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开窗联合刮治术治疗领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一期开窗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治疗51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随访并评价疗效.结果 开窗术后6~8个月,51例患者囊腔明显缩小,有大量新生骨质沉积,无1例感染;二期刮治术后继续随访2年以上,3例复发,复发率为5.88%.结论 开窗联合刮治术治疗大型领骨囊性病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开口开窗术联合分期刮治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35例大型颌骨囊性病变行开窗术,开窗口直径为4~5mm,术后定期复诊,囊腔直径小于2cm时行刮治术。结果 所有病例在5~12个月的开窗期间均引流通畅,无并发感染。刮治术后颌面外形及生理功能均恢复良好。结论 分阶段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能大大降低手术创伤,并且术后有很好的颌面外形及生理功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12例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经门内行开窗减压术,术后定期拍x线片,随访观察术后囊腔大小变化及复发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随访6个月至5年,11例囊腔基本消失,其中1例根尖囊肿、1例含牙囊肿的囊腔完全消失,其余9例行二期手术后消失.未出现明显神经及邻近重要结构损伤症状;1例角化囊肿开窗术后3个月复发,行颌骨刮切术。结论开窗减压术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性病变42例,治疗前后进行影像学检查,调查患者自行进行囊腔冲洗的频率,研究开窗减压术的疗效以及囊腔冲洗频率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即可见囊腔边界模糊、体积缩小,12个月以后囊腔趋于稳定,此时可行二次手术刮除残余囊壁,此后随访1~2年无明显复发。囊腔应每天冲洗,但每天冲洗次数对疗程及疗效无明显影响。结论:开窗减压术对大型颌骨囊性病变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在颌骨囊性病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颌骨囊性病变的61例患者切除部分组织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采用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开窗口大小1.0 cm × 1.5 cm~1.5 cm × 1.5 cm。术后儿童每2个月、成人每3个月复查一次,并拍摄曲面断层片,随访1~3年,观察骨再生修复情况和预后。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引流较好,未见出血、感染、永久性下颌神经损伤及复发等并发症,临床及口腔曲面断层片检查可见囊性病变范围逐渐缩小,骨再生情况良好,在儿童病例中囊性病变甚至完全消失。结论 开窗减压术联合囊肿塞治疗可促进颌骨囊性病变体积明显缩小甚至消失,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及恢复颌骨的形态和功能,是治疗颌骨囊性病变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方法 选取7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病例,术前均行X线和CT检查,行开窗减压术治疗。对其治疗前后影像学表现、组织病理学变化进行研究。结果 6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病例,经开窗减压治疗后,囊腔消退,二期手术刮除残余囊壁,随诊1年无复发,平均病程15.7月。另1例含牙囊肿治疗无效,行刮除术。结论 开窗减压术是一种理想的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微创功能治疗方法,其内在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开窗减压术联合生物材料硫酸钙填充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患者7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I期开窗减压保守治疗,待囊肿明显缩小后行Ⅱ期小囊肿刮除术并硫酸钙生物材料充填术;对照组行传统颌骨囊肿刮除术,同时予以硫酸钙生物材料充填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感染、囊腔体积缩小程度、骨质增生厚度及骨密度值、术后复发率及神经性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及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各指标较术后3月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6月囊腔缩小值、术后骨质增生厚度、术后骨质密度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随访12~24月,对照组1例复发,观察组无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颌骨大型囊性病变手术创伤小,可保护囊肿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在囊肿刮出后采用医用硫酸钙充填缺损骨腔,防止软组织嵌入,加快了成骨速度,降低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开窗减压术、负压吸引术、刮治术对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30例,病变最大径>3.5 cm的20例患者进入甲组,并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甲组A(开窗减压)11例、甲组B(开窗负压吸引)9例;最大径<3.5 cm的10例患者进入乙组,根据患者意愿分为乙组A(开窗减压)5例和乙组B(手术刮治)5例。测量治疗过程中囊腔体积变化及曲面体层片缺损面积,比较囊性缺损缩小速度,应用SPSS 11.0软件包对病变范围的缩小情况量化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组A开窗减压和甲组B负压吸引囊腔愈合良好,6个月后囊腔体积减少平均百分率为63.66%和83.52%,囊腔面积减少平均百分率为65.86%和88.65%,甲组B与甲组A有显著差异,P<0.05;乙组B一次手术刮治治疗组6个月后颌骨形态与结构基本恢复正常,有效率100%,乙组A有效率为60%。结论:负压吸引术较开窗减压术对大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有更好的治疗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小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最好选择一次性手术刮治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对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采用一期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术后骨腔的影像学改变,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下颌骨大型牙源性角化囊性瘤16例,进行一期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治疗,定期复查曲面断层X线片,观察骨腔的改变.结果 经过8~16个月的观察,所有患者一期手术后病变骨腔逐渐向开窗部位缩小,骨腔密度逐渐增高,最终在开窗部位形成小骨腔;二期手术后约3个月,病变区骨密度与正常下颌骨一致.随访3~8年,所有病例均未见复发.结论 一期开窗减压术联合二期刮治术是治疗大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10.
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单纯囊肿刮除术后复发率高,行颌骨切除则带来外形及功能上的问题。近年来,开窗减压术日益受到颌面外科医师的关注,以其治疗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样综合征和单囊型造釉细胞瘤可以明显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形态,避免颌骨切除,且术后复发率均比囊肿刮除术低。病理学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示开窗术前后肿瘤细胞的组织生长方式及生物学特征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减压术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的疗效。方法:16例颌骨巨大囊性病变行颌骨减压术同期行活检术,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待病变范围明显缩小后,再行二次手术。结果:16例患者颌骨巨大囊性病变明显缩小,术后12~36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开窗减压术可以有效治疗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促进新骨形成,改善面部畸形,经二期刮除术后可以彻底清除病变,最大限度保留颌骨解剖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个性化囊肿塞的设计、制作、应用及其在颌骨囊性病变负压吸引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针对采用开窗减压术或负压吸引术的开窗引流治疗24例颌骨囊性病变患者,根据治疗需要,设计个性化减压型和负压型囊肿塞,采用Mucopren弹性自凝材料制作个性化囊肿塞,并对囊肿塞取戴、清洁、凋改、密合功能、美观及舒适性等使用情况进行追踪观查.结果 24例患者均能配合使用囊肿塞并完成治疗,Mucopren弹性自凝材料制作的个体化囊肿塞颜色逼真、制作简单、取戴舒适、容易清洁、密合性好、并发症少.结论 Mucopren弹性自凝材料个性化囊肿塞是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后维持囊腔减压或负压状态的一种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44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行开窗减压术治疗,B组行完整刮治术治疗。采用SPSS18.0及PEMS3.1软件中的t检验、χ2检验以及Radit检验,比较2组手术及术后情况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36.3±5.7)min,显著少于B组;A组术后疼痛或麻木发生率、术后创腔感染率、术后3年复发率分别为5.45%、0%、3.64%,均显著低于B组(P<0.01);A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囊腔面积减少平均百分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18%,B组为84.27%,A组显著高于B组(P<0.01)。结论对于大型牙源性颌骨囊性病变患者采取开窗减压术疗效显著,创伤小、复发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比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与刮治术的临床疗效,分析颌骨囊肿的手术方式选择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颌面外科100例颌骨囊肿手术病例。根据接受的术式,设定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采取囊肿开窗减压术,对照组采取囊肿刮治术,每组50例患者。通过2年以上的跟踪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相关并发症,探讨两种术式优缺点及适应证。结果:囊肿范围>3.0 cm×1.5 cm时,患者平均住院日、术后感染率、受累牙牙髓活力、二期手术率等指标,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囊肿范围<3.0 cm×1.5 cm时,两组的术后感染及病理性骨折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论囊肿大小,对照组骨质形成周期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适用于囊肿累及范围大、受累患牙数>3颗的病例,对依从性好的患者有极佳的疗效;开窗减压术具有保存患区牙髓活力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6.
开窗减压术通过在囊性病变表面开窗,释放囊内压力,以达到促进病变恢复的目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一期治疗各类大型颌骨囊性病变.这种方法能有效促进病变缩小及骨质沉积,保护邻近组织,并能潜在地降低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和单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复发风险,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已受公认.如何评价开窗减压的效果备受关注,目前已有众多研究采用了各种方法评估开窗减压效果和探索最佳的二期刮治时机,但仍未有共识.笔者就近年来开窗减压疗效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颌骨巨大囊性病变临床治疗比较棘手,单纯囊肿刮除术后复发率高,行颌骨切除则带来外形及功能上的问题。近年来,开窗减压术日益受到颌面外科医师的关注,以其治疗角化囊肿、基底细胞痣样综合征和单囊型造釉细胞瘤可以明显缩小病变范围,恢复颌骨形态,避免颌骨切除,且术后复发率均比囊肿刮除术低。病理学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提示开窗术前后肿瘤细胞的组织生长方式及生物学特征也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颌骨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术后囊腔冲洗效率与疗效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颌骨囊性病变开窗术患者41例,其中男28例、女13例,年龄6 ~ 67岁,平均27.5岁;根据颌骨囊性病变大小、位置及深浅不同,术后囊腔冲洗方式分为脉冲式组(26例)和泵压式组(15例);根据患者依从性差异导致每天冲洗次数不同分为:A组(18例),囊腔冲洗≤2次/d;B组(23例),囊腔冲洗≥3次/d。每2个月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比较两组术后囊肿缩小情况。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显效,囊肿体积缩小率<50%为好转,囊肿无变化或增大为复发。对术后两组囊腔冲洗方式和每天冲洗次数的疗效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χ2检验。 结果41例患者中,脉冲式组术后有效率为53.8%;其中3例因囊腔深、不规则、囊腔间隔通畅性差,开窗术后囊肿体积增大;泵压式组(15例)术后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876,P>0.05);A组术后有效率为38.9%,B组为6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864,P<0.05)。 结论囊腔冲洗方式对开窗减压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囊腔冲洗≥3次/d及多方位彻底冲洗可提高开窗减压术后疗效,加快囊肿恢复。  相似文献   

19.
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比观察开窗减压术与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2组病例资料,比较2组手术相关情况与术后情况.结果显示开窗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术后疼痛麻木、术后感染、后期复发等指标中明显优于刮治术组.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方法简单,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适宜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