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整合素与肿瘤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肿瘤的发生、增殖、存活和转移到其他组织的能力。许多是由分布广泛的整合素介导的。整合素是细胞黏附.细胞迁移、细胞周期和程序化死亡(凋亡)所必须的,它和其他信号途径一起调节肿瘤的发生、侵袭及转移。就整合素的结构、功能及其与肿瘤临床资料的关系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是一类催化ATP上γ-磷酸转移到蛋白酪氨酸残基的激酶,能催化多种底物蛋白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在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迄今发现的90余种PTKS具有癌基因功能,而Syk是目前发现的惟一具有抑癌作用的PTKs。近年来研究发现,Syk的表达与肿瘤的侵袭及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整合素和胰腺癌侵袭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侵袭转移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多阶段连续过程,其中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的黏附是发生侵袭转移的首要步骤。近年来研究表明,整合素(integrins)黏附分子作为ECM的受体,通过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ECM间的识别和结合,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肿瘤侵袭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特异性抑制剂,对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TIM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具相关性,在肿瘤治疗上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整合素参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在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整合素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整合素与各种类型肿瘤转移的病理生理学发展全过程密切相关。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膜细胞骨架连接蛋白Ezrin与肿瘤的侵袭转移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探讨其在肿瘤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及复杂机制.方法:应用pubMed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Ezrin,埃兹蛋白,肿瘤"等为关键词,检索1999-2009年的相关文献,共检到文献486条.纳入标准:1)Ezrin促进肿瘤转移的机制.2)Ezrin抑制肿瘤转移的机制.3)Ezrin在不同肿瘤中的异常表达与预后.根据纳入标准,精选分析35篇文献.结果:Ezrin可以通过多种复杂的机制,在不同条件下发挥促进或是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但是Ezrin在不同肿瘤中上调或下调的具体机制尚不清楚.它与其他肿瘤侵袭转移相关因子间的关系及信号转导机制也需进一步完善.结论:虽然Ezrin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具有两面性,但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和作用条件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7.
PAR-2与消化道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蛋白酶激活受体2(PAR-2)在消化道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现状.方法:应用Pubmed和CNK1、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PAR-2、肿瘤和侵袭转移"为关键词,检索1999-01-2009-12发表的相关文献共117篇.纳入标准:1)PAR-2的结构、激活和功能;2)PAR-2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情况;3)PAR-2促进消化道肿瘤侵袭转移的机制.根据纳入标准,最后纳入分析29篇.结果:PAR-2在消化道肿瘤中高表达,通过调节肿瘤细胞的增殖、黏附、基质降解、血管形成等多个环节,参与消化道肿瘤的侵袭转移过程.结论:深入研究PAR-2在肿瘤侵袭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助于评估肿瘤预后,为肿瘤治疗寻找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肿瘤侵袭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是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特异性抑制剂,对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起重要作用.TIMP的表达水平与肿瘤预后具相关性,在肿瘤治疗上有潜在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整合素参与肿瘤转移的多个环节,在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对于整合素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整合素与各种类型肿瘤转移的病理生理学发展全过程密切相关.现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国内外关于αvβ6整合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和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系统,以"αvβ6整合素"和"肿瘤"为关键词,检索1992-01-2008-05相关αvβ6整合素的文献174篇,其中英文文献172篇,中文文献2篇。纳入标准:1)αvβ6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2)αvβ6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3)αvβ6促进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4)以αvβ6为靶点的肿瘤靶向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精选73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29篇文献。结果:αvβ6作为一类上皮限制性的特殊整合素亚型,在多种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中诱导表达,通过促进肿瘤细胞迁移、参与细胞外基质降解、激活细胞因子TGF-β1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凋亡等途径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结论:深入研究αvβ6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功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肿瘤侵袭和转移的分子机制,有望在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1.
整合素家族作为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调节许多类型肿瘤细胞的迁移、存活、增殖和血管生成等。近期许多研究证实,整合素家族还和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整合素家族结构与功能、整合素家族信号通路与肿瘤转移关系、整合素与肿瘤骨转移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整合素家族作为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的黏附,调节许多类型肿瘤细胞的迁移、存活、增殖和血管生成等。近期许多研究证实,整合素家族还和恶性肿瘤的骨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整合素家族结构与功能、整合素家族信号通路与肿瘤转移关系、整合素与肿瘤骨转移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鼻咽癌是一种亲淋巴系统转移的恶性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78.9%,并与预后密切相关,故研究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已进行的研究发现鼻咽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与细胞黏附机制、基质金属蛋白酶、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基因改变及EB病毒编码膜潜伏蛋白等几方面因素有密切关系,但其确切机制仍未阐明。探究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可以为临床工作治疗淋巴结转移提供理论指导,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鼻咽癌的疗效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实体瘤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方法:以"循环肿瘤细胞、实体瘤、转移"为关键词,检索2000-01-2010-10 PubMed、Science Direct、Ovid、Springer、CNKI和维普等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纳入标准:关于实体瘤CTC与转移密切相关的分子机制、临床相关性的文献。共纳入分析42篇文献。结果:随着分子生物学和材料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方法有效地富集和鉴定不同类型实体瘤外周血CTC。细胞基因水平证实CTC具有恶性生物学特性,CTC自身基因和转移相关蛋白谱的表达、肿瘤微环境、免疫系统等因素影响着CTC远处器官转移灶的形成。CTC数目、特定基因、蛋白的表达与治疗疗效、预后等具有相关性。结论:研究CTC参与血液播散转移的机制,为全面、准确地阐明恶性实体瘤转移的机制、个体化的治疗提供新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早期胃癌浆膜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浆膜分型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为淋巴结的合理清除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早期胃癌的浆膜分型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浆膜正常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为9.4%,反应型为20.2%,两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浆膜正常型患者中,黏膜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且局限于第1站(N1);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率为20.0%,且局限于(N1 No.7)。浆膜反应型患者中,m癌、sm癌第2站(N2)转移率分别为3.0%和26.1%。结论:浆膜分型评估早期胃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是较实用和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国内外对Girdin的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Medline及维普数据库,以Girdin、actincytoskeleton和细胞迁移等为关键词,检索1996-01-2009-09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786条,中文文献30条。纳入标准:1)Girdin的结构及相关功能的研究。2)细胞迁移所涉及的骨架结构的改变机制的研究。3)细胞迁移和侵袭相关内容的研究。根据纳入标准,精选35篇文献,最后纳入分析25篇文献。结果:Girdin(又被命名为APE、GIV、HkRP1)是一种新发现的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它能与Akt相互作用,在调节肌动蛋白的结构及促进肿瘤细胞的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其详细机制还不明确。结论:Girdin作为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为指导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Adhesion mechanisms in lymphatic metasta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role of cellular adhesion in regio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solid tumors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data reviewed is based on studies in four different tumor models of human, rat and murine origin. An in vitro assay measuring tumor cell attachment to cryostat sections of normal peripheral lymph nodes, obtained from the species of tumor origi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adhesion of tumor sublines with different metastatic potentials. A good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umor cell potential to metastasize to regional nodes and the adhesion to the sections in all models studied [1–3]. The adhesion of all tumor lines could be blocked by Arg-Gly-Asp containing peptides while pretreatment of the cells with antibodies to integrins implicated 1 and 3 receptor complexes in the adhesion. Ligand binding assays provided indirect evidence that the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of the metastatic tumor lines to the frozen sections was mediated via extracellular matrix proteins such as fibronectin, vitronectin and type IV collagen. As these basement membrane proteins have been localized to the outer surfaces of reticular fibers [4] which are known to permeate the lymph node and trasverse the subcapsular sinus [5] it is postulated that tumor cell attachment to these fibers may facilitate and possibly be required for tumor cell retention and growth in the invaded regional nodes.  相似文献   

18.
Survivin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rvivin是一个肿瘤特异性的凋亡抑制因子,在细胞中呈周期依赖性表达,调节G2/M期,并可直接抑制Caspase-3和Caspase-7的活性。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Survivin与肿瘤细胞的凋亡负相关,与血管形成和细胞增殖活性正相关。Survivin在包括大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组织中均高表达。Survivin在大肠癌的生长和转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Survivin表达上调可预示生存期缩短和预后不良。针对Survivin及其受体的肿瘤治疗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提示Survivin可能是大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4ARF和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18例子宫内膜癌及3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14ARF及p53的表达.结果p14ARF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分别为25.4%(30/118)、38.1%(45/118)、14.4%(17/118)和22.0%(26/118),与正常内膜0(0/30)、56.7%(17/30)、33.3%(10/30)和10.0%(3/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内膜癌中p14ARF表达缺失的比例高于正常宫内膜;p14ARF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宫颈间质受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和肌层侵犯深度无关;不同p14ARF表达水平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 1.p53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分别为13.6%(16/118)、40.1%(48/118)、28.0%(33/118)和17.8%(21/118);与正常内膜相比分别为36.7%(11/30)、36.7%(11/30)、16.2%(5/30)和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中p53阳性表达的比例高于正常宫内膜;p53表达与肿瘤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肌层侵犯深度相关,与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和宫颈间质受累无关;不同p53表达水平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 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4ARF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243,P=0.008.结论p14ARF和p53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密切相关,但对其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4^ARE。和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118例子宫内膜癌及30例正常宫内膜组织中p14^ARE及p53的表达。结果:p14^ARE。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分别为25.4%(30/118)、38.1%(45/118)、14.4%(17/118)和22.0%(26/118),与正常内膜0(0/30)、56.7%(17/30)、33.3%(10/30)和10.0%(3/3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子宫内膜癌中p14^ARE。表达缺失的比例高于正常宫内膜;p14^ARE表达水平与手术病理分期、宫颈间质受累和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和肌层侵犯深度无关;不同p14^ARE表达水平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81。p53阴性、弱阳性、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率在子宫内膜癌中分别为13.6%(16/118)、40.1%(48/118)、28.0%(33/118)和17.8%(21/118);与正常内膜相比分别为36.7%(11/30)、36.7%(11/30)、16.2%(5/30)和1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内膜癌中p53阳性表达的比例高于正常宫内膜;p53表达与肿瘤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和肌层侵犯深度相关,与病理分级、组织学类型和宫颈间质受累无关;不同p53表达水平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6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14^ARE。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243,P=0.008。结论:p14^ARE和p53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密切相关,但对其预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