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32例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根管治疗术(RCT)治疗前患牙情况和根管充填情况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完成RCT的1432个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RCT的治疗质量、2年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患牙情况和根管充填情况对疗效的影响。结果:1432个患牙,RCT的恰填率为69.34%,欠填率为12.01%,超填率为16.06%;漏填率为2.58%,磨牙前磨牙根管全治率(无遗漏根管)96.52%。患牙2年回访725个,回访率50.63%。2年临床成功687个牙,成功率94.76%。恰填、欠填、超填、漏填的成功率分别为98.72%、78.57%、87.80%、78.57%;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成功率分别为恰填98.79%、98.65%,欠填91.18%、70.00%,超填90.32%、86.27%,漏填80.00%、77.78%。结论:前牙根管充填质量最好;2年后恰填成功率最高;当充填有缺陷时,相同缺陷情况下根尖周病组成功率明显低于牙髓炎病组,尤其欠填和漏填对有根尖周病的成功率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Metapex糊剂根管封药超填与氢氧化钙根管封药对牙髓治疗失败后根尖周病患牙行根管再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根尖周病患牙62颗行根管再治疗,分Metapex糊剂根管封药超填组32颗和氢氧化钙根管封药组30颗,随访分析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Metapex糊剂根管封药超填组和氢氧化钙根管封药组再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3.7%(30/32)和83.3%(25/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尖周暗影小于或等于5 mm,Metapex糊剂根管封药超填组疗效优于氢氧化钙根管封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37);根尖周暗影大于5 mm,氢氧化钙根管封药组疗效优于Metapex糊剂根管封药超填组(χ2=6.686,P=0.035);有窦道者,Metapex糊剂根管封药超填组疗效优于氢氧化钙根管封药组(χ2=4.971,P=0.043)。结论 Metapex糊剂超填是较适用于有窦道及根尖周暗影小于或等于5 mm患牙根管再治疗的根管封药方式。  相似文献   

3.
胡启斌 《广东牙病防治》2010,18(12):647-649
目的探讨使用热牙胶垂直充填技术对根尖区结构复杂根管进行充填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初诊X线片中根尖区影像模糊根管的牙髓病、根尖周炎患者158例患牙158颗,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85颗,采用E&Q Plus根管充填系统的热牙胶垂直充填技术进行根管充填;对照组73颗,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充填。观察充填后的X线影像,比较2组适填率、术后疼痛发生率及随访1年以上成功率。结果试验组适填率为89.41%,高于对照组的7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6,P〈0.05)。试验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4,P〈0.05)。试验组成功率为85.88%,高于对照组的71.2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P〈0.05)。结论使用E&Q Plus根管充填系统的热牙胶充填技术,在复杂根尖区根管充填中的效果优于冷牙胶侧方加压技术,可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E&Q Plus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和冷牙胶侧方加压法的根管充填效果及术后疼痛情况。方法将200颗慢性牙髓炎或慢性根尖周炎的初诊患牙分为两组,试验组100颗,热牙胶垂直加压法充填根管;对照组100颗,采用冷牙胶侧压法充填根管。术后3d复诊询问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并记录,计算两组患者的平均疼痛指数;术后摄X线片,显示适填为治疗成功,欠填或超填为治疗失败。统计学分析两组术后疼痛率、根管治疗成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平均疼痛指数1.0,对照组平均疼痛指数2.0。试验组术后疼痛率2%,对照组术后疼痛率8%,两组术后疼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3,P〉0.05)。试验组治疗成功率97%,对照组治疗成功率88%,两组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2,P〈0.05)。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法根管充填的临床效果优于冷牙胶侧压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两种根管糊剂在热牙胶根管充填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45颗热牙胶根管充填治疗的单根管患牙,随机分为2组,Corstimol组72颗患牙根管充填时用Corstimol糊剂,AH-plus组73颗患牙根管充填时用AH-Plus糊剂,2年后回访观察2组的成功率,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年后回访91颗患牙,回访率62.8%。两组根管糊剂充填2年后,Corstimol组回访42颗,成功34颗,成功率81.0%;AH-plus组回访49颗,成功45颗,成功率91.8%,比较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857,P<0.05)。结论 AH-Plus糊剂用于热牙胶根管充填的疗效优于Corstimol糊剂。  相似文献   

6.
根管治疗后三年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根管治疗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访检查根管治疗后3年患牙的临床状况和根尖周X线片表现,对根管治疗的疗效及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95颗患牙根管治疗后3年的治愈率为75.1%,有咀嚼功能的占96.0%。单因素分析发现,前牙、活髓牙、术前根尖周组织正常、适充及牙体修复完好的患牙治愈率较高;回归分析表明,无根尖周病变、适充及牙体修复完好的患牙比术前有根尖周病变、欠充及根充物暴露的患牙治愈率分别高2倍、3倍和1.6倍。结论患牙有无根尖周病变、根管充填质量和牙体修复的完好程度均可对根管治疗的疗效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56例65岁以上老年人在根管治疗后2年以上的126颗牙齿进行检查,按治疗年限分三组,2~3年组,4~5年组以及6年以上组,应用根尖周指数(Periapical-index)评定X线片并综合临床检查,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老年人根管治疗成功率为72.2%;三组间根管治疗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恰填根管治疗的成功率(82.2%)比欠填和超填的的成功率(47.2%)要高;恰填病例中,冠方修复体质量好的患牙比质量差的患牙根尖周炎发病率低(25.7%和58.4%);去除欠填和超填病例后,桩冠修复患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58.8%,而未做桩冠修复的患牙成功率为87.5%。结论 根充质量、冠方修复体质量、桩冠修复是影响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法及多种预后因素对根管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法从2014—2018年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接受根管治疗且能追踪复查的患者中,选择使用iRoot SP辅助单尖充填后且复诊时间为1年以上患者的110颗患牙纳入分析。根据每颗患牙复诊时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将患牙的预后分为成功和失败两组。使用连续性修正卡方检验和Fisher精确检验,对术前是否存在根尖阴影、术前根尖阴影的直径大小和有无封闭剂超充等8项可能影响iRoot SP单尖充填临床效果的预后因素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10颗接受iRoot SP单尖充填治疗的患牙总体成功率为95.5%。其中,83颗术前有根尖阴影患牙的治疗成功率为96.4%,68.7%为已愈合;27颗术前无根尖阴影患牙的治疗成功率为92.6%。术前有根尖阴影和无根尖阴影患牙的治疗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84,P = 0.772)。术前根尖阴影直径小于或等于5 mm的患牙共53颗,治疗成功率为98.1%;而阴影直径大于5 mm的患牙共30颗,治疗成功率为93.3%。两组患牙治疗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59,P = 0.611)。44颗封闭剂超充患牙的治疗成功率为97.7%,患牙有无iRoot SP超充的治疗成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8,P = 0.640)。 结论iRoot SP单尖充填法是可行的根管充填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根管超填对根尖成形术中根尖孔闭合效果和快慢的影响。方法 选择8~14岁儿童50名共76颗患牙,其牙髓坏死,牙根尚未发育完成,根尖孔呈喇叭口状,根尖周无透射区;根管预备后进行根管充填,井作2年追踪观察。结果 适填者62颗,2年根尖成形术成功率为74.2%,有效率为88.8%;超填者14颗,成功率及有效率分别为14.3%和42.9%;两组成功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根管超填阻碍牙根继续发育,使根尖形成时间延长或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EDTA)联合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对C形根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C形根管的下颌第二磨牙慢性根尖周炎60例60颗,随机分成2组各30颗,常规Protaper镍钛器械预备根管,试验组采用EDTA联合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对照组采用双氧水和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根管,两组患牙均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完成根管治疗。半年、1年后回访,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半年后60颗患牙回访,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患牙临床症状轻,X线片显示根尖周组织愈合好,试验组成功率为73.3%,对照组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09,P=0.016);1年后回访57颗,2组治疗成功率均有上升,试验组为92.9%(26/28),对照组为72.4%(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2,P=0.048)。结论EDTA联合次氯酸钠冲洗根管对下颌第二磨牙慢性根尖周炎的C形根管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双敞法、逐步后退法、逐步深入法用于弯曲根管预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重度弯曲根管磨牙120颗,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3组,试验组40颗牙用双敞法、对照1组40颗牙用逐步后退法、对照2组40颗牙用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后充填根管。根管充填完成后拍根尖片观察充填情况,记录根管预备后的并发症发生率。1周后完成冠部修复并随访2年,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根管预备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1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2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试验组与对照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P<0.05),试验组与对照2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17,P<0.05)。术后2年随访观察,试验组成功率为92.5%,对照1组和对照2组成功率分别为70.5%和72.5%,试验组和对照1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5,P<0.05),试验组和对照2组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结论双敞法预备弯曲根管,能有效减少根管预备并发症,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根管充填是使用充填材料严密封闭清理成形后的根管系统,控制感染,促进根尖周病变愈合。根管充填质量是影响根管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根管充填应是充填物内部致密,末端到达根管壁牙骨质牙本质界,无超填和欠填。本文主要阐述根管超填对根管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及其原因、超填对患牙邻近组织结构的影响以及超填的预防和处理策略,以期更好地...  相似文献   

13.
根管充填后即刻行桩核预备对根管治疗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信法  刘丽  何福明 《口腔医学》2006,26(3):237-238
目的探讨根管充填后即刻进行桩的根管预备与根尖周健康的关系。方法选择2001年6月—2003年8月在拱墅区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行根管治疗和即刻桩核预备、金属烤瓷冠修复的135颗患牙为研究对象,观察术后疼痛程度并于2年后回访,评价疗效。结果术后24h内有9例患者有中度疼痛。有96例103件瓷熔附金属全冠回访。回访的患牙经根尖片观察,无1例出现根尖周阴影,2例出现根尖周牙周膜增宽。结论采用根管充填后即刻进行桩的根管预备和合适的冠部修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国产注射型自固化磷酸钙(CPC)与进口注射型氢氧化钙(V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比较根尖周炎动物模型中CPC、Vitapex超填后,超填材料的吸收和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为临床应用CPC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3条健康成年杂种犬上、下颌P2、P3、M1共36个实验牙(共计78个根管),随机分为CPC组、Vitapex组及空白对照组。应用CPC、Vitapex作为根管充填材料,在人为造成根尖周炎后进行根管充填并使其超充,定期X线摄片,观察比较两种糊剂的吸收、根尖周稀疏区的变化,以及根尖周组织的修复情况。结果:CPC组、Vitapex组超填材料均可吸收,根尖周稀疏区缩小,两组材料组织切片显示在根尖孔附近均有新骨形成。CPC组根管内材料出现吸收情况较Vitapex组严重。结论:CPC糊剂对根尖周组织无刺激,适量超填可促进根尖周骨缺损修复,超填材料可完全吸收,但同时根管内充填糊剂亦存在吸收,其机制、意义、解决办法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56例65岁以上老年人,根管治疗后2年以上的126颗牙齿进行检查,按治疗后年限分3组:2~3年组,4~5年组,6年以上组.应用根尖周指数(Periodicalindex)评定X线片和综合临床检查,对其治疗进行评价.结果:老年人根管治疗成功率为72.2%;三组间根管治疗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性.恰填根管治疗的成功率(82.2%)比欠填和超填的成功率(47.2%)要高;恰填病例中,冠方修复体质量好的患牙比质量差的患牙根尖周炎发病率低(25.7%和58.4%);去除欠填和超填病例后,桩冠修复患牙的根管治疗成功率为58.8%,而未做桩冠修复的患牙成功率为87.5%.结论:根充质量、冠方修复体质量、桩冠修复是影响老年人根管治疗疗效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1423例根管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评价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近年来根管治疗(RCT)的临床质量。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3月~ 2002年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门诊完成RCT的1 423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RCT的治疗质量及疗程情况。治疗2年后回访,评价RCT的2年临床疗效。结果 1 423颗患牙RCT的恰填率为79·97%,欠填率为 14·62%,超填率为5·41%;磨牙根管全治率为89·44%;平均疗程为2·8周。患牙2年回访率为48·84%,RCT2年临床成功率为94·39%。结论 2001~2002年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RCT临床质量较好,但磨牙RCT治疗质量有待提高,RCT疗程需缩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进行初次根管治疗的患牙的愈合率,分析影响初次根管治疗愈合的因素。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7年12月接受初次根管治疗的296例患者的371颗患牙,采用冠向下技术进行根管治疗,随访2年。依据临床检查和X线片评判治疗效果,并分析牙根数目、牙髓活力、根管充填情况、根尖周病变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296例患者(371颗牙)中143例患者(176颗牙)参与了回访。复诊病例中有152颗(86.36%)患牙评定为愈合(无临床症状、无根尖周病变);24颗为病变,其中12颗被拔除,12颗进行再治疗。活髓牙的根管治疗愈合率(95.38%)明显高于死髓牙(81.08%),根尖周无病变患牙的愈合率(95.24%)明显高于有病变的患牙(73.24%);单根牙的愈合率与多根牙无明显差异,不同根管充填情况(适充或充填不完善)患牙的愈合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牙髓和根尖周状况对初次根管治疗的成功率有着较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根管治疗失败牙再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张建成 《口腔医学》2002,22(3):155-156
目的 探讨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再治疗方法。方法 对148颗根管治疗失败牙进行原因分析,对失败牙彻底消毒后应用复方甲硝唑根管糊剂再充填。结果 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根管继发感染、根尖超填及根尖周机械损伤。失败牙再治疗后经2年疗效观察,治疗成功率95.27%。结论 复方甲硝唑根管糊剂治疗根管治疗失败牙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徐勤 《广东牙病防治》2013,21(6):320-322
目的探讨带环应用于根管治疗后牙合龈距离较小的乳磨牙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完成根管治疗的106颗牙合龈距离小于4 mm的乳磨牙随机分为2组,带环组53颗牙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后用带环粘接固定,对照组53颗患牙用光固化树脂充填修复。治疗后3、6、12个月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带环组12个月成功率为90.57%,对照组12个月成功率为5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3,P〈0.05)。结论带环应用于根管治疗后牙合龈距离较小的乳磨牙充填修复治疗,可显著提高充填修复体的固位力,提高治疗成功率,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R-Endo机用镍钛锉应用于磨牙根管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口腔科门诊第一恒磨牙根管再治疗患者160例,患牙160颗,其中牙髓塑化患牙80颗,根管240个,牙胶根充患牙80颗,根管240个。各又分为2组,分别采用R-Endo机用镍钛锉和NSK回旋手机不锈钢K锉进行根管再治疗。记录各组根管再通成功的根管数。结果 R-Endo机用镍钛锉再通牙髓塑化根管的成功率为83%,NSK回旋手机不锈钢K锉再通牙髓塑化根管的成功率为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8,P〈0.01)。R-Endo机用镍钛锉再通牙胶根充根管的成功率为92%,NSK回旋手机不锈钢K锉再通牙胶根充根管的成功率为7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1)。比较R-Endo机用镍钛锉再通牙髓塑化与牙胶根充根管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P〉0.05)。结论 R-Endo机用镍钛锉能去除根管内牙胶充填材料,提高塑化根管再扩通的成功率,是一种根管再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