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中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新生SD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中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现通道有25pS和60pS两种电导状态,25pS通道为主要类型,因此,本文主要报道了25pS通道的特性。ACh激活的单爱道电流为快速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反转电位约为0mV。通道开放具单个开放和族状开放,其开放时间均可双指数拟和,单个开放时间常数为0.29ms和1.84ms,簇状开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缺氧缺糖状态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膜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开关动力学变化。方法:急性分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细胞贴附膜片钳技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缺氧缺糖状态下,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分别由对照组的0.429ms和8.209ms增加至1.855ms和17.464ms(P<0.01),关闭时间常数τ和通道的电流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缺氧缺糖可导致大鼠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显著增加,对胞外钾离子聚集起重要作用,从而提高细胞的兴奋性,参与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在缺氧缺糖状态下,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膜电压依赖性钾通道的开关动力学变化。方法:急性分离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和细胞粘附膜片钳技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缺氧缺糖状态下,电压依赖性钾通道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分别由对照组的0.429ms和8.209ms增加至1.855ms和17.464ms(P〈0.01),关闭时间常数τ和通道的电流幅度无明显变化。结论:缺氧缺糖可导致大鼠皮层神经元电压依赖性钾  相似文献   

4.
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研究了急性分离的新生SD大鼠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中乙酰胆碱激活的离子通道的特性。发现通道有25PS和60PS两种电导状态,25PS通道为主要类型,因此,本文主要报道25PS通道的特性。ACh激活的单通道电流为快速内向电流,随着超极化程度增加而增加,反转电位约为0mV。通道开放具单个开放和簇状开放,其开放时间均可权指数拟和,单个开放时间常数为0.29ms和1.84ms,簇状开放时间常数为1.96ms和18.24ms。平均关闭时间也可双指数拟和,两个时间常数为1.70ms和54.00ms。通道开放概率为0.012,未表现出电压依赖性。提示纹状体边缘区神经元上存在乙酸胆碱受体离子通道。根据特性证实为烟碱型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氧化氮(NO)对SD乳鼠下丘脑神经元钙激活钾(KCa)通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内面向外 式及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比较浴槽液中加入100μmol/L硝普钠(SNP)前后动物下丘及神经元KCa通道动力学 的改变。结果细胞贴附式时浴槽液中加入100μmol/L SNP,通道开放概率由(7.3±1.5)%升高至(40.2±6.5)%,开放时 间由(7.12±1.41) ms增大至(15.34±3.45) ms,开放频率由(11.3±3.5)Hz升高为(26.6±4.2) Hz(n=10, P<0.05)。结论 NO-cGMP通路可显著提高通道的开放概率,这种增强作用是通过延长通道开放时间及增加开放频率实现的,它的 病理或生理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采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维那利酮对培养鸡胚心室肌细胞L-型单个钙通道电流的影响,并比较了维那利酮与米力农二者对该电流作用的异同。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维那利酮可增加通道的可利用率2~3倍(P<0.001),并使通道的开放慨率分别增加2.25(10 ̄(-5)mol/L)、3.0(2×10 ̄(-5)mol/L)和4.3(10 ̄(-4)mol/L)倍;通道的平均开放时间常数和关闭时间常数在10 ̄(-5)smo/L和2×10 ̄(-5)mol/L时无显著改变,而在10 ̄(-4)mol/L组可稍延长其平均开放时间常数,缩短其平均关闭时间常数。维那利酮与同等浓度的米力农相比,二者对通道可利用率的增加程度一致,但对开放概率的增加前者比后者高出2倍。  相似文献   

7.
严重烫伤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通道特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严重创伤对海马NMDA受体功能的影响,为控制创伤后的过度应激反应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以大鼠背部30%TBSAⅢ度烫伤作为严重创伤过度应激模型,利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观察严重烫伤后0.1,1,2,4,8,24,48h海马NMDA受体单通道电流的变化。结果 在35pS电导水平的开放中,各烫伤组海马NMDA受体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开放概率增加非学显著,烫伤后0.1,1,2,4,8h组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各烫伤组关闭时间无明显变化。在100pS电导水平和开放中,各烫伤组电流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改变,但通道开放概率增加非常显著。2h烫伤组开放时间常数τ1和τ2也比对照组显著增加,通道的关闭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严重烫伤主要引起海马NMDA受体通道开放概率显著增加,导致NMDA受体通道显著激活。  相似文献   

8.
用膜片钳技术,在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完整神经元膜上记录了电导为35pS的N-甲基-D-门冬氨酶(NMDA)通道电流并在无Mg2+条件下,详细分析了通道动力学的电压依赖性。NMDA通道对Na+、K+非选择性通透,对Cl-不通透,APV能阻断通道活动。通道的开放时间、burst时程及开放概率随超极化程度增大而减小。开放时间和burst时程的分布直方图均需双指教拟合,它们的慢时间成分也显示相似的电压依赖性。结果表明:完整神经元NMDA受体自身的通道动力学有明显的电压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实验在急性分离的豚鼠心肌细胞上,用膜片钳技术单通道记录的内面向外记录模式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尼可地尔对细胞膜KATP通道的影响。结果证实:0.1mM的该药物不能激活KATP通道,而1mM的药物可明显激活细胞膜KATP通道。其电导为92.7ps,通道的开放时间常数τ02和开放概率较对照组(加入0.5mM ATP)明显增加,并诱发通道出现二级开放。表明尼可地尔对心肌细胞膜KATP通道呈剂量依赖性激活。  相似文献   

10.
下丘脑冠状切片视上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下丘脑冠状切片视上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在下丘脑冠状切片(厚500μm)对视上核神经元进行细胞内生物电记录。结果测得静息电位(-58±7) mV(x± s, n=44),膜斜率电阻(195±83)MΩ,时间常数(10.8± 5.0)ms,膜电容(60±20)pF,动作电位幅度(67± 9)mV,阈电位(-42 ±8)mV,半幅时程(2.1±1.1)ms,超射(11±5)mV。在记录的113个细胞中,31.9%的细胞有自发锋电位发放,其中5.5%为持续型(紧张型)放电,70.6%为时相型放电,其余为不规则放电。在时相型放电的细胞可观察到自发的慢去极化电位。长时程去极化时锋电位发放呈明显的适应现象。顺行电刺激可诱发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并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结论提示视上核神经元作为神经内分泌细胞具有与其他神经元不同的电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N 甲基 D 天冬氨酸 (NMDA)受体通道的特性 ,为研究人脑前额叶锥体神经元的NMDA通道提供动物实验依据。【方法】对急性分离的大鼠前额叶的神经元进行细胞贴附式单通道膜片钳记录。【结果】前额叶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的开放呈现多电导状态 ,表现为 5 5 1,36 5 ,18 6 pS 3种状态 ,以 18 6 pS为优势电导。开放时间主要表现为快时程和慢时程两种状态 ,时间常数均值分别为 :(0 5 5± 0 38)ms和 (13 5 9± 3 2 6 )ms,以短时程为主。关闭时间常数为 (0 34± 0 2 7)ms和 (19 73± 2 4 1)ms。开放概率为 (0 2 5± 0 0 9)。【结论】前额叶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呈多电导 ,以低电导 18 6pS为优势。开放时程短者占优势 ,关闭时间短暂 ,开放概率高 ,表明前额叶锥体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的活动以快速短暂样开放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探讨缰核细胞膜上延迟整流钾电流(Ik)的性质。方法:应用细胞吸附式膜片钳记录技术。结果:去极化阶跃电压激活该通道电导为30~35pS的外向单通道电流;呈电压依赖性;平均开放时间随去极化电位的增长(0mV~60mV)由3.72±1.5ms提高到32.2±5.6ms。可以认为,通道的开放不依赖于电极内Ca2+的存在,四乙基胺明显抑制通道的开放。结论:由以上结果判断,此电流为外向延迟整流钾电流(Ik)。  相似文献   

13.
34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T离散度(QTd)、QTc离散度(QTcd)测定结果说明,室速室颤组与非室速室颤组QTd分别为70±14.14ms与450±9.78ms,QTcd分别为91±31.07ms与49.17±17.67ms,两组差异极显著(P<0.001).QTd、QTod<60ms者18例均无室速室颤发生,60~100ms者13例中7例发生了室速室颤,>100ms者3例均发生室速室颤,结果提示,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室速室回的发生与QTd、QTcd明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4.
感染性腹泻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邓颖敏  区文玑 《广东医学》1998,19(12):938-939
目的:探讨感染性腹泻患儿心肌酶谱的变化情况,方法:对84例感染性腹泻患儿作心肌酶谱测定及对其中70例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的患儿进行分析,结果:心肌酶谱出现异常改变者轮状病毒肠炎占76.7%,空肠弯曲菌肠及占69.2%,细菌性性痢疾占55.0%,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占71.4%,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电图有异常表现的分别占31.0%,40.0%,31.3%,33.3%,四者间差异无显著性(P〉0  相似文献   

15.
应用细胞内记录研究猫离体胰腺神经节细胞的电生理特性。结果:细胞的静息电位为-58;5±8.7mV(下同);膜的输入阻抗(R_m)、时间常数(τ)和膜电容(C_m)分别为68.6±5.1MΩ、3.4±0.2ms和50.8±3.9pF;当细胞内注入去极化电流引起的电紧张电位达阈电位水平时,所有的细胞都能爆发锋电位,阈电位在静息电位基础上去极19.2±0.5mV,锋电位的幅度、超射值、时程分别为81.0±1.7mV、22.6±0.9mV和2.9±0.1ms。继锋电位后还出现一幅度为20.5±0.8mV的锋电位后超极化,刺激突触前神经时,在大部分细胞均能记录到快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EPSP)或顺向动作电位。f-EP-SP的幅值、时程及神经传导速度分别为8.9±0.7mV、25.8±1.9ms和0.48±0.04m/s。此外,在所有细胞都能观察到自发f-EPSP。f-EPSP由乙酰胆硷通过菸硷型受体引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神经元发育过程中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的变化规律。方法 用膜片钳记录仪记录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在不同发育时期NMDA受体离子通道电生理学特性的变化。结果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离子通道全细胞电流幅度在培养的第 3天、第 7天和第 10天 ,分别为 83 0 3± 11 2 4 pA、189 34± 4 95pA和376 5 4± 33 4 6 pA ;时间常数呈单指数拟合 ,分别为 2 4 2± 0 6 4ms、2 12± 0 5 6ms和 1 92± 0 4 3ms ;通道电流的衰减时间逐渐延长 ,需要用双指数和来拟合 ,其衰减时间常数分别为τ1=6 14± 2 6 4ms,τ2 =2 39± 0 6 2ms ,τ1=8 2 3± 3 2 4ms,τ2 =3 4 2± 0 4 6ms和τ1=9 4 7± 3 5 4ms,τ2 =4 0 2± 0 74ms。但通道的电导在不同的培养时期保持不变 ,为 34 6 0± 3 0 6pS。结论 体外培养海马神经元NMDA受体离子通道的全细胞电流 ,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在一定时期内逐渐增加 ,上升时间常数逐渐缩短 ,衰减时间逐渐延长 ,而电导不变。表明离子通道经历了功能的发育成熟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创伤痛大鼠海马锥体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变化ACTH和吗啡的作用。方法 实验以双侧踝关节离断大鼠为创伤痛模型,应用细胞贴附式膜片钳技术。结果 在正常7-10d大鼠急性分离的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上,记录到多数膜下的NMDA受体通道有两个电导水平,分别为50pS及38pS,以50pS占多数,且以短开放为主,但也有长开放通道。38pS电导仅有短开放通道。大鼠双侧踝关节完全离断后2h,50pS有38pS短开放通道,50pS长开放通道的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还出现了38pS长开放通道。在50pS短开放通道的记录中,ACTH^1-24和吗啡可显著抑制创伤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的开放概率和开放时间;预中入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能阻断上述的抑制效应。结论 ACTH和吗啡对伤害性信息传递的调制作用可能与其通过阿片受体抑制创伤大鼠海马NMDA受体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大鼠肾脏近曲小管细胞基侧膜钾离子通道生理学特性及其意义。方法 在体视显微镜直视下,从大鼠肾脏冠状切片中机械分离出肾小管,采用膜片钳单通道实验技术,探讨大鼠近曲小管基侧膜钾离子通道的生理学特性。结果 大鼠近曲小管细胞基侧膜上容易记录到一类低电导、有内向整流性的钾离子通道,该通道在多数膜片(81%)中自发性开放,无自发性开放的通道在压力增加时可被激活。在inside-out膜片,通道活动出现rn-down现象。通道开放时间常数分别为0.524ms与5.087ms,通道关闭的两个时间常数分别为1.029ms与16.500ms。结论 大鼠近曲小管细胞基侧膜广泛分布一类低电导的钾离子通道,具有牵张敏感性和化学敏感性双重特性,呈现两个开放状态与两个关闭状态的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鼠发育过程中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动力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贴附近记录急性分离神经元NMDA受体的单通道电流。结果:新生大鼠皮层神经元NMDA受体通道以20pS通道开放最常见,而且多数是以短开放为主,猝发样开放为主的长开放通道少见,成年大鼠20pS通道明显减少,35pS通道明显增多,并且出现35pS长开放通道,20,35pS通道的开放时间和开放概率均明显高于新生大鼠。  相似文献   

20.
用多管微电极技术,在麻醉、自主呼吸的大鼠旁巨细胞外侧核尾半侧(cPGCL)观察了微电泳乙酰胆碱(ACh)、甘氨酸(Gly)及其拮抗剂阿托品、士的宁对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效应及阿托品对ACh、士的宁对甘氨酸效应的影响。发现ACh可使大多数被测试神经元(79.6%)兴奋,少数(20.4%)无反应;甘氨酸可使大多数被测试神经元(91.5%)抑制,少数(8.5%)无反应;阿托品可使神经元兴奋(占被测试神经元的8%)、抑制(48%)和无反应(44%);士的宁可引起神经元兴奋(21.9%)、抑制(6.3%)和无反应(71.8%)。ACh的兴奋效应,甘氨酸和阿托品的抑制效应均呈量效依赖关系。阿托品可部分或完全阻断大多数被测试神经元(80.3%)对ACh的兴奋反应;士的宁可阻断大多数被测试神经元(92.6%)对甘氨酸的抑制反应。以上结果提示,cPGCL区存在着内源性ACh和甘氨酸,某些神经元上存在着M受体及甘氨酸受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