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神经再生的理论基础,并提出了神经修复突出端侧吻合的优越性及较长神经缺损的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回顾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方法,从传统的断端吻合法、神经移植法、神经导管法、神经延长法,到组织工程法、基因工程法,修复手段日益完善,但周围神经的功能恢复仍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各种修复技术各有优点,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提高神经再生的速度和质量、完善现有的修复方法和寻找新的修复方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7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76例朱文,李汛,李作勇,李自力,郭晓波,王毅自1992年-1997年,我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和病变76例共87条神经,经随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6例,男66例,女10例。年龄5-63岁。...  相似文献   

4.
我国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研究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研究已有数百年历史,但由于周围神经复杂的解剖结构、生理机能及损伤修复的生物学行为特点,许多涉及到损伤修复及再生重塑的关键性问题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临床治疗需求为该研究注入了持续动力,使本领域在近代产生了可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的文献量.  相似文献   

5.
近五年来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4,自引:4,他引:30  
近五年来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回顾与展望罗永湘有关周围神经外科的进展,1991年朱家恺等的专著中已作了详尽的论述。本文仅就近5年来杂志发表有关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资料作一概述。临床方面一、如何提高周围神经修复的质量在这一问题上仍然存在两种观点,即神经再生的...  相似文献   

6.
神经管桥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中非常多见。现有的修复技术是:神经缝合及神经移植。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单纯的技术提高已经不能再使损伤神经的功能获得更进一步的恢复,但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仍不十分满意。随着对周围神经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实验不断证实神经管桥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的积极作用。 一、神经管桥的原理及其内的生物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局部应用复方红芪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比较大鼠坐骨神经局部应用复方红芪提取液和神经生长因子 (NGF)的效果 ,并观察复方红芪提取液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 3 5只 ,各鼠编号后分成 4组。建立双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于神经损伤段周围肌肉间隙内注射药物。红芪组每侧注射复方红芪提取液 0 .4ml;NGF组每侧注射 10 0U ;对照组每侧注射生理盐水 0 .4ml ;正常对照组不作处理。术前、术后 4周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及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 (MNCV)。结果 SFI :红芪组优于NGF组和对照组(P =0 .0 11、0 .0 0 4) ,和正常对照组比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5 2 )。MNCV :红芪组与NGF组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5 2 ) ,但均优于对照组而低于正常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复方红芪提取液可有效地促进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再生 ,且运动功能恢复指标优于NGF。  相似文献   

8.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机理的研究进展蒋立新钟世镇为探索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尚不理想的难题,近期基础性机理研究工作发展较快。现就周围神经损伤后的胞体保护、纤维修复和末梢效应器重建三个部分进行综述。神经损伤后胞体保护一、神经损伤对胞体的影响尽管损伤部位是在轴...  相似文献   

9.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与神经再生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实验研究采用SD雄性大白鼠40只,随机分成四组,用免疫组化技术测定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免疫反应,并用鼠趾展宽度指数,胫前肌生日玫羟脯氨酸含量,神经纤维面数密度和面积分数评价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高压氧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对正中神经损伤晚期修复方法的探索,验证晚期神经损伤修复后,最大限度获得满意功能恢复的程度。方法 模拟兔实验伤后6个月、9个月、12个月进行神经修复,按国际统一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36只中恢复优良23例,总优良率为63.9%。结论 伤后较长时间以上的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仍可获得较满意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以往未足够重视 ,近来研究有所突破。现就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历史与现状 ,从临床与基础研究两个方面综述如下。一、临床研究(一 )晚期神经修复的价值在人类、周围神经 (Peripheral Nerve.PN)损伤一年以上未修复者称为晚期神经损伤。对于一年以上晚期神经损伤进行修复 ,由于中枢神经元失神经区域严重退行性改变 ,运动终板 ,感觉小体消失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其修复持否定态度。早在本世纪初 ,L ehmann等就相继报道 PN损伤一年后修复无效 ,Seddon的临床报道显示神经损伤超过 18个月 ,大部分…  相似文献   

13.
周围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周围神经损伤后免疫反应与神经再生的研究进展裴福兴王光林林卫周围神经系统由于存在血-神经屏障,能够阻止淋巴细胞和抗体进入神经实质内,没有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Ⅱ)类抗原的表达和没有抗原递...  相似文献   

14.
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 48只 ,随机分成对照组及实验组。于术后 2、4、6周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电生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得宝松组在各时间点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潜伏期、诱发电位和神经传导速度 ,有髓神经纤维数和有髓神经纤维截面积等的恢复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得宝松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甲基泼尼松龙对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后的形态学变化。方法 采用45只成年SD雄性大鼠,取双侧股外侧切口,钳夹双侧坐骨神经造成神经损伤,即刻于神经损伤局部肌肉间隙内给药,根据药物不同分为5组。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每侧剂量为30mg;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每侧15mg;地塞米松组:每侧2mg;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及正常组。术后4周取损伤神经远端神经,作成横切片后锇酸染色,计数轴索总数目及单位视野再生髓鞘数目,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腓总神经轴索总数目: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及地塞米松组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视野有髓神经纤维数目:大、小剂量甲基泼尼松龙组均明显优于地塞米松组及对照组(P〈0.01),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损伤后局部应用甲基泼尼松龙可起到促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晚期周围神经损伤治疗临床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人类,对1年以上晚期神经损伤进行修复,由于丧失了早期处理机会,失神经区域严重退行性改变,运动终板及感觉小体消失等,国内外许多学者持否定态度,在这种观点长期影响下,许多晚期神经伤病人因得不到修复而终身残废。我科经过30余年临床实践,已随访171例晚期神经伤病人,其中四肢主要神经伤115例,取得47%满意疗效,同时,我们又进行大量详尽动物实验研究,系统观察动物失神经后,肌肉、运动终板等不同时期退变及  相似文献   

18.
周围神经损伤诊治失误的临床分析与显微外科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85年 10月~ 1999年 12月收治周围神经损伤 192例 ,初期诊治失误 2 2例 ,在我院进行二期神经损伤显微外科修复。作者根据手术所见 ,就初期治疗所出现的问题 ,进行了讨论。本组 2 2例 ,其中男 15例 ,女 7例。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5岁 ,均在当地医院行急诊手术治疗。来院就诊时间为 5 d~ 2年6个月。神经损伤类型 :前臂正中神经损伤 8例 ,肘部正中神经损伤 3例 ,前臂尺神经损伤 5例 ,高位桡神经损伤 4例 ,股骨下段坐骨神经损伤 2例。原发神经损伤原因 :2 2例均为急性开放性创伤 ,不同程度合并有肌腱、血管等周围组织的损伤。其中切割伤 …  相似文献   

19.
周围神经损伤端侧吻合法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世纪初Balance首先报道了周围神经端侧吻合方法 ,将离断的面神经与副神经作端侧吻合治疗面神经瘫 ,虽因术后出现面部和肩部同时产生运动而放弃了该术式 ,但却肯定了端侧吻合方法的有效性。几十年来 ,周围神经损伤缺损的外科治疗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式和方法 ,但与临床应用均有相当的距离 ,特别是在神经缺损太多、无法端端吻合的情况下 ,仍以自体、异体神经移植为主。由于自体神经来源有限 ,而异体神经存在排异反应等问题 ,效果不尽如人意 ,而组织工程才刚刚起步 ,所以探索神经缺损的治疗方法和机制仍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进入 90年…  相似文献   

20.
苏永宾 《中国骨伤》2004,17(3):189-190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过去长期以来都是肉眼下操作,进行简单的神经外膜缝合,因得不到神经束的精确对合,以致神经再生效果很差。近10余年来,我国的周围神经外科事业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周围神经损伤发生率大幅度的上升,以及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而有了长足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周围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和修复水平,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