中毒率为3.59%,铅中毒率最低为婴儿组(2.76%),最高是小学阶段(7.05%);男童铅中毒51例,铅中毒率为4.16%,女童铅中毒49例,铅中毒为2.76%,中毒的比例在男女童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及中毒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男童血铅水平及中毒率均高于女童。  相似文献   

5.
卢璐  陈飞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927-2928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血铅浓度与铅中毒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钟祥市城区学龄前儿童2 896例,将其按年龄分为2~〈3岁组(n=693)、3~〈4岁组(n=702)、4~〈5岁组(n=726)及5~〈6岁组(n=775).采用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儿童血铅浓度.结果 2 896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浓度为(49.62±20.12)μg/L,其中有393例儿童血铅不低于100 μg/L,占13.57%;不同年龄组间儿童血铅浓度与铅中毒百分比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增长,血铅浓度有上升趋势.不同性别儿童血铅浓度及铅中毒百分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孝感市儿童血铅浓度分布状况。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1 896例0~14岁儿童进行血铅浓度检测。结果 1 896例儿童中0~4、4~8、8~12、12~≤14岁4个年龄组血铅中毒率分别为2.29%、3.81%、4.46%、4.78%。血铅中毒率随年龄增长稍有增加,但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97,P=0.284);不同性别儿童血铅中毒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8,P=0.710)。结论血铅浓度随着年龄增长稍有增加,要及早预防儿童铅中毒,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2006至2008年血铅水平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至2008年武汉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年龄儿童血铅水平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4 980名儿童手指末捎血进行铅含量检测。对受检儿童按年龄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总体水平为58.26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60.12μg/L,高于女童(54.24μg/L)。2006至2008年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67.51±31.02)、(60.97±32.58)和(50.32±31.02)μg/L。在不同年份各年龄组中,男性血铅均值皆高于女性。24 980例受检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μg/L占44.51%,51~100μg/L占48.13%,101~200μg/L占6.68%,≥201μg/L占0.68%。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者占受检总数的7.35%。其中,2006至2008年受检儿童血铅中毒率分别为15.88%、7.74%和2.13%。另外,与门诊儿童血铅水平比较,体检儿童的血铅水平明显偏低(P〈0.05)。结论与以往的报道比较,武汉市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已有明显下降。近3年来,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含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以2008年度受检儿童血铅水平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王丽 《检验医学》2011,26(5):346-348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儿童血铅检测,了解诸暨市儿童血铅中毒情况,并探讨血铅水平与不同人群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 895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并将受检儿童按年龄(≤3岁、4~6岁、〉6岁)、性别、是否本地分组。结果 1 895名儿童血铅均值为48.63μg/L,其中有198例儿童血铅≥100μg/L,占10.45%。≤3岁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最低,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与〉6岁组相比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均无差异(P〉0.05)。同年龄组男、女儿童血铅水平与铅中毒率均无差异(P〉0.05)。外地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均明显高于本地组(P〈0.05)。结论本地及儿童血铅水平与全国各省相比处于低水平位置,血铅≥100μg/L的发生率与全国平均值相近。儿童血铅水平与年龄有一定关系,男、女差异不大,儿童的卫生习惯、家长重视程度、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对血铅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胡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856-2857
目的 探讨番禺区0~6岁儿童血红蛋白(Hb)与血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 407例健康儿童,采用雅培CD1800三分类血球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其RBC、Hb、血细胞比容(HCT).根据是否存在铅中毒,将上述儿童分为铅中毒组、非铅中毒组.结果 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RBC、H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儿童Hb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儿童Hb浓度与血铅浓度呈正相关(r=-0.061,P〈0.05).结论 番禺区0~6岁儿童Hb与血铅水平存在相关性,铅中毒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诱发贫血症状.  相似文献   

10.
儿童血铅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爱辉  谢玉  万雄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143-1144
【目的】了解湘潭市部分地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检测静脉血铅值,对影响血铅水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628例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70.32±38.01)μg/L,铅中毒检出率40.53%。儿童血铅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童较女童高。环境因素、卫生、饮食习惯、父母职业等均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结论】儿童铅中毒影响其智能、行为及体格生长发育,为提高儿童生存质量,预防儿童铅中毒,应引起多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调查我院儿保科体检的小儿血铅水平的高低对0~2岁婴幼儿体格发育有无影响。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04/2006年在我院儿保科健康体检的0~2岁本市散居儿童年龄在6个月、1岁、2岁的小儿体检时进行血铅测定。体格检查包括体重(kg)、身长(cm)。选择出生体重3000~4000g的足月儿。铅中毒组104例,其中男56例,女48例。同时选择同样出生体重血铅水平正常为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0例,女50例。  相似文献   

12.
濮阳市1~12岁儿童血铅水平分析及干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筱敏 《临床医学》2009,29(1):84-85
目的了解濮阳市1—12岁儿童血铅水平。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4632例1~12岁儿童进行血铅测定。结果濮阳市1~12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81.42μg/L,铅中毒率21%。结论目前濮阳市1~12岁儿童血铅水平较我国其他大的工业城市较低,但铅中毒已对儿童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危害,为此,我们对1~12岁在驱铅门诊就诊的儿童进行血铅检测并及时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青岛市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青岛市8192名儿童血铅进行了测定,并对影响血铅的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8192名0~7岁儿童血铅水平均值为44.85ug/L,其中铅中毒儿童614名,铅中毒率为7.495%;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铅中毒率明显增高,造成本市儿童铅中毒的主要因素:住房靠近交通干道、习惯咬铅笔、母亲的学历、吃膨化食品、吃爆米花、过量补充钙剂及吃海产品;服用奶类能明显降低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O~2岁组儿童尤为明显),3~6岁组儿童适量补充钙、铁、锌能明显降低儿童铅中毒的发生率.结论 青岛市儿童血铅水平较高,儿童铅中毒是多因素造成的,应引起关注,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4.
血铅分级与小儿腹痛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铅污染与不明原因小儿腹痛的关系。方法:采用天津兰标公司生产的血微量元素检测仪对100例不明原因腹痛患儿和100例健康儿童(年龄1~6岁)进行血铅检测。结果:腹痛组患儿血铅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诱因再发性腹痛儿童多存在不等程度的铅中毒,铅中毒程度与腹痛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新疆五家渠市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填补本市该领域的数据空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制订儿童铅中毒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AS-9000A型高准度微量元素分析仪对该市2 647例1~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按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100μg/L为超标,其中大于或等于200μg/L为铅中毒进行评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647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为(58.79±38.13)μg/L,血铅超标343例,占12.96%,其中达到铅中毒者12例,占调查对象的0.45%;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长,血铅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该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接近国内总体水平,但血铅超标率高于国内总体水平,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该市儿童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儿童血铅水平,分析儿童血铅含量及铅中毒的原因,寻找预防和降低铅中毒的方法和途径,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中铅的含量。结果 5 268例儿童中血铅浓度平均值为(40.55±22.23)μg/L,铅中毒儿童共133例,总检出率为2.52%;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1);0~7岁儿童血铅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儿童血铅水平低于中国其他城市,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寻找污染来源,治理环境污染及注意家庭卫生,营养平衡,加大宣传力度,是减少儿童铅中毒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血铅水平现状并对中毒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2年1月送检至广州金域理化室的13 699份血铅检测标本。结果随着年龄增长,铅中毒率有升高趋势,其中6~14岁儿童铅中毒率最高;铅中毒率男童为5.78%、女童为4.24%。幼儿组和儿童组男童铅中毒率为3.98%和5.78%均略高于女童铅中毒率(3.39%、4.24%)。结论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儿童铅中毒原因众多,需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远离铅危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萍乡地区0~8岁儿童近期血铅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北京博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末梢血全血铅含量。结果3000例儿童血铅分析中,平均血铅浓度为64μg/L,血铅浓度高于铅中毒标准100μg/L的人数为360例,铅中毒发生率为12%,铅中毒以轻度为主,中度铅中毒有5例,无重度铅中毒现象。结论萍乡地区近两年儿童铅负荷状况有明显改变,要降低儿童铅中毒的比例,必须从摄食、呼吸空气、个人卫生习惯入手,降低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博晖2100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血铅含量。结果:儿童血铅水平为(0.5±0.196)umol/L,铅中毒检出率为56%。结论:目前佳木斯市儿童铅中毒的检出率很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儿童不同年龄段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特点,为预防铅对生命早期的损害提供依据。方法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我市2004年至2011年1~14岁的门诊儿科就诊的5866名儿童血铅进行检测。结果1岁以下儿童和4岁儿童两个年龄段血铅水平较高,4岁以后儿童血铅水曾逐年下降下趋势。结论我市儿童高铅血症及铅中毒的流行率为50.1%,低龄儿童对铅更敏感,更易受环境中铅污染危害,应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