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公务员乙肝病毒(HBV)感染模式。方法:对1248例公务员进行乙肝五项检测,用ELA法(TMB-立刻知)试剂盒检测。结果:检测出8种主要模式,HBV携带者59例(4.73%),HBsAg、HBeAg、BcAb均为阳性者9例(0.72%),HBsAg、HBeAb、HBcAb均为阳性23例(1.84%)。结论:进行乙肝五项标志物检测,利于乙肝患者的早发现,以及易感人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阳性与HBV前S1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白洋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15):1250-125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携带者与乙肝病毒(HBV)前S1(PreS1)抗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检测563例HBV携带者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和PreS1抗原水平。结果在563例HBV携带者中,大三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281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63例,阳性率为22.4%;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阳性192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33例,阳性率为17.2%;HBsAg、抗-HBc阳性90例,其中PreS1抗原阳性8例,阳性率为8.9%,各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P〈0.05)。结论PreS1抗原是HBV感染和复制的标志,为HBV存在和复制较为直接的一种标志物,对临床上判断HBV复制和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郑州地区普通人群和大学生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及抗体免疫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对3477例大学生及3571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5项)检测,比较两组间HBV的感染情况。结果大学生HBsAg阳性率3.85%,普通人群HBsAg阳性率7.22%,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11,P〈0.01)。大学生抗-HBs阳性率50.99%,普通人群抗-HBs阳性率43.77%,经统计学处理,二者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87,P〈0.01)。普通人群与大学生感染的主要模式为“大三阳”和“小三阳”。结论郑州地区大学生乙肝感染率低于普通人群,而抗-HBs阳性率高于普通人群。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某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及血清中HBV感染模式。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1294名在校学生进行血清HBV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检测。结果1294名在校学生的HBsAg总阳性率为6.57%,抗-HBs总阳性率为32.38%,HBeAg总阳性率为4.17%;单项抗-HBs阳性率为27.20%。HBsAg阳性的感染模式共6种,HBsAg阴性的恢复期模式共7种,以“大三阳”[HBsAg(+)、HBeAg(+)、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大二阳”[HB-sAg(+)、HBeAg(+)]、“抗-HBs(+)”、“抗-HBs(+)、抗-HBc(+)”、“抗-HBs(+)、抗-HBe(+)、抗-HBc(+)”模式为主,约占93.29%。结论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的比例较高,易感者多;重视在校学生HBV感染情况及感染模式的检测,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免疫,对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在中等职业学校流行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测定低水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卉  韦柳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20):F0003-F0004
目的了解低水平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分布状态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75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的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分析浓度在5ng/mL以下的HBsAg的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结果7500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共698例,其中HBsAg在5ng/mL以下者共136例。在136例HBsAg低水平患者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中,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为主,占77.94%。结论在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患者HBsAg的含量呈低水平状态,提高HBsAg检测的灵敏度有很重要的意义。结合其相关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对确定上述人群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检测乙肝病毒前S1蛋白(PreS1)在乙肝病毒感染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160份血清同时用ELISA法测定血清HBV标志5项HBsAg、HBeAg、HBsAb、HBeAb、HBcAb(以下简称乙肝二对半)及乙肝病毒前S1蛋白。结果5160例标本中检出HBsAg(+)943例,占18.3%:乙肝病毒PreS1抗原阳性507例,占98%:HBsAg(+)943例中PreS1阳性501例,阳性率53.1%:血清乙肝二对半全阴性3420例中PreS1抗原阳性0例。结论乙肝病毒PreS1抗原可与HBsAg、HBeAg、HBV-DNA同时作为HBV在机体内存在的标志,可以反映HBV病毒的感染与复制情况,是乙肝二对半与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可作为乙型肝炎旱期诊断、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金山石化地区人群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金山石化地区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血清学感染状况。方法:2009年1月—6月6 507例在金山医院就诊人群和1 564例金山石化地区健康体检人群,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包括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HBeAg)、乙肝病毒e抗体(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和抗-HBc-IgM)。其中360例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乙肝病毒DNA定量(HBV DNA),969例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就诊人群和健康体检人群的乙肝标志物血清模式分布基本一致。总体人群HBsAg阳性率10.2%,抗-HBs阳性率46.4%;健康体检人群HBsAg阳性率6.2%,抗-HBs阳性率50.9%;就诊人群HBsAg阳性率11.1%,抗-HBs阳性率45.4%。HBeAg阳性组的HBV DNA拷贝数值最高。结论:与其他地区相比,本地区HBsAg阳性率偏高。对地区人群进行乙肝情况分析,为乙肝的的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提供全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市青年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感染情况和乙型肝炎五项血清标志物的模式特征。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部分青年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及其抗体(HBsAb)、e抗原(HBeA曲及其抗体(HBcAb)以及核心抗体(HBcAb)五项HBV血清标志物(HBVM)。结果3593例中2156例为全阴性,占总数60.0%;1437例为HBVM五项中有一项或一项以上阳性,总阳性率为40.0%,模式共有11种,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35”和“145”模式为主;恢复期模式组以“25”和“2”模式为主.结论在西宁市青年健康人群中,乙肝的总感染率仍较高,应加强乙型肝炎的防治和乙肝病毒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包头市事业单位各年龄段人群各年份乙肝五项检测的5种主要模式(全阴、大三阳、小三阳、小二阳、大二阳)的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防治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清晨空腹抽血,分离血清,用ELISA法测定乙肝五项。结果5226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363例,阳性率为6.95%;全阴性4848例,全阴率是92.77%。乙肝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HBcAb(-)和HBsAg(+)、HBcAb(+)为主。结论依据乙肝的感染模式,及早进行预防接种,加强感染模式管理,降低乙肝的发病率,可提高包头市事业单位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方法:应用ELISA法对3318例乙型肝炎血清标本进行乙肝5项血清标志物检测,并对其中60例血清标本进行HBV-DNA(PCR法)检测。结果:从3318例乙型肝炎血清中共检出特殊模式158例.阳性率为4.8%。特殊模式可分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大类型.HBsAg阳性类型98例,占HBVM特殊模式62%.共7个模式;HBsAg阴性类型60例.占HBVM特殊模式38%.共3个特殊模式。60例HBsAg阴性特殊模式中,HBV-DNA均为阳性。结论: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VM)特殊模式可分HBsAg阳性和HBsAg阴性两大类型,共10个特殊模式。HBsAg阳性的特殊模式主要表现为HBsAg与HBsAb同时阳性或HBeAg与HBeAb同时为阳性;HBsAg阴性的特殊模式主要表现为HBsAg阴性与HBeAg阳性。了解HBVM特殊模式的类型及其特点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流行病学调查,乙肝疫苗的研究及效果评价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5824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观澜镇流动人口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及其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应用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测定HBV五项指标。结果:5824名工人中检出HBsAg阳性1244例,阳性率21.36%;5824名工人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共获16种模式,其中以五项全阴(28.5%),抗-HBs阳性(23.5%)及“抗-HBs、抗-HBc”阳性(17.3%)为主。以上三种模式共占69.3%。结论:在人群中进行HBV的普查,确实HBsAg人群分布,对于乙肝病毒的临床诊断和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HBV宫内感染及其血清标志物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的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检测结果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 检测110例HBsAg阳性的住院产妇的静脉血和新生儿脐血的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HBsAg阳性的住院产妇的新生儿脐血HBsAg阳性例数为9例,阳性率为8.2%.HBV—DNA阳性例数为35例,阳性率为32.7%,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作为新生儿宫内感染的指标,HBV—DNA比HBsAg更灵敏可靠,脐血的HBV的血清标志物模式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乙型肝炎病毒(HBV )携带状况与胎儿 HBV血清标志物模式及其临床意义;探讨抗病毒药物对乙肝母婴传播的阻断效果。方法检测100例HBsAg阳性妊娠妇女血清及其所生婴儿血清的乙肝标志物及乙肝病毒核酸定量(HBV-DNA),将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胎儿血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表现模式有11种。新生儿 HBV-DNA含量高,传染性强与母血中HBeAg的含量有关。在 HBsAg阳性母亲中,血清 HBV-DNA阳性的母亲所生婴儿被感染的危险度高于血清HBV-DNA阴性的母亲所生婴儿,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6.6 P<0.005)。妊娠妇女自28周起开始服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组和未服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结论 HBsAg阳性的妊娠妇女所生婴儿血清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模式具有多样性。妊娠妇女 HBeAg和 HBV-DNA阳性是胎儿 HBV感染的高危因素。怀孕后28周服用抗病毒药物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01,自引:2,他引:101  
目的:了解低水平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的人群分布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技术测定8089例非肝炎病芡住院患者血清HBsAg及其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e抗原及其e抗体(HBeAg、抗-HBe)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根据定值参比血清和样本的HBsAg荧光速率值/阴性对照荧光速率值之比值(S/N值),并结合中和试验结果,确定浓度在5μg/L以下的HBsAg阳性例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HBV)血清标志物模式。结果:共检出HBsAg阳性816例,HBsAg浓度在5μg/L以下的有189例,占总数的2.34%,占HBsAg阳性人群的23.16%。其中,HBsAg浓度在1μg/L以下的有84例(44.40%);1-2μg/L的有33例(17.5%);2-5μg/L的有72例(38.10%)。对上述低水平HBsAg人群的5项HBV血清标志物检测获得8种模式,以“HBsAg、抗-HBc、抗-HBe阳性”,“HBeAg和抗-HBs阴性”模式为主(74.60%);累计HBsAg和抗-HBc同时阳性者占94.17%;HBsAg与抗-HBs同时阳性只出现在HBsAg1μg/L以下人群中(6.45%)。结论:低水平血清HBsAg人群不容忽视,提高HBsAg检测灵敏度有重要意义;同时检测相关HBV血清标志物,对于确定上述人群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Pre—S1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两对半”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Pre-S1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的关系及检测Pre-S1蛋白的实际意义。方法将临床实验检测中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受检者标本逐一作乙肝“两对半”和Pre-S1蛋白检测,对检验结果根据乙肝“两对半”结果模式进行统计。结果382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清标本共检出Pre-S1蛋白阳性标本200例,阳性率为52.36%;乙肝“两对半”模式为“+-+-+”(项目顺序为: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下同)者87例,检出Pre—S1蛋白阳性标本61例,阳性率为70.11%;乙肝“两对半”模式为“+--++”者203例,检出Pre-S1蛋白阳性标本92例,阳性率为45.32%;乙肝“两对半”模式为“+---+”者63例,检出Pre-S1蛋白阳性标本36例,阳性率为57.14%;乙肝“两对半”模式为“+-+--”者26例,检出Pre-S1蛋白阳性标本11例,阳性率为42.30%;抗-HBc阴性者29例,检出Pre-S1蛋白阳性标本11例,阳性率为37.93%。结论乙肝“大三阳”(+-+-+)者,Pre-S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模式;抗-HBc阳性者,乙肝Pre-S1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抗-HBc阴性者;乙肝前S1蛋白可作为判断乙肝病毒感染、复制及传染性强弱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HBcAg与HBVDNA水平及乙肝病毒标志物模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提供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性及诊断的实验室依据。【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053例HBsAg阴性标本的六种血清标志物,同时对其中107例标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HBVDNA。【结果】1053例HbsAg阴性中HBcAg阳性率为7.31%。在同时检测HBcAg和HBVDNA的107例各种感染模式中.HBcAg阳性率为10.28%,HBVDNA阳性率为8.65%,且阳性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含量均低于10^4Copies/mL。[结论]HBcAg可反映HBV病毒感染与复制,是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可靠指标。HBcAg检测作为HBV血清学方法的补充.对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定量与血清标志物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与HBV DNA定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FQ-PCR)对391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进行检测,分析检出率及相关性。结果391例HBsAg阳性血清共检出7种模式,以HBV DNA含量大于5×10^2copy/mL为阳性。HBsAg阳性(+)、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模式的阳性检出率较高,为96.9%,HBV DNA含量也较高,其中大于10^7copy/mL的血清为53.8%。HBsAg(+)、抗-HBe(+)、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为25.3%,171例(74.7%)HBV DNA含量小于5×10^2copy/mL。HBsAg(+)、抗-HBc(+)模式中阳性检出率为65.4%。结论HBsAg和HBV DNA联合检测,更能反映乙型肝炎患者HBV感染、传染性及体内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乙肝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以及脐血乙肝标志物阳性的意义.方法:对168 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的静脉血及其新生儿脐血进行乙肝标志物和HBV DNA 检测.结果:168 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产妇中,HBeAg 阳性组共46 例,其脐血HBsAg 阳性13 例(28.3%),高于HBeAg 阴...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和掌握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肝) 在玉环县社区人群中的感染状况和免疫水平。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玉环县社区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清样本进行相关检测。结果 玉环县社区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总阳性率为13.46%,其中男性15.84%,女性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P/I<0.01);全人群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阳性率分别为60.40%和30.97%,HBsAg阳性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医务人员HBsAg阳性率最高。结论 玉环县是乙肝高流行区,不同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差别,扩大免疫人群是加快控制乙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乙肝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关系,以探讨Pre-S1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8例HBV标志物为阳性(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乙肝病毒感染者,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的Pre-S1,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158例HBV标志物为阳性(乙肝两对半常见模式)的乙肝病毒感染者中,139例HBsAg阳性Pre-S1阳性为73例,阳性率为52.5%,19例HBsAg阴性Pre-S1均为阴性;再将139例HBsAg阳性标本按照HBeAg阴阳性分为两组,HBeAg阳性组Pre-S1检出率为72.1%(44/61),HBeAg阴性组Pre-S1检出率为37.2%(29/7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61例HBeAg阳性标本中,Pre-S1阳性44例,73例Pre-S1阳性标本中,HBeAg阳性44例。[结论] Pre-S1与HBsAg、HBeAg具有相关性,是乙肝病毒感染、复制、传染的敏感标志,可弥补乙肝两对半的不足,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