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RCP检查在胆囊切除术后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6例胆管切除术后阻塞性黄疸患者行ERCP检查、结果显示:胆总管结石9例,肝内外胆管结石1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5例,毛细胆管性肝炎3例,胰头肿瘤1例,十二指肠乳头肿瘤2例。文章还论述了ERCP检查在阻塞性黄疸诊断中的优点及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影像学诊断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外科对 1996年 2月至 1999年 10月施行手术治疗和病理确诊的肝外梗阻性疾病 (胆道结石、胰头癌、胆总管下段及壶腹癌、肝门部胆管癌 ) 36 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术前B超、CT扫描与手术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 ,以期对肝外梗阻性黄疸的影像学诊断程序进行选择 ,达到提高诊断水平、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临床资料本组肝外梗阻性黄疸 36 2例 ,男 198例 ,女 16 4例。年龄2 2~ 84岁 ,平均 47岁。术前 16 3例仅作B超检查 (HP 85 0 0GP) ,98例仅作CT扫描 (PICKERPQ 5 0 0 0V) ,10 1例作B超和CT联合检查。全组均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HCC合并胆管癌栓内镜治疗后阻塞性黄疸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 对1999年1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的23例采用内镜介入治疗的HCC合并胆管癌栓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对其中18例患者在内镜治疗后加重或再度出现阻塞性黄疸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术后黄疸的发生率为78.3%(18/23),原因为胆道出血16.7%(3/18)、胆管癌栓未得到有效清除44.4%(8/18)、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27.8%(5/18)、胆管癌栓合并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11.1%(2/18),内置管堵塞移位50%(9/18).结论: 胆管癌栓内镜治疗后阻塞性黄疸原因以内置管堵塞移位、胆管癌栓未得到有效清除和(或)合并肝门部胆管恶性狭窄最为常见,内镜治疗后早期阻塞性黄疸加重为胆道出血所至,及时对应处理可有效解除症状.  相似文献   

4.
阻塞性黄疸病人的营养支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阻塞性黄疸对机体多个脏器系统造成损害,并使相当一部分病人(50%~70%)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并影响手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在肝功能受损状态下能否实现有效的营养支持是临床常面临的一个问题。自1992年以来,我们对49例肿瘤引起...  相似文献   

5.
老年阻塞性黄疸158例的治疗体会上海市纺二医院外科(200090)周永高老年阻塞性黄疸是外科临床中经常遇到的比较难以处理的疾病之一。其治疗的结果不仅和手术的早晚有直接关系,而且也受到原有关并存病的直接影响。我院1980年~1994年共收治符合阻塞性黄...  相似文献   

6.
412例阻塞性黄疸B超及CT诊断符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微创外科概念的提出,阻塞性黄疸(以下简称阻黄)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以前许多不适于手术的病例都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我院从1994年至2003年间共收治阻黄412例,现就其诊断和治疗的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胰管结石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各像学检查对胰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例胰管病人的B超CT,ERCP,腹部平片资料,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可达100%,CT诊断准确率约14%,ERCP检查确诊率为40%,腹部平片不能确诊。结论:B超最有诊断价值,是最经济,简便,实用,有效的诊断手段,应列为首选方法。CT误诊率较高,有主客观因素影响,但只要我们观察CT片时能想到该病,抓住胰管结石的特点,是可以作出正确诊断的  相似文献   

8.
9.
阻塞性黄疸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亮芳 《普外临床》1991,6(1):23-26,45
  相似文献   

10.
阻塞性黄疸行胰胆管造影检查前后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汉芳 《护理学杂志》1998,13(4):203-204
通过对28例阻塞性黄疸病人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的观察及护理,重点阐述了CRCP检查前做好病人的各项准备及心理护理,检查后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对保证ERCP检查及手术治疗成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疸是肝胆系疾病的一个突出表现。阻塞性黄疸病人经手术减黄后胆红素呈进行性下降而顺利恢复,这在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中均已得到证实。但在临床上少数病人术后黄疸没有下降反而逐渐加深,其原因较复杂,与诸多因素有关。除常见的残余  相似文献   

12.
重视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人影像学评估及治疗的循证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阻塞性黄疸主要由胆道、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所致,由于该解剖部位有诸多血管毗邻,周围淋巴、神经组织丰富,因此绝大多数病人在出现临床症状时已属进展期,甚至有远处转移。此期病人病情进展迅速,总体治疗效果不好。尽管如此,针对不同病例科学地选择合理治疗方法,有的病例经手术切除可以获得较长时间无瘤生存,有些病例经姑息性治疗后可使疾病相关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疗效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Zou S  Qin R  Wang J  Yang C  Yi J  Qian J  Liu F  Qin X  Dai Z  Qi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10):771-774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阻塞性黄疸临床治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1990年1月~1997年12月21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手术患者的17种临床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73例(80.1%)手术后1个月存活,发生并发症81例,发生率37.5%。台术者胆管炎、胆瘘、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均高于姑息术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1月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ASA分级、黄疸持续的时间等有明显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4.
影像学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合理应用(附232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影像学检查在梗阻性黄疸中的合理应用(附232例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普外科(100730)毛羽,张庆余,陈佛来,刘彤影像学检查对确定梗阻性黄疸(梗黄)部位及病因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合理准确地应用影像检查尚值得探讨。本文对232例梗黄病...  相似文献   

15.
老年阻塞性黄疸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影响阻塞性黄疸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990.1~1996.4本院收治的231例阻塞性黄疸病例,分析年龄、梗阻时间、血白细胞计数、血清SGPT、血清胆红素、尿素氮和白蛋白等各项指标在良、恶性病变之间的差异以及同预后的关系。结果表明:良性疾病对全身各脏器影响较小,手术危险性低,术后多能缓解;而恶性阻黄对肝肾功能的损害较大,病死率高,血白细胞计数>15×109/L、血清尿素氮>3.2mmol/L、白蛋白<35g/L均可增加病死率,高胆红素血症尽管同预后无直接关系,但若同时伴低蛋白血症则病死率明显上升,可能同胆红素对各脏器的毒性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入手段已被公认为解决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治疗措施,但对于其选择和实施后的总体效果的文献报道存在的差异很大。近几年国内对于阻塞性黄疸介入治疗的探讨主要集中在成功率和短期疗效的分析,许多见解还基于20世纪80年代国外一些经验[1]。而且至今我国尚没有比较统一介入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方法和质控指引。在方法上学和适应证方面,各个医疗单位所执行的标准也不统一。近年来虽然介入器械在改进、方法在翻新、适应证在扩大,但很少有人对介入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总体疗效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本文仅就近年内实施的相关病例进行回…  相似文献   

19.
肝外梗阻性黄疸B超CT与手术病理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外梗阻性黄疸B超CT与手术病理对比分析陈哲京黄炽森影像学检查在肝外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我院自1996年7月至1997年7月共手术治疗肝外梗阻性黄疸患者116例,对其行术前B超、CT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进行对比分析,以期提高对肝外梗阻性黄...  相似文献   

20.
吴亚夫  丁义涛 《腹部外科》1997,10(3):125-126
本文作者报告11例伴有阻塞性黄疸的原发性肝癌患者,经积极的退黄措施后,临床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争取了包括经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的时间,个别患者还获得二期手术切除肝脏肿瘤的机会,生存时间最长达17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