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 ,在动脉硬化 (AS)疾病 (包括脑梗死、冠心病和高血压病 )发病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放免法检测 30例健康者和 32例 AS疾病者治疗前、后的血浆 ET和 CGRP含量。结果 :AS疾病者治疗前 ET和 CGRP比对照组显著升高 (90 .6± 2 3.3) ng/ L比 (44 .5± 11.8) ng/ L ,t=10 .0 2 ;(76 .8± 2 7.6 )ng/ L比 (6 4.1± 11.2 ) ng/ L ,t=2 .39,P分别 <0 .0 1,<0 .0 5 ;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 ET显著下降 (5 6 .7± 16 .1) ng/ L比(90 .6± 2 3.3) ng/ L,t=11.0 9,P<0 .0 1,也显著升高 (10 0 .5± 8.8) ng/ L比 (76 .8± 2 7.6 ) ng/ L,t=4.77,P<0 .0 1,也高于对照组 (10 0 .5± 8.8) ng/ L比 (6 4.1± 11.2 ) ng/ L,t=14.0 0 ,P<0 .0 1。结论 :ET和 CGRP在 AS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测定二者的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变化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运动平板心电试验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的原因,以探讨运动平板心电试验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06例运动平板心电试验阳性,但CAG正常的患者静息时的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并随访3年后结合心血管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有危险因素组(组Ⅰ)ET水平明显高于无危险因素组(组Ⅱ)和对照组[(75.6±13.9)ng/L vs(35.7±7.5)ng/L和(33.4±5.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1,P<0.001;t=13.8,P<0.001);组ⅠNO水平明显低于组Ⅱ和对照组[(31.1±7.7)μmol/L vs(41.2±5.4)μmol/L和(42.5±5.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9,P<0.001;t=6.41,P<0.001)。随诊3年后组Ⅰ确诊冠心病7例,其中心肌梗死2例;组Ⅱ和对照组无一例确诊冠心病。结论:有心血管危险因素者运动平板心电试验阳性,虽然CAG正常但极可能存在因内皮功能受损所致的心肌微血管循环功能障碍,可视为冠心病危险信号。这类患者应积极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定时随诊,每半年至1年重复运动试验,以早期发现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前后早期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和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和比色分析法分别对静脉溶栓前后血管再通组(30例),与未通组(22例)的AMI患者及20例正常人上述3种血管活性物质进行检测。结果AMI时患者cGRP再通组(38.64±7.14)ng/L,未通组(32.98±10.07)ng/L;NO再通组(18.71±3.56)μmol/L,未通组(14.85±4.04)μmol/L;ET再通组(132.62±31.63)ng/L,未通组(167.33±30.61)ng/L;对照组分别为(52.94±14.17)ng/L、(21.17±6.34)μmol/L和(66.65±10.63)ng/L,未通组较再通组变化更为明显。溶栓后12小时,各组cGRP、NO有所回升,但未通组cGRP仍显著低于再通组(P<0.05);再通组ET继续升高,未通组则开始下降。溶栓后24小时,2组cGRP和NO继续升高,再通组ET下降,未通组则略有升高。结论血浆cGRP、ET和血清NO参与了AMI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AMI发病24小时内血浆ET升高和cGRP、NO降低可能对静脉溶栓的疗效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群芳  吴红梅  向兵  张燕玲 《临床荟萃》2001,16(11):483-484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 ET- 1、NO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免分析法、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测定 3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 30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浆 ET- 1、NO水平。结果 :无血管并发症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浆ET- 1水平 (5 7.2 1± 2 9.5 4) ng/ L较正常老年人 (4 1.71± 11.33) ng/ L显著升高 ,有血管并发症 (137.70± 5 3.72 ) ng/ L 较无并发症者显著升高 (P均 <0 .0 0 1)。无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 NO水平 (12 4.18± 5 1.15 ) μmol/ L较正常老年人 (6 9.36± 2 5 .44 ) μmol/ L 显著升高 ,有血管并发症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浆 NO水平 (4 7.19± 16 .93) μmol/ L较无并发症者和正常人显著降低 (P<0 .0 0 1)。结论 :ET与 NO在老年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测正常人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水平 ,探求NO和ET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的病理生理意义。方法 用Green’s法测定血浆NO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结果 正常对照组 (A组 ) 2 4例 ,平均血浆NO 2 6 5 2± 2 5 1μmol/L ,ET 45 81± 11 2 1ng/L ;脑出血组 (B组 ) 2 7例 ,平均血浆NO 18 12± 4 14μmol/L ,ET132 41± 2 1 0 5ng/L ;脑梗死组 (C组 ) 4 2例 ,平均血浆NO 18 0 0± 3 12 μmol/L ,ET 12 9± 9 37ng/L。与A组相比较 ,B组和C组均有NO显著降低 (P <0 0 5 ) ,ET显著升高 (P <0 0 1) ;B组与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在急性脑血管病发作过程中 ,血浆NO和ET的含量变化 ,可能促进了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内皮功能障碍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一氧化氮(NO)的改变对内皮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起着重要的作用,中药在治疗此类疾病时对这些指标的改善起到哪些作用呢?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ox-LDL及NO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的研究.单位解放军第二○五医院内二科,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对象解放军第二○五医院,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及心血管专科门诊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方法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静滴.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ox-LDL和NO水平.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后两组患者ox-LDL及NO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ox-LDL,NO的值分别为(6.01±0.81),(5.78±0.55)μg/L;(11.39±1.15),(12.89±1.80)μmol/L,其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治疗组治疗前后上述两指标的值则分别为(6.61±0.87),(4.01±0.82)μg/L;(11.83±1.25),(17.20±1.52)μmol/L,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升高冠心病心绞痛患者NO水平、降低ox-LDL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 hCG)、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及变化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高征 )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87例妊高征患者 (妊高征组 )和 90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 (对照组 )血清β hCG ,血浆ET ,血清NO水平。并将两组胎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比较。结果妊高征组β hCG、ET、NO分别为 (4 5 .2 8± 2 0 .92 )IU/L ,(74 .33± 9.87)ng/L ,(10 4 .95± 2 1.0 7) μmol/L ;对照组 β hCG、ET、NO分别为 (18.0 2± 7.97)IU/L ,(5 2 .4 3± 10 .34)ng/L ,(139.15± 2 1.98) μmol/L ,两组相比 ,妊高征组 β hCG、ET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NO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且随妊高征病情加重 ,上述升高和降低的幅度更大。胎盘病检 :妊高征组除轻度患者胎盘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外 ,中、重度患者的胎盘绒毛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损伤性表现以及胎盘滋养层细胞增生。结论妊高征重要的病理学改变为胎盘缺血、缺氧致滋养层细胞增生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β hCG、ET升高及NO降低 ,可作为妊高征诊断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病时神经肽 Y( NPY)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冠心病患者胸痛发作时及治疗缓解 3天后血浆中 NPY浓度。结果 :稳定性心绞痛组胸痛发作期及治疗缓解 3天后血浆NPY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入院胸痛发作时血浆 NP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2 69.5± 10 0 .7) ng/ L ,( 2 70 .8± 99.7) ng/ L对 ( 15 5 .6± 3 7.8) ng/ L ,P<0 .0 1) ],经治疗缓解后均下降到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 172 .4± 10 0 .9) ng/ L,( 176.8± 60 .5 ) ng/ L 对 ( 15 5 .6± 3 7.8) ng/ L,P>0 .0 5 ) ]。急性心梗组入院时泵功能 ~ 级者 ( n=5 )血浆 NPY浓度明显高于 ~ 级者 ( n=5 ) [( 3 3 3 .7± 79.4 ng/ L 对 ( 167.9± 3 6.9) ng/ L,P<0 .0 5 ) ]。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发病时 NPY增高可能是由于严重心肌缺血、剧烈胸痛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小板释放 NPY增多所致 ,而 NPY增加进一步引起冠脉痉挛 ,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 (XNJI)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CIRI)家兔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动脉闭塞法”制备家兔 CIRI模型 ,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 (A组 )、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 )和脑缺血再灌注加 XNJI治疗组 (C组 )。分别在脑缺血前、缺血 30分钟及再灌注 30、6 0和 12 0分钟不同时间点 ,检测血浆及脑组织 NO浓度和 ET含量。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期间 ,血浆和脑组织 NO水平明显下降 ,血浆为 (43.80± 10 .4 0 )μmol/ L、(43.6 0± 8.96 )μm ol/ L、(37.5 0± 13.6 0 )μmol/ L、(39.80± 8.2 2 )μmol/ L、(40 .70± 7.86 )μmol/ L (P<0 .0 5和 P<0 .0 1) ,脑组织为 (319.0 0± 70 .70 )μmol/ g(P>0 .0 5 ) ;ET水平显著升高 ,血浆为 (73.80± 34.70 ) ng/ L、(81.30± 32 .5 0 ) ng/ L、(78.2 0± 36 .80 ) ng/ L、(10 4 .0 0± 4 2 .0 0 ) ng/ L、(111.0 0± 5 0 .70 ) ng/ L(P<0 .0 5和 P<0 .0 1) ,脑组织为 (93.10± 4 2 .30 ) ng/ g(P<0 .0 5 ) ;使用 XNJI后 ,上述各指标的异常变化明显减轻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和 P<0 .0 1)。结论 :XNJI可提高机体 NO水平、降低 ET水平而抗 CIRI  相似文献   

10.
葛根素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葛根素改善心肌供血、保护心功能的机制。方法 :将 12 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6 0例。两组在同等的西医治疗基础上 ,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 30 0 mg,15 d为 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前后两组的疗效及血浆内皮素 1(ET 1)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6 .7% ,对照组总有效率 75 .0 % (P<0 .0 5 )。治疗组治疗后血浆 ET 1明显下降〔(15 2 .6 0± 11.5 4 ) ng/ L 比 (10 6 .98±12 .4 4 ) ng/ L,P<0 .0 5〕,对照组无明显改变〔(14 7.6 5± 9.78) ng/ L 比 (14 2 .6 0± 11.36 ) ng/ L,P>0 .0 5〕。结论 :葛根素可改善 CHF患者的心功能 ,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内皮细胞 ET 1的产生、改善心肌供血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前测定氧自由基相关指标在预后判别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移植患者术前体内氧自由基的相关指标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了 18例肝移植患者术前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总抗氧化能力 (TAC)、一氧化氮 (NO)、总胆红素 (T BIL ) ,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死亡组血浆 L PO(17.13± 4.16)μmol/ L ,明显高于存活组 (7.97± 3 .5 2 )μmol/ L (P<0 .0 5 ) ,存活组血浆 TAC(3 8.0 5± 19.13 ) k U / L ,高于死亡组 (3 2 .5 4± 3 .0 7) k U/ L,但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存活组血浆NO (5 0 .46± 19.5 4)μmol/ L,死亡组 (5 0 .80± 14 .80 )μmol/ L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死亡组血 T BIL(4 2 5 .98± 2 14 .18) μmol/ L,明显高于存活组 (172 .10± 14 4.3 2 ) μmol/ L(P<0 .0 5 )。从结果筛选出对判断预后有意义的指标为血浆 LPO和血浆 TAC,建立根据术前检验指标预测术后死亡与存活的判别函数式分别为 :Y1 =0 .3 2 90 X1 + 0 .0 998X2 ,3 .90 40 ,Y2 =1.3 5 2 0 X2 -0 .0 5 0 0 X2 -11.464 0 (其中 X1 为血浆 LPO,X2 为血浆 TAC) ;判别方程对存活组判别正确率为 10 0 .0 % ,对死亡组判别正确率为 83 .3 % ,总的判别正确率为94.4%。结论 :术前检测血浆 LPO和 TAC能较正确判断患者的死亡危险程度 ,可作为术前常规检查。判别方程判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铁与胆囊结石发病的关系。方法 测定 81例胆囊结石患者及 5 2例对照组的血清铁 ( SI)浓度 ,并对胆囊结石组与对照组间及胆囊结石组男女间进行比较。结果 胆囊结石组 SI水平为 ( 12 .83± 4.5 7)μmol/L ,对照组 ( 14 .40± 5 .0 0 )μmol/L ,P<0 .0 5 ;胆囊结石组中男性 SI水平为 ( 13 .84± 4.2 )μmol/L ,女性为 ( 12 .10± 3 .94)μmol/L ,P<0 .0 5。结论 提示了缺铁可能是胆囊结石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中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感染与血清一氧化氮 (NO)和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 6 5例慢性胃炎患者 ,用同位素99MTC -EHIDA测定十二指肠胃胆汁反流 ,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含量 ,采用胃黏膜经Giemsa染色后检测H .pylori,用ELISA法测定血清H .pylori-IgG。结果 :H .pylori阳性组血清NO含量 (113.4 5± 2 4 .89μmol/L)显著高于H .pylori阴性组血清NO含量 (86 .34± 19.7μmol/L ,P <0 .0 5 ) ;H .pylori阳性组十二指肠胃反流率 6 8.6 % (2 4 /35 )显著高于H .pylori阴性组十二指肠胃反流率 4 0 .0 % (12 /30 ) (P <0 .0 5 ) ;H .pylori阳性组中DGR阳性组患者血清NO含量 (12 1.0 8± 2 1.2 7μmol/L)显著高于DGR阴性组患者 (86 .2 3± 18.12 μmol/L ,P <0 .0 5 ) ;H .pylori阴性组中DGR阳性组的血清NO含量与DGR阴性组及对照组相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NO可能是DGR形成的重要介质 ,除H .pylori感染之外 ,可能有其他因素参与DGR形成 ,并与H .pylori有明显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前后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血浆内皮素 - 1(ET - 1)水平的变化 ,探讨ET - 1在EH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88例高血压患者作为EH组 ,服用厄贝沙坦治疗 4周 (剂量 15 0~ 30 0mgd-1) ,4 8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量两组血压和血浆ET - 1水平 ,检测厄贝沙坦治疗后EH组血压和血浆ET - 1的变化。结果 3例患者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EH组与对照组血浆ET - 1水平分别为 90 .2 4± 2 9.2 3ng/L、5 8.31± 11.4 2ng/L ,前者较后者显著增高 (P <0 .0 5 ) ,且高血压III级ET - 1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II级 (P <0 .0 5 ) ,高血压II级ET - 1水平显著高于高血压I级 (P <0 .0 5 )。厄贝沙坦组治疗后ET - 1水平为 6 8.98± 8.2 0ng/L ,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厄贝沙坦组治疗前SBP和DBP分别为 16 8.34± 12 .92、112 .33± 8.0 4mmHg ,治疗后分别为 12 8.32± 18.4 3、82 .76± 4 .2 2mmHg ,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EH患者血压与ET - 1水平正相关 ,厄贝沙坦在有效降压的同时 ,血浆ET - 1水平亦降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超声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和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测定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未使用抗血小板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治疗,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治疗前后一氧化氮和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结果:冠心病患者超声治疗前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犤(40.9±12.7)μmol/L犦较对照组犤(21.4±5.3)μmol/L犦显著性升高(P<0.01),治疗后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犤(19.5±9.2)μmol/L犦接近正常对照组;冠心病患者超声治疗前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含量犤(29.34±5.36)μg/L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犤(12.08±4.85)μg/L犦(P<0.01),治疗后有所下降犤(25.53±6.51)μg/L犦,但无显著性意义。且患者超声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体内存在血小板活化,一氧化氮和血小板活化可能共同参与了冠心病发展过程,超声治疗冠心病可能的机制是通过一氧化氮和α颗粒膜蛋白140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肌钙蛋白Ⅰ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中肌钙蛋白 (c Tn )升高与心脏事件的关系。方法 :对 5 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U AP)、2 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分别进行血清 c Tn 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测定 ,并观察住院期间心脏事件发生率。结果 :12 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c Tn 定量为 (8.6 4± 3.12 )μg/ L ,CK MB值为 (14.5 0± 4.5 0 ) U / L ;U AP组 c Tn 定量为 (14.2 1± 4.2 6 )μg/ L ,CKMB值为 (16 .5 2± 5 .46 ) U / L ,c Tn 比较 P<0 .0 1,而 CK MB比较 P>0 .0 5。 2以 c Tn ≥ 10μg/ L为分界值 ,则 5 0例 U AP患者中 19例 c Tn 明显升高〔(16 .78± 4.5 2 ) μg/ L〕,同时测定 CK MB值为 (16 .82±4.2 1) U/ L;余 31例 c Tn 为 (9.12± 0 .18) μg/ L,其 CK MB值为 (16 .13± 4.5 0 ) U/ L;c Tn 比较 P<0 .0 1,而CK MB比较 P>0 .0 5。 3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 c Tn 升高组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猝死、顽固性心绞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 c Tn 正常组。结论 :c Tn 对判断 UAP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测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酶化学法测定 40例 CHF患者和 3 0例正常人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结果 CHF患者血浆游离肉碱浓度 [(4 6.48± 1.3 3 ) μmol/L]明显低于正常人血浆游离肉碱水平 [(5 5 .3± 11.19) μmol/L,P<0 .0 5 ]。心功能 级组比心功能 、 级组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更低 ,前者为 (3 5 .76± 5 .61)μmol/L,后者分别为 (5 0 .2 4± 9.3 2 ) μmol/L 和 (4 9.81± 12 .2 3 ) μmol/L;左室射血分数 (L VEF)≤ 40 %组血浆游离肉碱浓度较L VEF>40 %组低 ,分别为 (3 8.96± 9.0 6) μmol/L和 (4 9.71± 10 .77) μmol/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经 L-肉碱 3 g/d静脉滴注治疗 10天后 ,伴随 CHF患者心功能改善 1~ 2级后 ,血浆游离肉碱浓度显著升高至 (10 0 .2 7± 5 6.2 3 )μmol/L (P<0 .0 1)。结论放射性同位素酶化学法测定血浆游离肉碱浓度灵敏、精确、可靠且重复性好。 CHF患者血浆游离肉碱浓度随心衰程度的加重而降低 ,提示 CHF患者存在能量代谢的紊乱 ,可能与体内肉碱缺乏有关 ,补充外源性 L -肉碱后 CHF患者心功能得以明显改善 ,血浆游离肉碱浓度亦随之升高 ,CHF患者补充适量的外源性肉碱是有效的代谢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高脂血症 2型糖尿病 (T2DM)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和C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及辛伐他汀对其影响。方法  12 5例非高脂血症T2DM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辛伐他汀组。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辛伐他汀 2 0mg ,每晚 1次。用化学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1、2、3和 6个月后血清NO和CRP含量 ,以 6 0例正常人为对照。结果 非高脂血症的T2DM患者血清NO浓度明显低于正常人 [(9.6 3± 3.2 1) μmol/Lvs(13.87± 4 .76 ) μmol/L ,P <0 .0 5 ];而血清CRP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 [(4.11± 1.6 3)mg/Lvs(2 .36± 1.5 7)mg/L ,P <0 .0 5 ]。辛伐他汀治疗 1个月后NO显著升高 [(9.6 3± 3.17) μmol/Lvs(11.2 6± 2 .87) μmol/L ,P <0 .0 5 ],2个月后CRP也显著降低 [(4.13± 1.82 )mg/Lvs(3.32± 1.76 )mg/L ,P <0 .0 5 ]。结论 非高脂血症T2DM患者也存在着动脉内皮功能损伤和动脉内膜的慢性炎症反应 ,辛伐他汀治疗可减轻这些患者内皮损伤和动脉内膜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MODS)的机制。方法 :制作日本大耳兔、Wistar大鼠及小鼠的 MODS模型 ,观察联合应用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后动物肿瘤坏死因子 ( TNF)、脂质过氧化物 ( L PO)、组织病理学、胃动素、胃泌素、肾脏内皮素 1( ET 1) m RNA、胃粘膜内 p H值 ( p Hi)的变化。结果 :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联用可使 MODS动物血浆 TNF水平由 ( 147.2 3± 43.93)μmol/ L下降到 ( 6 4.91±2 0 .18)μm ol/ L ,血浆 L PO水平由 ( 8.0 5± 2 .18)μm ol/ L下降到 ( 2 .0 2± 0 .6 4)μmol/ L ,胃粘膜内 p H值从 6 .90± 0 .10增加到 7.30± 0 .10 ,血浆胃泌素水平由 ( 40 6 .3± 5 0 .6 ) pg/ L 降低到 ( 2 10 .4± 43.8) pg/ L,胃动素水平由( 2 2 5 .6± 41.6 ) pg/ L 下降到 ( 143.6± 35 .4) pg/ L,肾脏 ET 1m RNA表达水平由 0 .5 9± 0 .15降低至 0 .39±0 .0 8;注射内毒素后 72小时小鼠死亡率由 6 0 %降至 30 %。结论 :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可以改善 MODS动物多个器官的功能 ,可以作为治疗 MODS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以麻黄、山栀子、黄连、厚朴、白术、桂枝、三七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复方护脑素改善脑部微循环及脑保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模型组(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护脑素组(颈总动脉结扎前半小时腹腔灌注护脑素混悬液)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用组织血流量仪测定各组手术前后局部脑血流量(r-CBF),用硝酸还原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O),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浆内皮素1(ET-1)。手术后2h将大鼠处死,取出脑组织,测定脑匀浆中NO与ET-1含量。结果①rCBF值:模型组为(202±38)mL/(min·kg),显著低于假手术组(635±81)mL/(min·kg)(t=15.34,P<0.001)和护脑素组(267±47)mL/(min·kg)(t=3.33,P<0.05)。②护脑素组血浆NO(2.6±0.5)mol/L高于模型组(2.1±0.8)mol/L(t=4.23,P<0.05)。模型组血浆ET-1(540.0±101.0)ng/L高于假手术组(349.0±26.0)ng/L,(t=6.14,P<0.05)和护脑素组(427.0±83.0)ng/L,(t=2.73,P<0.05)。③模型组组织匀浆中NO(406.0±163.5)mol/L和ET-1(11.4±2.0)ng/L分别高于假手术组的(177.4±63.3)mol/L,(8.1±1.5)ng/L,(t=4.13,4.04,P<0.005)和护脑素组的(207.2±113.4)mol/L,(8.3±1.7)ng/L(t=3.16,3.64,P<0.005)。结论护脑素在急性脑缺血模型中可通过NO、ET-1的参与,改善脑部微循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