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美国科学家撰文宣称,动物(老鼠)实验表明,定期采取“全天不吃饭”等措施来控制饮食有益健康,并给实验动物带来“长寿”和“抵抗压力能力加强”等多种好处。此前有消息说,人类和老鼠“共享99%的基因”,因此有专家认为,上述奇特的健康现象可能会在人体中出现。这一成果为治疗糖尿病和其它一些严重慢性病带来了喜讯。  相似文献   

2.
栾习芹 《大众健康》2007,(10):95-95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科学家近日发表一份报告说,根据一项老鼠实验,母亲在怀孕及哺乳期间如果吃大量垃圾食物,生下的小孩可能较喜欢吃甜食和垃圾食物,而且容易吃得过量、吃得不健康,长大后出现肥胖问题。由伦敦皇家兽医学院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期刊的报告警告说,怀孕期妇女通常以“一人吃两人补”为由,大量吃高油脂食物,同时又缺乏教育子女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的意识。[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英国研究人员发表在《实验生理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常吃垃圾食物对肾脏伤害很大,垃圾食物对肾脏所造成的损害与2型糖尿病一样严重。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了实验。这些老鼠被分成两组。一组通过饮食,造成肥胖和胰岛素阻抗现象,并让老鼠产生糖尿病。注意观察老鼠出现糖尿病  相似文献   

4.
《长寿》1997,(7)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验,目前,美国科学家发现了L-1基因。L—1基因对人类的寿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不久的将来能对L—1基因进行一定的改造的话,那么人类的寿命至少可以延长70年。  相似文献   

5.
食疗中的“有效量”,应该是食疗是否有效的关键。因为某种食物在防治疾病的实验中看来很神奇的疗效,往往由于实践中那不可企及的“量”而化为泡影。因此,在食疗过程中对它的“有效量”不能一无所知,否则,将是无效之食。 从咖啡防辐射说起 几年前,印度科学家乔治从咖啡对遭到致命辐射的老鼠的试验中得知,咖啡有惊人的抗辐射作用。此后,喝咖啡防辐射便被媒体广为传播。然而前不久,英国放射物质研究协会的内尔博士经过精确计算后指出,一个重70千克的人要想  相似文献   

6.
苍蝇、蚯蚓和老鼠都有长寿基因。科学家们能不能把这些基因改造后植人人体,从而使人类健康长寿呢? 您已经50岁、70岁甚至90岁了,却没有心血管疾病、癌症、老年痴呆症或其他常  相似文献   

7.
《保健医苑》2009,(6):55-55
<正>人类到一定年龄即停止萌生新牙。不过,最新研究发现,一种人体基因可能帮助人类根据需要生长新牙,使完全告别假牙成为可能。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报告说,科学家先前知晓,一种名为CTIP2的人体基因关联免疫系统和皮肤、神经生长。经鼠类实验的最新研究发现,这种基因还可能帮助牙釉质分泌。  相似文献   

8.
科学家在老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发现,运动可以帮助老鼠大脑“驱逐”一种有害分子,并吸引一种有益分子“搬进来”保护神经细胞。这项研究也许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保持身体强健、思维活跃有助于人们抵抗阿尔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症)的侵袭。此前研究发现,通过人工方法让老鼠患上类似人类阿尔茨海默氏症后,保持经常运动的老鼠能减缓心智  相似文献   

9.
<正>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们最近对恒河猴的研究表明,一种功效强大的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有望与目前的抗逆转病毒疗法"同仇敌忾",有效对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疗法成效显著这种名为猿猴和人免疫缺陷病毒(SHIV)的病毒能感染猴子,基因改造使其携带有人类病毒基因组的关键组成部分。两篇发表在《自然》杂志网络版上的研究报告了一种抗体疗法对这种人类免疫  相似文献   

10.
外刊速览     
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成功破译美国和英国科学家5月18日在英国《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了人类最后一个染色体——1号染色体的基因测序,解读人体基因密码的“生命之书”宣告完成。科学家们认为,成功破译1号染色体将为研究和治疗癌症、帕金森氏痘和老年痴呆症等350余种疾病提供指引。在人体全部22对常染色体中,1号染色体包含基因数量最多,块头最大。其基因数目多达3141个,是平均水平的两倍,  相似文献   

11.
时讯快递     
科学家发现肥胖基因 科学家们经过研究证实,小鼠的一种单基因可以阻止其体重增加。研究人员确信这种基因能够成为治疗人类肥胖的一种新方法。 实验中有三组小鼠:正常小鼠、变异小鼠和基因有缺陷型的小鼠,这些小鼠在6个月的时间里吃数量相同的脂肪食物。实验数据表明,正常小鼠在吃了脂肪食物后确实变得肥胖了,主要是因为其体内一种叫做HMGIC的正常结构的基因有利于大量的细胞贮存多余的脂肪,而实验中只有10%存在有缺陷型基因的小鼠体重稍有增加,其余均属正常。这种有缺陷型的基因不能使脂肪细胞得以生存,所以较为有效地限制了体重的增加。另外  相似文献   

12.
胡福 《现代养生》2004,(8):16-16
美国科学家首次从老鼠身上获得了“饥饿能使青春永驻”的科学证明。在美国国立病毒学实验室里,饲养着二万多只大小老鼠:饲养人员在供给食物时,供给比老鼠实际需要减少了40%的食物,结果,通常只能存活30个月的老鼠,居然活了60个月。而且免疫力增强,很少生病,反应也更加灵敏。研究人  相似文献   

13.
脂肪造成肥胖,想减肥的人视脂肪为敌寇,但脂肪也分好脂肪与坏脂肪两种.造成肥胖的是坏脂肪,而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好脂肪不但不会造成肥胖,甚至是减肥的新希望. 根据刊载于英国《自然》科学杂志的两份研究表明,科学家已发现两种触发老鼠制造健康“好”脂肪的蛋白质,为治疗肥胖指引新路.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决定脂肪组织类型的“开关”...  相似文献   

14.
资讯抢鲜报     
人类活到125岁且不患癌症将成为可能科学家通过老鼠试验取得一项遗传突破,可将老鼠的寿命延长45%。激活老鼠体内的p53和p16后,他们患癌症的概率降低到了零。这种老鼠能存活更长时间,不是因为他们有更少的癌症风险,而是因为这些基因还具有抗衰老的能力。科学家称这项发现让人类活到125岁而且不患癌症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说到进补,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人参、鹿茸、燕窝等名贵药品。其实,名贵药品并不对所有人都适合,正如中医所说:“使用得法,大黄成补品;使用不当,人参成毒药。” 什么是最好的补品呢?科学家的回答是食物。但季节不同,进补的食物也不一样。 春令补肝 以肝为先 根据中医学“天人合一”的养生原则,人体春季保养的重点器官是肝脏,即“春应在肝”。 在所有的养肝食物中,以动物肝最优。猪肝、牛肝、鸡肝、鸭肝等  相似文献   

16.
正我们无法改变基因,但当我们了解基因更多,就能根据这些讯息来调整生活习惯,有效避免发生疾病。俗话说"一种米养百种人",古人早已知晓,每个人即使吃同样的食物,也会得到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我们的体内独特的基因决定了哪种食物营养适合我们,哪种食物对我们的身体不利。只有破解了人类基因密码,人才懂吃。2001年由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科学家共同参与发起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工作草图发表,是人类科学史上重大的贡献,不但揭开了部分人类身上基因之谜,也随之改变了人类健  相似文献   

17.
张揆一 《长寿》2003,(10):22-23
世界卫生组织去年7月1日公布的研究报告指出:今后20年癌症新患者将由1000万增加到1500万人,死亡人数由600万增加到1000万人。癌症是人类致死的第二大杀手,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死率。《黄帝内经》上告诫我们:“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防癌重于治癌。食物不当可致癌,食物得当可抗癌。平时注意多摄取些抗癌食物,预防癌症的发生乃上策。哪些食物能抗癌呢?国内外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下列食物具有抗癌作用:一、动物性抗癌食品鱼油英国爱斯顿大学坦斯·塔尔教授研究发现,鱼油中的一种化学成分脂肪酸具有抗癌作用,其学名为二十碳五烯酸,这种多聚不…  相似文献   

18.
《口岸卫生控制》2003,8(1):46-46
以色列和美国科学家说 ,紧密的基因排列可帮助一种吞食核废料的细菌抵御辐射。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称 ,这种能耐受极冷和极干旱条件的耐放射异常球菌的DNA呈紧密环状排列。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埃维·明斯基说 ,这种紧密的基因环可以使受损的DNA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这样断裂的片断就可以最终回到原位。辐射能够严重地损坏DNA ,使其片断剥落 ,在大部分的有机组织中游离。但耐放射异常球菌的结构可以使它们保持原位 ,直到重新聚合在一起。但不幸的是 ,人类无法从这一发现中受益。明斯基说 :“我们DNA的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科研人员发现人眼视网膜中有干细胞存在 ,这一发现为因眼球受伤或眼疾而失明的患者复明带来希望。有分裂再生功能的干细胞存在于人的大脑、脊髓和骨髓中 ,一旦这些部位出现损伤 ,它们就可发挥功能修复受损细胞。科学家们过去认为 ,人类的眼球发育已在胚胎阶段完成 ,人的视网膜中不再有干细胞存在 ,人眼一经受损不能自行修复。科学人员在研究中发现 ,人、老鼠和牛的视网膜中都存在着对自行修复受损细胞起关键作用的干细胞 ,但这种细胞始终处于“休眠状态”,使人们难以发现它们。加拿大科研人员在实验中成功分离和培养出了上述视网膜干…  相似文献   

20.
《健康生活》2008,(5):33-33
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美国遗传学家已经确认了一种可导致乳腺癌转移的超级基因。这种被美国研究人员称为“主宰管理者”的SATB1基因可改变肿瘤细胞中至少1000种其他基因的行为。在这种基因被活化时,它就能使癌细胞扩散,而在被抑制后.它就会阻止细胞分裂和转移。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对法新社记者说:“SATB1将是癌症治疗研究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