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HCV及其与HBV重叠感染患者血清HCV RN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HCV感染及其与HBV重叠患者血清标本共179例,分为慢性丙型肝炎组(n=101)、肝硬化组(n=45)和肝癌组(n=33)。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HCV,用荧光定量PCR检测HCV RNA;对重叠感染HCV和HBV的31例患者同时检测HBVDNA。结果 179例患者抗HCV的总阳性率为97.8%,高于HCV RNA的阳性率(69.8%)(P〈0.01)。肝硬化组和肝癌组HCV RNA的阳性率分别为82.2%和84.8%,高于慢性丙型肝炎组阳性率64.4%(P〈0.05)。HCV与HBV重叠感染组的HCV RNA的阳性率为48.4%,低于单纯HCV感染组的HCV RNA阳性率(71.6%)(P〈0.05)。HCV与HBV重叠感染患者的HBV DNA阳性率为35.5%,也显著低于单纯HBV感染患者阳性率(76.7%)(P〈0.01)。HCVRNA阳性组ALT异常率(60.8%)高于HCV RNA阴性组(35.2%)(P〈0.05)。结论对HCV感染相关的不同疾病患者联合检测抗HCV、HCV RNA和ALT,对于HCV和HBV重叠感染者同时检测HBV DNA,有利于疾病的明确诊断、病情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关系.方法 100例HCC组与120例对照组同时检测HBV DNA和HCV RNA,对比分析.结果 HCC组中HBV DNA和HCV RNA阳性率分别为76.0%及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2.5%和3.3%(P<0.01),HCC组中HBV DNA和HCV RNA阳性率都为6.0%显著高于对照组(0.8%)(P<0.0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应积极预防和治疗乙肝和丙肝,对降低原发性肝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巢式PCR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HCV—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是否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应用巢式PCR技术和ELISA检测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及50例除外肝病患者血清中HCV—RNA及抗HCV抗体和乙肝二对半。结果:原发性肝癌组中,乙肝二对半阳性37例(92.5%),抗HCV阳性8例(20%),HCV—RNA阳性13例(32.5%),HCV总感染率为35.0%(14例);对照组分别为16例(40.0%),2例(4.0%)及3例(6.0%)。在3例HBV—M阴性PHC患者中,HCV—RNA阳性2例。结论:在我国PHC的发生不仅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还与丙型肝炎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聚合酶链反应(PCR)对重庆地区各种慢性肝病(CLD,n=182)和献血员(n=35)血清HCV RNA的存在状况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发现:①HCV RNA在原发性肝癌(PHC)、肝硬化(LC)、慢性肝炎(CH)及献血员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6.6%(34/93)、31.7%(20/63)、15.4%(4/26)和2.9%(1/35);②多数HCV RNA阳性CLD(41/58)与HBsAg或HBV DNA双阳性,单纯HCV RNA阳性见于15.1%(14/93)PHC、3.2%(2/63)LC和3.8%(1/26)CH。此资料提示约20%PHC可能与HCV-HBV双重感染有关,约15%PHC可能与单独HCV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5.
广西肝癌高发区人群多种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对广西肝癌高发区健康人群及肝癌患者 HBV、 HCV、 HEV、 HGV感染状况及其与肝癌的关系进行血清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采用 EL ISA方法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 HBs Ag、抗 - HCV、抗 - HEV、抗 - HGV,用 RT- PCR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血清中 HGV- RNA;用成组病例 -对照研究方法分析 HBV、 HCV、 HEV及 HG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结果 :HBV、 HCV、 HEV、HGV相应的肝炎病毒感染率 ,健康人群分别为 17.8% (5 1/ 2 87)、 7.3% (2 1/ 2 87)、 6 .6 % (19/ 2 87)和 5 .9% (17/ 2 87) ;肝癌患者分别为 77.8% (2 8/ 36 )、 19.4% (7/ 36 )、 8.3% (3/ 36 )、 13.9% (4/ 36 ) ,HGV- RNA检出率为 13.9% (5 / 36 )。肝癌患者 HBV、HCV感染率高于健康人群 (P <0 .0 5 ) ;研究对象 HBV、HCV、HGV感染率高于广西及国内其他地方的自然人群 ;HBV、HCV、HGV、HEV感染者患肝癌的危险性 (OR)分别为 :11.5 2 ,3.38,2 .2 6和 0 .85。结论 :广西肝癌高发地区HBV、 HCV、 HGV流行较严重 ,再次证实 HBV感染是肝癌重要危险因素 ,其次是 HCV,不能排除 HGV感染与肝癌发生有关 ,HEV感染与肝癌发生无关 ,肝炎病毒感染是广西肝癌高发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对41例肝硬化病人,40例肝癌病人及41例非肝炎、非肝硬化及非肝癌病人(对照组)因清乙肝5项(HBsAg,抗HBs、抗HBc、HBeAg、抗HBe)、血清抗HCV及血清HCVRNA检测。结果:肝硬化组、肝癌组和对照组乙肝5项检出率分别为:92.7%95.0%6 31.7%;抗HCV检出率分别为31.7%12.5、和9.7%;HCVRNA检 分别为:36.6%、27.5%和14.6%。通过比较分析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关系,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306例乙肝患者中,慢性肝炎104例、肝硬化126例、肝癌7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 DNA,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306例患者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检出率为47.06%(144/306),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检出率为20.26%(62/306);慢性肝炎组大三阳检出率、HBV DNA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P均<0.01);慢性肝炎组小三阳检出率均低于肝硬化组、肝癌组(P均<0.01).62例大三阳组患者HBV DNA含量高于144例小三阳组患者(P<0.05).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以大三阳表现为主,肝硬化、肝癌患者以小三阳表现为主,慢性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高于肝硬化、肝癌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采用配比的方法,以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和非肝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HBV感染6项血清学标志。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肝硬化、慢性肝炎的HBV感染总阳性率分别为98.21%,93.75%和96.43%;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3组的感染标志组合较一致,HBsAg和抗-HBc双阳性为主;HBeAg在肝硬化和慢性肝炎中明显高于肝癌组;抗-HBe和抗-HBcIgM3组间无显著差别。提示HBV感染的慢性化与原发性肝癌病因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李生  陈钦艳 《广西医学》2012,34(10):1279-128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含量关系,为乙肝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306例乙肝患者中,慢性肝炎104例、肝硬化126例、肝癌7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HBV DNA,分析两者的关系。结果 306例患者小三阳(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检出率为47.06%(144/306),大三阳(HBsAg阳性、HBeAg阳性、抗-HBc阳性)检出率为20.26%(62/306);慢性肝炎组大三阳检出率、HBV DNA含量均高于肝硬化组、肝癌组(P均0.01);慢性肝炎组小三阳检出率均低于肝硬化组、肝癌组(P均0.01)。62例大三阳组患者HBV DNA含量高于144例小三阳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肝炎患者HBV血清标志物以大三阳表现为主,肝硬化、肝癌患者以小三阳表现为主,慢性肝炎患者HBV DNA含量高于肝硬化、肝癌患者,HBV血清标志物及HBV DNA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证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肝细胞癌发生之间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大连地区36例肝硬化病人和27例肝细胞癌病人血清中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和HBV标志物的检出率。在肝硬化病人中,抗—HCV检出率为36.1%,HBV标志物为75.0%(P<0.05)。肝细胞癌病人的抗—HCV检出率为40.8%,HBV标志物为63.0%(P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 (HBV)及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情况 ,每例患者均有血清学检测资料 ,另取 30例良性肝病组织作对照 ,所有数据用卡方检验。 结果  15 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 HBV感染阳性率为31.8% (5 0 / 15 7) ,HCV感染阳性率为 5 1.0 % (80 / 15 7) ,其中 10 7例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9.3% (42 / 10 7) ,4 5 .8% (49/ 10 7) ,5 0例胆管细胞癌 HBV、 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0 % (8/ 5 0 ) ,6 2 .0 %(31/ 5 0 ) ,原发性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 HBV、HCV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2 7.1% (2 9/ 10 7) ,14 .0 % (7/ 5 0 ) ,良性肝病组HBV、HC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 16 .7% (5 / 30 ) ,30 .0 % (9/ 30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感染、胆管细胞癌 HCV感染率高于良性肝病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原发性肝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87.8%(94 / 10 7) ,13.1% (14 / 10 7) ,胆管细胞癌 HBV、HCV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 6 8.0 % (34/ 5 0 ) ,16 .0 % (8/ 5 0 )。 结论 原发性肝癌与 HBV、HCV的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海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基因型在乙肝携带者、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的分布状态,以及这些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指标如肝功能转氨酶谱、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α-L-岩藻糖苷酶(α-L-fucosidase, AFU)、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 AFP)之间的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巢式PCR方法对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163例就诊有HBV感染的携带者、肝硬化和肝癌临床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扩增,并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鉴定HBV基因型;同时收集患者的民族、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资料,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Logistics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结果 总共检测了207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其中44例未获得有效的基因型数据。在检测出具体基因型的163例HBV感染者中,HBV B基因型25例占15.3%,HBV C基因型132例占81.0%,HBV B/C混合型6例占3.7%。HBV基因型之间的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疾病状态、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HBV DNA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HBV C型感染者天冬氨酸转移酶(aspartic transferase,AST)水平高于HBV B型感染者。所有HBV C基因型患者中,肝硬化及肝癌患者占的比例最高。患者ADA数值与HBV基因型的状态有明显关联,ADA值升高的患者,感染HBV B型病毒的可能性增加(P=0.044)。结论 海南地区乙型肝炎患者HBV基因型以 C型为主,HBV C型感染者的肝脏功能更容易受损,ADA数值较低,临床上易向肝硬化及肝癌进展。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肝病和肝癌中HCV核心区三种寡肽抗原的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测148例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心区3种寡肽抗原的抗体,结果显示其阳性率在慢性迁延型肝炎、慢性活动型肝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为7.7%,23.1%,,23.5%和16.3%。在抗体阳性者中80%以上有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证据,提示我国HBV和HVC重叠感染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肝癌患者HBV血清学标志和HBV-DNA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树林  邹菊贤 《医学争鸣》2002,23(3):258-260
目的 为了探讨肝癌患血清中HBV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同时检测血清中HBV标志物和HBV-DNA。结果 在427例肝癌患的血清中,HBV-M(+)为74.0%,HBV-DNA(+)为44.0%,与正常对照组差异非常显。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与复制仍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宁夏回族乙肝病毒(HBV)基因型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宁夏回族HBVDNA阳性慢性乙肝病人共120例,其中病毒携带者(ASC)17例,慢性肝炎(CH)34例,肝硬化(LC)58例,肝细胞癌(HCC)11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HBV基因型.结果 120例患者中B型12例(10%),C型101例(84.2%),D型5例(4.2%),C、D混合型2例(1.6%).结论 宁夏回族乙肝病毒基因型分布为C型、B型和D型,基因型C为优势基因型并与严重肝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山东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感染状况,采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159例病毒性肝炎血清HGV-RNA。结果表明:甲型和戊型肝炎HGV-RNA均阴性。乙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在急性肝炎(0/20)、慢性肝炎(2/50)、肝硬变(1/10)和慢性重型肝炎(1/5)依次升高。慢性丙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为30.0%。非甲-戊(NA-E)型肝炎HGV-RNA的检出率为23.3%,且在急性肝炎(2/15)、慢性肝炎(2/8)、肝硬变(3/5)中依次升高。肝细胞癌4例,2例HGV-RNA阳性。本组HGV-RNA阳性19例中,8例有输血史,7例有多次住院史,4例感染来源不清。提示HGV感染常见于乙、丙、非甲-戊型肝炎和肝癌中,其感染途径可能与输血和医院内传播有关。  相似文献   

17.
GREAT improvement inkidneytransplantatioovnerthepasttwo decadesisdue tobetterorganprese-rvatio,nimmunosuppression,and patientselectio.1nA major problem influencinrgenalallografotutcome ispre-sence of chronicliverdisease. In thesecases, hepatitiBsvirus(HBV ) and hepatitiCs virus(HCV ) infectionasrethemain causesofhepaticinjur.yReplicatioonfHBV isenhancedunderimmunosuppressionafterrenaltransplantati,oannd li-verinjuryprogressionseems to be greaterforpatientswithchronicHBV infectionthan th…  相似文献   

18.
对128例有病理诊断依据的肝细胞场(HCC)、47例慢迁肝(CPH)、105例慢活肝(CAH)、46例肝硬化(LC).采用嵌套式PCR技术检测其血标本中的丙型肝炎病毒(HCv)RNA和乙型肝炎病毒(HBV)DIIA,对这两种病毒的血清学标志也进行了研究。结果:在HCC组。HCVRNA14.1%阳性,HBVDNA7i.3%阳性。CPH,CAH,LC和HCC的HBV感染率均在90%左右,而HCV感染率则分别为8.5%、9.5%、17.4%和19.5%,显示HCV感染率随肝病严重程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晚期肝病组的HCV感染率(19.0%)显著高于慢性肝炎组(9.2%,P<0.05)。提示HCV感染后经过慢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为HCC可能是一个逐渐演进的病理过程。HCV,HBV重叠感染率。HCC组高于CPH,CAH,而与LC相近,显示HCV重叠感染在原有HBV感染的基础上促进病变向着迁延化、慢性化,进而向着肝硬化、HCC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血清乙肝病毒X基因的检测方法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HBV)X基因的检测方法及肝病患者X基因检测的意义。方法 通过PCR扩增法探讨HBV X基因的检测方法,对扩增产物的序列进行测序分析,并对30例肝癌及3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HBsAg、HBeAg与X基因进行检测。结果经琼脂糖电泳与序列分析表明,扩增产物与X基因序列一致。血清学检测显示,2例肝癌与2例肝硬化患者血清中X基因检测阳性,但HBsAg检测阴性。结论 应用PCR法能在血清中扩增出完整X基因片段,为研究X基因的序列变化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部分肝病患者血清HBsAg阴性,但在血清中能检出X基因,提示肝组织中存在X基因整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中的检测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HBV相关性肝病患者160例,其中慢性乙肝患者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52例,肝癌患者30例,采用GP73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GP73水平。结果: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和慢性乙肝组血清GP73分别为(101.11±35.60)ng/mL、(81.87±30.54)ng/mL和(60.45±12.24)ng/mL,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而ALB水平,肝癌组<乙肝肝硬化组<慢性乙肝组<对照组(P<0.05);血清GP73与ALT、AST、TBIL成正相关(r=0.451、0.406和0.357,P<0.05),与ALB成负相关(r=-0.380,P<0.05)。结论: GP73在HBV相关性肝病中明显升高,与疾病严重程度和肝功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