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以乙基纤维素(EC)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为包衣材料,制备托吡酯缓释微丸,并将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应用于处方筛选过程中.方法 以微丸在1、4和8h的释放度作为考察指标,将包衣增重和致孔剂比例作为自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缓释包衣处方进行优化.结果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确定自变量的最优区域为包衣增重5.67% ~ 6.28%,致孔剂比例26.82% ~27.42%,在此区域内任取3点进行验证实验,对比各时间点的累积释放度值,3批自制样品符合理论释药目标.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托吡酯微丸缓释包衣处方的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以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包衣材料,采用双层包衣法制备双氯芬酸钾延迟缓释微丸,考察释放条件及处方因素对释药行为的影响,并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处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微丸的体外释药受介质pH的影响较大,受介质黏度影响较小;内外层包衣增重比例和外层包衣中致孔剂用量可影响释药时滞、释药速度以及最终释药量;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微丸处方的优化。  相似文献   

3.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洛索洛芬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洛索洛芬钠微丸的缓释包衣处方。以缓释包衣材料HPMC和EC的比例以及包衣增重为考察因素,1、4和8 h的累积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分别用线性模型和非线性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因素之间的关系,绘制所选用模型的效应面和等高线图,根据设定的缓释释药目标值,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最后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中的三次多项式是描述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最佳模型。最佳处方微丸缓释包衣累积释放度的理论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较小。可见,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的,基于多元非线性模型的洛索洛芬钠微丸缓释包衣处方优化模型,可以对该缓释微丸的处方进行优化,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 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 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5.
布地奈德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及释药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pH-时滞型布地奈德微丸并对其释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锅包衣法制备裁药微丸,并进行乙基纤维素有机溶液包衣及Eudragit FS30D水分散体包衣。用转篮法进行释放度实验,采用多种pH模式筛选和评价处方。结果与结论:包衣厚度及材料比和pH对释药速率均有影响。优选处方微丸在高低2种pH模式下,其释药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依托贝特缓释胶囊,并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依托贝特缓释胶囊的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离心造粒法制备依托贝特母丸,PEG4000与依托贝特的丙酮溶液包增溶层,以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溶液(Eudragit RL30D)包缓释层。考察因素为增溶层与丸心质量比(X1)、增溶层中PEG4000用量(X2)、缓释层增重百分率(X3),考察指标为4,8和24 h的累积释放度,采用Design-Expert软件建立模型描述自变量及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型绘制效应面图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化处方并通过实验对拟合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确定依托贝特的制备处方优化参数:增溶层与丸心质量比为0.7~1.2;PEG4000占增溶层比例为3.5%~12.8%;缓释层包衣增重8.0%~13.5%,与多元线性模型相比,二次多项式模型具较高的置信度;二次多项式模型方程表明考察因素和相对应的考察指标之间存在可信的定量关系;优化处方各考察指标的预测值和实际值非常接近。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用于依托贝特缓释胶囊的处方优化,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薄膜包衣对头孢氨苄胃内漂浮片释药特性和起漂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种不同型号欧巴代(Opadry、Omdry Ⅱ和OpadryAMB)膜材和3种渗透性的丙烯酸树脂[Eudragit RL 30D、RS 30D和RL 30D/RS 30D(1:1)]对头孢氨苄胃内漂浮片包衣,分别以Oparary和Eudragit RL 30D/RS 30D(1:1)对4,6,9,12kg硬度的片剂包衣,增重1%-3%,考察上述包衣条件对头孢氨苄胃内漂浮片释放特性和起漂性能的影响。结果:3种不同型号欧巴代包衣、不同包衣增重及4种硬度片芯包衣的片剂与未包衣片相比,释放特性无明显变化,起漂时间均大于15min,比未包衣前显著延长;6—9kg硬度片芯以渗透性适宜的Eudragit RL 30D/RS 30D(1:1)包衣,增重1%-2%均能保证15min内起漂,释药特性与未包衣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对水具有渗透性、能束缚二氧化碳气体并具有一定抗张强度的衣材是胃内漂浮片优选的包衣材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头孢氨苄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运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熔融包衣法对素丸进行隔离包衣,隔离衣材料选用十八醇,流化床包衣法包覆胃溶型丙烯酸树脂NE30D薄膜衣,制备不同隔离及包衣增重的头孢氨苄缓释微丸,对药物释放进行考察。结果 HPMC(K4M)、MCC为丸芯材料,十八醇为隔离层,Eudragit N E30D为包衣材料,SDS作为致孔剂。分别选用Eudragit N E30D、十八醇及SDS增重为7%8、%4、%时的包衣微丸,pH 6.8的PBS中呈现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该处方工艺基本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李欣  于景敏  刘琳娜 《医学争鸣》2008,29(21):1973-1976
目的:制备盐酸阿夫唑嗪缓释胶囊,观测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以Eudragit RS 30D作为主要包衣材料,制备盐酸阿夫唑嗪缓释微丸.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释放度试验评价缓释效果.结果:所制备的盐酸阿夫唑嗪缓释胶囊1,3,8 h时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8.4%,70.0%,99.8%,其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Q=0.3533 t1/2 0.052,r=0.9915),缓释效果良好,3批样品与进口缓释片释放曲线基本一致.结论:研制的盐酸阿夫唑嗪缓释胶囊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行,释放度与进口缓释片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芍药总苷速释微丸,用Eudragit RS 100作为包衣材料,制备芍药总苷缓释微丸。方法 采用mini Glatt流化床底喷包衣法制备缓释微丸,对其包衣工艺及处方进行单因素考察,评价微丸的粉体学性质和体外释放行为。结果 当聚合物包衣增质量为6%,增塑剂用量为10%时,药物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体外释放曲线符合Peppas和Higuchi方程。结论 制备的芍药总苷缓释微丸具备较理想的缓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Eudragit NE 30D为包衣材料,制备丹皮酚缓释微丸.方法:应用挤出滚圆机制备丹皮酚素丸和多功能制粒包衣机进行包衣制备缓释微丸,采用单因素法考察缓释微丸的制备工艺参数和包衣工艺参数.结果:体外释放度试验结果显示,所制丹皮酚缓释微丸具有明显的缓释特性.结论:制备的丹皮酚缓释微丸基本符合12 h缓释要求.  相似文献   

12.
张瑜  白颖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7):1088-1091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处方。方法 采用干法压制包衣法制备盐酸青藤碱脉冲片,以片芯中羧甲淀粉钠的用量、包衣处方中凝胶材料比例(羟丙甲纤维素∶卡拉胶)和凝胶材料用量为考察因素,以释药时滞为考察指标,采用星点设计安排实验,并对指标与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和二项式数学拟合,通过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指标与因素之间可采用二项式拟合,相关系数为0.993 7;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3种处方的脉冲片均经一定时滞(6 h左右)后药物呈脉冲释放,释药时滞实测值与预测值偏差均在±4.43%以内。结论 盐酸青藤碱脉冲片具有体外定时脉冲释药特性,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可用于本制剂的处方优化,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制备盐酸哌甲酯缓释微丸,并对其体外释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制备盐酸哌甲酯缓释微丸.对包衣材料种类、配比及用量进行选择,建立HPLC法测定包衣微丸体外释放度.HPLC色谱条件:色谱柱:Diamonsil C18(5 μm,200 mm×4.6 mm);流动相:甲醇-0.02 mol/L磷酸二氢钾-冰乙酸(40:55:5);检测波长:210 nm;流速:0.8 ml/min;进样量:20 μl.结果: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Surelease(R))比丙烯酸树脂水分散体(Eudragit(R) NE30D)更适合作为盐酸哌甲酯缓释微丸的包衣材料.包衣增重15%, HPMC加入量为6%时包衣微丸在不同释放介质(水、pH 1.2盐酸溶液及pH 4.0、pH 6.5、pH 6.8、pH 7.5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均呈现良好的缓释效果.结论:成功地制备了盐酸哌甲酯缓释微丸,其体外释药缓慢、持续、平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非洛地平双层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工艺和体外释放度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对处方进行优化,并计算自制片与国外上市缓释片体外释药数据的相似因子。结果最优化处方组成:含药层片芯中氯化钠30mg,助推层聚氧化乙烯110mg,羟丙甲基纤维素7mg,包衣液中醋酸纤维素与聚乙二醇4000(polyethylene glycol4000,PEG4000)的比例为1.8:1、包衣增重为8%。最优处方的3批样品在14h内呈零级释放特征,体外释药特征与国外缓释片相似(f2=65.8)。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非洛地平双层控释片处方优化模型,实现了该控释片的处方优化。自制片与国外缓释片体外释药行为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优化及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葛根素在各辅料中的溶解度,处方配伍实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组分;以葛根素在不同自微乳处方中的平衡溶解度和粒径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确定较优处方;并用透析袋扩散法对葛根素自微乳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葛根素自微乳较优处方选择ODO为油相,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比例为17.5:55.0:27.5,葛根素在最优处方中的溶解度为51.27mg/g,是其蒸馏水中溶解度的9.22倍,用蒸馏水稀释后平均粒径为21.51nm;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释放速度较其混悬液更快.[结论]成功制备了葛根素自微乳,可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能够快速方便的得到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较优处方.  相似文献   

16.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优化及评价。方法通过测定葛根素在各辅料中的溶解度,处方配伍实验,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组分;以葛根素在不同自微乳处方中的平衡溶解度和粒径为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确定较优处方;并用透析袋扩散法对葛根素自微乳的体外释药性质进行考察研究。结果葛根素自微乳较优处方选择ODO为油相,Cremophor RH40为表面活性剂,Transcutol P为助表面活性剂,比例为17.5∶55.0∶27.5,葛根素在最优处方中的溶解度为51.27 mg/g,是其蒸馏水中溶解度的9.22倍,用蒸馏水稀释后平均粒径为21.51 nm;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体外释放速度较其混悬液更快。结论成功制备了葛根素自微乳,可显著提高葛根素的溶解度;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能够快速方便的得到葛根素自微乳化释药系统的较优处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制备姜黄素pH依赖-时控型结肠靶向小丸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技术,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姜黄素素丸,再分别包衣EC(时控内层)及Eudragit FS30D(pH依赖外层),得到姜黄素pH依赖-时控型结肠靶向小丸,并优化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时控层包衣液由3.0%EC、0.6%邻苯二甲酸二乙酯、25%滑石粉乙醇溶液组成,包衣增重2.0%;pH依赖层包衣液由Eudragit FS30D、40%滑石粉和3.0%柠檬酸三乙酯组成,包衣增重4.0%。此小丸在人工胃液2、3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15%,在人工结肠液5 h后累积释放百分率>85%,有显著的结肠定位及释药特性。结论以EC作为时控内层,Eudragit FS30D作为pH依赖外层,可制备姜黄素结肠靶向释药系统。  相似文献   

18.
烟酸缓释胶囊的研制及释放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祎 《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21(6):663-664,673
目的制备烟酸缓释胶囊并建立其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使用离心造粒机,采用粉末层积法制备了空白母核、烟酸微丸,采用流化床技术对其进行了缓释包衣,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包衣处方。结果优化条件所得的微丸综合质量评价指标达到优秀,体外释放符合一级释药模型。结论该缓释胶囊体外释放具明显缓释特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多元定位释药技术制备舒胸缓释胶囊。方法将处方药材精制后制备成舒胸微丸,然后分别采用HPM C、Eudrag it L 30D-55、Eudrag it L 100-Eudrag it S100混合物(1∶5)制备成3种包衣微丸,并按一定比例混合装入胶囊中。结果HPM C包衣微丸在任何pH值条件下均可释药,Eudrag it L 30D-55包衣微丸在pH≥5.5时开始释药,Eudrag it L 100-Eudrag it S100(1∶5)包衣微丸在pH≥6.8时开始释药。由3种包衣微丸混合制备而成的缓释胶囊,在模拟人体胃肠道pH变化条件下,呈现出一种pH依赖型梯度缓释特征,而且处方中的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红花黄色素、阿魏酸、川芎嗪的释放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采用定位释药技术制备而成的舒胸缓释胶囊中理化性质不同的各成分在缓释的同时可以达到同步释放,遵循了中药制剂复方配伍的整体观和用药思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水难溶性药物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释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化床空气悬浮包衣法制备载药丸芯,Surelease(R)缓释衣及Eudragit(R) L 30D-55肠溶衣制得布地奈德微丸.比较了缓释层中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微丸释药速率的影响.结果 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的释放速率随致孔剂的用量增加而加快,释药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且药物释放速率常数与致孔剂用量成正比关系.相同用量的致孔剂对布地奈德释放的影响为Tween80,SDS>HPMC,Lactose>PVP>PEG400>PEG4000.结论 不同致孔剂及其用量对布地奈德肠溶缓释微丸释放速率的影响较大,选择合适的致孔剂及其用量对获得适当的释药速率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