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单次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的短期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和光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等检查确诊的30例渗出型AMD患者的35只患眼行PDT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3个月的临床资料,以视力、FFA、ICGA和OCT检查结果为观察指标,评价PDT对渗出型AMD的短期治疗效果。 结果 治疗后3 个月内有34只眼视力不变或提高,1只眼因出血而视力下降;FFA检查显示有19只眼荧光素渗漏减轻或完全消退;OCT检查显示视网膜水肿和浆液性脱离明显好转。全部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3例患者主诉有一过性视物变暗,2例主诉轻微背痛。 结论 PDT治疗渗出型AMD时,可短期封闭CNV,使渗漏减轻或消退,对视力无损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71-174)  相似文献   

2.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确诊的21例(31眼)渗出性AMD患者PDT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临床资料,主要以视力、FFA及(或)ICGA、OCT的改变为观察指标,评价PDT对渗出性AMD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3眼视力明显改善(视力提高≥2行),占41.9%;14眼视力稳定不变(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占45.2%;4眼视力下降2行,占12.9%。大部分患眼于PDT治疗后眼底出血和渗出减轻;ICGA检查显示:PDT治疗后1周,16眼CNV的渗漏明显减少或完全停止,8眼渗漏完全停止。OCT检查显示:CNV周围视网膜脉络膜水肿以及神经上皮脱离好转。5例6眼患者在PDT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发生视网膜神经上皮脱离范围变大,1例1眼发生黄斑部再次大面积出血,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任何全身不良反应。结论单次和重复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渗出性AMD的CNV,PDT治疗对病灶周围的正常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短期内有轻度影响,对视力无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exudativehorioretinopathy,CE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比分析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所致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ineovascularization,CNV)患眼21例,治疗前与单次PDT治疗后3个月的视力、眼底、固视性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OCT)图像及荧光素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an giography,ICGA)的变化.结果 PDT治疗后3个月11只眼视力提高(52.38%),10只眼视力稳定(47.62%),其中5例由偏心固视恢复为中心固视.眼底检查可见出血渗出明显减少,部分患者完全吸收.FFA联合ICGA检查显示CNV病灶渗漏停止10只眼(47.62%),渗漏减少10只眼(47.62%);OCT检查表现为CNV缩小.组织水肿减轻.结论 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所致的CNV,减少CNV引起的视力下降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4.
光动力疗法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四年临床观察总结   总被引:23,自引:8,他引:23  
目的 总结4年来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临床疗效,以评价PDT的长期治疗效果。 方法 回顾73例经双目间接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的渗出型AMD患者的95只患眼行PDT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视力、眼底像、FFA、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的变化。73例患者平均年龄67.8岁,就诊时最佳矫正视力数指/10 cm~1.0。95只眼PDT平均治疗次数为1.5次,治疗后随访时间为3个月~4年。 结果 PDT治疗后末次随访时,39只眼视力提高≥2行,占41.1%;51只眼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占53.7%;5只眼视力下降≥2行,占5.3% 。所有患眼眼底出血和渗出均减轻。FFA或FFA联合ICGA检查显示:58只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渗漏完全停止,转为瘢痕期,占61.05%;6只眼CNV部分闭合, 占6.32%;22只眼CNV小部分闭合,占23.16%;9只眼CNV复发,占9.47%。早期AMD患者12只眼经过1次PDT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0.6~1.5,CNV完全闭合,OCT检查显示黄斑区水肿及神经上皮脱离消失。随访时间最长达4年,未见有复发,视力保持稳定。 结论 单次和重复PDT治疗渗出型AMD长期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对于早期渗出型AMD患者微小典型性CNV,单次PDT治疗可以使其完全封闭,使患者视力保持在较好的水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75-279)  相似文献   

5.
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进行单次和多次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例经双目间接立体检眼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确诊的AMD患者的31只患眼纳入治疗。患者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8.1岁,最佳矫正视力在数指/10 cm~0.6之间。光敏剂苯并卟啉衍生物单酸(benzoporphyrin derivative mono acid, BPD)(中国诺华公司)6 mg/m 2静脉滴注10 min,开始静脉用药后15 min,通过裂隙灯用强度为50 J/cm2的689 nm激光(德国Zeiss公司)照射83 s。治疗后患者尽可能避光48 h。治疗后2周开始复查,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FFA和(或)ICGA显示病灶范围扩大、或渗漏增加,即进行重复PDT治疗。其中1只眼进行了4次治疗, 4只眼进行了2次治疗,其余26只眼均只进行了1次治疗。
结果
治疗后13只眼视力明显改善(视力提高≥2行),占41.9%;17只眼视力稳定不变(视力波动在1行以内),占54.8%;1只眼视力下降2行,占3.2%。所有患眼于PDT治疗后眼底出血和渗出均减轻;FFA或FFA+ICGA检查显示:PDT治疗后2周,CNV的渗漏明显减少或完全停止,复发或扩大的CNV经多次PDT治疗后,渗漏逐渐减少,3例5只眼渗漏完全停止。光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显示CNV周围视网膜脉络膜的水肿以及神经上皮脱离、色素上皮脱离明显好转。20例患者在PDT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未发生任何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
结论
单次和重复PDT治疗可以部分或完全封闭AMD 的CNV,多次PDT治疗可以封闭CNV,降低AMD引起视力下降的危险性。PDT治疗不影响病灶周围的正常视网膜和脉络膜组织,对视力无损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175-179)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采用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50例65只眼的临床效果,比较PDT治疗前后的视力、CNV范围、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荧光素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等图像资料.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 35例50只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C)5例5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4例4只眼;病理性近视(PM)5例5只眼;外伤性脉络膜裂伤CNV1例1只眼.结果 全组50例65只眼PDT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视力稳定和提高的AMD30只眼(60.00%)、CEC 4只眼(80.00%)、PCV 2只眼(50.00%)、PM 4只眼(80.00%)、脉络膜裂伤CNV 1只眼(100%);视力下降、CNV渗漏有进展的AMD 20只眼(40.00%)、CEC 1只眼(20.00%)、PCV 2只眼(50.00%)、PM 1只眼(20.00%).经ICGA、FFA检查发现CNV复发的30例30只眼,重复治疗2次的10例10只眼, 3次的3例3只眼.重复治疗时间:1个月者1例1只眼,3个月者8例8只眼,6个月者1例1只眼.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PDT对治疗继发于不同病因的黄斑CNV安全、有效,可以减轻CNV的渗漏,延缓视力下降,但治疗后仍有复发需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7.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 方法 对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确诊的16例渗出型AMD患者的19只患眼作OCT检查,其中4例6只眼并进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 ICGA)检查。对其彩色眼底像、FFA、ICGA和OCT图像资料进行比较。 结果 与FFA、ICGA检查结果比较,AMD患眼的OCT改变主要有:①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和层间水肿11只眼;②视网膜层间出血2只眼;③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5只眼;④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10只眼;⑤瘢痕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4只眼;⑥纤维血管膜性色素上皮脱离和隐匿型 CNV 12只眼。 结论 OCT从断面上观察和诊断渗出型AMD病变,对FFA、ICGA有补充作用。(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20-223)  相似文献   

8.
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的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特征。 方法 诊断为渗出型AMD的患者31例(39只眼),年龄50~82岁,视力范围:指数/30cm~0.7,全部完成了眼部检查、眼底彩色照相、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分析和比较FFA和ICGA图像特征。 结果 FFA诊断为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26只眼中,ICGA诊断为典型CNV有15眼,占57.7%。FFA诊断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不伴CNV)4只眼中,有1只眼ICGA诊断为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伴典型CNV。FFA和ICGA对瘢痕组织诊断的眼数及特性相近。 结论 与FFA相比,ICGA可提高对AMD典型性CNV的诊断率,扩大对AMD的治疗范围。(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76-80)  相似文献   

9.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效果。方法 对28例34眼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确诊的继发于渗出型AMD的隐匿型CNV行TTT治疗,并主要以视力、眼底检查、FFA及ICGA改变为指标,评价TTT治疗渗出型AMD的效果。结果 随访3~20个月,平均6.65个月,视力提高19眼,视力稳定13眼,视力下降2眼,视网膜水肿基本消退6眼,水肿明显减轻21眼,水肿无明显变化5眼,2眼水肿加重,出血吸收22眼,8眼出血减少,出血无明显变化者2例,另有2眼发生少量新鲜视网膜深层出血,第1次治疗后复查FFA及ICGA,10眼CNV消失,19眼CNV渗漏减轻,3眼无明显变化,2眼CNV增大。结论 TTT治疗可使大部分AMD患者视力稳定或提高,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治疗方式,但对其确切疗效的评价。尚需与自然病程及其他治疗方法对比。  相似文献   

10.
光动力疗法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病理性近视(PM)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短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经临床眼底检查、FFA和/或ICGA检查及确诊的继发于PM的CNV患者19例(19只眼)行PDT治疗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最佳矫正视力、眼底像、眼底血管造影CNV渗漏、OCT及mf-ERG检查结果.光动力治疗方案参照TAP制定的标准.随访时间为3-6个月.结果 PDT治疗后全部患者视力改善或保持不变,无视力下降者.所有患眼底出血或渗出均减轻.FFA/ICGA检查显示:CNV停止渗漏11只眼,占57.89%;渗漏减少8只,占42.11%.OCT检查显示CNV明显变薄.PDT治疗后1个月mf-ERG3-5环N1、P1波波振幅密度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3个月时3~4环N1、P1波振幅密度值与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 病理性近视CNV经PDT治疗短期有效,安全性好,PDT治疗CNV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临床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观察应用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 ic therapy,PDT )单次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 m acu-lar degeneration,A MD )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 V )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以眼底检查、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FFA)、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ICG)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 (O CT)等影像学检查为观察指标 ,总结PDT治疗 15例 16眼 A MD合并的典型 CNV后 1周和 1个月随访的短期治疗效果 ,从而评价 PDT治疗 CNV的安全性和短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 1周和 1个月分别有 6眼和 10眼视力不同程度提高 ,1眼因新出血视力略有下降 ,无证据表明与治疗有关。 15例 16眼治疗后荧光渗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或消退 ,其中 7例 8眼渗漏完全消退 ,1月后复查无复发 ;其余 8例8眼荧光渗漏明显减轻。全部 15例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仅 3例治疗后主述有一过性轻度视力紊乱。结论 光动力疗法单次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部变性并发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短期疗效满意、安全 ,对视力无损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经瞳孔温热疗法(TTT) 和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渗出型 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 方法 对比分析渗出性AMD患者行PDT 治疗的35例42只眼、TTT治疗的35例40只眼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视力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CNV类型均为黄斑中心凹下型或旁中心凹型。其中,隐匿性或隐匿性为主型的CNV44只眼 ,典型性及典型性为主型的CNV38只眼。PDT治疗的42只眼中,隐匿性或隐匿性为主型CNV19只眼,典型性或典型性为主型CNV23眼;TTT治疗的40只眼中,隐匿性或隐匿性为主型CNV25只眼,典型性及典型性为主型CNV15只眼。 结果 典型性或典型性为主型CNV治疗后1、3个月时,PDT组分别有47.8%、43.5%的患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TTT组分别有6.7%、6.7%的患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两组之间治疗后1、3个月时视力提高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的意义(χ2=7.118,P=0.0076;χ2=5.500,P=0.0190)。PDT组分别有100%、69.6%的患眼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TTT组分别有53.2%、80.0%的患眼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两组之间治疗后1个月时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的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13.16,P=0.0003);3个月时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的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χ2=0.5098,P=0.4752)。隐匿性或隐匿性为主型CNV治疗后1、3个月时,PDT组分别有15.8% 、10.5%的患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TTT组分别有4.0%、8.0%的患眼视力提高2行以上。两组之间治疗后1、3个月时视力提高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的意义(χ2=1.816,P=0.17 78;χ2=0.0838,P=0.7728)。PDT组分别有78。9%、42.1% 的患眼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TTT组分别有52.0%、84.0%的患眼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两组之间治疗后1个月时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的比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2=3.388,P=0.0657);3个月时CNV荧光素渗漏停止或改善的比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的意义(χ2=8.433,P=0.0037)。 结论 典型性及典型性为主型CNV治疗后3个月视力结果PDT优于TTT;治疗后1个月时FFA检查渗漏改善PDT明显优于TTT,但随诊至3个月时,二者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隐匿性或隐匿性为主型CNV治疗后3个月视力结果PDT与TTT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治疗后1个月FFA检查渗漏改善改善PDT与TTT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但随诊至3个月时,CNV渗漏消失和减少方面TTT疗效明显好于PDT。尚需要更多的病例及更长的随诊时间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85-288)  相似文献   

13.
Photodynamic Therapy for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refaceAge鄄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isanimportantchallengetoophthalmologistsinthe21stcentury.Worldwide,itisthemostcom鄄moncauseoflegalblindnessamongindividualsolderthan60years[1].ItisknownthatseverevisionlossinmajorityofpatientswithAMDisduoto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Laserphot鄄ocoagulationistheonlylong鄄termtreatmentoptionforneovascularAMDandisindicatedforextrafovealorjuxtafoveallesion.Inthesecaseslasertreatmentcancauseirreversibledamagetotheretinalpigmentepitheliumandsens…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o examine the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 fluorescein angiographic perfusion and visual acuity 1 week after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with verteporfin (Visudyne, Novartis AG, Switzerland) on predominantly classic, subfoveal lesions in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METHOD: 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1-week outcome of PDT treatment of 76 of 79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the subfoveal, predominantly classic CNV form of AMD. Leakage from CNV was assessed by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and best-corrected visual acuity determined on projected Snellen charts using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RESULTS: One week after PDT treatment, absence of fluorescein leakage from CNV was observed in 100% of the 76 patients. Visual acuity improved (at least a three-line gain) in 11 patients (15%), remained unchanged (less than a three-line gain or loss) in 64 patients (84%), and deteriorated (at least a three-line loss) in only one patient (1%). CONCLUSION: The absence of fluorescein leakage from classic CNV at 1 week in all cases was consistent with the published outcome of the clinical Phase I and II PDT trials. Further, vision loss 1 week after PDT for predominantly classic CNV was very uncommon. Therefore 1-week post-PDT angiography is unnecessary for predominantly classic CNV in patients with AMD.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光动力疗法(PDT) 治疗前后的视功能变化。 方法 对经临床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的AMD患者25例34只眼采取PDT治疗,治疗后随访4个月~2年,平均随访观察时间9.2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以及治疗后定期随诊观察的最佳视力[采用最小分辨角度的对数视力(logMRA)统计平均视力]、视物变形及中心暗点、对比敏感度、双眼单视功能和立体视功能、以及色觉辨认等的变化情况。 结果 PDT治疗前患眼平均视力为logMAR 0.73±0. 37,治疗后不同时期的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提高,尤其在3个月时较明显,其平均视力logMAR 0.59±0.45。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其中视力提高者13只眼 ,占38.24%;无变化15只眼,占44.12%;下降6只眼,占17.65%。Amsler方格表检查视物变形和中心暗点均较治疗前范围缩小,但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P>0.05)。治疗后各频区的对比敏感度值均较治疗前呈现不同程度提高,低频区(1.5 c/d)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P<0.05) 。患者的双眼同时视功能、融合功能、立体视功能以及色觉辨认功能均较治疗前有轻度改善 (P>0.05)。 结论 渗出型AMD患者的视功能变化是多方面的,PDT 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部分视功能.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89-291)  相似文献   

16.
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重复光动力疗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2002年7月至2005年3月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渗出型老年黄斑变性(AMD),重复治疗病例的疗效和临床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渗出型AMD患者78例94只眼采用PDT治疗,患者平均年龄68.4岁,治疗次数为132次,平均1.4次,其中22例30只眼接受重复PDT治疗,占治疗总数31.9%。30只眼共进行PDT治疗68次,其中2次22只眼,占73.3%;3次7只眼,占23.3%;6次1只眼,占3.3%。随诊时间3~32个月,平均随诊时间16.7个月。 结果 PDT治疗后末次随诊检查时,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或FFA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显示CNV渗漏停止14只眼,占46.7%;渗漏减少12只眼,占40%;持续渗漏4只眼,占13.3%。与首次PDT治疗前相比,末次检查矫正视力提高≥2行7只眼,占23.3%;视力波动在上下1行以内14只眼,占43.3%;视力下降≥2行9只眼,占30%。首次PDT后最佳矫正视力13只眼视力提高≥2行,占43.3%;12只眼视力波动在上下1行之内,占40%;5只眼视力下降≥2行,占16.7%。在随诊期中,最佳矫正视力出现在首次PDT后24只眼,占80%;有5只眼出现在2次PDT后,占16.7%;1只眼出现在3次PDT后,占3.3%。 结论 在重复PDT治疗患者中,末次随诊检查大部分眼CNV能完全或部分闭合,视力提高和维持者占67.8%,最佳矫正视力多出现在首次PDT后,随着PDT治疗次数的增加,最佳矫正视力出现的概率减小。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6, 22: 220-22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PDT)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膜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8月至2006年2月经PDT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93例(98只眼)湿性AMD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的视力、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图像特征。结果PDT治疗后6个月,患者视力稳定不变的有59只眼(60.2%),视力提高的有21只眼(21.4%),视力下降的有18只眼(18.3%)。经FFA检查发现CNV复发且重复治疗者有54只眼(55.1%);重复治疗时间:1个月者1只眼,3个月者24只眼,6个月者15只眼,9个月者6只眼,〉12个月者8只眼。54只眼重复治疗次数:2次40只眼,3次12只眼,4次2只眼,平均治疗次数为1.7次。随访时间:6—58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病例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PDT是治疗CNV的安全、有效方法,但需反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