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云南省迪庆州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下简称"首针及时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首针及时率的有效措施。方法在所辖3个县(香格里拉、德钦、维西)各随机抽取6个乡镇,根据抽到乡镇的人口情况确定调查行政村个数,再随机抽取调查行政村。每个县调查10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随机入户调查2007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之间出生的儿童7名,询问家长儿童出生地点(医院、家中)及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共调查210名适龄儿童,其中男性113名、女性97名。首针接种率为99.5%,首针及时率为46.2%。首针接种距出生日期最长为412 d,中位数为2.5 d。香格里拉、德钦和维西的首针及时率分别为70.0%(49/70)5、1.4%(36/70)、17.1%(12/70),3个县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医院出生和家中出生的儿童首针及时率分别为67.9%(93/137)和5.5%(4/7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迪庆州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较低。必须采取综合的孕产妇管理措施,特别是要提高边远农村地区的住院分娩率,并对"谁接生、谁接种"采取严格的考核措施,以提高住院分娩新生儿的首针及时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迪庆州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以下称"首针及时率")水平,探索提高首针及时率的措施,有效地阻断乙肝的母婴传播。方法数据采用Excel 2003统计处理,用描述性方法对2008年的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首针及时率44.0%(77/175),香格里拉、德钦、维西县分别为62.9%(44/70)、38.1%(16/42)、27.0%(1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0,P0.01)。县城所在镇、其他乡镇首针及时率分别为57.1%(24/42)、39.8%(5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P0.05)。医院出生儿童、家中出生儿童首针及时率分别为65.8%(75/114)、3.3%(2/61)。三县的医院出生儿童首针及时率分别为76.8%(43/56)、72.7%(16/22)、44.4%(1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7,P0.01)。结论各县医院出生儿童、家中出生儿童首针及时率均未达到云南省的相关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黎平县乙肝疫苗接种率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的乙肝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调查30个行政村的目标儿童,同时对儿童家长及各级单位的计划免疫基层接种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90名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5.26%(67/190),乡镇所在地村和非乡镇所在地村出生儿童24 h内及时接种率分别为55.17%(32/58)和26.52%(35/132),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县级医院、乡医院或村卫生室及家中分娩婴儿分别为12、70和108人,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3.33%(10/12)、55.71%(39/70)和16.67%(18/108),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3.68%(64/190),乡所在地村和非乡所在地村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55.17%(32/58)和24.24%(32/13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级计划免疫工作人员对乙肝疫苗接种知识正确回答率为13.11%(8/61)。结论黎平县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全程及时接种率较低,应加强首针及时接种工作,提高全程及时接种率,同时应加强计划免疫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对计划免疫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  相似文献   

4.
陈兰军 《中国校医》2010,24(5):331-332
目的了解沂水县外来人口流动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对城区及4个乡镇外来人口聚集地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调查227名适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结果外来流动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3.83%,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87.22%,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85.90%。结论外来人口流动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不理想,原因是预防接种人员不能及时掌握外来人口流动儿童在家出生情况并为其接种乙肝疫苗。因此,提倡住院分娩由经过培训的接生人员接种首针乙肝疫苗,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克拉玛依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及影响接种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关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容量比例概率随机抽样方法,2007~2009年的7~8月,在克拉玛依市4个区抽取部分1~1.5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2007~2009年合计调查儿童918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分别为85.18%、84.09%、94.88%。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均为乌尔禾区最低;医院出生儿童高于在家出生儿童,常住儿童高于流动儿童,城镇出生儿童高于乡村(P<0.01)。[结论]克拉玛依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评价影响边远农村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 在湖南省20个国贫县中随机抽4个县,其中3个为项目县,1个为对照县,所有距离县城40 km以上的乡作为项目乡和对照乡,将项目乡随机分3个组,分别实施不同的免疫策略,对照乡为对照组.项目实施前、后对目标儿童展开接种率调查,调查采用标准的世界卫生组织30组群接种率调查方法的改进方法-40组群接种率调查法,进行调查.资料分析使用Excel和SPSS软件.结果 不同地点出生的新生儿其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家出生的新生儿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最低(47.6%),其次是乡级医院(79.2%)和县级医院(86.5%);不同接种人员对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贡献不同,由乡以上医生实现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最高为46.6%;大多数不及时接种的原因是“儿童家长不知道儿童出生后24 h之内要接种乙肝疫苗第一针“.项目的实施能提高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特别是在家出生的新生儿,其首针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2.0%提高到实施后的47.6%.结论 在家出生和监护人缺乏相关知识是目前制约边远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重要因素之一,项目的实施能改善这种状况,大大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实施的关键在于村级卫生工作者参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首针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云南省贫困山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对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和景东彝族自治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县1995~1999年和2000年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为43.77%和51.63%.1995~1999年和2000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在出生后48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1.69%和31.48%,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74%和46.07%,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接种率分别为30.43%和79.65%.实施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肝疫苗扶贫项目后,2000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接种率,均有明显提高.1995~1999年出生儿童及其母亲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7%和3.74%,2000年出生儿童及其母亲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5%和3.45%.  相似文献   

8.
周峻  唐光鹏  李昭毅  邓军  吴国刚  田兴国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8):1444-1447,1455
[目的]了解贵州省普定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的有关因素,为今后提高贵州省乙肝疫苗计划免疫接种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容量比例组群抽样方法调查普定县30个行政村,每个村调查2003年1月1日~2003年12月31日出生的7名儿童。[结果]调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5.45%,首针及时接种率为27.22%。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与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父母的学历、民族、分娩地点等因素有关;首针不及时接种的原因与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在外地出生、医生不来接种等因素有关。[结论]该县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村级接生员的培训等工作以提高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泰宁县流动人口儿童乙肝疫苗(HepB)接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84名出生12~18月龄的流动儿童及其母亲作为调查对象.结果 流动儿童HepB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6.4%、95.7%和81.0%;在医院出生的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者;随着母...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广州市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8年8—11月采取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县级市)1~16岁儿童,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表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乙肝疫苗接种史及出生地点等。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采用调查权重进行估计,使用泰勒级数线形法估计率的方差,藉此构建率的95%置信区间(CI)并以此进行率的假设检验,并采用了权重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因素。结果共调查2 877名儿童,其中1~6岁儿童(2002—2007年出生)1 574名、7~16岁儿童(1992—2001年出生)1 303名,首针及时接种共2 167人,加权估计后的首针及时接种率为68.11%;其中1~6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84.54%(95%CI为80.16%~88.92%),高于7~16岁组(59.65%,95%CI为48.69%~70.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6岁与7~16岁、医院与其他地点分娩、剖宫产与顺产作参比,均为乙肝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2.52、6.23和2.15(均P0.01)。结论广州市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较高,而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为了解江苏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于1999年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1997年出生的843名儿童,结果显示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分别为99.3%、91.1%.新生儿出生后2天内第1针及时接种率为58.5%,主要是不同出生地点对儿童第1针及时接种率有影响,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出生的儿童第1针及时接种率为74.2%,在家中出生儿童第1针及时接种率为38.2%.儿童家长/监护人不了解接种时间、儿童家长/监护人对乙肝疫苗接种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从医生处获得也是影响及时接种率的因素.提高乙肝疫苗接种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对儿童家长/监护人和各级医务人员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重要性的宣传及医院乙肝疫苗接种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儿童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制定有效的免疫措施和策略 ,提高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 ,对大同市 11个县 (区 ) 2 0 0 0年 7月 1日~2 0 0 1年 6月 30日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 ,采用标准组群抽样的方法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2 311名调查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1 83%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18 2 2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15 84 %。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均远远低于全程接种率 ;住院分娩儿童的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家庭分娩儿童 ;第 1胎的儿童高于≥ 2胎的儿童 ;母亲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程度良好的高于差的 ;有户口的高于无户口的 ,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 ,住院分娩有利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 ,家长对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程度是影响接种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超生儿童、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刘彩 《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2):1496-1499
目的 了解河北省农村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与概率比例规模抽样相结合方法对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和保定市抽取的4个县12 个村的1 106名≤15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河北省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4%和81.4%;1~3、4~6、7~9、10~12、13~15岁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和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4%和84.4%、97.3%和84.7%、98.5%和85.3%、98.1%和78.7%、100.0%和72.2%,不同年龄组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993,P=0.001);多水平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小、出生在高级别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具有户籍和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儿童首针及时接种较好。结论 多水平模型适用于层次结构数据的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分析,确保儿童在医疗机构出生,重视无户籍新生儿及提高父母认知是提高农村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影响因素,探讨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利用专项调查、工作报告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95%以上,50%以上的乡镇预防接种人员认为乙肝知识培训可以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及时率;预防接种门诊明显高于农村入户接种;儿童家长/监护人知晓乙肝预防知识有助于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结论大力提倡住院分娩是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有效措施。开展对预防接种人员的培训和广泛的健康宣传教育,提高家庭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农村地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及影响因素,提高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尧都区10个乡镇抽取527名2002年出生儿童及其母亲499名,血清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结果显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分别为99.05%、95.45%;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8.39%、61.69%。住院分娩和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3.59%、56.90%,两者统计有显著性差异(P<0.01)。≥2胎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低于第1胎儿童(x2=34.1178,P<0.01)。被调查儿童母亲和儿童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6.61%、1.52%,HBsAg阳性的儿童7例,均为阳性母亲所生。由此可见,乙肝疫苗的接种大大降低了HBsAg阳性率。在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对孕妇进行HBsAg筛查,重点对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对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主要因素及育龄妇女对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为制定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乙肝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按比例抽样对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接生/接种人员、育龄妇女病毒性乙型肝炎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儿童出生及乙肝疫苗接种情况、相关单位疫苗接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县、乡、村均能按要求管理使用乙肝疫苗,所有接生单位均承担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工作;调查产妇住院分娩率92.40%,调查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合格接种率95.34%,其中首针及时接种率78.92%;调查医院在新生儿出生后将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纳入常规医嘱的占74.29%;单位负责人知道国家对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实行“谁接生、谁接种”政策的占94.29%;调查工作人员中认为最应该接种乙肝疫苗的占70.35%,认为乙肝疫苗非常有效的占83.14%。绪论曲靖市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运转正常,接种率已保持较高水平,但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还低: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率低的主要原因是住院分娩率不高、部分医院领导及医生认识不足、接生单位扩大疫苗接种禁忌症、育龄妇女防治乙肝知识知晓率低、宣传力度不够等。今后应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和人群防治乙肝知识知晓率,形成政府主导、群众参与的宣传局面,从而更有效地普及乙肝防治知识,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和人群乙肝疫苗接种率,控制乙肝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甘肃省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试点项目效果,总结项目策略与经验,为制订有效的乙肝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项目实施前后,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方法在甘肃省天水市7个县(区)中每个县(区)随机抽取30个村级接种单位,每村入户调查7名共1 470名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和儿童家长乙肝知识知晓情况以及210名村医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每个县(区)随机抽取2所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及3所乡(镇)卫生院,调查住院分娩孕妇HBsAg检测率及医务人员乙肝知识知晓情况。结果通过2年项目工作的实施,天水市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从基线调查时的75.24%(1 106/1 470)提高到终期评估的94.83%(1 394/1 470);住院分娩率从基线调查时的55.85%(818/1 470)提高到终期评估时的81.43%(1 197/1 470);住院分娩孕妇HBsAg受检率由基线调查时的80.00%(14 830/18 537)提高到了终期评估时的99.21%(32 584/32 842);终期调查时医务人员和儿童家长乙肝知识知晓率比基线调查结果有了明显提高;村医认为影响新生儿及时接种首针乙肝疫苗的原因依次为"不知道有新生儿出生"、"距离太远,入户需要很长时间"及"接种点无乙肝疫苗"。结论通过项目的实施,天水市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及各级医务人员和儿童家长乙肝知识知晓率均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1~14岁人群乙肝疫苗(简称HepB)接种情况,为提高HepB接种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30个县(区)1~14岁人群共13 208人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4岁人群HepB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1.95%、71.21%和80.01%,年龄越小,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越高;HepB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均为城镇高于农村;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低于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儿童,在家出生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远低于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和在乡镇卫生院出生儿童;HepB纳入EPI后,出生人群HepB 3种接种率均高于在此之前出生人群;首针不及时接种是不合格接种的主要原因。结论 14年来,HepB全程接种率、合格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均不断提高,但保持较高孕产妇的住院分娩率,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村儿童HepB接种率仍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农村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方法 选择离县城>4 0km的乡,随机分成3个组实施不同的策略:第1组用瓶装乙肝疫苗、自毁型(AD)注射器在冷链内使用;第2组用瓶装乙肝疫苗、AD注射器在冷链外使用;第3组用预充式乙肝疫苗(HB -UnijectTM) ,在冷链外使用。实施前后,分别开展了接种率基线和终期调查以及血清学终期调查。结果 不同策略对提高儿童的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住院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影响不大,但第1、2、3组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由基线调查的8 .1%、13 .0 %、10 . 0 %提高到终期调查的5 7. 9%、70 . 9%、72 .1% ,其中在家出生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由4 . 0 %、4 . 3%、1 .6 %提高到4 0 .0 %、6 0 . 4 %、6 4 .7% ,各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出生后2 4h内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并完成3针后1个月的儿童中,各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转率为90 . 6 % ,在抗 HBs阳转的儿童中,有86 . 6 %产生了保护水平(≥10mIU/ml)的抗体。各组之间、冷链内外、使用AD注射器和使用UnijectTM 之间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冷链外存放的乙肝疫苗,由村医及时接种的策略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边远山区儿童,特别是在家出生新生儿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Un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城乡疾病监测点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我省城乡疾病监测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及儿童乙肝疫苗接种水平. [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我省城乡疾病监测点调查1~59岁人群2 239人. [结果]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经标化后为4.47%,农村(8.12%)高于城市(2.08%),≤14岁儿童高峰消失,有乙肝疫苗接种史的人群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经标化后为39.41%,1~4岁组最高(73.89%).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城市高于农村,2002年以后出生儿童逐年提高,高于1992~2001年出生儿童平均水平,2005年出生儿童的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分别为36.49%、77.03%.医院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在家出生儿童,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儿童高于乡级及以下医院出生儿童. [结论]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控乙肝的有效手段.我省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后目标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逐年增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低于1992年调查结果,儿童期高峰消失.但接种率仍未达到指标要求,农村以及在家出生儿童接种率水平极低.医院尤其是县级以下医院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有待加强,人群特别是农村人群乙肝接种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